「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春天來了,想想多久沒有欣賞萬木春了?真的很久了!忙碌著忙碌,已經看不見萬木春!
劉禹錫和柳宗元這兩個司馬很像,出生時間相仿,都因為跟著王叔文搞革新一起被貶了,但兩人的結局確大不同。劉禹錫活了70歲,被貶二十三年終於得到解放。柳宗元活了46歲,被貶十幾年剛被大赦就去世了。
劉禹錫寫過《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這裡有的是特立獨行,但充滿著煙火氣,不會讓你感覺他離你很遠。你感覺的是舒服,一個人獨自待著是舒服的,很多人一起也是舒服的。他是如此的獨立,獨立到你很難改變他。但他不冷。
柳宗元寫過《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他也是特立獨行的,但讓你覺得孤傲和冷。劉禹錫和柳宗元都是優秀的。兩人的心態是不同的。一個被打擊的傷很重,柳宗元在《 始得西山宴遊記 》中說「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 」心情不是一般的不好。
劉禹錫在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裡說 「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
在《再遊玄都觀》裡說:「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這是一個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鬥士。遭受過苦難,但最終揚眉吐氣。
劉禹錫和柳宗元在文學創作上各有千秋,劉禹錫厲害的地方是不大受外界萬事萬物的影響,韌性十足,他堅持的一定堅持。我們最大的問題是要麼盲從要麼太自信,被打擊就一蹶不振;被恩寵就忘乎所以。不能達到一個生命的平衡。
我們終究離不開他人,包容萬物包容他人,同時有劉禹錫的愛憎分明。一個人要有包容萬物的大氣度,氣度決定你生命質量。而如何平衡需要後天的慢慢修行。你的人生質量和你的氣度大有關係。以我為主,生命才有更多的期待。人生總有不順的時候,讓不順成為你成長的機會,而不是打倒你的機會。
高三一月高考之後,班裡出現了兩種情況,一部分考本科大有希望,他們開始瘋狂學習,他們看到了更大希望。一部分覺得本科無望,大專無憂,乾脆破罐子破摔。各種理由請假回家。他們覺得一月高考之前拼搏的夠累了,要休息了。看不見希望不如算了。他們已經自我放棄。高考的結果誰說不重要呢?但是自我放棄已經輸了。不到最後,誰又知道結果呢?戰勝困難的過程遠遠勝過你覺得的結果,人生是場馬拉松,放棄自己也遠遠比考不上某所大學的結果更嚴重。如果每次一遇到困難你就放棄,你的人生會精彩嗎?高中之後的人生會碰到更多比考大學更大的困難,難道你一直放棄放棄再放棄嗎?打不倒的精神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氣度。不管你的起點有多低,一直堅持,一直努力,你終究會成為你想要的樣子。這樣的韌勁遠比高考分數重要。
海明威說: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它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我們需要這種打不敗的精神,應該有這種打不敗的精神。有這種精神,我相信哪怕是沉舟,側畔總有千帆過,哪怕是病樹,前頭總有萬木春。
因為相信,因為期待,我們的人生才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