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樊北溟 吃貨研究所
誰的童年深處,還沒有一款從小吃到大的雪糕呢?做成娃娃頭形狀的「小雪人」,裹滿巧克力糖殼的「大腳板」,用小勺一點一點舀著吃的「三色杯」,還有永遠攥在手裡不肯吃、四處顯擺的「綠舌頭」……
終於長大以後,我們不用再像小時候那樣,搖著大人的手百般央求,用「好好表現」或者「考試第一名」換一根沁涼的雪糕了。抱定「走四方,吃四面八方」的人生信條,我開啟了探索各國雪糕的無盡旅程。
01
人生中第一口外國雪糕初印象
人生中的第一根進口雪糕來自於俄羅斯,普京曾把本國的冰淇淋作為「國禮」四處相贈,其驕傲程度想想便知。可是,眼前的這個「俄羅斯大板」方頭方腦,不過是簡單的包裝配上樸素的圖案,樸實得如同所有高高大大的蘇聯建築,實在是讓人看不出特色。
包裝樸實丨拍攝 樊北溟
可是剛咬第一口就很驚豔,很濃鬱的奶香一瞬間便包裹住了舌頭,隨後才是絲絲沁涼。由於油脂含量很高,俄羅斯的雪糕口感特別綿軟,這哪裡是雪糕啊,簡直是一根將凍未凍的大白兔奶糖!於是立馬三口並作兩口「貪婪」地一掃而光,吃完以後發自內心的想要「哞」地叫一聲。
奶味濃鬱丨拍攝 樊北溟
東歐國家的雪糕大多如此,外表樸實無華,內裡真材實料,而且無一例外的甜,很甜,一口甜蜜、兩口甜膩,吃完以後非要一瓶冰鎮的「格瓦斯」,才能徹底澆透那種稠厚的口感。說白了,這樣的雪糕解饞,卻並不解渴。
真的都很甜......丨拍攝 樊北溟
02
雪糕的地方特色
讓人眼花繚亂的雪糕當然是在義大利,這麼說顯然很外行,在對美食有狂熱追求的義大利,叫ice cream都會被自動劃歸至鄙視鏈的最底端,人家那可不是一般的雪糕,而是意式冰淇淋Gelato!水果、蔬菜、香料、糖果,凡是你能想到的,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Gelato的一種口味。在羅馬街頭的一家百年老店裡,我們甚至見到了多達160種口味的Gelato。
品種太多太多了丨拍攝 樊北溟
牛油果、黃瓜、肉桂、姜、甘草糖、nutella巧克力醬……各種風味讓我們眼界大開,同時也深深地陷入了選擇恐懼症的深淵中。一個蛋筒上最多才能打三個球,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恨一次只能3個球丨拍攝 樊北溟
總之,義大利的陽光實在毒辣,地中海氣候也著實悶熱,好在街邊的Gelato小店和咖啡館一樣多,便也給人以一次又一次順理成章來一筒的理由。
土耳其的雪糕很黏,是食物,更是玩具,大巴扎裡總有攤前一圈又一圈密集圍著的人群,不用想也知道,那是富有表演天賦的小商販們,正把手中的雪糕勺舞得翻飛,「戲耍」著好奇心爆棚的食客呢!
買土耳其冰淇淋最大的快樂就是和賣家鬥智鬥勇了丨gifer
臺灣地區的雪糕口感更接近於沙冰,在去暑解渴是第一要義的熱帶地區,再沒有比伴著陣陣海風大嚼冰沙更爽快的事情了!
臺灣便利店專門賣冰沙丨flickr / Bevis Chen
在墾丁的一家店裡,人們排著隊購買一款鹹味的冰棍兒,是花生口感的,與讓人汗流浹背的氣候最是相宜。不過鹹冰棍兒倒也不足為奇,麻醬風味的瀋陽中街大果了解一下?
在充滿香料的神秘國度印度,即使是雪糕,咖喱也同樣必須擁有姓名。小商販們沒有冰箱,就推著馱了一大塊冰的三輪車四處叫賣。一根根雪糕仍被保存在鐵皮模具裡,然後依次插在冰中保存。誰要來買了,便把模具在水中點一下,雪糕便可自動脫模,看著著實新奇。
印度賣咖喱冰淇淋的推車丨拍攝 樊北溟
至於味道嘛,實在是見仁見智了,建議派出麵茶、豆汁兒、小吊梨湯找機會回擊一下。
咖喱雪糕本糕丨拍攝 樊北溟
03
我吃的是雪糕嗎?我吃的是人生
在烏蘭巴託,我花了八百圖格裡克,只買了一根雪糕。聽起來很闊氣,其實不過一塊五人民幣;在溫莎城堡,每一個打好的冰淇淋上,都插著一枚王冠形狀的巧克力,畢竟做不了城堡的主人,還可以做冰淇淋的主人;
印著小皇冠的冰淇淋丨拍攝 樊北溟
在地拉那,我和當地的「華商」以及曾經在中國留過學的阿爾巴尼亞人一起品嘗希臘風味的雪糕,天南海北、不同身份的人機緣湊巧地坐在了一起,有一搭沒一搭地談論著關於南斯拉夫的過往;在塞拉耶佛,民宿房東特意給我切了一大塊冰淇淋蛋糕,熱情洋溢地和我分享著他的工作經歷,我則哼起《橋》的主題曲,開心得他又給我的冰淇淋上撒了一大把紅紅的漿果……
民宿房東的熱情款待丨拍攝 樊北溟
印象最深的雪糕是在車諾比吃的,因為一場事故,時光在那裡仿佛凝滯了一般。望著遊樂場裡鏽跡斑駁的摩天輪和碰碰車,腳踩著運動場裡早已糟朽了的木質臺階,耳邊不斷傳來蓋革悽厲的警報聲,一切都讓人感到恍惚和錯愕。
「life is short,eat more ice cream.」禁區出口的小商店裡,冰箱上赫然印著這句話。我買了一根比市區價格貴很多的冰淇淋,狠狠地咬了一口,人生寶貴,長胖和不開心算什麼?
車諾比禁區的冰櫃丨拍攝 樊北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