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嘉麗
韓國八月上映的《鐵雨2:首腦峰會》以朝鮮半島的國際風云為切入點,展示了韓國人眼裡的中日美形象。演員陣容延續了第一部的經典配置:以韓國最帥氣總統的形象出鏡的鄭雨盛和演技擔當郭度沅。
但是今天,我們不說其他,只談這部電影裡的日本形象,因為,實在是太典型了。將來如果要總結韓國影史裡的日本形象,這部電影是絕對無法繞過去的一部。
電影一開頭就展示了日本極右人士眼裡扭曲的歷史。
80年前,美國中斷了我們的石油供給,日本不得不向美國開戰。就這樣,太平洋戰爭開始了。」
世界大戰被美化成民族自衛反擊戰,毫不反省。而且還是面對孩子宣傳,軍國主義的種子一直在傳宗接代。
30年前,賣掉東京的一半,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日本已經佔據了世界經濟霸權」
在韓國人眼裡:
日本人的狂妄竟然已經超越大韓民國,達到讓韓國人都忍無可忍的地步。
攻打朝鮮半島。就是收回我們的領土。日本崛起時,起始地一直是朝鮮半島。若與韓國開戰,休眠中的大日本精神就會崛起」
雖然我也不能理解日本崛起靠朝鮮半島這個邏輯是怎麼成立的,就像我不能理解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國主義對我國的執著一樣。你們家的繁榮,怎麼就建立在打別人家了呢?在這一點上。我們似乎可以跟韓國電影達達成共鳴:日本軍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形象必須警惕。
所以電影裡。當美國要日本打中國的時候。日本人想了想,兩害相權取其輕。感覺韓國更好欺負,於是選擇了打韓國。
在電影結尾,當朝鮮的核潛艇在深海被日本核潛艇逼到絕路時,就是韓國出動三艘潛艇前來救援。意喻:對面亡我之心不死的壞鄰居,朝鮮跟韓國應該聯合起來才能預防它對我們的破壞。在diss日本的同時,韓國電影永遠不忘美化自己半島統一擔當的形象。然而其實、半島未來,是眾多國家腳力的戰場,之所以在電影裡濃墨重彩地刻畫日本的貪婪、不知悔改、軍國主義的傳承,對半島的貪婪,不就是為了表現半島局勢的複雜嗎?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帶著我總結的這個觀點去印證一下:雖然韓國有很多親日派,但是韓國電影題材但凡涉及到朝韓關係,日本基本都是這個形象。再聯繫最近韓國日本之間的齷蹉,更加能夠理解了。
20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