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紂王之後,再無人皇的三界:自以為是的善,最可怕

2020-10-03 習慣了相思

我是作者//習慣了相思

傳說,紂王之後,三界之中再無人皇。

早在混沌時期,人皇也是一個絕對強大的存在,只是封神大戰之後,人界受人主宰,而人皇這個強硬的稱呼也不復存在。

封神大戰,本就是一場上位者之間的陰謀,而九尾狐不過是上位者權力之爭的無辜棋子,古往今來,承受了太多的罵名。

九尾狐,稱為了惡的代表,在無數的作品中,都是禍國殃民的存在,更是被我們拿來比喻一個人狐媚的口頭禪。當然,也不缺乏為九尾狐正名的作品,九尾狐和紂王的愛情,也曾被不少人稱頌。

而《姜子牙》這部電影,卻再一次證明了九尾狐的無辜,深受迫害的她,也不過是一顆受人利用的棋子。世人只看到了九尾狐的惡,卻沒有感受到她的遭遇,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用在九尾狐身上,再恰當不過。

《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火之後,《姜子牙》被給予了太多的厚望,更有人覺得《姜子牙》的出現,可能意味著國漫的崛起,在觀影之後,看到精良的製作和震撼的畫面,而真正好的作品,一定是可以在觀影之後,可以帶給我們啟迪的作品。

一如《姜子牙》過後,我看到了光明正大的惡,也看到了不加掩飾的善,但最觸目驚心的卻是拯救蒼生背後的私慾。

不怕真小人,就怕偽君子,善與惡的界限從未分明,而自以為是的善,最可怕。

正義與邪惡,從來就是電視劇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姜子牙的師尊元始天尊,是三界的主宰,更是清虛宮中所有弟子心中的白月光,在電影一開場,就以九尾狐為引,埋下了伏筆。

元始天尊要姜子牙斬殺九尾狐,成功之後姜子牙就是眾神之首。在斬殺九尾狐之時,卻幻象叢生,姜子牙看到了九尾狐的元神之中還藏著一個無辜的姑娘,不忍下手。

都說是九尾幻術,只有他,心懷仁義的姜子牙,始終堅信自己看到的就是現實。

他想要救眼前所有人,而他的師尊想的卻是犧牲一人,以救天下人。所謂的道不同不相為謀,也許姜子牙與他的師尊,從來就不是一類人。

上位者的尊嚴,從來就不容挑釁。姜子牙被封去了全身神力,成為一個普通人,師尊要他看破九尾幻術,再重返清虛宮。但他,用了十年卻依舊沒有看破。

並非姜子牙十年沒有看破,而是他始終不願意欺騙自己的內心。這個世界需要純真的善,皇帝的新裝雖看起來可笑,卻是活生生的諷刺,姜子牙沒有看破九尾幻術的背後,是他的不願被世人都認為正確的所謂真理欺騙。

事實證明,姜子牙是正確的,九尾狐的元神之中卻是藏著一個姑娘,而這個姑娘的真實身份到底是誰,成為了電影的一個主線情節。

在心理學上看,任何過度的執著都是病態的,陪伴了姜子牙十年的申公豹也勸姜子牙放過自己。但是很多事情,執著才能解開迷霧。

遇到小九的時候,也是姜子牙解開迷霧的時候,這個姑娘,和九尾狐元神之中藏著的姑娘長的一模一樣。執念太深的姜子牙想要勘破迷局,就必須與她一同上路,尋找她的父親。

自此,《姜子牙》開啟了主線情節,揭開一個又一個迷霧的背後,是令人不忍直視和難以相信的惡,就像申公豹說的那句話:如果師尊都騙了我們,我們還能相信什麼?

信仰被打破的時候,也是一個人最痛的時候,一如那些藏在義正言辭背後的惡。

幽都山一行,是為小九尋父之旅,也是揭開迷霧的路,更是尋找善與惡的明辨是非。

在看《姜子牙》的時候,其中有兩處感人至深的點,讓我們看到了人性深處光明正大的善,為之動容的背後,是美好的存在。

其一,四不像的犧牲:萬物有靈,陪伴就是最好的善。

姜子牙下凡之時,四不像也被鎖去了法力,下界與姜子牙作伴,他本是神獸,卻被人稱為傻狗,對於四不像而言,姜子牙在哪裡,他就在哪裡。

而在姜子牙一行面對實力強悍的九尾狐,被打的節節敗退的時候,他以生命為代價救了姜子牙,於四不像而言,姜子牙就是他的全部,其實所謂的神獸虛名,沒有那麼重要。

萬物皆有靈,人類為萬物之靈長,但是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比不上人與動物之間來的身後,我們自以為正義善良,卻用義正言辭的藉口讓自己的惡行理直氣壯。

四不像用生命守護了姜子牙,更用心中的善維護了這天下太平,每一個英雄的背後,都有著小角色的犧牲,我們應該銘記英雄,更應該感謝那些為英雄鋪路的小角色。

其二,申公豹的向善,是用生命守護大義。

在影片中,申公豹成為了姜子牙的忠實守護者,他曾經嫉妒姜子牙受師尊重用,但所有的嫉妒都是來源於羨慕,在他的心中,姜子牙是真正的英雄。

他對師尊有著無限的信仰,當所有人都覺得姜子牙是錯的時候,他也一度認為姜子牙是被狐妖幻象所惑,當他真正面對真相的時候,他第一次覺得姜子牙才是真的大義。

最後的他,用生命守護了姜子牙的大義,願他可以救每一個眼前之人。和師尊舍一人而救天下的觀念相反,直到生命的最終,他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拯救蒼生。

用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心中認定的善。

2020年的一腳急剎車,有太多同樣的人,用生命守護了心中的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們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場華麗的影片,只是當局者迷,身處其中之時,我們看的不太清。

有些人,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銘記。

影片的最後,是姜子牙的頓悟,更是發人深省的結局,善與惡的邊界,從來就不是那麼清晰。

姜子牙十年的心魔,不是狐妖幻象,而是自己的師尊布下的一場局,信仰被打破的背後,是痛心疾首,曾經一直以為的正義,是一場包裝好的謊言,這才是最大的嘲諷。

他的師尊,口口聲聲所做一切只為維護天下蒼生,實則卻是為了自己的私慾,欲壑難平,他想要一統三界,才布下了這一場看似正義的局。

紂王之後,再無人皇,處在權力的中心,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但善與惡,在於人心,不在於規則。如果有一天善與惡成為了規則,才是最大的悲哀。

而姜子牙的師尊,正是這樣的想法,他想要做這世界的主宰,想成為規則的制定人。所以,他將人與妖鎖在一起,撒下了這世界上最大的騙局,人殺狐族換取獎金,狐族坑害人間,循環不止。

狐妖說,只要鎖不斷,這世界上就永遠有下一個狐族。

九尾狐的悲哀,源於自己的貪念,想要封神,卻在大戰過後,背負無數罵名。九尾狐也並非無辜,只是欺騙她的元始天尊,卻也並非真的善。

「自以為是的拯救欲」,本身就是對想要站在權柄中心的欲望最好的包裝。最後的姜子牙,斬斷了天梯,斬斷了人界與天界的聯繫,更是讓我們明白了,善與惡,只在乎人心。

自以為是的善,最可怕。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是真的善良,看到路邊大媽被撞倒在地,就義正言辭的指責肇事司機,最後逼得司機以死證明清白,我們才會懂自己曾經也是促進司機死亡的劊子手。

我們總是習慣的同情弱者,自以為強者的拯救弱者,卻不知真正的善與惡,並非表面那樣清晰明了,在未搞清楚事實之前的自以為是的善,真的很可怕。

語言,往往是最傷人的武器。而讓語言發力的,往往是我們心中自以為是的善,不要讓你的善,成為傷害別人的惡。

自以為是的善,往往殺人於無形。

看似簡單的背後,可能是華麗包裝的惡,不要讓悲劇重演,我們必須做到了解真相之後,再發言。

無數人用親身經歷的悲哀告訴我們,我們自以為是的善,往往很傷人。

善良和正義,本是我們守護世界安寧的力量。

別讓我們自以為是的善,冤枉了好人,助長了惡的滋長。

我是小Q,一個熱愛文字的90後

微風不燥,遇見你剛剛好

相關焦點

  • 《封神榜》中紂王的歷史評價多高?紂王之後,再無人皇!
    而主角之一的商王帝辛是一個好戰且喜歡美人的殘暴君主,現代的一些影視劇中,紂王被塑造的可以說是惡貫滿盈,但是歷史上有一句話卻是對紂王的評價極高:紂王之後,再無人皇!也就是說,紂王算的上是歷史上最後一位人皇,後世皇帝跟他比不了。商王帝辛,是黃帝後裔,與伏羲女媧並稱天地人三皇,而商王則是人皇。
  • 武王伐紂,帝辛之後,世間再無人皇
    歷史書上記載,武王伐紂,皆因紂王無道,濫殺無辜,寵信奸佞,荒淫無度。周武王上承天意下應民心,興仁義之師,伐無道之君。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認同,甚至認為紂王不僅不是無道昏君,還是一代聖君,年輕有為。西周不過是紂王四處徵討之機,趁虛而入,取而代之,之後又將紂王汙名化。而在一些小說中,故事則更為精彩。最經典的當屬《封神演義》,一場人間戰爭,變成了神仙打架,高來高去。商朝沒做錯什麼,一直安享太平盛世六百餘年。到了紂王這一代依然是沒有腐朽敗落的跡象: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
  • 《姜子牙》最大反派不是九尾,是被忽略的他,自以為是的善太可怕
    這種自以為是的善太可怕了。這根紅色鎖鏈就象徵著天下蒼生的宿命鎖,跟元始天尊拴在蘇妲己身上的宿命鎖一樣,它代表著從此之後不會再有無辜的人犧牲。,不可欺,不可操縱」以及「願天下再無不公,這一次拼盡全力,勇敢而戰,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英雄」,這也是影片要宣傳的核心價值觀。
  • 《姜子牙》10個細節彩蛋,申公豹被洗白,紂王也配姻緣神?
    已經是國慶假期的第5天了,目前院線大盤也漸漸穩定,系列片《我和我的家鄉》在單日票房超越《姜子牙》之後,就一直在慢慢拉開差距。截至第五天晚間19點左右,《我和我的家鄉》單日票房破2億,累計票房接近13億,而《姜子牙》單日票房超剛過1億,累計票房也剛過11億。
  • 《姜子牙》10個細節彩蛋,申公豹被洗白,紂王也配姻緣神?
    於是他想要再來一次「封神大戰」,告訴姜子牙歸墟可以幫助小九轉世,其實是開啟了狐妖被封的大門,天尊再一次扮演「救世主」的身份,想要得到三界的關注和敬重。紂王的出現不僅為了解釋宿命鎖,還有個最重要的作用,在他被封姻緣神的時候,很明顯他是在亂點鴛鴦,這不是在說紂王的昏庸,而且重點表現封神大戰之後,世界真的沒有變得更好。
  • 不願斬「善」的姜子牙,是遵循了「道」
    封神大業完成之後,成為萬神之長的姜子牙奉命去斬殺妖狐,卻在動手的時候發現一個無辜小女孩。他不忍動手,讓妖狐逃走,所以被流放北海。姜子牙因此成為了千古罪人,只有破除了「妖狐的幻象」才能重歸神位。後來他在北海遇見了「小九」,就是他殺妖狐時候看到的小女孩。再後來為了解開小九的謎團,姜子牙和她一起去了幽都山——紂王封神之地。
  • 《姜子牙》:紂王才是劇中唯一一個悲慘人物
    姜子牙大電影在國慶檔上映了,在電影的劇情當中邏輯其實是有些混亂的。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姜子牙的師尊元始天尊才是罪魁禍首,很多人覺得以九尾為代表的狐族是劇情當中最慘的角色,其實不然,有一個人的結局要比狐族更慘,這個人就是紂王。
  • 評分兩極分化的姜子牙,究竟是哪吒之後的驚喜進步還是浪費美術?
    原文標題:電影推薦|評分兩極分化的姜子牙,究竟是哪吒之後的驚喜進步還是浪費美術?立志救下小九的姜子牙,到天尊面前尋求解決之道。在與天尊的對峙中,天尊告訴姜子牙,當初讓你親斬狐妖,斬的不是惡而是善。倘若你總是執著於眼前的卑微個體,又怎能拓寬心胸拯救蒼生?
  • 《姜子牙》最諷刺的地方,連紂王都封神了,可九尾卻要被幹掉
    提到《姜子牙》,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認為這是小孩子看的電影,實際上這部電影連官方自己都標榜這部電影禁止8歲以下的兒童觀看,我覺得官方的這波限制級已經算是好的了,從我個人的觀影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絕對不是什麼兒童片,而是一部成人片,因為這部電影裡面隱射了特別多的東西。
  • 《姜子牙》人物解讀:紂王又洗白了,妲己不值得可憐
    《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看懂電影!首日上映就破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單日票房紀錄,而後票房持續上升,這麼一部屢破紀錄的《姜子牙》卻在上映後的幾天口碑持續下跌,很多人走出電影院之後難掩自己的失望,給這部電影打了低評分,這部被眾人翹首以盼的電影真的有那麼差嗎?
  • 電影《姜子牙》說的是什麼意思 電影姜子牙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她以為自己和姜子牙,是殊途同歸的一路人。為師命你親斬九尾,斬的不是惡,是善用小九一個人,換取天下,在天尊的眼中很正常。他發動封神大戰,以為在自己的控制下,三界會更有秩序。天尊不可能不知道,九尾體內還有一個無辜的性命。只是他寧願放棄一個人,也要讓姜子牙殺掉九尾,還想讓姜子牙也這麼做。
  • 《姜子牙》電影什麼意思? 電影姜子牙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跟去年的哪吒不同,到最後姜子牙也沒有喊出又燃又爽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斬斷天梯是很爽,可是突然就斬了,突然就完了,很多觀眾都沒反應過來,更別提爽了。斬斷天梯之後,人間變得更美好了,但姜子牙去了哪裡?官方給出了解釋:他被關進了「神的監獄」渡劫城。電影姜子牙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 看看《姜子牙》這些差評,看與不看再做決定
    而《姜子牙》所傳達的真正價值內涵其實很簡單,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善不因一人,舍一人而救蒼生)全劇也是圍繞這句話來展開。元始天尊堅信著自己的大愛大義,而他對大愛大義的理解就是將三界容納到統一的規則之下,或者說自己的規則之中,三界服從於神的意識。是不是覺得這很像獨裁者制度,封建帝王那一套體系。
  • 細節控深扒《姜子牙》:魔改封神不如《哪吒》?看懂這些再評價
    別著急打差評,等真的看懂了《姜子牙》中這些令人深省的細節,理解了導演背後的深意,再來打分也不遲!再仔細想想,師尊先將小九與九尾用宿命所連在一起,然後假扮阿父,送小九入宮嫁給紂王,特意搶走小九的娃娃,就是斷了她以後想家的想法。直到封神結束,姜子牙斬掉九尾,小九也跟著逝去,師尊假扮阿父這事兒,也就天知地知只有他知了。誰成想,封神大典那天,姜子牙出了岔子,愣是沒有手斬九尾,讓她逃了。
  • 《姜子牙》最後的理想主義,願世間再無不公,願世間再無謊言欺騙
    》相對於《哪吒》確實不會是一部小孩子喜歡的電影,畢竟電影院裡孩子們笑得最開心的時候是彩蛋時刻。為了弄清真相,兩人結伴前往幽都山,路上兩人看到大戰之後世間一片荒涼,他們遭遇了大戰中怨魂集結形成的怪物,想要捉拿女孩換取賞錢的獵狐人,大戰之後被封為姻緣神想要找回愛妃的紂王。
  • 《姜子牙》:人人都說蘇妲己是紅顏禍水,確是世人錯怪了她一生
    補個觀後感,關於姜子牙的。去年看了《哪吒》,今年很期待姜子牙,雖然推遲了些,但是依然期待,趁著十一的時候,全家去看了《姜子牙》。兒子很喜歡。但他的一個問題,讓我反思了很久,很久。他問我:為什麼他們都叫小九妖怪?我有點淚目,對他說:其實他們都錯了,小九是一個好姑娘。
  •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姜子牙》上映眾說紛紜
    ,才明白了其中的深意,難怪電影上映之後眾說紛紜,評價斷層了。,抓住了大家眼中的罪魁禍首狐妖,姜子牙作為最年輕有為的優秀弟子,奉師尊之命,為護衛三界蒼生而擔負起了斬殺狐妖的職責。不想在緊要關頭,姜子牙看到狐妖體內有一個無辜的人類元神,一善之念,未能動刀,於是姜子牙被天界收回神力,貶下人間悟道十年。
  • 姜子牙封的最「有趣」的兩個神,紂王成神讓人費解,另一個真是荒唐
    《封神演義》原本是因為三界神魔經過一次大戰之後,天庭中的神仙數量有所減少,為了維持三界原有的秩序,便從人間選舉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作為補充。為了選拔這些將被分為神仙的人,元始天尊讓弟子姜子牙主持,還打造了封神榜。
  • 《姜子牙》蘇妲己:她這樣的「紅顏禍水」,到底有多無辜
    於是,當姜子牙從九尾妖狐體內,拉出了沉睡的小九,當小九甦醒之後,她的記憶裡是「黑花」,是那個布娃娃,是她想要尋回的阿父。當那段被拋棄的記憶徹底清晰,小九說:「姜子牙,你說的對,幽都山沒人等我。」而姜子牙就是師尊最看重也最出色的弟子。多年徵戰,無數將士的亡魂,堆積而成的白骨,鑄就了這大統一的局面。
  • 看不懂《姜子牙》,體會不到電影想表達的意思?那就對了!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紂王被討伐之後的第十年,姜子牙奉命取狐妖的性命,在這部電影中,狐妖的本領通天,甚至說是這部電影中最大的bug,所以每次看到狐妖想拿回蘇妲己的肉身。我都想說,她要是認認真真修行,用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心情,來對待討回公道,我估計天尊都不是她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