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衝擊,大量劇組、欄目組不得已停拍停錄。為破除綜藝節目困境,「雲錄製」模式「應疫而生」,像湖南衛視《歌手·當打之年》、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山東衛視綜藝頻道《我是大明星》、江蘇衛視《新相親大會》這類已經播出的綜藝節目,紛紛採用雲錄製的方式以保證節目正常更新。湖南衛視率先推出專門為宅家定製的《天天雲時間》《嘿!你在幹嘛呢》等創新型「雲綜藝」節目,滿足了觀眾的需求。
「綜N代」改造
雲錄製要求技術更強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已經有十餘檔雲錄製節目播出,其中,各大衛視的「綜N代」節目不在少數。對於這些已經播出的常態化綜藝節目,需要對節目內容、錄製形式、互動方式進行「雲」改造,以保證節目正常播出。
記者了解到,對於不少「綜N代」的綜藝節目來說,雲錄製是無奈之舉。參與節目的嘉賓只能通過視頻軟體交流,觀眾也只能在線上進行互動;錄製過程中更是避免不了諸多技術性問題。山東衛視綜藝頻道《我是大明星冠軍之戰》的評委魏新回憶「雲錄製」的感受說:「錄製節目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信號不好、卡頓的情況,少了舞美、音響、和觀眾的互動,氣氛也比在現場單薄。」
《歡樂喜劇人》總導演施嘉寧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無觀眾錄製對於節目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缺少了劇場感,演員在表演時節奏和興奮感都會大打折扣,「雲鼓掌」和「哈哈哈」無法代替現場的感染力。
在雲錄製的操作層面上,需要對節目重新進行整體編排,其中技術性問題是關鍵。《我是大明星冠軍之戰》為了實現多人異地合唱的節目效果,除了常規協調,節目組還要進行演播室播放音樂、歌手異地接收音樂等操作,這中間需要解決網絡延時、聲音反饋、多端素材同步回傳等技術問題。節目組經過多次改進技術方案,最終實現了目標效果。
《歌手》系列節目一向以歌手演唱和頂級音樂體驗為特色,疫情期間,《歌手·當打之年》不得已採用雲錄製進行競演。節目組介紹,除了整體編排,在籌備期還要將網絡環境、音畫素材損耗、素材回傳等問題考慮周全,進行技術方案解決,真正錄製之前會針對各問題進行聯排,提前進行各環節的調試。除了嘉賓陣容,《歌手·當打之年》還藉助5G和AI技術保留了500位大眾聽審的線上參與。儘管製作組已經儘量保持了以往的編排水準,但是在觀感上依然不如從前。
本周五的總決賽「歌王之戰」中,《歌手·當打之年》延續以往的直播傳統,突破了更多的技術難題,由「雲錄製」升級為「雲直播」進行。
內容單一化
「雲綜藝」熱度消退
特殊時期,為了滿足觀眾需求,不少衛視和平臺創新推出了以雲錄製為基礎的「雲綜藝」新節目。湖南衛視率先推出了創意互動雲綜藝《嘿!你在幹嘛呢》和脫口秀公益雲綜藝《天天雲時間》,其中,前者採用vlog+視頻的連線方式,後者將傳統談話類節目轉變為線上聊天,以多個視頻小屏拼接成為大屏進行演繹,兩檔節目從策劃到落地都僅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
創新的節目立刻火了一把。隨後,其他衛視和平臺的雲綜藝也相繼上線,浙江衛視推出了《我們宅一起》,愛奇藝推出「宅家」系列三部曲,優酷則上線了《好好吃飯》《好好運動》……這些節目嘗試將傳統綜藝與vlog、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媒介形式結合,迅速掀起了一陣熱潮。
但這些快速出現的雲綜藝,在內容方面,同質化較為嚴重。節目內容主要集中在宅家日常上,脫離不了聊天、美食、遊戲互動等方面,其看點無非是明星素顏、做菜時意外翻車、vlog中的宅家生活,沒有很強的內容價值;而由於設備的局限性,雲綜藝的音畫質感也較為粗糙,觀眾對這些節目也從一開始的追捧到逐漸疲倦。
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綜藝節目恢復正常錄製,雲綜藝的熱度也日漸消退。目前來看,內容價值單一化的雲綜藝只能作為特殊時期的一劑「急方」,其同質化的內容和粗糙觀感很難長期穩定地撐起一檔綜藝節目。但隨著5G、AI等技術的發展,大屏小屏多端互動以及更多新媒介的加入,未來雲綜藝是否會創造出更多具有創新性、創意性、互動性強的綜藝節目,依然值得期待。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