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的自救,還是新形式的開始?探路綜藝節目「雲錄製」

2020-12-22 骨朵網絡影視

文 │ 夏天

什麼是「雲錄製」?

即參與錄製節目的嘉賓在非演播廳,通過視頻設備實現交流的錄製方式。疫情影響下,無法進行線下作業的影視行業開工難,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在家中創作,是每位影視人試圖解決的難題。尤其對於更講究實效性,需要穩定更新的《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非誠勿擾》等綜藝節目而言,既難有存貨救急,又必須與時間賽跑,要想避免停播,開展作業勢在必行。

在符合疫情語境下,「雲錄製」正悄然成為綜藝節目錄製的新形式。

由《天天向上》原班製作團隊打造的創意新節目《天天雲時間》,以藝人嘉賓線上參與,主持人汪涵在演播室把控流程的形式展開,實現了視頻連線「雲錄製」。由於播出後獲得積極反饋,目前節目已正式定檔,於2月10日開始,每周一到周四在晚七點半在湖南衛視播出。

「還有雲海選、雲培訓。」優酷綜藝中心總經理鄭蔚向骨朵透露,除近期推出的全明星系列公益直播《好好吃飯》外,優酷《這!就是街舞》第三季,正有聯合各大社交平臺打造「街舞雲海選」活動的打算。此外,優酷綜藝團隊也正與《非誠勿擾》主持人孟非溝通「雲相親」節目事宜。

「沒有導演、沒有攝像、沒有演播廳」,《快樂大本營》團隊打造的互動生活秀《嘿!你在幹嘛呢》,則由嘉賓在家中自行利用設備錄製內容,後期再將各片段串聯加工。同一期間,摩登天空在B站直播間發起了「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線上活動,而就在不久前,《歡樂喜劇人》團隊向微博大V們發出線上錄製邀請的消息,在網絡中流傳。

行業持續「休眠」下,有內容輸出需求的綜藝團隊,都在醞釀新玩法。不出門也可以錄製的綜藝節目,這是防控疫情特殊時期下的特殊節目,還是一種新形式的開始?答案仍需交由時間。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在從手機小屏到電視大屏的融合與破壁徵程裡,「雲錄製」值得記錄一筆。

「雲錄製」如何展開?

「藝人和素人都不能來,到底錄個什麼?」

起初《天天向上》節目製作團隊製片人沈欣「臨危受命」,接臺裡通知要求打造一檔符合當下大環境的新節目時,沈欣和工作室倍感壓力。

打造「雲錄製」,難題即在內容設置與技術支持兩端。在疫情特殊語境下,綜藝節目需要為觀眾帶來輕鬆內容緩解壓力,同時娛樂分寸得拿捏妥當。結合環境需求,目前展開的「雲錄製」節目均與公益掛鈎。《天天雲時間》則是設計了「雲分享」、「雲答題」、「雲美食」、「雲公益」四大板塊,內容與傳統電視綜藝節目框架相似。

「當時就怕卡在技術上」,儘可能將各環節與流程移交至線上,相較於內容形式與嘉賓邀請,沈欣工作室執行製片人趙雅婷告訴骨朵,技術才是團隊當時面臨的最大難題。這並非個例現象,在疫情影響下多家公司還未復工,影視項目一旦涉及到需要第三方提供線下技術支持,操作起來就較為被動。

「雲錄製」模式下,除了主持人汪涵在演播廳,其餘主持人與嘉賓均在各自家中參與錄製。需要第三方技術公司讓「雲錄製」畫面清晰,通話音質清晰、流暢,並確保從不同地方、不同手機設備、不同電腦設備傳來的混雜信號,能實現穩定清晰的視聽效果。

這原本並非無法實現的高端技術,但在這一特殊時期,「要麼說沒有設備,要麼說總公司不允許上班」,接到任務後,沈欣工作室負責技術統籌的李青海即刻在網絡上搜羅技術公司聯繫方式,費盡功夫,才找到一家可提供技術支持的程序開發公司。

解決了內容與技術兩大難題,具體展開環節,則要注意儘可能精簡人員。在打造《天天雲時間》過程中,沈欣工作室四名主力成員即完成了節目策劃及技術調試。經過消毒的錄製場地,由《我家那閨女》觀察室改裝而成,錄製時現場只有6人:三位攝影師、一名藝人統籌、一名執行製片人以及主持人汪涵。工作室負責人沈欣則在二樓轉播車中盯所有流程。

一張LED屏幕,一張桌子,一名主持人,九人線上互聯,即構成了演播室所有內容。

當然,錄製過程中並非沒有阻力。與線下錄製,團隊可與藝人嘉賓面對面確認臺本與流程不同,在「雲錄製」模式下,嘉賓不在同一空間,對接流程是一大難題。「我們自己在線上試的時候發現會很吵,所有人經常會同時說話。」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團隊在錄製現場設有一名藝人導演,方便節目組與藝人對接,「把每一個點(事先)都對的非常詳細。比如現在王一博要上線了,藝人導演要及時跟藝人那邊發出指令。」

那麼,參與錄製的藝人嘉賓需要做哪些準備?「他們都是在城市的家裡」,據工作人員透露,對於參與錄製的藝人嘉賓,唯一需要的條件即是有良好的網絡環境,參與錄製的設備用手機、電腦即可。這一時期藝人邀請過程都頗為順利,只是部分「有的在國外,有的在鄉下,網絡環境沒有那麼方便」。

最終,節目共錄製1小時50分鐘,經過20小時的後期剪輯生成45分鐘的視頻,一場」雲錄製」而來的節目就此完成。

「雲錄製」有哪些可能?

貼合當下語境的內容策劃,匹配的技術支持以及藝人嘉賓的選擇與敲定,是採用「雲錄製」模式打造綜藝節目,需要解決三大難題。當難題不再是問題,相較於傳統綜藝錄製模式,「雲錄製」的確是結合當下行業現狀,讓內容創作者有操作空間的錄製模式。

沈欣工作室執行製片人趙雅婷告訴骨朵,在《天天雲時間》雲錄製中,沒有鍵盤手,汪涵主動擬聲配樂「梆梆梆梆梆」;大張偉隨即拿出手邊的吉他彈奏;錄著錄著還有嘉賓說,「等一會兒,我真的要去上個廁所了」。沒有360度無死角的妝化,沒有正式開場白,不用計較NG次數,這種生活化、真實有趣的錄製形式,讓每位參與其中的嘉賓都頗為放鬆,用她切身參與其的話來說,「真的很像好朋友聚會」。

相較於一期綜藝節目近20天的創作周期,值得注意的是,這檔雲錄製節目從策劃到播出,僅歷經四天時間。

「社會共情點超越一切,我們的初衷就是在這個特殊時期,陪伴網友們『好好在家,好好吃飯』」,鄭蔚透露,《好好吃飯》節目從策劃到第一期播出用了不到48小時搶灘登陸,她坦誠節目還有可改進之處,但在她看來,在此情況下,「先表達再復盤」更重要。2月11日,也就是在奧斯卡獎項揭曉的第二天,高曉松將作為《好好吃飯》第四期的嘉賓亮相,與網友邊吃邊聊奧斯卡。這是傳統綜藝節目不可比擬的效率優勢。

迅速、高效、陪伴感,是「雲錄製」目前呈現出的特點。究其根本,一件新事物的出現,有客觀因素直接刺激,同樣也離不開時代發展帶來的宏觀因素影響。5G時代來臨,線上技術多元應用,「本身的傳播形態也在發生變化」,原子娛樂創始人、《野生廚房》總製片人俞杭英告訴骨朵,受疫情影響,這一創新形式的「可執行度,以及觀眾的接受程度就會比較快。大家都不能出門,反而提供一個好的契機。」

「這不就是我們5G時代的達人秀嗎?」在打造完《天天雲時間》後,沈欣工作室技術人員對這一新形式的應用有些興奮。隨著5G、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藉助更大的帶寬,不再囿於手機小屏幕,可以實現連線互動的屏幕正在增多。目前,他正在與此次合作的技術公司積極溝通,希望針對節目再進行技術改進與設計。

據他透露,這一次錄製《天天雲時間》,只採用了9路視頻信號,「實際上它的技術可以達到100路同時接入,也就是說可以實現幾百人幾千人一起互動。」他甚至對「雲錄製」展開暢想,「我們現在只是一個音視頻的簡單互動,未來我們也可以做成搶答比賽,實現幾百人線上搶答。包括面部微表情的識別,都可能實現。」

「雲錄製」趨勢正在蔓延,以湖南衛視為代表的電視臺已經開始將「雲錄製」作為穩定節目播出。「第一期重點在於精簡人員,精簡內容和符合時宜的主題去做它。第二期可能我們就會增強節目的標識性」,沈欣工作室工作人員告訴骨朵。目前《天天雲時間》最新兩期節目連線身在武漢的楊威楊雲、凌瀟肅唐一菲,分享疫情下武漢人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況,實現了社會性與公益性的融合。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棚內錄製並且參與人數不多的語言類節目,同樣適用於「雲錄製」。形式多樣,這需要內容人靠創新搶灘。

能否走向未來?

不論是「雲錄製」還是直播綜藝,都助推著互動綜藝的初步形成。但此類形式下打造而成的節目,短板也顯而易見。

策劃與技術匹配需要內容團隊的智慧與執行力,而關於藝人方面,在打造公益直播《好好吃飯》時,鄭蔚為明星們願意積極參與感到欣喜。「沒有一位藝人提到酬勞」。不過與線下錄製,節目團隊與藝人工作人員對接不同,「現在全都需要與明星直接交流,技術指導和內容溝通會花比較長時間」。同時,他們同樣遭遇了沈欣工作室曾面臨的難題,部分「藝人去境外了,境外信號如何保持穩定性」,是團隊未來將解決的難題。

「如何利用室內燈光,布置一個相對好的室內錄製環境」,在《好好吃飯》播出兩期後,也是鄭蔚團隊近期在著手將進行的改良。「直播類對嘉賓要求挺高的」,有工作人員坦言,這類與觀眾近距離互動的生活化綜藝節目,需要嘉賓快速打開自己,自主把握節奏,甚至也需要綜藝感加持。與往常綜藝節目錄製相似,「雲錄製」嘉賓選擇同樣重要。

「快本跟天天,嘉賓本身之間的關係也很好。不需要像一檔新節目一樣,重新詢問意願,重新去磨合。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條件。」俞杭英同樣談及了藝人嘉賓的構成,在她看來,《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團隊此次能夠快速打造「雲錄製」節目,與平臺的資源與影響力積累密切相關。「當然錄製節目純素人也行,但純素人的話,這種傳播影響力還是需要培養的。」她表示。

平臺資源加持,這的確是「雲錄製」呈現出的趨勢。《天天雲時間》迅速敲下藝人嘉賓王鷗、韓雪、楊迪等人,《嘿!你在家幹嘛》中,正在湖南衛視熱播的愛情劇《下一站是幸福》主演宋茜、宋威龍均有出鏡,《好好吃飯》邀請來王小利、高曉松直播,前者主演的電視劇《鄉村愛情12》於優酷獨播,後者與阿里聯繫密切,疫情下高效打造而來的「雲錄製」,背後均有平臺的資源加持與整合。

有資深業內人士向骨朵透露,「在Q2綜藝市場可能會出現內容奇缺的情景。迫於客戶的壓力,只要疫情減緩,幾大平臺的綜藝節目一定會扎堆錄製扎堆播出,預計在今年Q3會出現比往年更加火爆的競爭場面」。疫情影響下,綜藝節目開工難,如何展開錄製是懸在每位創作者眼前的難題。「雲錄製」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影視市場上綜藝節目內容奇缺的處境。

但究其根本,「雲錄製」是防控疫情特殊時期下的特殊節目,還是一種新形式的開始?各方意見不一。

「雲錄製一定是現階段採取的非常手段之一」,優酷高級製片人、《這就是街舞》總負責人劉棟,更願意將這一新形式解讀為「體現了內容人頑強不認輸的創新能力。據他了解,大多數綜藝節目仍舊選擇等待疫情好轉之後,恢復正常錄製。儘管不排除「雲錄製」帶來新綜藝模式的可能,但在他看來「能否採用雲錄製,主要還是根據綜藝節目的模式特點和體量規模決定。「如果是大型綜藝,類似於戶外真人秀、歌舞類選秀,就很難。如果採用了會對內容及模式造成較大傷害。」

俞杭英對這一新物種的出現態度則相對樂觀。受疫情影響行業難開工,反倒加速了內容創作者的創新速度。「雲錄製」是疫情環境與技術發展雙重影響下誕生的產物,前者起著催化劑功能。不過在她看來,「節目需要精良的製作,還是需要多機位的拍攝與剪輯,還是要有一些電視視頻拍攝的專業元素。」鄭蔚同樣也更傾向於將這次的創新歸結於一次經驗的沉澱。

究其根本,疫情催生出「雲錄製」這一新型節目形態,暫不會對行業形成較大衝擊,而能否在線上利用這一技術更好的實現內容的傳播,還需要內容創作者創新加持。

「它其實是提醒我們所有做視頻的人,要非常好的了解我們所面對的用戶需求,以及整個環境的變化。促使我們不斷地思考,什麼樣的內容,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能非常好的滿足觀眾的需求」,這是俞杭英最大的感觸。

這或許也是「雲錄製」出現,對於行業而言的意義之一。

相關焦點

  • 特殊時期下,另闢蹊徑的「雲綜藝」能否走得更遠
    原標題:「雲綜藝」能否走得更遠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綜藝行業帶來了巨大挑戰,一時間出現了庫存告急、節目斷檔的窘境。新近出現的「雲錄製」模式似乎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為國內綜藝節目的製作開闢出了一條新路,「雲綜藝」隨之應運而生。這些「雲錄製」的節目給觀眾帶來新奇感和滿足感的同時,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凝心聚力。
  • 電視人「雲錄製」自救,2020年國產綜藝有哪些大事值得銘記?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電視綜藝市場按下了暫停鍵,看電視、刷網絡成了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受到疫情阻隔而必須停止線下錄製的綜藝市場,紛紛開始了線上自救。這一年,「雲錄製」「直播綜藝」成了最大的風口,而自救背後電視人的創新與堅韌,是這一年國產綜藝最好的註腳。
  • 特殊時期誕生的「雲綜藝」,春暖花開之後,還能走多遠?
    之後,《天天向上》衍生節目《天天雲時間》開播。很快,各大平臺緊跟腳步,快速上線各種雲綜藝,至此,國產綜藝節目正式開啟「雲錄製」時代。新時代,新做法,誕生於抗疫期間的各種雲綜藝,挽救觀眾於宅家無聊當中,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新的思考:「雲綜藝」,應該怎麼「雲」?相比傳統綜藝,「雲綜藝」是更簡單了,還是更複雜了?春暖花開,疫情結束,「雲」歸何處?
  • 停工「雲錄製」自救,帶貨迎來新風口,一文回顧2020綜藝如何絕地重生
    停工停產,「雲錄製」自救1月初,新冠肺炎疫情打斷了很多人的生活節奏,娛樂讓位於公共安全,電視和網站也都是同樣重要的抗疫戰場。1月28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統籌部署全國衛視節目編排,要求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和輿論引導,減少娛樂性節目。
  • 直播連線、自己拍攝、上線特別節目,「雲錄製」改造國產綜藝業態
    (歌手周深在家中自己打光,用自己的設備錄製節目)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電視界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大型綜藝節目的現場錄製必須中斷,藝人和工作人員無法同屏,讓過去那些熱熱鬧鬧的綜藝節目如同被按下了消聲鍵。
  • 雲錄製持續推動綜藝創新
    網綜周榜榜單採用周熱度的形式進行排序。周熱度是指節目傳播熱度指數,是綜合了視頻網站以及微博數據進行賦權後得到的。因為疫情的原因,許多大學仍在家雲上課,值此雲開學之際,該節目也找準時機準時上線,將學院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節目分為上下兩學期,上學期,嘉賓們將上演劇本殺,通過演繹故事,進行推理最後找出「真兇」;下學期名偵探學院成員們將進行合宿。而在節目的呈現中,更是增加了課上點到等環節,只不過內容不是上課,而是玩遊戲。在這檔節目中,節目組不得不儘可能地通過各種方式彌合雲錄製所帶來的疏離感。
  • 「雲錄製」綜藝退燒背後技術和內容價值是關鍵
    為破除綜藝節目困境,「雲錄製」模式「應疫而生」,像湖南衛視《歌手·當打之年》、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山東衛視綜藝頻道《我是大明星》、江蘇衛視《新相親大會》這類已經播出的綜藝節目,紛紛採用雲錄製的方式以保證節目正常更新。湖南衛視率先推出專門為宅家定製的《天天雲時間》《嘿!你在幹嘛呢》等創新型「雲綜藝」節目,滿足了觀眾的需求。
  • 王一博何炅紛紛線上直播,「雲錄製」能否讓綜藝節目成功破局?
    文/殷素素 因為疫情的緣故,劇組停工,許多綜藝節目也停止了錄製。 雖然待播的電視劇不少,與之相比,綜藝的存貨就顯得有些"岌岌可危"。
  • 直播連線、自己拍攝……「雲錄製」改造國產綜藝業態
    直播連線、自己拍攝、遠程多地分開錄製,特別節目紛紛上線「雲錄製」改造國產綜藝業態本報記者 李夏至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電視界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大型綜藝節目的現場錄製必須中斷,藝人和工作人員無法同屏,讓過去那些熱熱鬧鬧的綜藝節目如同被按下了消聲鍵。
  • 從沒有觀眾的晚會到沒有觀眾的錄製現場,綜藝節目將何去何從?
    你在幹嘛呢》的爭議不斷,《天天雲時間》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天天向上》的衍生節目,就像上文所說的那樣,它其實就是「雲錄製版」 的《天天向上》。根據相關信息顯示,《天天雲時間》被定義為一檔以網羅新鮮有趣、好玩實用的信息和知識點為宗旨的脫口秀節目,由汪涵在演播廳通過雲視頻連線身在外地的天天兄弟和藝人嘉賓,共同分享特殊時期智趣宅家新方案。
  • 「雲錄製」讓綜藝節目「現原形」,鬧哄哄的明星遊戲類節目可休矣!
    在疫情為綜藝節目按下暫停鍵後,各大衛視和視頻平臺紛紛採取了「雲錄製」「宅綜藝」形式以滿足觀眾的需求,時間緊任務重也考驗著電視綜藝人的創意,於是粗製濫造的「翻車」現場也隨之而來,觀眾漸漸看清,哪些節目才是值得追隨的。
  • 《聲臨其境3》啟動雲錄製+雲配音特別節目
    在這個特殊階段,湖南衛視徐晴工作室傾力打造的《聲臨其境3》盡顯抗疫先鋒姿態,彰顯社會責任感,積極響應「少出門、少聚集」的防控號召,將原定於近期錄製的第八期、第九期以「雲錄製」+「雲配音」的方式錄製兩期特別節目——「聲臨千萬家」,創新呈現多地連線、異屏連麥,並帶動全國觀眾共同參與,用全民宅家配音的方式將聲音的力量傳遞到萬戶千門。
  • 湖南衛視"雲錄製" 《歌手·當打之年》破萬難開綜藝先河
    在這個舉國上下齊心抗疫的特殊時期,各大衛視平臺都面臨著綜藝庫存告急、錄製困難等問題。但同時,這也讓敢為人先的創作者們開始積極探索全新的綜藝節目呈現形式,湖南衛視作為一線衛視的排頭兵,就率先實踐出了「雲錄製」這一方式,並憑藉《天天雲時間》、《嘿!
  • 「雲錄製」暴露電視綜藝弊端 鬧哄哄的明星遊戲節目可休矣
    原標題:「雲錄製」讓一些電視綜藝節目陷入尷尬 鬧哄哄的明星遊戲節目可休矣 在疫情為綜藝節目按下暫停鍵後,各大衛視和視頻平臺紛紛採取了「雲錄製」「宅綜藝」形式以滿足觀眾的需求,時間緊任務重也考驗著電視綜藝人的創意,於是粗製濫造的「翻車」現場也隨之而來
  • 綜藝「雲錄製」並不簡單,原來背後藏著這麼多技術亮點
    「雲錄製」趨勢正在蔓延,以湖南衛視等為代表的電視臺已經開始將「雲錄製」作為穩定節目播出。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國人迎接農曆新年忙碌而平靜的生活。在全國老百姓「居家抗疫」的特殊時期,電視重回客廳生活中心。
  • 「衢州今日影視談」「雲錄製」綜藝退燒背後技術和內容價值是關鍵
    為破除綜藝節目困境,「雲錄製」模式「應疫而生」,像湖南衛視《歌手·當打之年》、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山東衛視綜藝頻道《我是大明星》、江蘇衛視《新相親大會》這類已經播出的綜藝節目,紛紛採用雲錄製的方式以保證節目正常更新。湖南衛視率先推出專門為宅家定製的《天天雲時間》《嘿!
  • 年度盤點|綜N代、她綜藝、雲錄製、衍生綜藝……2020綜藝市場動態...
    作者 | 小7 編輯 | 米鬥回顧2020年綜藝市場:綜N代《脫口秀大會3》突破瓶頸成功「出圈」;《聽見她說》《乘風破浪的姐姐》等她綜藝迅速崛起;《哈哈哈哈哈》《神奇公司在哪裡》等原創內容為觀眾帶來新鮮體驗;疫情時期出現綜藝雲錄製,創新了綜藝表現形式......
  • 湖南衛視「雲錄製」綜藝《嘿!你在幹嘛呢?》收官
    作為在疫情時期第一個行業內「雲錄製」的綜藝項目,湖南衛視原創分享互動生活創意秀《嘿!你在幹嘛呢?》在3月8日迎來了收官之作。何炅、李維嘉、杜海濤三兄弟終於在節目中首次「雲聚首 」。「長沙小燕子」李維嘉媽媽和運動達人海濤媽媽也溫情出鏡,有愛互侃盡顯快樂家族的暖心本色。
  • 2020國產綜藝:「雲上」新生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電視綜藝市場按下了暫停鍵,看電視、刷網絡成了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受到疫情阻隔而必須停止線下錄製的綜藝市場,紛紛開始了線上自救。這一年,「雲錄製」「直播綜藝」成了最大的風口,而自救背後電視人的創新與堅韌,是這一年國產綜藝最好的註腳。
  • 井噴的「雲綜藝」,能給綜藝行業留下什麼?
    受疫情影響又是停錄又是延播,眼看著「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綜藝行業自救的動作那也是相當敏捷。視頻網站和各大衛視爭相探索「雲錄製」「雲綜藝」等新模式。這種在電視上看明星居家直播還帶連麥的體驗,新鮮。 2月7日,湖南衛視率先上線《天天雲時間》(《天天向上》雲綜藝版)及《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