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噴的「雲綜藝」,能給綜藝行業留下什麼?

2020-11-19 騰訊網

作者|毛麗娜

編輯|李春暉

少了服化道打光鏡頭加持還和你一樣一個月沒理頭的明星,香不香?

受疫情影響又是停錄又是延播,眼看著「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綜藝行業自救的動作那也是相當敏捷。視頻網站和各大衛視爭相探索「雲錄製」「雲綜藝」等新模式。這種在電視上看明星居家直播還帶連麥的體驗,新鮮。

2月7日,湖南衛視率先上線《天天雲時間》(《天天向上》雲綜藝版)及《嘿!你在幹嘛呢》(《快樂大本營》雲綜藝版),打響了雲綜藝的第一槍。截至目前,優愛騰、浙江衛視都推出了自己的雲綜藝。

而最新熱議的話題是《歌手·當打之年》正式開啟「雲錄製」。歌手們分別在長沙、北京、上海、臺北和東京連線開唱,500位觀眾則在線上進行投票。比較慘的是周深,正在上海隔離的他,演播環境和錄製器材都像事業剛起步的快手老哥。

隨著雲錄製的大面積展開,即便疫情減緩,想來「雲內容」也將陪伴我們一段時間。而距離首檔「雲綜藝」上線至今,已有近兩周,也是時候看看這波「雲綜藝」究竟是不得已而為之,還是綜藝市場新物種的萌芽。

對於這種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我們更關心「雲散」後將會留下什麼。

快速上馬,加速的雲綜藝

說到這一波「雲綜藝」,「快」是所有節目的共性。

這種「快」並非指節目本身的節奏,而是從節目立項到最終播出的「宇宙速度」。比起過去一檔綜藝要製作數版方案,來來回回比稿、溝通,「雲綜藝」們的平均誕生時間基本在一周內。

湖南衛視《嘿!你在幹嘛呢》從立項到播出僅用5天時間;《天天雲時間》則不到50小時;優酷的《好好吃飯》更是用了不到48小時就完成了從無到有的全過程。一位資深綜藝製作人表示,在原有錄製計劃被打亂的情況下,「雲綜藝」的播出速度越快越能將損失降到最低,而且還能順勢拉一波外界好感。這也是各家迅速反應,加碼「雲綜藝」的一個原因。

從播出情況看,雖然沒了演播室的專業燈光與服化道,這一波「雲綜藝」的市場反饋都不錯。CSM59城數據顯示,2月17日,《天天雲時間》與《我們宅在一起》兩檔節目收視率分別為1.193%與0.798%,佔據衛視晚間時段節目排名前兩位。

視頻平臺的雲綜藝表現也可圈可點。優酷《好好吃飯》中高曉松、本山天團輪番出馬,矮大緊老師的高P磨皮濾鏡與一頓只吃8個餃子的小鳥胃,立刻成為當期節目熱議話題;

愛奇藝《宅家雲綜》系列分了「點歌臺」、「運動會」、「猜猜猜」三個子節目,率先上線的「點歌臺」中老舅又唱起了熟悉的《野狼Disco》;騰訊的《鵝宅好時光》分為午間版與晚間版,請來一眾愛豆分享「宅的正確姿勢」。

眼下雖說綜藝行業錄製受影響,但用戶對綜藝的需求卻比以往還要大。不少網友表示,在疫情爆發初期,確實除了新聞不想關注任何節目、電視劇。但隨著宅家時間不斷延長,真假混雜的消息越來越多,反倒讓人希望通過輕鬆愉快的綜藝暫時逃離現實。「哪怕愛豆什麼都不幹,就看看他的臉心裡也高興」。

這一波「雲綜藝」,或請來多年未見的老將出馬,展示自己的居家生活或不為人知的拿手絕技;或請來炙手可熱的各路愛豆,滿足粉絲一窺愛豆「真實面目」的需求。在多數綜藝無法錄製,面臨空檔的當下,「雲綜藝」確實填補了受眾的精神需求。

除「雲綜藝」外,一些已經開播的S級綜藝,如《歌手·當打之年》、《聲臨其境3》等紛紛宣布採用「雲錄製」的方式進行過渡。但比起大眾對於「雲綜藝」的齊聲叫好,「雲錄製」卻遭遇了一些質疑。

比如《歌手》,在直播間統一錄製,不光是音樂表現力更好,關鍵是大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比賽更公平。一旦改為「雲錄製」,不光器材水平不同,具有更強現場感染力的音樂人也會相對吃虧。《聲臨其境3》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噱頭雖足,本質還是直播+Vlog

「雲綜藝」扎堆上線挺熱鬧,但只要看了就知道,受制於錄製條件,大部分雲綜藝不過是不同主題下的「直播+Vlog」而已。

《天天雲時間》除了汪涵坐鎮直播間,其他人均在家開工;《嘿!你在幹嘛呢》更大膽一些,沒導演、沒妝發、沒攝影,一個錄像機一個臺本,靠嘉賓自己發揮;

《好好吃飯》和《好好運動》,是明星宅在家裡做飯或運動的日常。可以算在泛觀察類綜藝裡,主要還是展現明星私下生活狀態,與家人、朋友之間的互動,滿足大眾對於明星的窺私慾。

比如嘉賓連線吃播,其實是主播們玩剩下的「老套路」。但因為連線吃播的是明星,才為節目增加了噱頭與看點;《嘿!你在幹嘛呢》,僅有臺本與錄像機,靠嘉賓自己想點子讓節目變有趣。看起來頗有創意而且充滿了不確定性,但去年韓國主持大神劉在石就在綜藝《閒著幹嘛呢》中嘗試過了。

玩法比較新的,是浙江衛視的《我們宅在一起》、愛奇藝的《宅家雲綜》和騰訊視頻的《鵝宅好時光》。《我們宅在一起》請來了藍臺各大S級綜藝的明星嘉賓,連線直播聊天,算是走了「雲綜藝+脫口秀」的路線。

愛奇藝與騰訊視頻的「雲綜藝」有些類似,都是通過「宅」這個大主題細分不同子節目。比如《宅家點歌臺》就有點可視化電臺點歌的感覺:觀眾發郵件到指定郵箱,節目組抽取幸運觀眾後給到嘉賓,嘉賓打電話連線觀眾並來個電話版Live。雖不算百分百創新,但也比純粹的「直播+Vlog」亮眼,且加入了與觀眾的互動元素。

整體上看,快速上馬的「雲綜藝」形式創新並不多,細節倒是有些亮點。

與傳統綜藝相比,雲綜藝最大的優勢就是錄製快播出快,對於熱點事件的反應迅速。像維嘉媽媽「靈魂拷問」《下一站是幸福》中的男女主宋茜、宋威龍,就借勢熱劇創造了一波討論熱度。

雖然模式與觀察類綜藝差不多,但沒了直播間、點評嘉賓的存在,「雲綜藝」中的明星日常及與家人相處的模式,給人感覺更真實。像是一頭亂毛煎牛排的王源,魔術小能手王一博,都通過「雲綜藝」展現出了不少平時不為人知的萌點。

另外,不少雲綜藝與「公益」掛鈎,對於出演明星而言,本身也是一種雙贏。於是我們得以看到不少難得在綜藝中露面的老牌明星,對著鏡頭展示自己的私人生活。相關綜藝製作人也對硬糖君表示,在聯繫明星出演雲綜藝的時候,溝通過程都很順暢。畢竟這不像錄製傳統綜藝,需要協調檔期。「不講究的,拿個手機一拍就能搞定」。

「雲散」之後,能否誕生新物種

「雲綜藝」的火爆,也引發了業內外對於「雲綜藝」未來的討論。先說結論:硬糖君認為從目前上線的「雲綜藝」內容來看,「雲」不過是無法復工拍攝的無奈之舉。僅靠這樣的Vlog形式+觀察明星生活的打法,「雲綜藝」無法與現有其他綜藝類型做出明顯區分,也就難以成為獨具生命力的新品類。

在全民宅家的大背景下,用戶娛樂方式有限,「雲綜藝」得以有用武之地。但也因為明星們同樣也被困在家裡,「雲綜藝」的內容無非是做飯、健身、與家人互動、點歌或者隔空脫口秀,內容單一造成新鮮感的匱乏。像是競演類綜藝、戶外綜藝也很難用「雲」的方式打開。

但「雲綜藝」確實可以作為傳統綜藝的有益補充。前文硬糖君提到,與傳統綜藝相比,「雲綜藝」的最大優勢是快,可以針對熱點事件做出迅速反應。這一點在未來可以繼續深挖,配合傳統劇綜走衍生節目的路線。

2019年,針對節目錄製時間過長、藝人過勞的問題引發過全行業大討論。對於錄製環境及現場互動性要求不高的綜藝,不妨採取「雲綜藝」的辦法補充過去的「熬鷹式」錄製。有的文化類節目,一錄十幾個小時,其實完全可以嘉賓在家「雲講解」嘛。

這幾年觀察類綜藝井噴,但我們也發現不少明星或明星家人,在面對家中動輒幾十個攝像頭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手足無措、不夠鬆弛,很難真實展現日常。如果能夠以「雲綜藝」的方式對現有觀察類綜藝錄製方式進行調整,或許節目中有亮點會更多。

觀察類綜藝採用多機位拍攝,無非是需要大量的素材,以便於後期剪輯製作。但由於「雲綜藝」上馬迅速,多數節目並沒有太多後期效果及花字特效,大眾反應也相當不錯。這說明有時候創作者的想法,是一種「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心理。

雖然《嘿!你在幹嘛呢》被指與韓綜有相似之處,但這種臺本簡單或近乎於沒有臺本的綜藝,未來倒可能成為一種趨勢。如今無論什麼節目,評論區都有人在討論節目「劇本」的問題,反向證明大眾對於走向不明、目的不明的「非主流」綜藝存在強需求。

待疫情好轉,這類無臺本綜藝的錄製環境不僅局限於室內,而是可以拓展到戶外與街頭,與更多素人發生碰撞,相信綜合了不確定性的無臺本綜藝,內容看點會較之現在的形式大大增加。但這類綜藝也需要主MC有極強的控場能力與應變能力,韓綜請來了劉在石,最終綜藝效果也不過爾爾。對於國內的製作方而言,這是個既有潛力又有挑戰的品類。

「雲綜藝」的誕生,讓我們看到了國內綜藝團隊面對特殊情況的反應能力與製作速度。待到雲散天晴,我們也衷心希望雲過有痕,雲綜藝能為國產綜藝注入更多真實、自然、清新之氣。

相關焦點

  • 井噴的「雲綜藝」未來向哪兒走
    全民宅家的大背景下,打破錄製空間限制、縮短製作周期的「雲綜藝」,儼然特殊時期綜藝製作的最優解。不過,春暖花開終有時。待疫情過去,雲錄製能否衍生出獨具生命力的新品種,這一波井噴的「雲綜藝」又能給未來帶去哪些啟示?
  • 疫情下的綜藝:「雲」火了一把
    觀看綜藝節目已經成為國人休閒時間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近年來地方衛視和網絡視頻平臺持續加碼,國內綜藝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進入2019年,綜藝行業迎來了「減量提質」的時期,數量有所下降,但爆款優質綜藝節目層出不窮。除了王牌真人秀和音樂演藝類型節目依舊堅挺,生活觀察、脫口秀等類型節目也迎來高光時刻,整體發展方向趨向多元化和細分化。
  • 網絡綜藝節目數量持續「井噴」 暴露出多種問題
    網絡綜藝節目數量持續「井噴」 暴露出多種問題 2017-01-11 14:38:39來源:西安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 潮聲|雲綜藝,迫不得已下的陪伴與突圍
    (「雲錄製」後的大眾聽審團)原本坐滿大眾聽審團的席位現今空空如也,歌手與觀眾通過歌曲在同一空間內的感情、氛圍互動也不復存在,物理空間的隔絕,使得歌聲只得通過耳機的電流傳遞,畫面只得依靠電子屏幕的發光呈現,總讓人覺得似乎少了些什麼。《歌手》曾經一晃而過的鏡頭中那些滿臉淚水、緊蹙眉頭的面龐,雖被調侃為浮誇的表情包,但或許也恰恰反映了現場不可代替的魅力。
  • 韓綜藝節目"井噴" 誰是幕後推手?
    來源:新華網    作者:田明、朱璨原標題:韓綜藝節目現"井噴" 幕後推手是?韓版《我是歌手》《我是歌手》、《不朽的名曲》、《看見你的聲音》……隨著上述韓國綜藝在韓國乃至整個亞洲範圍內的風靡,音樂競技類綜藝節目似乎正在迎來發展的全盛期。
  • 2019年,綜藝行業為什麼沒有誕生下一個「蔡徐坤」
    但即便並未誕生出新的「頂級流量」,2019年綜藝市場的「平靜無波」之下,也埋藏著可能影響未來整個行業發展的「暗流」:觀察類綜藝呈現「井噴」之勢,職場觀察等新題材出現;「樂隊」重回大眾視野,成為小眾垂類的又一次「拓圈」;綜藝付費產生了新的玩法……從今往後,「全民爆款」是否會就此消失?圈層綜藝努力破圈是否還存在必要?
  • 2019年什麼綜藝最受歡迎?9大平臺2019綜藝宮略在此!
    整個綜藝市場,謹慎有餘、創新不足,中庸式推新、保守式發展。隨著日前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湖南衛視青春創研大會的雙雙落幕,整個秋季招商會亦塵埃落定,五大一線衛視、四大視頻網站在2019年的內容資源都已揭開了神秘面紗。2019年什麼綜藝最受歡迎?爆款可能誕生在哪個領域?各大平臺都有怎樣的內容偏重?
  • 年度盤點|綜N代、她綜藝、雲錄製、衍生綜藝……2020綜藝市場動態...
    在後疫情時代對於觀眾來說,他們在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後,容易對能緩解憂慮、釋放情緒的綜藝內容提升需求,這也推動了綜藝市場再一次加速發展。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0開年至今共有40檔綜藝節目豆瓣評分超過8.0,其中包括9檔電視綜藝和31檔網絡綜藝,這些作品收穫了高口碑與市場的高關注,綜藝市場呈現一片繁榮,也開始邁向了內容提質增速的新階段。
  • 雲綜藝誕生記:48小時內籌備上線|科技戰疫之綜藝篇
    而優酷2020年第二季度的重點自製綜藝《這!就是街舞3》則開啟了雲海選通道,選手可上傳視頻進行報名。一位優酷內部人士向新浪科技稱,雲battle和雲教學正在籌備中。《這!有窘境,但也有絕處逢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雲綜藝」誕生了。「三無產品」製作背後是應急挑戰最先推出「雲綜藝」的是湖南衛視。2月7日晚,湖南衛視官方微博發出了一條節目預告:22點,創新雲錄製節目《嘿!你在幹嘛呢?》;23點,創新雲錄製節目《天天雲時間》。
  • 特殊時期下,另闢蹊徑的「雲綜藝」能否走得更遠
    原標題:「雲綜藝」能否走得更遠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綜藝行業帶來了巨大挑戰,一時間出現了庫存告急、節目斷檔的窘境。新近出現的「雲錄製」模式似乎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為國內綜藝節目的製作開闢出了一條新路,「雲綜藝」隨之應運而生。這些「雲錄製」的節目給觀眾帶來新奇感和滿足感的同時,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凝心聚力。
  • 《天天向上》雲開工,這到底是什麼神仙綜藝,優勢不要太明顯
    導讀:《天天向上》雲開工,這到底是什麼神仙綜藝,優勢不要太明顯近日《天天向上》主創團隊雲開工的新聞登上了網絡熱搜,因為正值全國性的緊張時刻,各大衛視的綜藝節目甚至是影視行業幾乎都處於一個停滯的狀態,不過湖南衛視這檔王牌綜藝節目《天天向上》卻向世人傳遞出了不一樣的姿態
  • 2020國產綜藝:「雲上」新生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電視綜藝市場按下了暫停鍵,看電視、刷網絡成了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受到疫情阻隔而必須停止線下錄製的綜藝市場,紛紛開始了線上自救。這一年,「雲錄製」「直播綜藝」成了最大的風口,而自救背後電視人的創新與堅韌,是這一年國產綜藝最好的註腳。
  • 內娛綜藝咖是個什麼情況?
    用何炅在《認真的嘎嘎們》裡說的:「好像綜藝變成了一個誰都可以做,但卻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做好,做好了又不見得能留下來(的工作)。」有一個會搞笑,能造梗的「綜藝咖」,對節目來說,會更容易變成生產綜藝效果的主力,成為吸引觀眾的因素。01綜藝咖到底是什麼?
  • 在綜藝上雲養娃,已經過時了
    限童令過後,萌娃類綜藝正在開拓新的空間,但獲得的聲量已經大不如前,觀眾逐漸失去了在綜藝上雲養娃的熱情。 2020年,解鎖三種雲養娃模式 相較於萌娃類綜藝在前兩年的缺席,2020年它們正全力彌補觀眾的遺憾。
  • 萌娃綜藝再度「小井噴」,內容升級背後是穩定的品牌支撐
    「綜藝招商」反變「商找綜藝」萌娃綜藝不缺植入母嬰類和教育類品牌能垂直植入的綜藝並不多。《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冠名商是藍河綿羊奶,而贊助商有51talk。節目熱度表現不錯,但在廣告植入時卻只能用段子將廣告對觀眾進行強制輸出,雖有幾分討巧的搞笑,卻也透露出幾分不匹配的尷尬。
  • 內娛綜藝咖是個什麼情況?
    接著是長青綜藝《快樂大本營》時隔14年之後,打算「招新」,全新企劃《站穩了朋友》,召集了八大經紀公司的娛樂圈新銳們,通過同臺競技的方式,選出快本下一季度12期常駐席位。為什麼內娛突然「渴求」起了專業的「綜藝咖」?用何炅在《認真的嘎嘎們》裡說的:「好像綜藝變成了一個誰都可以做,但卻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做好,做好了又不見得能留下來(的工作)。」
  • 上綜藝節目真的很吃香?細數上綜藝節目的那些利與弊
    綜藝節目中有喜歡的明星、有搞笑的環節設置、有明星最隱私的話題,簡直是娛樂解壓必備良藥,而綜藝節目也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態勢。隨著綜藝節目的增多,參加明星們的話題度也開始攀升,很多人都在向自己喜歡的藝人喊話:快來參加綜藝吧。也有網友希望自己喜歡的藝人能做好本職工作,少參演一些綜藝節目。那麼問題來了,明星參演綜藝節目到底有什麼利弊?
  • 《遇見你真好》首播引熱議 生活觀察類綜藝繼續井噴
    原標題:生活觀察類綜藝繼續井噴   《遇見你真好》等生活觀察節目熱度延續   今年以來,生活觀察類節目數量繼續井噴,這是去年熱潮的延續,成為螢屏的一大風口。它們都由「真人秀加演播室」兩個部分組成,參與節目的都是藝人與素人相結合,節目主題涉及現實中各種不同的關係。
  • 2020國產綜藝:「雲上」新生、帶貨風正勁
    受到疫情阻隔而必須停止線下錄製的綜藝市場,紛紛開始了線上自救。這一年,「雲錄製」「直播綜藝」成了最大的風口,而自救背後電視人的創新與堅韌,是這一年國產綜藝最好的註腳。你在幹嘛呢》和《天天雲時間》兩檔「雲綜藝」。節目嘉賓自行拍攝後將素材傳輸給節目組,再經過後期團隊剪輯包裝,形成了全新的綜藝形態。
  • 探路綜藝節目「雲錄製」
    文 │ 夏天什麼是「雲錄製」?即參與錄製節目的嘉賓在非演播廳,通過視頻設備實現交流的錄製方式。疫情影響下,無法進行線下作業的影視行業開工難,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在家中創作,是每位影視人試圖解決的難題。行業持續「休眠」下,有內容輸出需求的綜藝團隊,都在醞釀新玩法。不出門也可以錄製的綜藝節目,這是防控疫情特殊時期下的特殊節目,還是一種新形式的開始?答案仍需交由時間。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在從手機小屏到電視大屏的融合與破壁徵程裡,「雲錄製」值得記錄一筆。「雲錄製」如何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