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聲|雲綜藝,迫不得已下的陪伴與突圍

2021-01-18 南京大學新潮

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打亂了一系列綜藝節目錄製的陣腳。

線下聚眾於演播廳已不合時宜,傳統的錄、制、播路徑在特殊時期也無法延續。宅在家中,「嗷嗷待哺」的觀眾觀看需求上升,而平臺方節目庫存告急,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綜藝節目紛紛轉型雲端之上。

《歌手》:老牌綜藝的適時改變

新潮記者觀察發現,「雲錄製」大致呈現出向兩個方向發展的趨勢。一是保持原有流程,僅改變錄製方式的老牌綜藝,二是全新策劃的陪伴式綜藝。

《歌手當打之年》可謂是後者中的典型範例。

作為一檔以競技賽制貫穿的綜藝,如若中途斷播,將會嚴重影響到觀眾的觀看體驗。提前錄製好備播的前兩期放送完畢,間隔許久後,再播出新錄製的第三期,觀眾對何人勝出或淘汰的心理期待將會大大減弱,節目熱度也難以保證。除此之外,節目錄製涉及藝人檔期,錯過原本擬定的時間,想要再聚集起來也較為困難。

多方考量之下,《歌手》節目組公布將採用「雲錄製」的方式完成節目。通過五地連線完成後幾期節目的錄製與評審。參演歌手們由處於同一時空下演唱,轉變為各自分布在北京、上海、東京、臺北和長沙五地;500位大眾聽審由集體坐在現場聆聽,轉變為定時進入芒果TV直播頁面投票。

(《歌手》雲錄製現場畫面)

採用「雲錄製「形式「新瓶裝舊酒」的《歌手》引發了多方關注,社交討論度也不斷攀升。不同於單憑一臺攝像機+手機視頻聊天就能完成錄製的「Easy模式」,《歌手》採用了多地連線競演+在線評審投票的流程複雜的「Hard模式」。

作為一檔音樂類節目,拋開現場之後,如何做到音樂的無損傳輸?無法將直接將鏡頭從觀眾席一搖而過,使現場聽眾的反應在屏幕面前一覽無餘,又該如何處理大批量處理線上500位評審匯集而成的近70000條視頻素材?「5G+雲+人工智慧技術」的登場,助了《歌手》一臂之力。其既保證了視頻內容傳輸的流暢與清晰,又採用AI技術精準識別有效畫面完成初步篩選和粗剪,在大大減輕後期人員工作量的同時,也努力還原現場錄製的高水準,將製作精良、質量有所保證的節目呈現給觀眾。

《歌手》將先進通訊技術投入實踐運用,其「吃螃蟹」的經驗不僅為當前其他綜藝提供了借鑑,也對未來節目形式的探索也有所啟發。

疫情期間,「新瓶裝舊酒」的《歌手》,換來了每周五晚的如期赴約,卻也逐漸暴露出了些許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現場感的缺失是「雲錄製」造成的最為直接的影響。《歌手》向來都以頂級設備、專業樂隊和華美燈光的面貌示人,穿透靈魂的歌聲在伴奏和舞臺的陪襯下尤為出彩。然而五地分場後,不同歌手尋到的錄製場地條件可能相差極大。比如Misia能夠在富士山下體育館點燃萬千蠟燭為中國祈福,周深卻因為隔離只能在上海的家中獨自背靠著白牆演唱。儘管歌聲依舊動人,失去舞臺包裝卻也難免黯淡三分。

(「雲錄製」後的大眾聽審團)

原本坐滿大眾聽審團的席位現今空空如也,歌手與觀眾通過歌曲在同一空間內的感情、氛圍互動也不復存在,物理空間的隔絕,使得歌聲只得通過耳機的電流傳遞,畫面只得依靠電子屏幕的發光呈現,總讓人覺得似乎少了些什麼。《歌手》曾經一晃而過的鏡頭中那些滿臉淚水、緊蹙眉頭的面龐,雖被調侃為浮誇的表情包,但或許也恰恰反映了現場不可代替的魅力。

其次,公平性難以保障。《歌手》作為一檔競技類綜藝節目,五百位聽審投出的票關乎著歌手的排名與命運。實地錄製時大眾聽審需上交手機才能進入現場,在沉浸式的舞臺效果中全身心投入音樂,演出完畢後憑藉著深深烙印在腦海中的旋律投票。而「雲錄製」後,聽眾評審改為線上定時的直播投票。雖規避了一些幹擾,但注意力集中程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此外,其效果各異的聆聽設備、屏幕大小不一的觀看設備、聽審自身所處的不同狀態和環境,都可能會導致有偏差的判斷。投票後排出的歌手名次很難令廣大觀眾信服,嚴肅競演的節目核心價值亦被大大削減。

線上聽審團不盡人意,歌手的聲音效果也引起人們不滿,以致於「當打之年」被戲謔為「修音之年」。同一演播廳、同一套設備、同一個音效,才是真正的公平公正。

但是,對於《歌手》來說,競技只不過是形式,音樂才是靈魂所在。

(華晨宇演唱歌曲截圖)

第三期中歌手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與疫情相關的歌曲。華晨宇的《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在結尾處加入了眾多人錄製的早安和稀鬆平常的話語,天南地北的鄉音聲聲匯聚,傳遞著溫暖的情誼和往日的煙火氣息;Misia的《向著明天》送出真摯的祈禱和祝福……

這些歌曲驅散著疫情下人們心頭的陰霾,雖隔山隔海遙遠而來,卻依舊滾燙。或許「雲錄製」帶來的弊端,在撫慰人心的音樂面前,也可以被暫時忽略忘卻。

《嘿!你在幹嘛呢?》:

應運而生的陪伴式綜藝

受疫情影響,《歌手》選擇在維持節目的原本內核的基礎上,適時改變形式而繼續播出。而「綜藝荒」的狀況,也帶來了一批應運而生的新節目。最先推出「雲綜藝」的湖南衛視,在50小時內完成了《嘿!你在幹嘛呢?》這檔新綜藝從製作到播出的全過程。

湖南衛視通過打造兩檔新節目,定義了「雲錄製」的新概念。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傳遞攝影機的形式,實現全程無接觸錄製。全民居家隔離的背景下,以往的攝影棚變成了嘉賓們各自的住所,生活化的場景和活動也幾乎成為節目的全部內容。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在網絡上引發大量討論。

從微博上的評論來看,觀眾們對這些雲錄製節目褒貶不一。許多網友表示,這個「無導演、無攝像、無演播廳」的「三無」綜藝,更像是明星的「個人Vlog」接龍。但是,由於出鏡的多有明星大咖,本身的熱度也吸引了一批粉絲前去觀摩,正如一位豆瓣網友所說,「沒器材沒內容但是有名人就可以看」。對明星家裡陳設和生活日常的真實展現,無形之中滿足了觀眾們的好奇心和「窺私慾」。

(微博話題截圖)

起初認為這種「形式還挺機智的」的一位觀眾小肚告訴筆者,這種錄製方式,彌補了很多喜歡看綜藝的人在疫情期間的空虛狀態。但是看到後來,她也有些疲憊了,因為「內容有點都差不多」。每一期都是在主持人各自的家裡,做飯、健身之類的活動也沒有什麼變化。

的確,受客觀條件的影響,《嘿!你在幹嘛呢?》雲綜藝有著諸如剪輯粗糙、內容吸引力不高等缺點。但是,傳遞鏡頭、視頻連線式的錄製也大大拉近了屏幕內外的兩個世界的距離,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在這段特殊時期,居家隔離,無聊、厭煩、焦慮、甚至恐慌成為部分觀眾的共同現象;我們需要知道家以外的世界還在正常運轉。雲綜藝打破了家庭與家庭間的隔離狀態,為人們提供了「共同」的感覺,更多的,是一種陪伴。在這一點上,它仍然是成功的。

事實上,在去年,韓國一檔名為《閒著沒事幹嘛》的綜藝就採用了這種類似Vlog的形式進行錄製,更多地以日常生活的形式,展示出明星更為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了更強的與觀眾交流的性質。

(互動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截圖,觀眾可以自主選擇)

在2004年,也有學者提出「交互式電影」的概念,用以描述多線敘事的劇情走向、由觀眾的選擇推動劇情向不同方向發展的影視作品。可見,觀眾早已不滿足於以往被動的「接收者」角色,他們期望有較為明顯的參與感。

在微博、微信、知乎、qq、豆瓣成為主流平臺的今天,我們的轉發、點讚、評論、瀏覽都會成為「互動」的一部分,這本身就給予互動行為以強大支撐。另外,日益強烈的自我意識,使我們反感於任何形式的灌輸,而更習慣於進行一場自我與外在的交流。這樣的習慣,在選擇電視節目方面也同樣存在,因而是否有較強的互動性與參與感成為影響我們喜好的重要因素。

宅在家中孤獨的觀眾,正是想尋找這樣一種「共鳴」和「共在感」。我們選擇電視娛樂,選擇去看各種各樣的Vlog,選擇上網衝浪,我們選擇藉助群體與共鳴來消解孤獨。斯蒂格勒提出「時間漂流瓶」的理論,描述現代媒介工業製造出的一系列產品中包含「工業時間」,而我們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時間與之交換。這是對閒暇的消磨,也是媒介工業對生命的侵佔。

而節目中褪去光環、與所有人一樣「老老實實」在家的明星們,則通過這次「雲錄製」,展現出他們真實而日常的一面。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種互相的慰藉。真實性是陪伴式綜藝最「接地氣」的亮點,卻也是其「無聊」的致命來源。

在此刻,我們需要陪伴和娛樂。而在更廣闊的時空中,我們需要一些別的東西。

疫情催生的雲綜藝,何去何從?

當疫情過去,這類綜藝該走向何處?

為了更好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從這類綜藝的特點開始討論。

首先,雲綜藝的製作成本遠小於傳統綜藝。相比於棚錄的排場布置,大部分雲綜藝只需聯繫嘉賓、提供簡單的拍攝設備、後期剪輯等工序。它不需要人數眾多的團隊參與拍攝,也不需要演播廳、觀眾席這些綜藝節目的傳統要素。新式雲綜藝的製作成本優勢,或許將成為許多小型平臺出圈的催化劑。

其次,「短平快」的製作流程意味著更迅速的熱點反應能力。以綜藝《嘿!你在幹嘛呢?》為例,針對熱搜榜上居家美食這個爆點,它迅速開發了明星美食教程板塊。其即時反應速度和熱點捕捉能力都是傳統綜藝難以企及的。整體製作過程的縮短加快了整檔節目的節奏,也更加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以碎片化的視覺形式為載體,新式雲綜藝或許將作為傳統綜藝的補充形式繼續存在,通過下沉到下遊領域來豐富節目層次。

雲綜藝特殊的市場定位轉變,既避免了綜藝內容的同質化,也為傳統綜藝注入更多新鮮的元素,為整個行業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嘿!你在幹嘛呢?》明星視頻連線截圖)

2019年是中國Vlog市場井噴式發展的一年。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Vlog用戶規模達2.49億人。與目前流行的短視頻內容相比,Vlog是一種更輕鬆休閒、以對話式為主的視頻日誌。新式雲綜藝借鑑Vlog這種視頻形式,主打對內在情緒的共情和生活狀態的探索。當沒有了精緻妝造的明星嘉賓帶著耳機的大頭照出現在屏幕上,其隨意度就像在好友群裡點開了群視頻。大眾化平民化的風格正中缺少陪伴的青年人的心。「雲」形式或許會不再火爆,但云綜藝中留下的真情陪伴和生活還原的風格將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雲綜藝」雖新,但它向前有網絡直播作底,向後有延伸融合的多條道路。它並不是曇花一現的輝煌,而是喚醒新意的春櫻。在非常態的時期誕生的雲綜藝,終將以新的存在形式朝著某種常態而去。

參考資料:

[1]韓綜《閒著幹嘛呢》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閒著幹嘛呢/23776167?ivk_sa=1022817p

[2]《歌手.當打之年》採用雲錄製方式播出 5G+雲+人工智慧技術助力

http://www.kepu365.cn/dujia/zonghe/45637.html

[3]澎湃新聞特殊時期的「雲綜藝」,是否有可能常態化?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360263

[4]艾媒報告 | 2019中國Vlog商業模式與用戶使用行為監測報告

https://www.iimedia.cn/c400/64757.html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綜藝:「雲」火了一把
    2020年開年,疫情的不可抗力給綜藝市場帶來巨大影響,線下錄製停擺成為常態,大量綜藝節目都將棚內錄製搬到了線上,開啟了綜藝雲錄製、雲綜藝模式。雲綜藝擁有錄製播出快、跟緊熱點並迅速作出調整等優勢,但同時衍生出的賽制不公平也受到質疑。
  • 泉州晚報社「東海潮聲」欄目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泉州網1月17日訊 (記者蔡紫旻)「辦好『政策面對面』『新法面對面』『東海潮聲』等互動平臺」,作為深化政務公開的互動平臺之一,泉州晚報社融媒體品牌欄目「東海潮聲」被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這也是繼去年被《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後,該欄目再獲肯定。
  • 井噴的「雲綜藝」,能給綜藝行業留下什麼?
    你在幹嘛呢》(《快樂大本營》雲綜藝版),打響了雲綜藝的第一槍。截至目前,優愛騰、浙江衛視都推出了自己的雲綜藝。 隨著雲錄製的大面積展開,即便疫情減緩,想來「雲內容」也將陪伴我們一段時間。
  • 【遊戲簡評】講述人與人之間細膩情感的作品《潮聲小鎮》
    《潮聲小鎮》是一款沒有戰鬥也沒有解密要素的電子小說,遊戲時長在50-80分鐘之間,講述一位為了對都市生活感到絕望,前往海邊小鎮中的尋求生命終結的青年與小鎮中的其他人相遇後所獲得救贖的故事
  • 特殊時期下,另闢蹊徑的「雲綜藝」能否走得更遠
    原標題:「雲綜藝」能否走得更遠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綜藝行業帶來了巨大挑戰,一時間出現了庫存告急、節目斷檔的窘境。新近出現的「雲錄製」模式似乎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為國內綜藝節目的製作開闢出了一條新路,「雲綜藝」隨之應運而生。這些「雲錄製」的節目給觀眾帶來新奇感和滿足感的同時,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凝心聚力。
  • 井噴的「雲綜藝」未來向哪兒走
    全民宅家的大背景下,打破錄製空間限制、縮短製作周期的「雲綜藝」,儼然特殊時期綜藝製作的最優解。不過,春暖花開終有時。待疫情過去,雲錄製能否衍生出獨具生命力的新品種,這一波井噴的「雲綜藝」又能給未來帶去哪些啟示?
  • 雲綜藝誕生記:48小時內籌備上線|科技戰疫之綜藝篇
    各衛視和視頻網站借直播實現了當下的綜藝內容輸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因線下錄製停滯造成的綜藝市場空白。那麼,原生態的「雲綜藝」是如何誕生的?作為特殊時期的別樣表達手段,它能否在今後的內容生產中得到延續?拋開項目製作的過往優勢,衛視會被倒逼出新的思路嗎?赤膊上陣,一切各憑本事。
  • 《帶著爸媽去旅行》帶領江西衛視綜藝突圍 10
    ,節目憑藉獨特的「重情感」視角立足,從第一季首期精彩亮相江西衛視到完美收官,節目持續加深的新媒體和社會的影響力讓節目本身和播出平臺發酵出了新生力量,為國內綜藝娛樂節目帶來了一股新氣象。 溫情突圍,情暖中國贏綜藝「根據地」 2014年,江西衛視的頻道定位為「情暖中國 」。《帶著爸媽去旅行》是江西衛視「情暖中國」新定位下的傾心之作,節目內容主要圍繞由明星子女帶著父母一起去旅行的故事展開,倡導「子女守則」,呼籲社會關注家庭,關愛父母是這檔節目承載的社會主題。
  • 獨家盤點||電視綜藝回暖、喜劇網綜突圍、網劇或誕爆款,內容市場捷報頻傳
    上周綜藝市場熱度回暖,劇集市場穩中有進,網綜格局整體穩定,網絡劇板塊迎多部黑馬。文 | 小熊在上上周綜藝收視滑落後,上周綜藝市場熱度回暖,四檔節目收視率破2,直播晚會表現亮眼。劇集市場穩中有進,頭部衛視輪流坐莊。
  • 《金曲撈》分析:在一眾綜N代當家的競爭態勢下,全新綜藝還有沒有突圍的可能?
    傳媒內參導讀:綜N代當家的態勢下,選擇生產一檔全新的原創綜藝,需要巨大的勇氣和自信。如何讓創新更為安全以及準確,是不少電視人希望謀求的答案。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包括《神奇的孩子》《二十四小時2》《越野千裡》《熟悉的味道2》4檔新節目陸續開播,讓2017第一季度的衛視綜藝戰,局勢更加焦灼。 在一眾綜N代當家的競爭態勢下,全新綜藝還有沒有突圍的可能?江蘇衛視即將揭開面紗的《金曲撈》,將用音樂的全新玩法為原創綜藝徵佔一席之地,它會掀起音樂節目的下一個熱點嗎?答案值得期待。
  • 愛莉安娜·格蘭德:這個身高155的小甜心可是美國強力潮聲代
    這個妹子是我一個男朋友男性朋友死命推薦的,說她是米國新一代潮聲代,米國現在唱片業萎縮,難得出這麼一個了。與她的甜美長相不同,A妹的聲音很有勁道,有種古典又穩健的感覺。2013年,在歐美樂壇電音大熱的環境下,A妹仍堅持將融合了Hip Hop的R&B作為她的第一張錄音室專輯《Yours Truly》的主打風格。
  • 京東智聯雲講述:抗「疫」下的技術突圍戰
    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雲與AI總裁、IEEE Fellow周伯文博士表示,「京東智聯雲的品牌形象傳承著京東『紅』,代表可信賴;搭配世界通用的科技『藍』,代表在京東價值觀下對技術與創新的堅持;交互融合組成的無限符號『 ∞』,代表互聯互通的智聯世界,也寓意更多不斷發展變化的前沿科技。
  • 特殊時期誕生的「雲綜藝」,春暖花開之後,還能走多遠?
    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的突襲,依然給了所有正在向前滾動的國產綜藝節目當頭一擊:播完存貨之後,節目要如何繼續?突發狀況下,能停錄的節目都停錄了,但14億人嗷嗷待哺的綜藝市場,節目肯定不能全部暫停,這時問題來了——不能停的節目,怎麼錄?很快,負責《天天向上》節目的沈欣工作室給出了答案:雲錄製。2月7日晚23點,在湖南衛視另一檔雲綜藝《嘿!你在幹嘛呢?》
  • 「她力量」弄潮,「綜N代」突圍
    姐姐們開始了新「徵程」回看「太難了」的2020年,綜藝節目仍是大家忙碌生活中的一份慰藉,不管讓觀眾哈哈哈還是嘖嘖嘖,綜藝市場也在悄然發生著不小的變化,比如非常鮮明的「她屬性」、「雲屬性「雲屬性」——技術是有溫度的,也是中性的不管是哈哈哈還是嘖嘖嘖,日常看綜藝伴我們下飯、幫我們解壓、還給大家提供若干公共話題,但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綜藝節目的生產過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上半年節目的錄製和嘉賓的邀請都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和不確定性,也因此出現了倒逼技術創新的局面,所以在今年的綜藝節目當中,「雲」是個頻繁聽到、大量用到,既冰冷又溫暖、既遙遠又親切的概念。
  • 「無價值用戶」大換血:豆瓣、即刻、A站、網易雲音樂的突圍戰
    但是,好歹也整點文藝的東西啊,就算是搞社交,跟網易雲音樂總得沾點邊吧?02 四大平臺的突圍和換血但事實上,一個公司如果想保持在一個不大不小的規模太難了。正如B站CEO陳睿所說,如果B站不是向前發展,那麼它就一定會越來越衰落,直至滅亡,永遠不可能停留在那個大家認為的不大不小剛剛好的那個階段。
  • PLANB HOME | 宅家指南:雲綜藝、雲蹦迪、雲購物…2020新潮流來解鎖
    為響應「少出門、少聚集」的防控號召,各大衛視、平臺及品牌等紛紛開啟「雲」模式。雲綜藝、雲購物、雲蹦迪已成了2020年新潮流,宅家也有眾多明星、音樂人、教練、老師來陪伴。這個在家也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時期裡,你學會了什麼特別的技能嗎?評論區等你來留言。
  • 二季度綜藝市場迎來「大逃殺」,九大平臺32檔綜藝誰能突出重圍?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文/遲遲3月中下旬,隨著部分雲綜藝收官、年前錄製節目逐漸消耗,綜藝市場出現存貨危機。在疫情穩定之際,綜藝市場加快進入復工復產階段,近日北京市廣電局出臺「演播室復工指南17條」,指導北京市各類演播室分時有序穩妥復工復產,綜藝錄製重新走上正軌,保障了二季度的內容產出。
  • 探路綜藝節目「雲錄製」
    尤其對於更講究實效性,需要穩定更新的《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非誠勿擾》等綜藝節目而言,既難有存貨救急,又必須與時間賽跑,要想避免停播,開展作業勢在必行。在符合疫情語境下,「雲錄製」正悄然成為綜藝節目錄製的新形式。
  • 年度盤點|綜N代、她綜藝、雲錄製、衍生綜藝……2020綜藝市場動態...
    此外,治癒系都市飲食觀察節目《未知的餐桌》、衝浪生活體驗清涼綜藝《夏日衝浪店》、虛擬偶像才藝競技類《跨次元新星》、音樂團體競演類節目《炙熱的我們》、德雲社真人秀《德雲鬥笑社》、、綜藝偶像選拔秀真人《認真的嘎嘎們》、動物觀察類綜藝《旺喵物語》、直播戀愛真人秀《請和我奔現吧》、遊戲交友類《落地成雙》、聲音互動陪伴真人秀《朋友請聽好》、生活方式探索類《理想家》等等更加多元的內容開始出現,類型融合式綜藝登上市場
  • 王一博何炅紛紛線上直播,「雲錄製」能否讓綜藝節目成功破局?
    綜藝的停播也意味著經費投入得不到回報,所以也有很多綜藝製作方決定改變現場錄製的方式,讓各位明星在家中通過各種電子設備進行"雲錄製"。與傳統的錄製方式相比,芒果臺的多檔綜藝都採用了"雲錄製"的方式續播。 有諸如王一博何炅等知名藝人線上直播,在當前的形勢下,"雲錄製"似乎成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某衛視更是開創了一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