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閒耍堂,我是堂土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人們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古有許多諺語俗語與驚蟄有關。如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而在驚蟄這天又有許多民間習俗,如驚蟄節祭白虎化解是非;如驚蟄吃梨;如驚蟄蒙鼓皮;如驚蟄「打小人」驅趕黴運。
既然是節氣節令,便定會有詩詞佳作。古時對於習俗是極看重的。每至重大節日或者節氣時,那一天吃什麼穿什麼做什麼都極有講究。
正因如此,每當重大節日或節氣時,有人會寫詞記之,有人會作詩記之。
有人言一雷驚蟄始
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裡。
有人言春雷驚蟄餘
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有人言春雷隱隱初驚蟄
秦娥月
宋:範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溼。燕支溼。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有人言坤宮半夜一聲雷
驚蟄日雷
元:仇遠
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
野闊風高吹燭滅,電明雨急打窗來。
頓然草木精神別,自是寒暄氣候催。
惟有石龜並木雁,守株不動任春回。
有人言數聲驚蟄雷
山房
宋:陳允平
軒窗四面開,風送海雲來。
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
蝸涎明石凳,蟻陣繞山臺。
此際衣偏溼,燻籠著麝煤。
仔細品讀,發現這五首詩詞皆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言驚蟄必言春雷。
為何會有這樣的聯繫?西漢戴德《大戴禮記·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因此不是驚蟄日有雷,而是春雷響,震萬物,故曰驚蟄。
至於第一聲春雷是不是一定在驚蟄這天,或者說驚蟄日是否定會有輕雷,堂土以前並未留意過。
因此今晚打算留意留意,不過堂土很能睡,睡著了有時候響雷也不知道。所以如果有朋友聽見了雷聲,可以在留言區評論。(堂土吃梨去啦)
圖片來自網絡,若無意間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