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中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導致上升的因素有這些

2020-11-19 央視網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9 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 3.4 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從 10 年平均來看,1980—1989 年平均海平面處於近 40 年最低位;2010—2019 年平均海平面處於近 40 年最高位,比1980—1989年平均海平面高約100 毫米。2019 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將1993—2011年定為常年時段,簡稱常年)高 72 毫米,比2018年高24毫米,為1980 年以來第三高。

  據悉,海平面監測和分析結果表明,導致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的主要因素是:

  海平面上升,是由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水增溫膨脹、陸源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等因素造成的。2019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進一步增加;全球平均表面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1±0.1℃,為有現代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第二高;全球700米以上和2000米以上的海洋熱含量均達到或接近歷史最高;2006—2015年,格陵蘭和南極冰蓋每年損失約2780億噸冰體,相當於為全球海平面上升貢獻約0.77毫米/年;南極冰蓋每年損失約1550億噸冰體,相當於為全球海平面上升貢獻約0.43毫米/年。這些都是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時,全球海平面上升具有區域差異,西太平洋屬於海平面上升速率相對較大的區域,我國沿海位於該區域中,海平面上升速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中國沿海海溫和氣溫升高,氣壓降低,海平面上升。1980—2019年,中國沿海海溫和氣溫均呈上升趨勢,上升速率分別為0.25℃/10年和0.38℃/10 年;氣壓呈下降趨勢,下降速率為 0.16 百帕/10 年。2019 年,中國沿海海溫和氣溫較常年均高0.9℃,比2018 年分別高0.4℃和0.5℃,均為近40 年來最高;氣壓較常年低0.1百帕,比2018年低0.1百帕。

  海平面上升,與局地的地面沉降、區域水文氣象要素變化等密切相關。海溫和氣溫升高、氣壓降低等因素都會造成局地海平面上升,1980—2019年,中國沿海海溫和氣溫持續上升,2019年均達到近40年來最高。另外,風場異常變化導致海水長時間向岸堆積,也是造成局地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之一,例如,2019年3月臺灣海峽以南、4月長江口以南沿海以向岸風為主,對應的月平均增水約60~80毫米,對當月海平面異常變化有一定貢獻。地面沉降也會造成海平面相對上升。在我國,天津、上海和廣州等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位於河口淤積平原,地質結構較鬆軟,由於地下水超採和大型建築物壓實等作用,存在地面沉降,相對海平面上升幅度較大。

  中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升趨勢,其長期累積效應直接造成灘涂損失、低地淹沒和生態環境破壞,並導致風暴潮、濱海城市洪澇、鹹潮、海岸侵蝕和海水入侵等災害加重。同時,沿海地區的地面沉降導致相對海平面上升,加大海岸帶災害風險。因此,必須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並積極採取切實有效的應對策略,保障沿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總臺央視記者 鄭天皓 李卉)

相關焦點

  • 去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72毫米,為40年來第三高
    4月3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2019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和《中國海平面公報》已於近日發布。公報表明,2019年,我國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03億元,死亡(含失蹤)22人,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72毫米,為1980年以來第三高。
  • 我國海平面總體波動上升,速率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
    2019年,我國一類水質海域面積佔97.0%,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為28340平方千米,同比減少4930平方千米。 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水質級別為一般,主要汙染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優良(一、二類)水質海域面積比例為76.6%,同比上升5.3個百分點;劣四類為11.7%,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
  • 我國海平面緣何上升至近四十年來第三高?官方解讀來了
    《中國海洋災害公報》和《中國海平面公報》已於近日發布。澎湃新聞記者從公報中注意到,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72毫米,為1980年以來第三高,過去八年(2012-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均處於近四十年來高位。
  • 海平面「加速」上升 人類家園「前哨」告急
    海平面上升導致維吉尼亞州洪水頻發。圖片來源:MATT MCCLAIN 本報訊如果問氣候科學家,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有多快?許多人會說從2014年開始,每年上升3.2毫米——這一數字載入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上一份報告。但近日,《科學》網站報導稱,這是據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衛星測量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一個長期平均值。
  • 美國沿海城市會在2100年消失?美科學家:80年,海平面或上升2米
    而全球氣候變暖,並不只是體現在溫度值的上升,其產物則包括了極低冰川融化、乃至海平面上升。而且,從20世紀以來,全球海平面就已經上升了10到20釐米,而我們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尚未解決。倘若,全球氣候變暖以目前的現狀持續,那麼可能並不需要幾百年時間就能導致海平面上升高度超過1米。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哪些一線城市將會消失?
    全球變暖已經成了既定事實,儘管今年中國可能會因為拉尼娜現象而遭遇冷冬,但變暖的趨勢仍然無法改變,新聞上也一直在警告,如果南北極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將上升66米,那麼到底哪些地方會被淹呢?
  • 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
    最新研究指出,在近30年北極快速增溫的影響下,由於北太平洋海溫年代際異常的顯著影響,歐亞東部冷極值呈增多趨勢,北美冷極值呈減少趨勢。全球變暖影響下極地渦旋等系統更不穩定,就是極端事件增多的原因之一。2020年伊始,澳大利亞便遭逢可怕的森林大火,「有名字的」颶風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颱風和洪水肆虐了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加州和亞馬遜的火勢更是牽動了世界人民的心。
  • 海平面上升!AI預測:到2100年,美國將有1300萬人移民內陸
    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冰川融化無疑會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一項人工智慧研究預測,由於人為氣候的影響,美國將很快出現規模空前的大規模遷徙,海平面上升研究首次使用人工智慧來預測全球變暖導致的移民模式,這一結果是無法避免的,因為全球變暖的步伐已經無法停止。
  • 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多少?美歐將發射兩顆新衛星 為沿海氣候觀測...
    地球上的氣候正在發生改變,海平面上升已經成為一大威脅,甚至導致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此前Climate Central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50年,預計近3億人都會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大約全球1.5億人的居住地將可能被海水淹沒。
  • 格陵蘭島冰川若全部融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7米,城市或被淹沒!
    由於地球的溫度依然在持續上升,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了歷史高溫,乾旱的地區越來越乾旱,而地球的冰川地帶也因為氣溫變暖的現象,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其中格陵蘭島冰川的問題令科學家感到擔憂。有數據顯示,從1996年到2005年,angerdlugssuaq冰川以每年14公裡的速度向海洋移動,使它成為世界上移動最為迅速的冰川之一,這意味著格陵蘭島的冰將讓世界海平面上升,幅度甚至超過了科學家們的預期。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丹麥格陵蘭島上的永久性冰蓋正在以近百年以來最快的速度融化,尤其是在夏季。
  • 海平面上升,主要不是因為冰川融化?
    魏科介紹,像北極的格陵蘭島上,冰的厚度大概有一千多米。這些冰,還有南極的冰(絕大部分是冰川)都開始融化。這種一兩千米厚度的冰的融化,會造成大量的水流到海洋裡面,引起海平面上升。除了兩極冰川,還有高山冰川。比如我們國家的青藏高原,還有吉力馬札羅山,這些地方的冰川退縮都特別嚴重。
  • 海平面上升這麼快,科學給出結果日本沉沒時間
    可以說海平面上升對他們的威脅十分的大,所以現在日本都在建立人工島嶼這些,防止悲劇的發生。根據世界科學專家分析,如果就單看北極的冰川的話,全部融化,整個海平面上升大概是6-8米左右,而相對南極而言,冰川更加的多,如果融化的話幾十米的海平面上升不在話下,安全全球的氣溫情況來看,全球氣溫的變化十分的快,現在溫度沒有一個下降的趨勢,全是上升。
  • 為防止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一項超級工程正在啟動,不亞於流浪地球!
    和流浪地球不同的是,我們面臨的不是太陽的膨脹,而使全球海平面的不斷上漲,根據科學家的預測來看,相比於1886年,在2020年全世界的海平面已經提高了21釐米之多,如果全球的溫度升高一攝氏度,海平面就會上升2.3米左右,在2100年全球的氣溫預計將會上升2~5攝氏度左右。
  • 全球變暖已無可挽回,海平面將進一步上升
    據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與研究的主要作者米恰裡·金說,格陵蘭島的冰蓋每年向海洋傾瀉的冰塊超過2800億噸,使其成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貢獻者。她說,近年來冰的損失非常大,以致引起了格陵蘭島上引力場的明顯變化。
  • 美國宇航局將發射衛星跟蹤海平面上升情況
    這顆衛星將繼續美國宇航局長達三十年的工作,記錄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並將為科學家提供比以往從太空中更精確的海岸線視圖。這顆衛星是一對以海洋為重點的衛星中的第一顆,它將把NASA和歐洲航天局對全球海平面的研究再延長十年。下一顆衛星 "哨兵-6B "將在大約五年後跟進。為了測量海平面,他們將把電磁信號發射到世界海洋,然後測量它們反彈回來所需的時間。 據Zurbuchen說,當美國宇航局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海平面上升時,科學家們仍然很好奇關於氣候變化影響的預測是否成真。
  • 漂浮圩田社區:海平面上升情境下的居住系統彈性設計 | 2020獲獎作品
    作品題目:漂浮圩田社區——海平面上升情境下的居住系統彈性設計參賽作者:黃楚儀指導教師:陳崇賢 夏宇畢業院校:華南農業大學該作品針對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做了很好的研究,並對實際項目從產業,生態,建築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措施。
  • 長江策略:2018年後員工持股計劃呈上升趨勢
    原標題:員工持股計劃的總量跟蹤 摘要 【長江策略:2018年後員工持股計劃呈上升趨勢】員工持股計劃多集中於電子、化學品、機械設備等技術密集型行業,2018年以來數量與鎖定期均呈抬升趨勢
  • 海平面上升速度再創新高,美國紐約正處於危險之中
    我們知道,全球變暖致使冰川融化,地球的海平面正在上升。美國海岸附近的海平面不僅每年都在加速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還在不斷加快,這使紐約等沿海城市處於危險之中。一項對美國海岸線的年度回顧發現,海平面上升速度逐年加快。
  • 2019年是有記錄第二熱年份,南極20.75℃,美國海平面加快上升
    由於南極地帶常年冰天雪地,隨著氣溫的上升,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加快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 或許很多朋友覺得,老生常談的「海平面」上升問題,真的會出現嗎?說了這麼多年,好像也沒看到海平面上升了多少。冰川融化匯入海洋,這是事實,海水越來越多,海平面上升也是事實,只是上升的幅度是否能夠被我們覺察到的問題而已。
  • 我國巡遊計程車數、客運量呈波動下降 網約車用戶、交易規模上升
    自2016年以來,我國巡遊計程車數量及客運量規模總體呈波動下降態勢,駕駛員數量基本保持在270萬人左右。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巡遊計程車輛規模139.16萬輛,同比增長0.2%;客運量總規模為347.89億人次,同比下降1.1%,計程車駕駛員約為278萬人,同比增長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