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平面總體波動上升,速率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

2020-11-19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繼去年首發海洋環境質量簡況後,5月7日,生態環境部再次發布我國海洋環境質量情況。2019年,我國一類水質海域面積佔97.0%,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為28340平方千米,同比減少4930平方千米。

 

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水質級別為一般,主要汙染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優良(一、二類)水質海域面積比例為76.6%,同比上升5.3個百分點;劣四類為11.7%,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

 

監測的190個主要入海河流水質斷面中,Ⅱ類水質斷面佔19.5%,Ⅲ類佔34.7%,Ⅳ類佔32.6%,Ⅴ類佔8.9%,劣Ⅴ類佔4.2%。主要超標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總磷、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另外,我國沿海海平面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至2019年,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我國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72毫米,為1980年以來第三高。過去10年我國沿海平均海平面處於近四十年來的高位。

 

新京報記者 鄧琦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部:中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導致上升的因素有這些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9 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 3.4 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
  • 我國海平面緣何上升至近四十年來第三高?官方解讀來了
    1980-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通過對比中國與全球不同時段的海平面上升速率計算結果,以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世界氣象組織(WMO)等國際權威機構最新發布結果,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均高於全球。 我國海平面緣何升高至近四十年來高位?
  • 去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72毫米,為40年來第三高
    4月3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2019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和《中國海平面公報》已於近日發布。公報表明,2019年,我國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03億元,死亡(含失蹤)22人,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72毫米,為1980年以來第三高。
  • 海平面「加速」上升 人類家園「前哨」告急
    在此期間,上升速率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於很難說它是在勻速增長還是在加速。 「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速度非常快。」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海洋科學家Benjamin Hamlington彙編了一份10年平均數據集。該數據集顯示,由於格陵蘭島冰層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速度已增至每年4.8毫米。
  • 海平面上升或是滑入馬裡亞納海溝,日本列島沉沒還要多久
    總結起來無非就兩種情況,一種是日本島國,四周都是大海,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就被淹沒了;另一種是日本處在亞洲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旁邊就馬裡亞納海溝(你說是就是吧),因此日本多地震,還是大地震,一地震日本列島就往海溝裡面滑,滑著滑著就沉下去了。那麼究竟日本列島會沉沒麼,還需要多久呢,兩種情況分別說一下。氣後變暖海平面上升會淹沒日本麼?
  • 海平面不斷上升,不僅是鄰國島嶼,我國兩處可能會沉沒!
    地球環境變化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全球變暖,直接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態反應。比如南北兩極地區的冰川開始大規模融化,海平面開始急劇上升。許多島國也面臨生存危機,許多海拔相對較低的地區也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危險。例如,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國圖盧瓦,由於海平面上升,被迫遷移到紐西蘭。
  • 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多少?美歐將發射兩顆新衛星 為沿海氣候觀測...
    地球上的氣候正在發生改變,海平面上升已經成為一大威脅,甚至導致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此前Climate Central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50年,預計近3億人都會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大約全球1.5億人的居住地將可能被海水淹沒。
  • 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雖然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實施了「封鎖令」,交通停滯、工廠停工,人們蝸居家中,但全球氣溫仍在攀升,氣候變化並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2019年9月25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 (IPCC) 發布特別報告稱,目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之前預估的還要快:20世紀,全球海平面共上升了約15釐米,但目前的上升速度是當時的兩倍多,且還在加速。
  • 山火肆虐、海平面上升、傳染病蔓延……全球酷暑危害觸目驚心
    原標題:山火肆虐、海平面上升、傳染病蔓延……全球酷暑危害觸目驚心 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導 日媒稱,今年多國被熱浪席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甚至在8月監測到了創紀錄的54.4攝氏度超高氣溫。 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23日報導,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報告,在全球變暖帶來的幾大惡劣影響當中,酷暑問題越來越突出。2019年的報告顯示,酷暑將導致全球在2030年之前失去2.2%的勞動時間,相當於失去了8000萬名全職勞動力。其帶來的經濟損失將達到2.4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91元——本網注)。農業和建築業等需要戶外勞作的行業,勞作效率將顯著降低。
  • 海平面上升,主要不是因為冰川融化?
    來源:flickr一、北極海冰持續融化,三四十年後可能無冰魏科介紹,全球氣候變化最具風向標意義的幾個參數,一個是全球溫度的增高,另一個是海平面高度的上升,還有一個是兩極的冰雪量。全球溫度升高後,最明顯、最重要的一個影響就是兩極冰雪的融化。
  • 我國成人平均身高體重公布!你在什麼水平?
    我國成人平均身高體重公布!你在什麼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我國居民營養狀況持續改善,針對居民仍然存在的營養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一是居民的平均身高持續增長。我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6-17歲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齡組身高平均分別增加了1.6釐米和1釐米。
  • 2019年是有記錄第二熱年份,南極20.75℃,美國海平面加快上升
    由於南極地帶常年冰天雪地,隨著氣溫的上升,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加快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 或許很多朋友覺得,老生常談的「海平面」上升問題,真的會出現嗎?說了這麼多年,好像也沒看到海平面上升了多少。冰川融化匯入海洋,這是事實,海水越來越多,海平面上升也是事實,只是上升的幅度是否能夠被我們覺察到的問題而已。
  • 島嶼國家「日本」,會不會由於板塊運動或海平面上升而沉入海底?
    ,同時全球十分之一的火山都位於日本。日本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數量平均大約為1000次,也就是說平均每天大約發生3次有感地震,地震發生的頻繁程度世所罕見。日本不僅地震次數多,而且威力巨大,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島海域地震,震級為9級,地震引發巨大的海嘯,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所以,人們自然聯想到,日本會不會由於板塊運動從而引發下沉運動而沉入海底呢?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哪些一線城市將會消失?
    全球變暖已經成了既定事實,儘管今年中國可能會因為拉尼娜現象而遭遇冷冬,但變暖的趨勢仍然無法改變,新聞上也一直在警告,如果南北極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將上升66米,那麼到底哪些地方會被淹呢?
  • 海平面上升這麼快,科學給出結果日本沉沒時間
    全球冰川的融化變成了世界性的問題了,不少的國家都擔心自己被淹沒,包括日本在內,日本是個四面都是水的國家。可以說海平面上升對他們的威脅十分的大,所以現在日本都在建立人工島嶼這些,防止悲劇的發生。根據世界科學專家分析,如果就單看北極的冰川的話,全部融化,整個海平面上升大概是6-8米左右,而相對南極而言,冰川更加的多,如果融化的話幾十米的海平面上升不在話下,安全全球的氣溫情況來看,全球氣溫的變化十分的快,現在溫度沒有一個下降的趨勢,全是上升。以這樣的速度來看300年以內就會融化完,日本的領域基本上只剩下巴掌大的山頂了。
  • 若海平面上升500米,我國會有哪些影響?俄羅斯哭暈在廁所!
    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當今環境的大趨勢,科學家也頻繁警告人類,海平面上升對於人類將會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地球上的海洋與陸地比例及其不均,海洋的比例佔到了70%,在僅剩的30%的陸地,中可供人類生存的屈指可數。如果海平面上升到500米,地球將是一幅什麼景象呢?人類文明還能延續嗎?
  • 我國巡遊計程車數、客運量呈波動下降 網約車用戶、交易規模上升
    自2016年以來,我國巡遊計程車數量及客運量規模總體呈波動下降態勢,駕駛員數量基本保持在270萬人左右。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巡遊計程車輛規模139.16萬輛,同比增長0.2%;客運量總規模為347.89億人次,同比下降1.1%,計程車駕駛員約為278萬人,同比增長0.19%。
  • 美科學家:80年,海平面或上升2米
    不可否認,在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近幾百年時間,地球環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程度,然後造成了現在大家正在經歷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而全球氣候變暖,並不只是體現在溫度值的上升,其產物則包括了極低冰川融化、乃至海平面上升。
  • 格陵蘭三大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逾八毫米
    這三大冰川融化的全部冰水,可以將全球海平面提升大約1.3米。論文指出,由於氣候變暖使得格陵蘭島的冰川和南極洲的冰蓋融化成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來源。一支由來自丹麥和英國專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利用歷史圖像和其他大量資料計算從20世紀以來格陵蘭島三大冰川損失的冰量。
  • 全球變暖已無可挽回,海平面將進一步上升
    據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與研究的主要作者米恰裡·金說,格陵蘭島的冰蓋每年向海洋傾瀉的冰塊超過2800億噸,使其成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貢獻者。她說,近年來冰的損失非常大,以致引起了格陵蘭島上引力場的明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