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大躍進,晶片製造難於「兩彈一星」?對此你怎麼看?

2020-12-23 數控小維

在半導體處於當今科技前沿,技術變化更新快,產業競爭格局變化快的背景下,國產晶片進程卻出現了如「武漢弘芯晶片項目爛尾「等一擁而上的行業發展畸形現象。

在美國宣布制裁後,華為晶片斷供,國人自己研製晶片的口號成了行業的發展口號,有人說,不就是一個小小的「晶片」嗎?我們可以自己研發製造。

晶片技術早已經被西方國家壟斷,中國晶片業的落後,看似是一個很小的問題,但其實反映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國面臨的最大的難題就是晶片領域。民眾常說:中國14億人口,難道連一個小小的晶片都搞不定嗎?晶片再難,有兩彈一星難嗎?晶片看似非常小,但是它卻屬於精密製造。一個硬幣大小的晶片可以囊括一個中等城市的信息。而製造晶片需要的客觀條件遠比這個要苛刻。

近日,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發布了2020年全球半導體營收Top15的預測,其中Intel、三星、臺積電位居前三,英偉達、聯發科、AMD則是排名前五,而華為海思跌出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IC Insights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全球10大半導體企業排名,華為海思超過了聯發科,排名第十,而如今取而代之的第十名是聯發科,據悉聯發科則憑藉5G晶片大賣,營收同比大增35%,一路從第16位上揚到11位,接近佔據海思曾經的位置。

海思晶片目前只能設計IC晶片,臺積電由於美國的斷供無法代工。華為晶片無法製造後,很多機型都開始缺貨下架,包括面向手機市場的麒麟晶片、巴龍基帶晶片等,華為面臨的困境和挑戰可想而知。

巔峰時期的華為手機出貨量達到2.4億臺。不過,如今華為已經制定了新的計劃,海思也在經歷尤為關鍵的轉型。如果計劃順利進行,未來華為海思將會全面進入晶片製造領域。

不怨不艾,中國科技當自強。

「中國有抗衡美國的實力,只是需要時間。中國將尋求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並加快自主技術的開發,以保護中國免受美國的不可預測和敵意。

中國的數控行業也要加把勁,儘快研發出核心技術,在數控行業高端應用上真正的有立足之地,不受制於他國。

在運動控制領域深耕細作,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以控制器、計算機輔助製造、製造執行系統和工業雲各層面的工業軟體為核心技術,並相互依託,形成完整的面向製造業的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賦能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變革。

相關焦點

  • 晶片不能大躍進
    如果你要想學習的話,可以到商店裡看一看,或者去展覽上了解詳細情況。時間短到鄧中翰還沒來得及介紹公司。接下來的一幕更具戲劇色彩:鄧中翰走出索尼公司,甩下一句英文:I will be back(我會回來的)!在2001年的中國半導體行業,鄧中翰和中星微被塑造為一個燈塔式的存在。
  • 國產手機晶片又添新秀,小米自研晶片澎湃S2有望量產!
    手機晶片作為智慧型手機的核心,關係到一款智慧型手機的性能,國內除了華為能自主研發手機晶片,其它手機廠商雖有小試牛刀,由於付出的努力並未得到回報,最終都放棄了,並沒有實際應用到手機上。所以,不得不說華為的實力非常的強悍,華為作為國產手機行業的領軍品牌,為其它手機廠商開了好頭,做了好榜樣。
  • 在石墨烯晶片領域,國產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目前,晶片製造依然是以矽為主要材料,要想製造出高端晶片,必須用到光刻機,這就需要從擁有最先進光刻技術的荷蘭AMSL公司手中購買,但由於多種原因,導致我國購買高端光刻機非常困難。普通晶片是指矽基晶片,該領域被歐美國家主導。
  • 國產廠商強勢崛起,晶片、系統全自研,壟斷美國75%市場份額!
    導讀:國產廠商強勢崛起,晶片、系統全自研,壟斷美國75%市場份額!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正在不斷的加深,作為現代科技領域發展的核心,半導體晶片對於整個科技領域發展的重要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由於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再加上長期以來「造不如買」思想的嚴重影響,也導致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始終比較落後!
  • 一則新消息傳來,蔣尚義就光刻機表態,事關國產5納米晶片
    華為事件成功引起了國內半導體產業,對晶片製造技術的重視、為了儘快擺脫晶片製造技術上的「僵局」,中科院白院長對外界宣布,將會布局光刻機等尖端製造技術領域,進行技術上的攻關。但在晶片的生產過程中,最關鍵的設備光刻機,目前國內依舊無法在短期內進行替代。
  • 大造晶片運動來了……
    美國政府禁止對華為供應晶片,著實刺激了很多國人的神經。雖然目前美國針對的是華為,但看眼下的架勢,未來美國政府的確有可能擴大晶片禁令範圍,人們有理由擔心中國市場的高端晶片供給。我完全贊同大力發展晶片業,但問題是,眼下的晶片大躍進,會不會有效解決晶片供給問題?還是這只是一輪騙補貼的躍進?據彭博社報導,我們將投入9.5萬億資金來扶持補貼造晶片的企業。
  • 從「停產風波」一窺國產晶片的機會
    11月26日,汽車晶片廠商龍頭恩智浦(NXP)漲價函顯示:恩智浦向客戶表示,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對商業和貿易市場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恩智浦面臨產品嚴重緊缺問題,同時用於製造這些產品的材料成本的顯著增加,雙重影響之下,公司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以確保能夠獲得供應的材料和服務,來完成產品的製造銷售給客戶。
  • 國產晶片最強助攻來襲!舉全國之力發展中國芯:可解決華為晶片危機
    ,但就在美國不斷地將中國高新科技企業列入到「實體清單」之際,小編也發現,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的發展似乎也迎來了最強的助攻,在最近兩年時間,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也是再次踏上了高速發展浪潮,從晶片設計到晶片製造、晶片封測,再到晶片原材料、半導體設備等,還有國產作業系統都迎來了黃金髮展的十年。
  • A股唯一GPU晶片設計公司,受益國產替代,晶片業務收入猛增97.7%
    ,立足軍工+晶片領域。目前國內計算機GPU主要被AMD和英偉達壟斷,景嘉微作為國產GPU領軍企業,其JM7200晶片已完成與龍芯、飛騰、銀河麒麟、中標麒麟等國內主要的CPU和作業系統廠商的適配工作,並與中國長城、超越電子等十餘家國內主要計算機整機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同時,公司下一代JM9系列產品預計今年推出,分別採用7nm和14nm製程,其中7nm製程將達到英偉達終端產品水平。
  • 臺積電掌門人張忠謀說大陸晶片舉國投入也難製造功成?真相來了
    美國,一方面通過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進一步切斷世界晶片與華為合作,直接「斷芯」和斷技術;另一方是臺積電應邀美國在美國建廠,並停止華為海思晶片製造訂單。眾所周知能量產5nm晶片製造的只要三星和臺積電。所以美國此次邀請臺積電在美建廠,主要體現在美國晶片製造上要「去中國化」。
  • 晶片大王張忠謀放出狠話!臺積電暗藏「心機」:將掌握晶片產業鏈
    【11月28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晶片被譽為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因為一款晶片產品誕生,從最初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等,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程,所以放眼全球,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或者是企業能夠擁有設計、製造和封裝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很多國家、企業都在整個晶片產業鏈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 驅動晶片缺貨!集創北方張晉芳:顯示驅動晶片將在拉動國產供應鏈條...
    在會議上,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晉芳發表《大賽道下誕生大機遇,顯示驅動晶片將在拉動國產供應鏈條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主題演講。張晉芳表示,今年集創北方需要消耗19萬片12英寸晶圓,明年大概需要消耗33萬片12英寸晶圓,但是市場將供不應求。
  • 是晶片製造難?還是光刻機難?我們為何製造不出自己的晶片呢?
    【是晶片製造難?還是光刻機難?我們為何製造不出自己的晶片呢?】其實,我一直認為,晶片技術是一種綜合性的技術,而光刻機技術就像一把「尖刀」,刺在了我們心口,因此晶片是命,光刻機是命的防護。但是,我國一方面因為光刻機技術的掣肘,對於我們而言,沒有光刻機,就好比時刻警惕這種晶片的危機。那麼,晶片製造難不難?沒有光刻機行不行呢?01晶片製造的難度,通過製造步驟就知道我們知道如果一款晶片成型,並且進入到設備中,需要經過四個步驟,它們分別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
  • 臺積電張忠謀為何說舉國之力也難造晶片,國產晶片落後在哪?
    而這個緊要關頭,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卻潑冷水說: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半導體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的晶片製造究竟落後在哪?國產高端晶片製造有多難?晶片製造行業的技術含量是非常高的,需要經過光刻、拋光、離子注入等數百種複雜工藝,在一枚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上集成數十億的電晶體。
  • 華為不慌,中國製造國產晶片的國產光刻機有所突破!
    在美國認為華為可能會因為光刻機的未能交付而從此落寞的時候,國產企業的發展其實已經開始有崛起的苗頭了,這樣的一種發展也讓華為有了信心,華為不慌,我們就來看一看中國的晶片製造究竟是怎麼樣的吧。其實提及中國的晶片製造,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臺積電和中芯國際,這兩家企業雖然有實力,但是關於光刻機的研製確實不太有一些長期發展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需要將這樣的技術研製交給一些長期做這樣的研製的公司,在我國的發展當中上海微電子關於光刻機的研製是比較久了的。
  • 全球晶片市場大變革!蘋果華為齊助力:國產芯可借ARM晶片崛起
    【1月4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隨著華為鯤鵬920晶片、蘋果自研M1晶片誕生,似乎也讓ARM晶片架構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最輝煌時刻,甚至可以說是全球晶片市場一次變革,因為直接打破了以往ARM晶片架構無法匹敵X86晶片架構的認知,尤其是ARM晶片架構具備低功耗、低發熱量優勢,也讓很多晶片巨頭全面重視ARM
  • 憑什麼讓華為把晶片製造交給臺積電?
    最近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一段大陸晶片言論又火了,張忠謀表示,」大陸應該專注於發展晶片設計,這是比較容易的突破口,晶片製造應該交給臺積電」。張忠謀表示,在晶片這件事上,國產製造我很悲觀。」給大家說一個例子,十幾年前華為要有人說能發展成現在通信市場的地位,無疑別人都說他痴人說夢,馬雲創業與他媳婦說過要是成中國首富怎麼怎麼樣,他媳婦也只是笑笑,當老公給自己畫個餅,別的我不知道,華為這種公司,只要是努力去做的事,我信能做好!立志不堅,談何成事?
  • 海光晶片助推晶片研發技術,提升行業新高度
    隨著5G時代的來臨,我國網絡建設也開啟了迅速發展模式,當下,許多5G產品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為此,各大晶片企業也在不斷發力。海光晶片作為市場中的一份子,也在不斷提升自身科技能力,規劃伺服器產品。近兩年發展來看,關於「晶片」的討論也是越來越激烈,各國更是針對晶片業務做出了一定調整。我國眾多晶片企業更是抓住國產替代的機遇,加大晶片相關技術的研發,促使晶片快速崛起,更是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視線。海光晶片作為主角之一,更是獲得了產業資本對海光晶片技術和業務前景的認可。然而,美國作為半導體行業的發源地,晶片製造卻呈現衰退趨勢,這不得不讓美國重新思考晶片行業的未來發展。
  • 華為郭平:手機晶片每年消耗幾億支 願意幫供應鏈增強晶片製造能力
    對於華為存儲的晶片能支撐多久的問題,郭平表示,美國的加大制裁,第三次修改法律制裁確實給我們的生產、運營帶來了很大困難,但是具體到每一個晶片是九月十五日才把儲備入庫,所以具體數據還在評估過程中。郭平透露,對於包含基站在內的2B業務,華為庫存比較充分;至於手機晶片,因為華為每年要消耗幾億支手機的晶片,所以相關儲備還在積極尋找辦法,有很多美國公司也在積極向美國政府申請。有記者提問,高通在向美國政府申請向華為提供晶片的許可證,華為是否會考慮在華為旗艦智慧型手機中使用高通的晶片?
  • 中國晶片製造處於什麼水平?十幾年前為什麼不發展晶片?
    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真的不是這兩三年才落後的,只是這兩三年才把這個話題炒熱的。更進一步,這幾年中國其實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全方位追趕,晶片設計甚至能數一數二。那麼難道以前中國就要崩潰了,發展就停滯了?這裡我還是先陳述一個事實,真正卡住中國脖子的是7nm以下的製程,截止到目前全世界7nm製程的晶片不超過10種,他們分別是:第一個問世量產的7nm晶片是蘋果公司Apple A12 Bionic,用於2018年末推出的iPhone XS和iPhone XR智慧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