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張忠謀為何說舉國之力也難造晶片,國產晶片落後在哪?

2020-12-22 網際網路科技潮

由於美國最近的限制措施,華為可能即將進入「無芯可用」的窘境了,甚至任正非都表示「今年將是決定華為生死的一年」。而這個緊要關頭,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卻潑冷水說: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半導體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的晶片製造究竟落後在哪?

國產高端晶片製造有多難?

晶片製造行業的技術含量是非常高的,需要經過光刻、拋光、離子注入等數百種複雜工藝,在一枚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上集成數十億的電晶體。

制約晶片技術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重中之重的核心技術就是光刻機了,目前最先進的光刻機報價已經過億美金。光刻機直接決定了晶片的集成程度,光刻機的精度的越高,製程越小,意味著電晶體的體積越小,晶片中集成的電晶體的數量也就越多,晶片的性能也就越強。

而晶片製造工藝發展從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90納米,14納米,7納米,到目前最先進的5納米,最早能夠量產的應該就是臺積電了,預計在2020年第二季推出5nm製程量產服務。

製程工藝越先進,意味著同樣的晶片,塞進去的電晶體越多,性能越強,同樣的電晶體的前提下,則意味著晶片面積更小,能耗更小。

這個行業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世界第三大的晶片產業格芯,在早前研發7納米晶片時,便由於資金不足最終放棄,目前全球也就只有三星能夠趕上臺積電的腳步在今年量產5納米晶片。國現在不是自己做不出晶片來,但是能夠量產的只能做到14納米至於7納米工藝雖然研發多時但由於高端光刻機的缺位,研發進展極為緩慢。

中芯國際的發展

中芯國際創辦以來,早年剛有起色時,便一直被臺積電各種打壓,賠償了臺積電三億多美元外加百分之十股份,甚至創始人張汝京不得不離開中芯國際,導致元氣大傷,基本喪失了競爭力。為了能生存下去,中芯國際只能等到臺積電工藝升級後,去揀臺積電捨棄掉的那一部分市場。到了4G興起的時候,臺積電開始使用10納米技術時,中芯國際才剛剛開始28納米的量產。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曾擔任三星研發部部長的梁夢松加入了中芯國際。就在他加入中芯國際的二百多天後,中芯國際攻克了14納米的工藝技術,與此同時,在7納米工藝上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華為也是在此時與中芯國際正式合作的。

尾聲

雖然我們與國際差距依舊肉眼可見,但不能否認的是,這個差距是在不斷縮小的,直到不久的將來,這個差距會變成0。因為我相信,每一個在這個行業奮鬥的人,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執念,那就是:中國不能沒有芯。

最後,致敬每一位為祖國科技領域發展奉獻力量的人,是你們的拼搏讓我們看到了祖國科技發展的迅速。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張忠謀曾評價國內晶片:舉國投入也難成!真是這樣嗎?
    02張忠謀的評價了解到臺積電的重要性以後,可能就會有人問了,為什麼中國大陸晶片不能達到臺積電的水準,這樣就不會受到美國晶片制裁的限制了。其實國內晶片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時間落後國外幾十年,西方對技術的封鎖十分嚴格。
  • 臺積電掌門人張忠謀說大陸晶片舉國投入也難製造功成?真相來了
    美國,一方面通過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進一步切斷世界晶片與華為合作,直接「斷芯」和斷技術;另一方是臺積電應邀美國在美國建廠,並停止華為海思晶片製造訂單。眾所周知能量產5nm晶片製造的只要三星和臺積電。所以美國此次邀請臺積電在美建廠,主要體現在美國晶片製造上要「去中國化」。
  • 臺積電張忠謀:晶片業務很複雜,不是大陸投入舉國之力就能搞定的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企業,臺積電也是一家土生土長的臺灣企業,但現在這家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企業要前往美國重金建廠了,臺積電打算將自己與美國半導體產業鏈牢牢的捆綁在一起了。同時臺積電也會應美國禁令要求,如期切斷對華為的晶片代工,這也意味著華為將面臨無芯可用的尷尬局面。
  • 張忠謀:大陸就算舉國之力也難超越臺積電,他底氣來自哪裡
    日前,臺積電高調宣布已經完成10億顆沒有缺陷的7nm晶片。這讓多少廠家羨慕嫉妒恨啊。眾所周知,今年華為因為晶片代工問題,找了一圈,全世界僅有臺積電和三星具備高端晶片製造能力。國內被寄予厚望的中芯國際,目前只能做14nm製程的晶片,而且還存在產能不足。
  • 張忠謀說大陸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難以成功?真實情況是這樣……
    集微網消息,近日,一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大陸晶片製造發展大潑冷水的消息引發業內關注。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主持人進一步問道:「在製造方面臺積電是否會擔心來自大陸的競爭,因為大陸可以用舉國之力發展一個行業,這使得很多行業實現了彎道超車。」對此,張忠謀表示,大陸已與臺積電開始競爭,但在製程方面的競爭不是花很多錢、投入舉國之力就能做成的。
  • 張忠謀:大陸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但你小看了中華兒女!
    此前,臺積電創始人,被譽為「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在一次演說中的言論引發熱議,他說:大陸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張忠謀對此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嚴厲地回擊:晶片是人造的,不是上帝造的!王傳福張忠謀是基於其多年晶片行業的從業經驗來判斷大陸即便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是的,其實他說的沒有錯,晶片製造是目前世界科技發展大廈上的明珠,特別是光刻機,最頂級的光刻機被譽為世界設備中最難製造的設備之一,但是他說的又有誇大難度的嫌疑
  • 臺積電張忠謀:就算傾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這是為何?
    但是,無論華為多麼強大,它也有一個弱點,那就是華為只會設計晶片,而不會製造晶片技術。 因此,M國就抓住這一點,要求臺積電停止供應晶片給華為,否則的話將失去美國半導體技術。最初,我們認為臺積電作為一家中國公司,不會受到美國的約束,並打破M國的禁令。 出乎意料的是,出於利潤考慮,臺積電最終決定在9月15日之後停止對華為的供貨。這無疑是對華為的致命打擊。
  • 華為能設計麒麟晶片,為何要臺積電代工?張忠謀:大陸做不出
    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華為海思擁有研發手機晶片的實力,但華為晶片必須要交給臺積電來製程。
  • 臺積電張忠謀:大陸很難造出頂級晶片!我們能用成果打他臉嗎?
    因此擺在面前的選擇,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發展國產的晶片代工企業。中芯作為國產晶片代工企業的主力,近期也可以看到國家在這方面所提供的資金支持,注資160億給中芯,以期其能提高國產晶片代工的能力。
  • 晶片大王張忠謀放出狠話!臺積電暗藏「心機」:將掌握晶片產業鏈
    ,試圖尋求整個晶片產業鏈的國產化,要知道臺積電在33年前獨創的晶片代工模式,不僅僅成功打壓了IDM晶片模式發展,同時也讓臺積電成為了全球第一的晶片代工巨頭,而如今我們也要開始走IDM模式了,但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卻有話要說,再次明確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都知道,張忠謀創立了臺積電,是晶片代工領域的開山鼻祖,促進了全球晶片產業鏈發展,所以也被譽為「晶片大王」;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張忠謀曾表示:「在全球範圍內
  • 臺積電教父張忠謀,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給大陸晶片製造行業潑冷水?
    近期,晶片製造業大佬,臺積電教父張忠謀在接受訪談時搞出了一點轟動:在主持人提到大陸舉國之力發展半導體行業時,問到「元芳,你怎麼看」張忠謀回答到:在技術方面不是花很多錢,舉國之力就可以辦到的。因為這句話,他最近在網上被噴得不輕,原因就是說我們舉國之力都做不了,那就是一個氣呀。
  • 張忠謀說的沒錯!晶片之爭就是臺積電之爭
    原題:張忠謀說的沒錯!晶片之爭就是臺積電之爭。對此大家怎麼看?聲明:文章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文|趣評互聯技術之間的較量近兩年來,整個半導體行業掀起了大的風浪,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技術之間的較量。要知道科技強國,掌握核心的技術對於發展至關重要。
  •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怒懟臺積電張忠謀:我們也能造芯!
    此前,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揚言,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難造出頂級晶片。 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表示: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臺積電花十幾年的時間才從14mn生產技術,突破到7mn,現在又在南京投入研發生產基地生產製造5mn晶片,這期間不僅花費上千億
  •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大陸就算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
    可現如今晶片供應鏈被切斷,確實讓華為束手無策。並且臺積電也不能夠繼續為華為代工晶片了,因為臺積電在代工方面所使用的設備和技術與老美相關。臺積電雖然臺積電是我國的企業,但是為了長遠的發展,還是受到了老美的制裁,從9月15號這一天開始,將不再為華為繼續代工晶片。
  • 張忠謀覺得中國晶片難以成功,比亞迪霸氣發聲,並強勢布局半導體
    導讀:張忠謀覺得中國晶片難以成功,比亞迪霸氣發聲,並強勢布局半導體眾所周知,最近華為餘承東已經公開承認,由於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所以在今年的9月15號以後,臺積電就將無法給華為代加工晶片了,而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也將因此成為絕唱;一時間有關於國產晶片的討論也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沒有了臺積電,我們就不能自己生產海思麒麟晶片了嗎?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蔡英文美次卿訪團宴會
    而曾經華為晶片的供貨商臺積電的張忠謀說,中國就算舉國之力也難造出頂級晶片。臺積電是世界上唯二能製造最先進的5mn晶片廠商,是世界最領先的晶片和半導體製造的廠商,而張忠謀就是它的創始人。而他說中國就算舉國之力也難造出頂級晶片,雖然很不甘心,但是目前來說確實是事實,否則華為也就不用那麼頭疼了。因為華為也是世界頂級的手機製造公司,上個季度已經打敗三星成為全球第一。
  • 張忠謀「大言不慚」!憑什麼讓華為把晶片製造交給臺積電?
    最近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一段大陸晶片言論又火了,張忠謀表示,」大陸應該專注於發展晶片設計,這是比較容易的突破口,晶片製造應該交給臺積電」。張忠謀表示,在晶片這件事上,國產製造我很悲觀。」但他也表示,任何科技都是有壁壘的,「這話看似說得有道理,實則是讓想我們永遠受制於臺積電或者說受制於美國!如果張忠謀但凡還有點良心的話,那應該祝福我們早日在高科技上突破難關!而不是讓我們把核心技術交給別人!人心齊泰山移?
  • 張忠謀說大陸晶片很難取得成功,王傳福霸氣回應,並且布局半導體
    霸氣回應眾所周知,在晶片製造領域,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大晶片代工廠,並佔據了全球主要的市場份額。可以說,臺積電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即使是三星,還是英特爾,都無法動搖臺積電地位。因此,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被為「晶片大王」。
  • 臺積電專利壁壘已經形成,張忠謀對中國大陸的建議真沒騙人
    前段時間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晶片供應鏈體系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表示大陸的半導體乃至晶片發展持樂觀的心態,而且表示大陸要是只注重設計方面的話,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發展會比較有利,但對於製程方面,張忠謀表示晶片代工大陸已和臺積電形成了競爭關係,但是在製造方面不是花錢很多,投入舉國之力就能做成的。
  • 張忠謀:用30年把臺積電打造成為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商
    作為全球晶片代工製造產業的領軍人物,張忠謀的離職正值產業可能會發生巨變,臺積電最需要他之時。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技術革命之一始於一次失敗的報價。1984年,張忠謀在紐約擔任通用器材的總裁時,他的一位朋友希望募資5000萬美元欲設廠生產晶片。這筆錢在當時不算小數目,張忠謀便要對方回去擬好書面提案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