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大陸就算舉國之力也難超越臺積電,他底氣來自哪裡

2021-01-17 海鳥看世界

日前,臺積電高調宣布已經完成10億顆沒有缺陷的7nm晶片。這讓多少廠家羨慕嫉妒恨啊。眾所周知,今年華為因為晶片代工問題,找了一圈,全世界僅有臺積電和三星具備高端晶片製造能力。國內被寄予厚望的中芯國際,目前只能做14nm製程的晶片,而且還存在產能不足。

張忠謀:大陸舉全國之力也難超越

2018年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怎麼看待大陸市場以及大陸廠商崛起與臺積電產生競爭時,張忠謀肯定了大陸半導體的設計,認為在大陸在晶片設計方面獨樹一幟,已經有部分企業進入世界一流水平。確實在半導體設計方面,像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中興等都發展的不錯,其中海思的麒麟晶片在國內市場還能壓制高通,獲得第一的市場份額。

但是在半導體製造方面,張忠謀表示製程方面的競爭並不是投入舉國之力就能實現超越的。他進一步補充:

一家長期在一個行業發展的老公司,積累的技術肯定比新來的多,只要(臺積電)不糟蹋機會,就足以長期保持優勢。

言外之意是,大陸就算舉國之力,恐怕也難在製程上超越臺積電。現在兩年過去了,臺積電跟競爭對手的距離越拉越大。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二季度臺積電半導體訂單份額突破51.5%,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而大陸最好的中芯國際份額跌至4.8%,差距不是縮小,而是擴大。

ASML為臺積電設立第一個海外EUV培訓中心

臺積電的發展有他特殊的原因,2019年光刻機巨頭ASML出貨EUV光刻機26臺,其中一半都給了臺積電。

最近,ASML在臺灣臺南為臺積電設立了一家培訓機構,專門培訓臺積電工程師使用EUV光刻機。ASML這樣做有兩層意思,1、臺積電是他們最大的客戶(也是股東之一),目前7nm、5nm製程需求十分大,他們要幫臺積電儘快擴大產能;2、AMSL也需要從一線獲取經驗,保存光刻機研製的領先優勢。

有ASML這樣的巨頭深度服務,難怪張忠謀這麼有底氣說大陸舉國之力也難超越。反觀中芯國際,2018年早早下單訂了EUV光刻機,但是由於某些原因,現在一直未能交貨。EUV光刻機成了中芯國際探索先進位程的攔路虎。

寫在最後

半導體行業就是這樣,落後一代要追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非有兩種路徑:1、彎道超車,比如從矽基晶片切換到碳基晶片或者光晶片;2、行業遇到無法突破的問題,大家都停了下來,比如無法突破摩爾定律,這個華為有經驗,當年正是華為率先突破2、3G的切換才實現了對老牌巨頭的反超。

當然,不管是老老實實的追趕,還是彎道超車,都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投入研發,市場在我們這裡,時間也在我們這裡。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張忠謀:晶片業務很複雜,不是大陸投入舉國之力就能搞定的
    這也就意味著臺積電的未來的主要目標市場就要放在美國了,而不是中國了,畢竟國內就華為有大量的代工需求,而且是最頂尖生產工藝代工需求,失去了華為,中國大陸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晶片設計廠商需要代工晶片了。最近也因為華為晶片斷供的事情也讓臺積電來到了大家的眼前,而也因此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2018年接受採訪的一段語錄在網絡被廣泛關注,在這一次的訪談中,明確的表示:晶片業務很複雜,不是大陸花很多錢、投入舉國之力就能夠成的。
  • 臺積電掌門人張忠謀說大陸晶片舉國投入也難製造功成?真相來了
    美國,一方面通過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進一步切斷世界晶片與華為合作,直接「斷芯」和斷技術;另一方是臺積電應邀美國在美國建廠,並停止華為海思晶片製造訂單。眾所周知能量產5nm晶片製造的只要三星和臺積電。所以美國此次邀請臺積電在美建廠,主要體現在美國晶片製造上要「去中國化」。
  • 張忠謀說大陸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難以成功?真實情況是這樣……
    集微網消息,近日,一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大陸晶片製造發展大潑冷水的消息引發業內關注。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然而,據集微網了解,張忠謀此番言論系來自2018年1月鳳凰衛視的一檔訪談節目《領航者》。在採訪中,主持人向張忠謀提問如何看待大陸市場時,張忠謀表示自己對大陸的半導體發展非常樂觀,但假如在設計和製造兩方面,他認為注重設計這一部分對大陸的半導體發展比較有利。因為設計方面大陸可以獨立發展,而且已經有了一些很先進的公司。
  • 張忠謀:大陸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但你小看了中華兒女!
    此前,臺積電創始人,被譽為「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在一次演說中的言論引發熱議,他說:大陸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王傳福張忠謀是基於其多年晶片行業的從業經驗來判斷大陸即便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是的,其實他說的沒有錯,晶片製造是目前世界科技發展大廈上的明珠,特別是光刻機,最頂級的光刻機被譽為世界設備中最難製造的設備之一,但是他說的又有誇大難度的嫌疑
  • 臺積電張忠謀曾評價國內晶片:舉國投入也難成!真是這樣嗎?
    02張忠謀的評價了解到臺積電的重要性以後,可能就會有人問了,為什麼中國大陸晶片不能達到臺積電的水準,這樣就不會受到美國晶片制裁的限制了。其實國內晶片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時間落後國外幾十年,西方對技術的封鎖十分嚴格。
  • 臺積電張忠謀為何說舉國之力也難造晶片,國產晶片落後在哪?
    而這個緊要關頭,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卻潑冷水說: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半導體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的晶片製造究竟落後在哪?國產高端晶片製造有多難?晶片製造行業的技術含量是非常高的,需要經過光刻、拋光、離子注入等數百種複雜工藝,在一枚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上集成數十億的電晶體。
  • 臺積電教父張忠謀,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給大陸晶片製造行業潑冷水?
    近期,晶片製造業大佬,臺積電教父張忠謀在接受訪談時搞出了一點轟動:在主持人提到大陸舉國之力發展半導體行業時,問到「元芳,你怎麼看」張忠謀回答到:在技術方面不是花很多錢,舉國之力就可以辦到的。因為這句話,他最近在網上被噴得不輕,原因就是說我們舉國之力都做不了,那就是一個氣呀。
  • 臺積電張忠謀:就算傾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這是為何?
    市場競爭本身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如果它帶來巨大利益,甚至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主導地位,它就變得沒那麼一般了,而且可能面臨著來自各方的調查和抵制。 在過去的一兩年裡,華為自主研發的晶片技術突破了美國對手機晶片的技術封鎖,在5G等核心技術上實現較大突破。 成為了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 臺積電專利壁壘已經形成,張忠謀對中國大陸的建議真沒騙人
    前段時間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晶片供應鏈體系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表示大陸的半導體乃至晶片發展持樂觀的心態,而且表示大陸要是只注重設計方面的話,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發展會比較有利,但對於製程方面,張忠謀表示晶片代工大陸已和臺積電形成了競爭關係,但是在製造方面不是花錢很多,投入舉國之力就能做成的。
  •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大陸就算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
    並且臺積電也不能夠繼續為華為代工晶片了,因為臺積電在代工方面所使用的設備和技術與老美相關。臺積電雖然臺積電是我國的企業,但是為了長遠的發展,還是受到了老美的制裁,從9月15號這一天開始,將不再為華為繼續代工晶片。這也就意味著華為的麒麟晶片將成為絕版,華為在手機領域的發展也將面臨重大的問題。
  • 臺積電張忠謀:大陸很難造出頂級晶片!我們能用成果打他臉嗎?
    可是在近日,一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大陸晶片製造發展大潑冷水的消息引發業內。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
  • 華為能設計麒麟晶片,為何要臺積電代工?張忠謀:大陸做不出
    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華為海思擁有研發手機晶片的實力,但華為晶片必須要交給臺積電來製程。
  •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怒懟臺積電張忠謀:我們也能造芯!
    此前,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揚言,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難造出頂級晶片。 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表示: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臺積電花十幾年的時間才從14mn生產技術,突破到7mn,現在又在南京投入研發生產基地生產製造5mn晶片,這期間不僅花費上千億
  • 臺積電張忠謀:我們也非常想給華為代工,但是有些身不由己的原因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表示,大陸想舉國之力發展高端半導製造體困難重重。臺積電也非常想給華為代工,但是有些身不由己的原因。1、臺積電早期的發展,主要技術和大部分訂單都來自美國。在有很長時間積累的企業相比後來者有很多的經驗優勢,後者很難實現超越。5、臺積電在這一塊有三十多年的技術積累,這些年在產能和設備方面也是全球領先,大陸要突破工藝首先要有設備,沒有設備只是紙上談兵。
  • 臺積電張忠謀生於寧波,長於大陸,真心希望臺積電為國效力
    ,實際上,他生在大陸,長在大陸,只是後來才去的美國。  張忠謀是個能人,他翻出大學學過的《熱之傳導》,改良了焊接方法,良品率大大提高。這一舉動讓張忠謀一下子吸引了公司高層的注意,高管們甚至坐下來請張忠謀教他們如何焊接。一瞬間被人認同的滿足感,改變了張忠謀的一生。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蔡英文美次卿訪團宴會
    ,使臺積電成為全球焦點,也讓張忠謀的出席增添不少想像。而曾經華為晶片的供貨商臺積電的張忠謀說,中國就算舉國之力也難造出頂級晶片。臺積電是世界上唯二能製造最先進的5mn晶片廠商,是世界最領先的晶片和半導體製造的廠商,而張忠謀就是它的創始人。
  • 完美謝幕,臺積電告別張忠謀時代!
    大陸半導體進步快 仍落後臺積電5至7年張忠謀預期,未來5至10年大陸半導體產業將會有相當大的進步,但還是會落後臺積電5至7年。他也相信,10年後世界還是一樣需要臺積電。張忠謀表示,很難預料5至10年後的情況,因為很多事情都可能發生,很多事情在1至2星期就可能發生,如中美貿易爭執可以有很多變化,也很可能會影響大陸半導體未來5~10年的發展。若依當前的走向預測,張忠謀預期,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未來5~10年將會有相當大的進步,不過,臺積電也會有很大的進步,大陸半導體與臺積電的差距還是會一樣,會落後臺積電5至7年。
  • 後張忠謀時代的臺積電
    1974年,張忠謀因處理德州儀器裁員事務,認識了來自寶島的同胞孫運璿。他不知道這個同胞對他充滿興趣,只是奇怪這個人怎麼對集成電路如此著迷。直到1981年,已經50歲的張忠謀才首次來臺短暫考察。過了一年,他接到了來自對方的邀請。張忠謀此前從未在臺灣生活過。
  • 89歲的張忠謀是何方神聖?臺積電的成敗,華為的生死與他有啥關係
    因為極高的技術門檻以及高昂的固定資產投資會將絕大多數人拒之門外,對於半導體晶片加工業來說,頂尖製程吃肉,高端製程喝湯,落後製程就只能喝刷鍋水。於是,雖然看起來都是在吃肉的三星和臺積電走的路其實並不相同,三星幾乎都是給自己的晶片代工,產能有限,也就等於放棄了其他市場。
  • 謝和博淺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先生
    當時他認為好基友做的事情「匪夷所思」,不切實際。讓他意外的是,過了一段時間,這位老兄卻告訴說,他已經把那玩意兒弄得差不多了。有點被震到的張忠謀,卻又替他操心:你那玩意兒就算弄出來,又有什麼用呢?離實際應用是那麼的遙遠。但最後,這件事讓張忠謀深深地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