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張忠謀:大陸很難造出頂級晶片!我們能用成果打他臉嗎?

2021-01-17 騰訊網

最近再度升級對制裁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擁有眾多5G網絡專利,正是因為在5G方面的技術遠遠領先於其他廠商,就被各方面的圍剿,打壓,其實是在幫助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因此擺在面前的選擇,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發展國產的晶片代工企業。中芯作為國產晶片代工企業的主力,近期也可以看到國家在這方面所提供的資金支持,注資160億給中芯,以期其能提高國產晶片代工的能力。

可是在近日,一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大陸晶片製造發展大潑冷水的消息引發業內。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

在晶片製造上張忠謀回答認為,大陸已經與臺積電開始競爭,但在製程方面的競爭不是花很多錢、投入舉國之力就能做成。並認為,假如一家公司在一個行業發展得很久,積累的經驗就比新的競爭者多,只要不糟蹋機會,就足以長期保持優勢。

我國晶片製造最厲害的公司是中芯國際,目前已經實現了14nm晶片的量產,但依然還是要依靠美國的技術,無法達到完全的自主,而7nm晶片技術依然還在攻關。

我國晶片自主為何這麼難?

網上很多人都說我們光刻機不行,嚴重依賴進口,被卡住了脖子,這種說法其實就是「器不如人」。但實際上「器不如人」的背後,是相關領域人才的缺失。

根據《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顯示,2018年全國本碩博畢業生數量超過800萬人,其中集成電路專業領域畢業生20萬,畢業後做本行的只有3萬,八成以上都在轉行。到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人才需求規模約72萬人,現有人才存量只有40萬,缺口達32萬。

造成晶片製造行業人才流失的原因在於工資不合理,有晶片領域重點高校教授指出,國內晶片行業研發投入高,企業利潤有限,與此同時,成長速度慢、迭代周期長也限制了晶片人才的薪資漲幅。而且同樣是技術人員,做軟體工資高、出路好;做硬體就不行,不僅辛苦,工資還低。

很多網友反問:我國如何實現晶片自主,如何打臉那些看不起我國晶片未來的人?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國家頂層規劃,從航空航天、核電技術、雷射技術證明,只要國家願意投入,我們的事業沒有不成功的。如今國務院發布通知,我國要在2025年晶片自給率達到70%,將給晶片相關企業以行政、稅務、資金等支持。

同樣,我國高校對晶片相關專業的重視程度也在提高,人才培養正在加速,很多有志的學生,都報考了相關專業。

我國科研學者也從碳基技術出發,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有望在碳基晶片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我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中華民族是踏實勤奮和充滿智慧的民族,所以,不存在什麼是我們做不了的。未來十年內,中國半導體行業將給世界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一旦中國發力,必然快速成長並強勢躋身於全球半導體領導者的行列。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張忠謀:就算傾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這是為何?
    但是,無論華為多麼強大,它也有一個弱點,那就是華為只會設計晶片,而不會製造晶片技術。 因此,M國就抓住這一點,要求臺積電停止供應晶片給華為,否則的話將失去美國半導體技術。最初,我們認為臺積電作為一家中國公司,不會受到美國的約束,並打破M國的禁令。 出乎意料的是,出於利潤考慮,臺積電最終決定在9月15日之後停止對華為的供貨。這無疑是對華為的致命打擊。
  • 張忠謀:大陸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但你小看了中華兒女!
    此前,臺積電創始人,被譽為「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在一次演說中的言論引發熱議,他說:大陸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王傳福的自信來自於比亞迪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IGBT晶片技術,已經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其也算是用實力證明了外國人可以搞定的技術,我們中國同樣可以搞,甚至可以搞得更好!
  • 華為能設計麒麟晶片,為何要臺積電代工?張忠謀:大陸做不出
    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華為海思擁有研發手機晶片的實力,但華為晶片必須要交給臺積電來製程。
  •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大陸就算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
    並且臺積電也不能夠繼續為華為代工晶片了,因為臺積電在代工方面所使用的設備和技術與老美相關。臺積電雖然臺積電是我國的企業,但是為了長遠的發展,還是受到了老美的制裁,從9月15號這一天開始,將不再為華為繼續代工晶片。這也就意味著華為的麒麟晶片將成為絕版,華為在手機領域的發展也將面臨重大的問題。
  •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怒懟臺積電張忠謀:我們也能造芯!
    此前,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揚言,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難造出頂級晶片。 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表示: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臺積電花十幾年的時間才從14mn生產技術,突破到7mn,現在又在南京投入研發生產基地生產製造5mn晶片,這期間不僅花費上千億
  • 臺積電教父張忠謀,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給大陸晶片製造行業潑冷水?
    近期,晶片製造業大佬,臺積電教父張忠謀在接受訪談時搞出了一點轟動:在主持人提到大陸舉國之力發展半導體行業時,問到「元芳,你怎麼看」張忠謀回答到:在技術方面不是花很多錢,舉國之力就可以辦到的。因為這句話,他最近在網上被噴得不輕,原因就是說我們舉國之力都做不了,那就是一個氣呀。
  • 臺積電張忠謀:中國全國都很難製造頂級晶片,王傳福要反擊
    根據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中國很難製造頂級晶片。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反擊說:晶片不是神造,是人造的!有人說王傳福是個大人物,只用一腔熱血是不可能拯救中國,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比亞迪中的汽車已經走向了智能!自主研發的比亞迪電動車IGBT晶片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據最新消息,比亞迪與華為海思合作,之前比亞迪已獲得華為麒麟晶片技術文件,這預示著麒麟晶片將繼續發展,張忠謀對晶片了解更多只是時間問題,但他不知道中國人,原子彈可以從無到有!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蔡英文美次卿訪團宴會
    而曾經華為晶片的供貨商臺積電的張忠謀說,中國就算舉國之力也難造出頂級晶片。臺積電是世界上唯二能製造最先進的5mn晶片廠商,是世界最領先的晶片和半導體製造的廠商,而張忠謀就是它的創始人。而他說中國就算舉國之力也難造出頂級晶片,雖然很不甘心,但是目前來說確實是事實,否則華為也就不用那麼頭疼了。因為華為也是世界頂級的手機製造公司,上個季度已經打敗三星成為全球第一。
  • 臺積電張忠謀:晶片業務很複雜,不是大陸投入舉國之力就能搞定的
    最近也因為華為晶片斷供的事情也讓臺積電來到了大家的眼前,而也因此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2018年接受採訪的一段語錄在網絡被廣泛關注,在這一次的訪談中,明確的表示:晶片業務很複雜,不是大陸花很多錢、投入舉國之力就能夠成的。
  • 張忠謀「大放厥詞」!網友回應:是中國市場養活了臺積電!
    而張忠謀最近一段言論可以說是徹底火了,張忠謀表示,中國大陸應該專注於晶片設計,製程交給臺積電就好了。這話說得雖然有道理,但讓我們聽著很不舒服。意思就是讓華為安分一點,不要什麼都想搞,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咱們也不能把生殺大權交給你臺積電啊!
  • 張忠謀「大言不慚」!憑什麼讓華為把晶片製造交給臺積電?
    最近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一段大陸晶片言論又火了,張忠謀表示,」大陸應該專注於發展晶片設計,這是比較容易的突破口,晶片製造應該交給臺積電」。張忠謀表示,在晶片這件事上,國產製造我很悲觀。」但他也表示,任何科技都是有壁壘的,「這話看似說得有道理,實則是讓想我們永遠受制於臺積電或者說受制於美國!如果張忠謀但凡還有點良心的話,那應該祝福我們早日在高科技上突破難關!而不是讓我們把核心技術交給別人!人心齊泰山移?
  • 張忠謀說大陸晶片很難取得成功,王傳福霸氣回應,並且布局半導體
    霸氣回應眾所周知,在晶片製造領域,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大晶片代工廠,並佔據了全球主要的市場份額。可以說,臺積電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即使是三星,還是英特爾,都無法動搖臺積電地位。因此,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被為「晶片大王」。
  • 大陸能創造出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嗎?張忠謀的一番話暗藏「心機」
    鑑於美國營造較為惡劣的晶片市場環境,大陸開始準備走晶片IDM模式,那麼能創造出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嗎?把設計、製造、封裝一體化,將這些產業內供應鏈都放在大陸,能不能實現?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 臺積電掌門人張忠謀說大陸晶片舉國投入也難製造功成?真相來了
    美國,一方面通過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進一步切斷世界晶片與華為合作,直接「斷芯」和斷技術;另一方是臺積電應邀美國在美國建廠,並停止華為海思晶片製造訂單。眾所周知能量產5nm晶片製造的只要三星和臺積電。所以美國此次邀請臺積電在美建廠,主要體現在美國晶片製造上要「去中國化」。
  • 臺積電張忠謀生於寧波,長於大陸,真心希望臺積電為國效力
    他知道臺灣缺少晶片設計能力,於是,他將公司定位在「專注代工」,在此之前,半導體業從沒有代工模式。  厲害吧,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模式,然後成功了,而且還做到了世界第一。可惜,不能為我所用,假如臺積電和華為能強強聯合,手機這一塊,華為絕對能一家獨大,不管是三星還是蘋果,都無招架之力。
  • 臺積電張忠謀的雙面人生:華為的金牌盟友 大陸半導體的冷面殺手
    如今臺積電在晶片製造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60%,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是蘋果高通華為的重要合作夥伴。2018年營收343億美元,淨利潤116億美元,雖然營收僅有華為的三分之一,但利潤卻遠超華為。值得一提的是,臺積電還是華為的金牌供應商,華為最頂級的麒麟處理器均交由臺積電製造。
  • 張忠謀:用30年把臺積電打造成為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商
    作為全球晶片代工製造產業的領軍人物,張忠謀的離職正值產業可能會發生巨變,臺積電最需要他之時。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技術革命之一始於一次失敗的報價。1984年,張忠謀在紐約擔任通用器材的總裁時,他的一位朋友希望募資5000萬美元欲設廠生產晶片。這筆錢在當時不算小數目,張忠謀便要對方回去擬好書面提案再來。
  •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他創建臺積電稱霸全球,掌握華為晶片命運...
    大學畢業後,張忠謀進入了半導體行業,在德州儀器工作了 25 年,直接負責晶圓生產事務。張忠謀憑藉自己的勤奮和聰明,當上了德州儀器的副總裁,成為整個公司的第三號人物。1987年,年過半百的張忠謀辭職回到了臺灣!他認為德州儀器的戰略轉型不符合發展趨勢,應該把更多精力與金錢投入到半導體研發上,而不是消費電子產品。於是他創建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臺積電)。
  • 臺積電張忠謀曾評價國內晶片:舉國投入也難成!真是這樣嗎?
    02張忠謀的評價了解到臺積電的重要性以後,可能就會有人問了,為什麼中國大陸晶片不能達到臺積電的水準,這樣就不會受到美國晶片制裁的限制了。其實國內晶片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時間落後國外幾十年,西方對技術的封鎖十分嚴格。
  • 後張忠謀時代的臺積電
    3/ 兩位教父的恩怨儘管妻子張淑芬談起張忠謀時,用誇張的臺普感嘆:「你們不知道他有多天真!」但在大部分人眼裡,張忠謀與天真不太沾邊,他嚴肅、理智、強勢,一副「撲克臉」。員工向他匯報時沒人會不緊張。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近期在大陸舉辦的技術研討會上一說出這句話,臺下的客戶們發出了默契的笑聲。另一邊,臺積電發言人孫又文後來說:「Morris(張忠謀)是不會開這種玩笑的,他很嚴肅,但魏哲家就會,他比較開朗,愛跟大家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