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怒懟臺積電張忠謀:我們也能造芯!

2020-12-22 騰訊網

此前,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揚言,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難造出頂級晶片。

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表示: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臺積電花十幾年的時間才從14mn生產技術,突破到7mn,現在又在南京投入研發生產基地生產製造5mn晶片,這期間不僅花費上千億,他承認得到當地政府大力支持。

在美國舉國打壓華為之際,臺積電作為中國企業,卻第一個響應美國號召,斷供華為,真是讓中國人感到無比痛心,這回這個節骨眼上,還說中國人造不出晶片,此言論的言外之意就是他不是中國人。

包括EDA的設計,材料、生產製造、工藝、設計能力、製造、封裝封測等等。掌握核心技術,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中國晶片產業起步太晚了!

造晶片不但需要錢,更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舉國之力,企業通力合作。

臺積電老闆的言論,很快被深圳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打臉了。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怒懟臺積電張忠謀:我們也能造芯!

據知情人士透露,比亞迪和華為合作智能車載系統後,還進一步加強了半導體領域的合作。在華為參與到技術合作以後,相信在半導體上會有很大的突破,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在中國已經是數一數二了,高端製造,比亞迪也從富士康手上搶到了ipad的訂單,刀片電池讓比亞迪名聲大噪,戴姆勒奔馳也將電池交給了比亞迪生產。

比亞迪最近市值大漲175%,突破3000億!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臺灣省都能打造出臺積電和聯發科這樣晶片廠商,我更相信我們一定可以造出高端晶片!

華為不但跟比亞迪合作,還不惜重金,花費百億購入光刻機設備,從全世界招募人才,正一步步向頂級晶片的製造邁進。

正如王傳福說的: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相信,比亞迪跟華為合作之後,不久就能造出高端手機晶片。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張忠謀放話:中國很難超越臺積電!王傳福狠狠回擊打臉!
    針對中國晶片產業鏈的發展,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就是舉國上下的力量,也很難超過臺積電。」對張忠謀的這番話,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嚴厲地回擊:晶片是人造的,不是上帝造的!從王傳福的表態中可以看出,比亞迪已經自主研發了 IGBT晶片技術的電動車,很多人都不知道,比亞迪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打破了國外對技術的長期壟斷!目前,比亞迪是國內唯一有能力生產晶片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 臺積電張忠謀:中國全國都很難製造頂級晶片,王傳福要反擊
    根據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中國很難製造頂級晶片。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反擊說:晶片不是神造,是人造的!有人說王傳福是個大人物,只用一腔熱血是不可能拯救中國,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比亞迪中的汽車已經走向了智能!自主研發的比亞迪電動車IGBT晶片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據最新消息,比亞迪與華為海思合作,之前比亞迪已獲得華為麒麟晶片技術文件,這預示著麒麟晶片將繼續發展,張忠謀對晶片了解更多只是時間問題,但他不知道中國人,原子彈可以從無到有!
  • 張忠謀說大陸晶片很難取得成功,王傳福霸氣回應,並且布局半導體
    霸氣回應眾所周知,在晶片製造領域,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大晶片代工廠,並佔據了全球主要的市場份額。可以說,臺積電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即使是三星,還是英特爾,都無法動搖臺積電地位。因此,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被為「晶片大王」。
  • 華為能設計麒麟晶片,為何要臺積電代工?張忠謀:大陸做不出
    而臺積電又受到美國的限制,所以,我們要想真正的實現高端科技自主化的話,那還得靠自己才行! 臺積電是一家晶片代加工企業,依靠荷蘭的光刻機在晶片領域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但是加工與研發完全是兩個方面。我們能研發得出來,只是造不出來,是時間的問題了。
  • 張忠謀覺得中國晶片難以成功,比亞迪霸氣發聲,並強勢布局半導體
    導讀:張忠謀覺得中國晶片難以成功,比亞迪霸氣發聲,並強勢布局半導體眾所周知,最近華為餘承東已經公開承認,由於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所以在今年的9月15號以後,臺積電就將無法給華為代加工晶片了,而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也將因此成為絕唱;一時間有關於國產晶片的討論也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沒有了臺積電,我們就不能自己生產海思麒麟晶片了嗎?
  • 臺積電張忠謀生於寧波,長於大陸,真心希望臺積電為國效力
    可惜,不能為我所用,假如臺積電和華為能強強聯合,手機這一塊,華為絕對能一家獨大,不管是三星還是蘋果,都無招架之力。  縱觀張忠謀一生,少年時代在大陸,後來去美國,再後來到臺灣,後半生白髮滿頭,毀譽參半,但不可否認,臺積電在半導體產業內的地位是無人能撼動的。  相較之下,張汝京卻是個有情懷的人,一心想在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假如不是受高端光刻機的影響,中芯國際的製程工藝未必就比臺積電差。
  • 張忠謀誇大造芯難度!其用心被王傳福一言點破?
    而今年最大的焦點,還是中美技術戰,而臺積電作為中美技術戰中一枚關鍵性的棋子。臺積電的立場尤為重要!這麼說吧,華為海思是擁有研發手機晶片的實力,但華為晶片必須要交給臺積電來製程。而臺積電又受到美國的限制,所以,我們要想真正的實現高端科技自主化的話,那還得靠自己才行!張忠謀為什麼說我們不行?
  •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叫我IC設計之父更恰當
    【維文信PCB】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自1987年創辦臺積電後,他開拓的晶圓代工模式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對臺灣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可磨滅的功績。我們可以從幾項數字看出臺積電的重要性,包括晶圓代工份額居全球第1、先進位程打敗三星和英特爾居領導地位、市值曾高達逾6兆元新臺幣勝過英特爾。
  • 臺積電嗅到危機,中國芯正在崛起,張忠謀的話更像是一種肯定
    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搭建被認為難度極大此前,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和中微半導體負責人尹志堯都說過,想要實現完整的半導體基礎產業鏈,難度極大。但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則表示「再尖端的科技設備,也是人造的,而非神造的」。經過美國技術打壓一事,國內半導體企業同仇敵愾,迎來發展盛況,不管是從人才、產業鏈、設備還是技術等等,各個方面都在迅速的進步。
  • 裸退的臺積電張忠謀
    臺積電將於6月5日舉行股東會並改選董監事,這也是張忠謀最後一次主持股東會,由於張忠謀堅持裸退「不續任董事、不接顧問、 不擔任榮董」,依規劃將由現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接任董事長,做為公司的最高決策代表;另外一位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魏哲家則接任總裁,必須向董事長及董事會報告;劉德音、魏哲家兩人共同領導模式,被外界稱為「雙首長制」。
  • 完美謝幕,臺積電告別張忠謀時代!
    魏哲家為美國耶魯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曾任新加坡特許半導體資深副總經理,及臺積電南廠區營運副總經理、主流技術事業資深副總經理、業務開發資深副總經理、共同營運長和共同執行長。權衡兩人,張忠謀認為劉德音想得多,安排他擔任董事長,希望能為臺積電決策做最後把關;魏哲家則是決策快,由魏哲家擔任總裁,領導經營公司。張忠謀認為兩人個性有很強互補,希望兩人未來能起1+1>2的效果。
  • 後張忠謀時代的臺積電
    一年後,一個19人的年輕工研院工程師團隊赴RCA受訓,他們中一些人之後成為半導體行業的翹楚,比如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聯電董事長曹興誠、臺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孫又文也盡其所能,將其描述為:「(出口貿易管制)不只這個25%規則,還有其他規則,我們有內部外銷管理系統追蹤與監測所有出貨,來確保我們符合規則。」製造一顆晶片的成本結構既包括設備和技術,還包括凝結在這其中的研發投入、管理成本。
  •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身價破10億美元 iPhone功不可沒
    據外電報導,受益於市場對蘋果新一代iPhone需求強勁的推動,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個人身價突破了10億美元。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在過去的一年間,臺積電股價累計上漲了25%。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提供的數據顯示,張忠謀的個人身價已突破10億美元。
  • 張忠謀明年6月退休、劉德音接董事長,未來臺積電將面對的三大挑戰
    集微網綜合報導,臺積電10月2日公布重大訊息公告,宣布現年86歲的董事長張忠謀即將於2018年6月退休,由現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接臺積電董事長、另一位共同執行長長魏哲家將擔任總裁。張忠謀宣布:「本人將在此屆董事任滿,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退休。本人將不續任下屆董事,亦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
  • 臺積電:張忠謀正式開始交棒了!
    ,董事長張忠謀提名劉德音和魏哲家,象徵臺積電兩位共同執行長正式開始接班之路,市場預期,臺積電營運和獲利能力十分穩定,尤其在先進位程上一路過關斬將,張忠謀將在2年內正式交棒,劉魏先進入董事會做準備!       臺積電14日召開董事長,除了市場預期的宣布股利政策、資本支出、員工獎金外,意外宣布董事會將新增兩位成員,也就是臺積電兩位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和魏哲家。      臺積電指出,公司董事人數為10人,將於2017年的股東常會中增選二名董事,授權董事長提名劉德音和魏哲家為董事候選人,將於6月8日的股東常會中議決。
  • 張忠謀:大陸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但你小看了中華兒女!
    此前,臺積電創始人,被譽為「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在一次演說中的言論引發熱議,他說:大陸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張忠謀對此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嚴厲地回擊:晶片是人造的,不是上帝造的!王傳福的自信來自於比亞迪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IGBT晶片技術,已經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其也算是用實力證明了外國人可以搞定的技術,我們中國同樣可以搞,甚至可以搞得更好!
  • 臺積電能成功只靠技術?張忠謀的美國式管理,讓員工不敢偷懶
    屏幕前的你肯定在第一時間想到一個名字,臺積電。而張忠謀則是臺積電發展過程當中的靈魂人物,但他其實是在年過半百的時候才到的臺灣省。當時他在美國德州儀器已經當到副總裁,卻因為家庭、工作感受到彷徨,促使他到臺灣省開創新事業,成為了他人生的重大抉擇,而他引入的美式管理,更是除了技術以外,臺積電能夠取得今日之成功的另一個關鍵。
  • 臺積電斷供華為背後:任正非的命,張忠謀的運
    此時的張忠謀已經升任德州儀器資深副總裁,兼任集成電路總經理,日後成為公司僅次於董事長和總裁的「三把手」,這可是華人在美國大公司能混到的最高段位。 1978年,在部隊表現突出的任正非出席了全國科學大會,中國開始改變。這一年德州儀器調整戰略謀求轉型,張忠謀被迫離開心愛的半導體部門,去消費電子部門做總經理,這讓他感到非常鬱悶。
  • 臺積電張忠謀宣布2018年6月退休!
    ,現年86歲的董事長張忠謀將於2018年6月股東大會後退休,公司由雙首長平行領導接續,劉德音將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 張忠謀董事長宣布:「本人將在此屆董事任滿,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退休。本人將不續任下屆董事,亦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臺積電將採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劉德音博士將擔任董事長,魏哲家博士將擔任總裁。
  • 如何在半導體界成就傳奇:圖說張忠謀的臺積電人生
    張忠謀是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創始人,現任臺積電董事長,有「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之稱。  27歲那年,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碩士生,他與半導體開山鼻祖、英特爾公司創辦人摩爾同時踏入半導體業,與集成電路發明人傑克-科比同時進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