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能創造出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嗎?張忠謀的一番話暗藏「心機」

2020-12-28 網易

2020-11-25 18:01:32 來源: 趣味科技秀

舉報

  

文章原創,請勿肆意抄襲、轉載、搬運

  晶片IDM模式

  晶片生產是一項非常複雜的過程,從設計到製造,從製造到封裝,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差池,否則都會影響一顆晶片的好壞。

  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就是包括了設計、製造和封裝,但是放眼全球,似乎沒有哪一個國家企業擁有完整的晶片產業鏈。要麼是負責設計,要麼是負責生產光刻機,或者負責晶片製造以及封裝。

  

  他們在晶片供應鏈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職,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其實最開始的晶片產業都是以IDM模式為主,並沒有明確的領域劃分。

  所謂的IDM模式就是一個企業集合了設計、製造、封裝的生產能力,直到臺積電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臺積電首創了晶片代加工商業模式,靠這一模式臺積電發展了33年,成為了世界第一的晶片代工廠。

  鑑於美國營造較為惡劣的晶片市場環境,大陸開始準備走晶片IDM模式,那麼能創造出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嗎?把設計、製造、封裝一體化,將這些產業內供應鏈都放在大陸,能不能實現?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張忠謀的一番話

  張忠謀被稱作是「晶片大王」, 1931年出生於浙江寧波。在24歲時畢業於麻省理工,並順利拿到了碩士學位。張忠謀與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一起進入半導體行業,和集成電路發明人傑克·基爾比進入了美國德州儀器公司。

  

  張忠謀很早就接觸到了晶片半導體,也在德州儀器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到了1987年正式創建了臺積電,時至今日,張忠謀都是半導體行業的「神話」,是晶片代工領域的開山鼻祖。

  所以張忠謀對相關產業鏈的看法是有獨到之處的。

  張忠謀說到:沒有任何一個單一的經濟體可以擁有完整的晶片供應鏈,也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可以負擔完整的供應鏈並且具有國際競爭力。

  

  張忠謀的一番話暗藏「心機」,如果說大陸具備自主且強大的完成晶片供應鏈,那麼對臺積電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到時候不僅會失去國內客戶訂單,也有可能改變臺積電獨創的晶片代加工模式。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美國制定的晶片規則改變了晶片界,這促使國內企業開始大力研發半導體。

  比如企業免稅,人才培養,布局光刻機等等,都證明大陸有創造自主晶片產業鏈的趨勢,聯繫到張忠謀的一番話,背後的心機自然是不希望繼續下去。

  

  自主晶片產業鏈的目標

  但是要讓臺積電失望了,因為臺積電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能讓我們自己解決,如果臺積電真的能力挽狂瀾,以世界第一晶片代工廠的身份爭取機會給國內客戶代工的話,也許不是這般局面。

  

  但已經太晚了,我國早已經制定了自主晶片產業鏈的目標。

  首先是人才培養,要將集成電路列為一級學科,在大學裡為將來發展的集成電路輸送新鮮血液。

  其次是企業技術,為了讓晶片企業大力發展技術,只要晶片在14nm及以下,經營時間超過15年,就能獲得最高免稅十年的待遇。

  

  最後是市場規模,據外媒報導,203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國家,擁有最大的晶片生產基地,市場規模在未來會不斷壯大。

  自主晶片產業鏈的目標非常明確,所以並不會像張忠謀所說,無法掌握晶片產業鏈。

  總結

  張忠謀打造的臺積電成為世界第一晶片代工廠,在晶片製造領域,沒有人比張忠謀更了解箇中玄機。也明白市場規則,否則臺積電怎麼可能屹立33年。

  

  但大陸市場對臺積電而言是一個不定因素,如果大陸晶片產業鏈發展成功,臺積電未必能站穩腳跟。這才有了張忠謀的一番話,其背後暗藏的「心機」耐人尋味。

  對張忠謀這番話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科技創造世界,帶你領略科技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晶片大王張忠謀放出狠話!臺積電暗藏「心機」:將掌握晶片產業鏈
    【11月28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晶片被譽為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因為一款晶片產品誕生,從最初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等,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程,所以放眼全球,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或者是企業能夠擁有設計、製造和封裝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很多國家、企業都在整個晶片產業鏈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 張忠謀:大陸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但你小看了中華兒女!
    此前,臺積電創始人,被譽為「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在一次演說中的言論引發熱議,他說:大陸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王傳福張忠謀是基於其多年晶片行業的從業經驗來判斷大陸即便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是的,其實他說的沒有錯,晶片製造是目前世界科技發展大廈上的明珠,特別是光刻機,最頂級的光刻機被譽為世界設備中最難製造的設備之一,但是他說的又有誇大難度的嫌疑
  • 臺積電教父張忠謀,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給大陸晶片製造行業潑冷水?
    近期,晶片製造業大佬,臺積電教父張忠謀在接受訪談時搞出了一點轟動:在主持人提到大陸舉國之力發展半導體行業時,問到「元芳,你怎麼看」張忠謀回答到:在技術方面不是花很多錢,舉國之力就可以辦到的。因為這句話,他最近在網上被噴得不輕,原因就是說我們舉國之力都做不了,那就是一個氣呀。
  • 華為能設計麒麟晶片,為何要臺積電代工?張忠謀:大陸做不出
    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華為海思擁有研發手機晶片的實力,但華為晶片必須要交給臺積電來製程。
  • 臺積電張忠謀:晶片業務很複雜,不是大陸投入舉國之力就能搞定的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企業,臺積電也是一家土生土長的臺灣企業,但現在這家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企業要前往美國重金建廠了,臺積電打算將自己與美國半導體產業鏈牢牢的捆綁在一起了。同時臺積電也會應美國禁令要求,如期切斷對華為的晶片代工,這也意味著華為將面臨無芯可用的尷尬局面。
  • 張忠謀說大陸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難以成功?真實情況是這樣……
    集微網消息,近日,一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大陸晶片製造發展大潑冷水的消息引發業內關注。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然而,據集微網了解,張忠謀此番言論系來自2018年1月鳳凰衛視的一檔訪談節目《領航者》。在採訪中,主持人向張忠謀提問如何看待大陸市場時,張忠謀表示自己對大陸的半導體發展非常樂觀,但假如在設計和製造兩方面,他認為注重設計這一部分對大陸的半導體發展比較有利。因為設計方面大陸可以獨立發展,而且已經有了一些很先進的公司。
  • 臺積電張忠謀:大陸很難造出頂級晶片!我們能用成果打他臉嗎?
    中芯作為國產晶片代工企業的主力,近期也可以看到國家在這方面所提供的資金支持,注資160億給中芯,以期其能提高國產晶片代工的能力。 可是在近日,一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大陸晶片製造發展大潑冷水的消息引發業內。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
  • 臺積電專利壁壘已經形成,張忠謀對中國大陸的建議真沒騙人
    前段時間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晶片供應鏈體系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表示大陸的半導體乃至晶片發展持樂觀的心態,而且表示大陸要是只注重設計方面的話,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發展會比較有利,但對於製程方面,張忠謀表示晶片代工大陸已和臺積電形成了競爭關係,但是在製造方面不是花錢很多,投入舉國之力就能做成的。
  • 臺積電掌門人張忠謀說大陸晶片舉國投入也難製造功成?真相來了
    美國,一方面通過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進一步切斷世界晶片與華為合作,直接「斷芯」和斷技術;另一方是臺積電應邀美國在美國建廠,並停止華為海思晶片製造訂單。眾所周知能量產5nm晶片製造的只要三星和臺積電。所以美國此次邀請臺積電在美建廠,主要體現在美國晶片製造上要「去中國化」。
  • 張忠謀說大陸晶片很難取得成功,王傳福霸氣回應,並且布局半導體
    霸氣回應眾所周知,在晶片製造領域,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大晶片代工廠,並佔據了全球主要的市場份額。可以說,臺積電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即使是三星,還是英特爾,都無法動搖臺積電地位。因此,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被為「晶片大王」。
  •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放話:大陸晶片不易超越,小小晶片有多難?
    可以說這一次我們國產晶片製造是下定了決心。但前不久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接受鳳凰衛視的採訪中表示:「我國大陸晶片製造不易超越,並不是花很多錢就能夠解決的」那麼一塊小小晶片到底有多難呢?首先華為自己雖然有自主研發的晶片技術,但批量生產是需要由代加工廠來進行的。一個是科研一個是生產是屬於兩個領域。
  • 華人硬核學霸硬扛臺積電張忠謀,不懼封鎖,已成中國晶片之光!
    進入21世紀,集成電路、晶片等高科技產業成為了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考核標準。 由於我國這方面發力相對較晚,目前與美國的差距還是肉眼可見的。但是差距的存在,並不影響一些想要改變中國晶片產業格局的科學家的決心。 臺積電的張忠謀算是一個,另一個則是張忠謀曾經的下屬張汝京。
  • 臺積電張忠謀曾評價國內晶片:舉國投入也難成!真是這樣嗎?
    02張忠謀的評價了解到臺積電的重要性以後,可能就會有人問了,為什麼中國大陸晶片不能達到臺積電的水準,這樣就不會受到美國晶片制裁的限制了。其實國內晶片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時間落後國外幾十年,西方對技術的封鎖十分嚴格。
  • 張忠謀「大言不慚」!憑什麼讓華為把晶片製造交給臺積電?
    最近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一段大陸晶片言論又火了,張忠謀表示,」大陸應該專注於發展晶片設計,這是比較容易的突破口,晶片製造應該交給臺積電」。張忠謀表示,在晶片這件事上,國產製造我很悲觀。」我想問的是,難道僅僅是因為限制,我們就不發展了嗎?這恐怕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臺積電現在確實是全球最強,可是有用嗎?我們與其羨慕別人,倒不如自身加快追趕的步伐,不然別人明理看似為我們好,實則是在笑話我們!
  • 張忠謀覺得中國晶片難以成功,比亞迪霸氣發聲,並強勢布局半導體
    導讀:張忠謀覺得中國晶片難以成功,比亞迪霸氣發聲,並強勢布局半導體眾所周知,最近華為餘承東已經公開承認,由於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所以在今年的9月15號以後,臺積電就將無法給華為代加工晶片了,而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也將因此成為絕唱;一時間有關於國產晶片的討論也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沒有了臺積電,我們就不能自己生產海思麒麟晶片了嗎?
  •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他創建臺積電稱霸全球,掌握華為晶片命運...
    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大晶圓代工廠,市場上一些最著名的晶片就是由臺積電生產的,如華為麒麟晶片、蘋果A系列晶片,高通晶片等,都是由臺積電生產的。在全球晶片代工領域,臺積電市場份額高達52.7%,可謂一枝獨秀。臺積電的創始人,就是著名的企業家張忠謀。
  • 張忠謀:用30年把臺積電打造成為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商
    然而對方一去不回,直到張忠謀打電話聯絡,才發現原來他已找到願意接單生產的工廠,不需要自己蓋廠,所需的資金也大大降低。張忠謀上周五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說,這次事件「讓我有了投建一家純粹的晶片代工製造商的想法。」3年之後,張忠謀創辦了專為他人代工製造晶片的臺積電。「我當時其實很失望,但也讓我產生了靈感,」張忠謀回憶說。
  • 臺積電張忠謀生於寧波,長於大陸,真心希望臺積電為國效力
    他知道臺灣缺少晶片設計能力,於是,他將公司定位在「專注代工」,在此之前,半導體業從沒有代工模式。  厲害吧,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模式,然後成功了,而且還做到了世界第一。可惜,不能為我所用,假如臺積電和華為能強強聯合,手機這一塊,華為絕對能一家獨大,不管是三星還是蘋果,都無招架之力。
  • 江湖恩仇錄:晶片「教父」張汝京與張忠謀20年風雨沉浮
    當時,德州儀器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代表著晶片行業最高的水準。張汝京的頂頭上司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也是集成電路的兩位發明者之一——傑克·基爾比。 同時,在美國德州儀器公司,還有一位華人,時任副總裁的張忠謀,雖然二人並未有什麼交集,但從資歷上來說,張忠謀可以算得上張汝京老闆的老闆的老闆。
  • 臺積電張忠謀的雙面人生:華為的金牌盟友 大陸半導體的冷面殺手
    張忠謀出生於1931年,比任正非大13歲,畢業於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與半導體開山鼻祖以及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同年踏入半導體行業。1985年張忠謀從德州儀器退休回到臺灣任工研院院長,1987年創辦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巧合的是,這一年找不到工作的任正非在特區深圳創辦華為,華人企業家的「絕代雙雄」登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