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專利壁壘已經形成,張忠謀對中國大陸的建議真沒騙人

2020-12-22 科技新推薦

導讀:臺積電在去年的全球專利中,具有全球效力的專利具有3600多件,其中美國方面的專利達到2300件,目前臺積電在晶片製造領域中以及築起了專利高牆,這樣的強悍的專利高牆可以使得英特爾與三星無法追趕臺積電,也讓臺積電的晶片代工變得越發的強大。

前段時間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晶片供應鏈體系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表示大陸的半導體乃至晶片發展持樂觀的心態,而且表示大陸要是只注重設計方面的話,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發展會比較有利,但對於製程方面,張忠謀表示晶片代工大陸已和臺積電形成了競爭關係,但是在製造方面不是花錢很多,投入舉國之力就能做成的。

對於張忠謀的建議,很多網友認為其對於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行業還是比較傲慢的,所以網友也表示,中國大陸在一窮二白的時候,不照樣可以做出兩彈,也不照樣能做出我們自己的東方紅衛星還有現在的北鬥系統,單單一個晶片製造有何難。

所以對於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說法,我們也不要輕易採信,畢竟如果我們真的信了,這意味著國內的晶片製造真的可能就起不來了,所以國內晶片製造企業也是要繼續努力,因為我們行不行,應當有我們自己說了才算數,畢竟目前我們的半導體產業依舊還在不斷的壯大之中,所以未來也是有可能會超過「那些說你不行的人」!

其實對於張忠謀的建議,很大的一部分因為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行業在高速的發展,而且晶片代工也慢慢的發展了起來,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廠商也開始有著獨立的技術乃至自己的供應鏈,如果中國大陸的晶片代工迅速發展起來的話,這將會影響臺積電的發展。

特別是在川普接二連三地利用晶片供應鏈來打擊中國的科技企業,這使得臺積電的代工變得不是很穩定,所以在未來,華為乃至中國的一些科技企業將會把晶片代工的部分訂單放到中國大陸,但是因為臺積電的製造精度,所以目前華為的高端晶片乃至高精度的晶片還是臺積電能夠完成。

但如張忠謀對中國大陸的建議,發展晶片設計這是因為晶片設計並不是重資產,而且晶片設計與臺灣整個半導體行業並沒有形成競爭關係,與晶片設計形成強的競爭關係的是歐洲乃至美國的晶片設計公司,如果中國大陸在晶片設計發展起來的話,臺積電將會在製造方面會提升其話語權,所以張忠謀建議中國大陸發展晶片設計。

從晶片設計層面來看,我國晶片設計水平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比如我國的海思晶片還有雲存儲晶片等,當然我們也必須要承認,目前國產晶片在製造領域依舊還存在很多較為薄弱的環節,但如果不堅定地發展國產晶片製造產業,那麼後果真的也是難以預料。

而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更是直言道:「大陸只需要搞晶片設計,不需要進軍晶片製造領域;"如果這次我們在聽信張忠謀這一番話,那麼就將會陷入到臺積電所編造「謊言」之中,繼續以犧牲中國大陸晶片製造企業。

將中國晶片製造業扼殺在搖籃之中,無疑也將會再次奠定臺積電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巨頭實力地位,而我們就會徹底的陷入到「深淵」之中。但是,張忠謀在接受採訪時並沒有提到「大陸晶片製造無法成功」。

但是對於高精度的晶片代工也絕非易事,因為臺積電與三星已經形成了嚴密的專業壁壘,而且晶片製造的人才分布在臺灣乃至歐美地區,如果中國大陸要發展晶片製造產業,未來還是需要克服很多困難的,從這一點來看,其實張忠謀的建議也並沒有騙人。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張忠謀放話:中國很難超越臺積電!王傳福狠狠回擊打臉!
    針對中國晶片產業鏈的發展,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就是舉國上下的力量,也很難超過臺積電。」對張忠謀的這番話,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嚴厲地回擊:晶片是人造的,不是上帝造的!從王傳福的表態中可以看出,比亞迪已經自主研發了 IGBT晶片技術的電動車,很多人都不知道,比亞迪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打破了國外對技術的長期壟斷!目前,比亞迪是國內唯一有能力生產晶片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 臺積電張忠謀的雙面人生:華為的金牌盟友 大陸半導體的冷面殺手
    任正非不用多說,經過川普的「另類宣傳」,如今在國內的名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創辦的華為已經成為中國科技企業的一座「豐碑」。張忠謀出生於1931年,比任正非大13歲,畢業於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與半導體開山鼻祖以及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同年踏入半導體行業。1985年張忠謀從德州儀器退休回到臺灣任工研院院長,1987年創辦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
  • 臺積電張忠謀生於寧波,長於大陸,真心希望臺積電為國效力
    ,實際上,他生在大陸,長在大陸,只是後來才去的美國。  到2002 年的時候,臺積電就已經成為全球第一、也是最大專業晶圓代工企業, 高通、蘋果、華為都願意將晶片交給臺積電生產,因為這比自己設計、生產成本要低得多。
  • 後張忠謀時代的臺積電
    他是浙江寧波人,父親張蔚觀在銀行系統工作,令張忠謀從小生活優渥。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裡,張忠謀18歲前跟隨家人為躲避戰亂,輾轉在南京、廣州、重慶、上海、香港多個城市。直到18歲,他赴美留學,成為哈佛當年唯一一個中國留學生。而後又聽從家人建議,為學習理工科轉入隔壁麻省理工。這之後他與家人在美國生活。
  • 張忠謀「大放厥詞」!網友回應:是中國市場養活了臺積電!
    張忠謀老謀深算?眾所周知,華為雖然有設計晶片的實力,但一直受制於晶片的製程。這麼多年來,華為海思晶片一直由張忠謀的臺積電代工。而張忠謀最近一段言論可以說是徹底火了,張忠謀表示,中國大陸應該專注於晶片設計,製程交給臺積電就好了。這話說得雖然有道理,但讓我們聽著很不舒服。意思就是讓華為安分一點,不要什麼都想搞,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咱們也不能把生殺大權交給你臺積電啊!
  • 張忠謀「大言不慚」!憑什麼讓華為把晶片製造交給臺積電?
    最近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一段大陸晶片言論又火了,張忠謀表示,」大陸應該專注於發展晶片設計,這是比較容易的突破口,晶片製造應該交給臺積電」。張忠謀表示,在晶片這件事上,國產製造我很悲觀。」但他也表示,任何科技都是有壁壘的,「這話看似說得有道理,實則是讓想我們永遠受制於臺積電或者說受制於美國!如果張忠謀但凡還有點良心的話,那應該祝福我們早日在高科技上突破難關!而不是讓我們把核心技術交給別人!人心齊泰山移?
  • 臺積電教父張忠謀,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給大陸晶片製造行業潑冷水?
    近期,晶片製造業大佬,臺積電教父張忠謀在接受訪談時搞出了一點轟動:在主持人提到大陸舉國之力發展半導體行業時,問到「元芳,你怎麼看」張忠謀回答到:在技術方面不是花很多錢,舉國之力就可以辦到的。因為這句話,他最近在網上被噴得不輕,原因就是說我們舉國之力都做不了,那就是一個氣呀。
  • 裸退的臺積電張忠謀
    如今,臺積電已經是全球十大市值的高科技公司,去年的市值首次超越了半導體的龍頭英特網,成為世界第一,在全球晶圓代工領域的市場佔有率也超過 55% 。不過,人工智慧時代,很多人看不起商業模式創新,認為技術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和長遠發展之計。張忠謀卻認為,最值錢的依舊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為何臺積電如此強悍?張忠謀是如何做大臺積電的?
    咱們大陸也不差錢啊,怎麼就培養不出臺積電這種級別的晶片代工企業呢?如果臺積電「落戶」咱們大陸,也不用擔心被「卡脖子」了?!張忠謀可是見證了集成電路的「前世今生」的半導體大牛!1985年,在美國半導體產業打拼了30年左右的張忠謀,辭去美企高職高薪,選擇回到中國臺灣省發展半導體事業!1987年,張忠謀創辦了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積電!
  • 完美謝幕,臺積電告別張忠謀時代!
    大陸半導體進步快 仍落後臺積電5至7年張忠謀預期,未來5至10年大陸半導體產業將會有相當大的進步,但還是會落後臺積電5至7年。他也相信,10年後世界還是一樣需要臺積電。張忠謀表示,很難預料5至10年後的情況,因為很多事情都可能發生,很多事情在1至2星期就可能發生,如中美貿易爭執可以有很多變化,也很可能會影響大陸半導體未來5~10年的發展。若依當前的走向預測,張忠謀預期,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未來5~10年將會有相當大的進步,不過,臺積電也會有很大的進步,大陸半導體與臺積電的差距還是會一樣,會落後臺積電5至7年。
  • 臺積電是怎樣煉成的(四):聯電和臺積電、張忠謀和曹興誠,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雙雄」對決
    每一座工廠都是以極快的速度建成,並迅速形成生產能力。得益於張汝京的傑出貢獻,當時的全球半導體產業形成了技術在美國、生產在東南亞的局面。1996年,張汝京收到了來自大陸的召喚。這一年,大陸電子部(工信部前身)組團赴美參訪,其中一站是德州儀器,張汝京受公司委派出面接待。
  • 同齡的臺積電和華為背後的專利和創始人
    曾經,華為是臺積電的客戶,臺積電是華為的供應商,但因為美國,臺積電不能代工華為設計的5G晶片。臺積電是半導體領域公司,只有ToB業務;華為是通信領域公司,曾經也只有ToB業務,如今的年度營收中,其ToC已經超過ToB。
  •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他創建臺積電稱霸全球,掌握華為晶片命運...
    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大晶圓代工廠,市場上一些最著名的晶片就是由臺積電生產的,如華為麒麟晶片、蘋果A系列晶片,高通晶片等,都是由臺積電生產的。在全球晶片代工領域,臺積電市場份額高達52.7%,可謂一枝獨秀。臺積電的創始人,就是著名的企業家張忠謀。
  • 臺積電掌門人張忠謀說大陸晶片舉國投入也難製造功成?真相來了
    美國,一方面通過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進一步切斷世界晶片與華為合作,直接「斷芯」和斷技術;另一方是臺積電應邀美國在美國建廠,並停止華為海思晶片製造訂單。眾所周知能量產5nm晶片製造的只要三星和臺積電。所以美國此次邀請臺積電在美建廠,主要體現在美國晶片製造上要「去中國化」。
  • 萬億臺積電:比特大陸背後的「巨獸」
    幾小時後,臺積電位於臺中科學園的Fab 15廠,以及臺南科學園區的Fab 14廠陸續傳出同樣消息。一時,黑客入侵、勒索軟體、競爭對手陷害等陰謀論甚囂塵上。8月6日下午5點,臺積電總裁魏哲家稱,沒內賊沒外鬼,存粹是內部操作失誤。此次病毒事件造成臺積電1.7億美元損失,折合約10億人民幣。當日,臺機電所有機器已全部恢復生產。
  • 華人硬核學霸硬扛臺積電張忠謀,不懼封鎖,已成中國晶片之光!
    但是差距的存在,並不影響一些想要改變中國晶片產業格局的科學家的決心。 臺積電的張忠謀算是一個,另一個則是張忠謀曾經的下屬張汝京。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在大陸打造出了最牛集成電路晶片公司的張汝京。
  • 臺積電張忠謀曾評價國內晶片:舉國投入也難成!真是這樣嗎?
    為什麼臺積電可以在華為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臺積電掌握了最頂尖的晶片製造工藝,在世界上掌握5nm工藝製程的晶片公司寥寥無幾,而臺積電就是其中一個。正因為如此,川普才會多次邀請臺積電到美國建立晶片工廠,那晶片供應鏈在美國形成閉環,減少對亞洲關鍵技術的依賴。
  • 張忠謀:大陸就算舉國之力也難超越臺積電,他底氣來自哪裡
    日前,臺積電高調宣布已經完成10億顆沒有缺陷的7nm晶片。這讓多少廠家羨慕嫉妒恨啊。眾所周知,今年華為因為晶片代工問題,找了一圈,全世界僅有臺積電和三星具備高端晶片製造能力。國內被寄予厚望的中芯國際,目前只能做14nm製程的晶片,而且還存在產能不足。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蔡英文美次卿訪團宴會
    ,使臺積電成為全球焦點,也讓張忠謀的出席增添不少想像。臺積電5月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約3600億元(新臺幣,約168億新元)設立先進五奈米製程晶圓廠,則被業界視為是在美中兩強中做出選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時還盛讚臺積電的投資是「歷史級」。張忠謀自2018年退休後,於該年及2019年連續擔任臺灣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代表,顯見張與蔡英文政府間的良好關係。
  • 臺積電張忠謀:晶片業務很複雜,不是大陸投入舉國之力就能搞定的
    這也就意味著臺積電的未來的主要目標市場就要放在美國了,而不是中國了,畢竟國內就華為有大量的代工需求,而且是最頂尖生產工藝代工需求,失去了華為,中國大陸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晶片設計廠商需要代工晶片了。最近也因為華為晶片斷供的事情也讓臺積電來到了大家的眼前,而也因此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2018年接受採訪的一段語錄在網絡被廣泛關注,在這一次的訪談中,明確的表示:晶片業務很複雜,不是大陸花很多錢、投入舉國之力就能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