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製造處於什麼水平?十幾年前為什麼不發展晶片?

2020-12-24 速察世界

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真的不是這兩三年才落後的,只是這兩三年才把這個話題炒熱的。更進一步,這幾年中國其實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全方位追趕,晶片設計甚至能數一數二。

那麼難道以前中國就要崩潰了,發展就停滯了?這裡我還是先陳述一個事實,真正卡住中國脖子的是7nm以下的製程,截止到目前全世界7nm製程的晶片不超過10種,他們分別是:

第一個問世量產的7nm晶片是蘋果公司Apple A12 Bionic,用於2018年末推出的iPhone XS和iPhone XR智慧型手機。2019年末發表的Apple A13 Bionic使用臺積電第二代7nm製程生產,用於iPhone 11及iPhone 11 Pro。

高通Snapdragon 855和華為海思的麒麟980晶片也都採用了臺積電的7納米工藝。

AMD於2019年推出採用了臺積電7nm FinFET製程的RX 5700系列 GPU和Zen 2微架構 Ryzen CPU。而Intel預計2021年推出。

富士通與理化學研究所共同開發的超級電腦「富嶽」,採用之ARM架構處理器A64FX,也以7納米製程生產。

而14nm製程,中國基本上已經可以國產化。個別技術還是受制於人,但是影響不大。敢封鎖就能快速找到替換方案。

當然晶片製造的五大環節中,幾百個工藝中,中國確實很多環節都落後,只是這些問題不是決定性的問題。

晶片之所以現在被大家關注,是因為我們現在卡在這個地方了。

幾十年前普通人為什麼不關注晶片?因為我們當時的技術水平和生活水平,距離晶片這個關口還遠的很呢。那個時候很多人考慮的,可能是怎麼能弄上一臺日本產的電視機或者冰箱。

中國幾十年前還很窮,晶片這種東西,吃錢很多,產出又難,很長時間又收不回成本。與當時更急迫解決的眾多民用技術、經濟問題相比,與很多投點錢給點政策就能快速循環起來、創造產值、增加就業、提升生活水平的領域相比,它的位置肯定是要向後排的。

相關焦點

  • 晶片為什麼是個「大坑」?中國晶片市場的真實困境是什麼?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2010年到2018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大潮中,有資本投作業系統的大坑,都沒見到幾個碰晶片的,其中原因也很簡單,晶片的坑實在太大了,大到看似是有錢人的資本方都出不起填坑的錢。雷軍曾說過,晶片市場的投資九死一生,錢進入後基本等於開啟了一個無底洞,這與資本追求的低風險高回報完全不符。
  • 國產「晶片」大躍進,晶片製造難於「兩彈一星」?對此你怎麼看?
    在半導體處於當今科技前沿,技術變化更新快,產業競爭格局變化快的背景下,國產晶片進程卻出現了如「武漢弘芯晶片項目爛尾「等一擁而上的行業發展畸形現象。在美國宣布制裁後,華為晶片斷供,國人自己研製晶片的口號成了行業的發展口號,有人說,不就是一個小小的「晶片」嗎?我們可以自己研發製造。晶片技術早已經被西方國家壟斷,中國晶片業的落後,看似是一個很小的問題,但其實反映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國面臨的最大的難題就是晶片領域。
  • 中國的光刻機目前處於什麼水平!
    國際上最先進的水平當然是ASML的,目前能夠實現量產的是5nm的光刻機,在2018年所有的中高端量產晶片的光刻機裡面,ASML壟斷了差不多90%以上的市場,各位朋友可以想一想這是什麼樣的地位?中國目前光刻機什麼水平?
  • 憑什麼讓華為把晶片製造交給臺積電?
    最近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一段大陸晶片言論又火了,張忠謀表示,」大陸應該專注於發展晶片設計,這是比較容易的突破口,晶片製造應該交給臺積電」。張忠謀表示,在晶片這件事上,國產製造我很悲觀。」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要有強大科技。」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要和我們打技術戰的原因!因為我們現在在科技上確實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績,美國千方百計的想把我們扼殺在搖籃裡。然後讓我們的民眾養活美國的民眾?讓他們過著最舒適的生活,憑什麼?憑你們月亮要圓點嘛?
  • 荷蘭光刻機不賣中國,晶片研發再被卡脖子,中國不能自己製造嗎?
    文\唏兮2020年以來,中美競爭從貿易蔓延到科技,美國政府全力打壓中國科技領域的發展,以中國華為公司為代表的一部分中國科技企業受到了美國政府的制裁。而且美國政府還向其他國家施壓,威逼利誘其他國家針對中國,或者不敢於中國進行合作。
  • 晶片破壁者(二十一):纏繞中國晶片的《瓦森納協議》包圍圈
    在討論了一系列晶片產業的突圍歷史後,讓我們把拉視野回到現在。中美科技摩擦發生以來,晶片成為了最關鍵的「卡脖子」問題,大眾對中國半導體的關切程度也一下拉到了最高。  在圍繞晶片的爭端發生後,很多朋友第一時間會問,美國不賣晶片了,我們不能從其他國家買嗎?或者我們不能買了設備自己製造嗎?
  • 臺積電張忠謀:中國全國都很難製造頂級晶片,王傳福要反擊
    根據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中國很難製造頂級晶片。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反擊說:晶片不是神造,是人造的!有人說王傳福是個大人物,只用一腔熱血是不可能拯救中國,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比亞迪中的汽車已經走向了智能!自主研發的比亞迪電動車IGBT晶片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據最新消息,比亞迪與華為海思合作,之前比亞迪已獲得華為麒麟晶片技術文件,這預示著麒麟晶片將繼續發展,張忠謀對晶片了解更多只是時間問題,但他不知道中國人,原子彈可以從無到有!
  • 晶片領域最關鍵技術:晶片IP方面,中國大陸份額僅1.8%
    眾所周知,目前的晶片領域,不再像以前靠一家廠商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全部搞定所有環節,從IP到設計,再到製造、封測等,而是大家各自分工合作。比如有專業的EDA軟體廠商,有專業的IP企業,還有隻做代工的,只做設計的,只做封測的企業,大家分工明確,又高度合作,最終推動晶片產業向前發展。而在這整個產業鏈中,EDA、IP被譽為是最最上遊的技術,因為EDA是用來設計晶片的必備工具,IP則是設計晶片必不可少的一種技術。
  • 厚顏無恥騙取11億資金,讓中國晶片發展停滯不前的陳進,怎樣了?
    厚顏無恥騙取11億資金,讓中國晶片發展停滯不前的陳進,怎樣了?中國晶片方面的研究一直沒有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中國一直努力,那為什麼中國在晶片領域的研究為什麼一直停滯不前呢,究其原因是因為有一個叫陳進的偽科學家,他利用自己偽造的晶片騙取了中國11億的研發資金,這樣的騙取大量資金的行為也使中國的晶片研究蒙上了陰影。
  • 民工造晶片騙國家11億!中國晶片產業歷史罪人,不該被忘記
    2020年哪個行業備受矚目?答案只有一個,即晶片行業,由於美國晶片禁令的影響,晶片成為全中國人最重視的產品,晶片封鎖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認識到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差距,在國家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晶片產業當中,根據數據,僅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就有1.3萬家企業將自己的業務範圍擴展到了晶片領域。
  • 我國已經研究出第一臺量子計算機,未來在晶片上能否彎道超車?
    也正因為在高端晶片上面,我們沒法做到自給自足,所以當面臨外部一些不確定因素的時候,我們很多企業都陷入了比較被動的局面。而在高端晶片製造上面,我國之所以處於被動局面,因為晶片製造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這裡面涉及到很多環節都需要擁有一些高精尖設備和軟體,比如高端光刻機,高端光刻膠等等。
  • 華為郭平:手機晶片每年消耗幾億支 願意幫供應鏈增強晶片製造能力
    對於華為存儲的晶片能支撐多久的問題,郭平表示,美國的加大制裁,第三次修改法律制裁確實給我們的生產、運營帶來了很大困難,但是具體到每一個晶片是九月十五日才把儲備入庫,所以具體數據還在評估過程中。郭平透露,對於包含基站在內的2B業務,華為庫存比較充分;至於手機晶片,因為華為每年要消耗幾億支手機的晶片,所以相關儲備還在積極尋找辦法,有很多美國公司也在積極向美國政府申請。有記者提問,高通在向美國政府申請向華為提供晶片的許可證,華為是否會考慮在華為旗艦智慧型手機中使用高通的晶片?
  • 臺積電教父張忠謀,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給大陸晶片製造行業潑冷水?
    近期,晶片製造業大佬,臺積電教父張忠謀在接受訪談時搞出了一點轟動:在主持人提到大陸舉國之力發展半導體行業時,問到「元芳,你怎麼看」張忠謀回答到:在技術方面不是花很多錢,舉國之力就可以辦到的。因為這句話,他最近在網上被噴得不輕,原因就是說我們舉國之力都做不了,那就是一個氣呀。
  • 國產晶片最強助攻來襲!舉全國之力發展中國芯:可解決華為晶片危機
    【8月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2018年的中興、2019年的華為事件發生以後,中國科技企業也是徹底的被打醒了,無論是在晶片領域,還是在作業系統領域,如果再繼續依賴於國外的產品,而不是努力提高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的自給率的話,那麼國內科技企業就有可能繼續遭受到別人卡脖子的尷尬局面
  • 是晶片製造難?還是光刻機難?我們為何製造不出自己的晶片呢?
    【是晶片製造難?還是光刻機難?我們為何製造不出自己的晶片呢?】其實,我一直認為,晶片技術是一種綜合性的技術,而光刻機技術就像一把「尖刀」,刺在了我們心口,因此晶片是命,光刻機是命的防護。但是,我國一方面因為光刻機技術的掣肘,對於我們而言,沒有光刻機,就好比時刻警惕這種晶片的危機。那麼,晶片製造難不難?沒有光刻機行不行呢?01晶片製造的難度,通過製造步驟就知道我們知道如果一款晶片成型,並且進入到設備中,需要經過四個步驟,它們分別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
  • 從「芯」啟航,晶方科技中國的半導體晶片來了
    大型製造業的發展都需要其產業設備的發展推動,半導體產業也是如此。踏著電晶體集成度約18個月翻番的摩爾定律旋律。半導體工藝從上世紀70-80年代的3-10微米,發展至目前最先進的7nm製程,設備的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石作用。集成電路製造工藝複雜,所需設備種類廣泛,設備精密度要求高。
  • 中國發展自主晶片的一段往事丨黑暗森林中的籬笆
    西門子此舉自然不是因為他們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不讓自己多年的研究投入落空才是他們的根本動機。在匯聚了TDD-CDMA和SCDMA兩部分的積累以後,中國的3G標準中時分雙工、同步碼分多址和智能天線三大核心技術特徵已經全部具備。1998年6月,終於在日期截止前,大唐電信向電信聯盟提交了TD-SCDMA通信標準,李世鶴開始了一場充滿艱辛的徵途。
  • 中國晶片製造商放眼全球
    朝著自力更生的方向發展是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進行的,這引起了空前的熱情和中國企業家對國內晶片產業的投資。由財政部和其他三個部委出臺的新政策規定,已運營15年以上且製造28納米或更小的先進晶片的合格IC公司或項目將免徵企業所得稅。長達10年。
  • LED晶片知識和發展指南
    倒裝晶片不需引線鍵合,可以達到堅固且最薄的封裝,具有低熱阻,可實現高電流等特點。利用倒裝技術,可以在「晶片級」上實現不同尺寸、顏色、形狀、功率的多晶片集成,實現超大功率模組產品,這是任何其它的晶片技術不能達到的優勢。LED產業鏈一般分為上遊LED晶片製造,中遊LED晶片封裝和下遊LED晶片應用三個子行業組成。
  • 臺積電掌門人張忠謀說大陸晶片舉國投入也難製造功成?真相來了
    美國,一方面通過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進一步切斷世界晶片與華為合作,直接「斷芯」和斷技術;另一方是臺積電應邀美國在美國建廠,並停止華為海思晶片製造訂單。眾所周知能量產5nm晶片製造的只要三星和臺積電。所以美國此次邀請臺積電在美建廠,主要體現在美國晶片製造上要「去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