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嫌棄父親工作太丟人,還不許父親上飯桌:不懂感恩的孩子,父母都是這麼教的

2021-02-17 無憂課堂外教課

01

《少年派》這部暑假檔熱播劇,我用一個月時間追完了。

表面上看,這是一部四個性格迥異、不同境遇的高中生,在學生時代收穫珍貴友誼,為高考這一目標不斷努力、共同成長的勵志青春校園劇。

然而,每次劇中人物上了微博熱搜,網友討論的話題往往都與家庭倫理脫不了關係;

圍繞四對不同父母,身處不同的境遇,採取不同的養娃模式;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如何經歷波折、初心不變、最終找回方向,共同承擔陽光風雨的故事。

其中一集讓我印象很深:父親林大為中年失業,千辛萬苦才在殯儀行業謀得一份差事,對女兒卻撒謊說自己升職為公司副總裁。

誰料秘密意外被戳破,林妙妙因為爸爸的職業,被昔日閨蜜狠狠羞辱了一番;

林妙妙滿腔怨氣地回到家,沒等爸爸在飯桌旁坐好,指著父親鼻子破口大罵:「林大為,你為什麼要這麼丟人現眼?」「林大為,你立即給我辭職!」

對於女兒的無禮之舉,林大為似乎早有心理準備,面對女兒的指責選擇沉默不語,任其惡語相向,以為忍一忍就過去了。

誰知林妙妙咄咄逼人,甚至不許林大為和她在同一個餐桌吃飯:「不許吃,別碰。你今天碰死人了沒有!」

這段情節,同齡孩子看了會生氣,家長看了是寒心。

林妙妙這種白眼狼的行為,一經播出,迅速激起廣大網友的憤怒和譴責:「太沒良心了!要不是為了給你吃飽穿暖,你爸爸犯得著去做你口中的滲人工作嗎?」「當代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傾盡所有,累的吐血,卻養出一個白眼狼。」

02

很多人都在吐槽林妙妙的不懂事,想打她,可讓我更在意的,是王勝男和林大為的做法。

像中國許多處於中年危機的父親一樣,林大為的事業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在公司工作遇到倒閉,其次換房地產公司當個副總裁,卻遭遇老闆捐錢跑路,最後好不容易自主創業,沒想到遇到了坑人的顧客。

出於男性本身就死要面子,和對孩子自尊心的維護,他不得不用謊言掩蓋自己落魄的境地,受再多委屈,每天累到吐血,也會滿足女兒一切需求,誰知卻沒能換來女兒的一絲包容和理解。

但我想問,林妙妙要怎麼理解?因為直至謊言戳破,她都被蒙在鼓裡,被父母的羽翼保護著,體會不到人生的艱辛,才會覺得索要可以理由當然,只考慮自己在同學之間的面子,無視父母失落的眼神。

而王勝男,同樣也是中年母親的典型代表,相比於丈夫對女兒自尊的小心維護,她的做法可以說是過度保護,或者說是溺愛了。

看過前期情節的觀眾都知道,林妙妙算不上什麼富二代,可父母卻努力給她最好的物質生活和無微不至的照顧。

劇中閆妮扮演的媽媽王勝男,就是一個典型的依賴型媽媽,不是孩子離不開她,而是她離不開孩子。

她生活的重心就是圍著女兒轉,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生怕孩子吃一點苦,過度保護的另一面就是過多管束

從吃喝拉撒到學習交友,無論女兒做什麼,她都要「規範」幾句,哪怕女兒住校了,她也會糾結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擔心的睡不著。

讓林妙妙喘不過氣來,住進宿舍第一天,她沒有想家,沒有焦慮或不適應,而是歡呼雀躍,慶祝自己終於解放了:「王勝男!你也有今天!」

王勝男攔著孩子不讓她接觸到生活的艱辛與不易,林爸爸職場屢屢受挫,創業關鍵期本該告訴家人共渡難關,卻選擇對女兒隻字不提,甚至撒謊吹牛;

母以為替孩子抵擋一切就是愛,在孩子看來卻是不被信任和排外。

不是孩子長這麼大還不懂得體諒父母,是父母從未給過女兒懂事成長的機會。

面對女兒知曉真相後的爆發和不可理喻的責罵,林爸爸沒有任何回應,拒絕交心,好像這一切都與女兒無關,父女之間的矛盾一再僵化。

直到有一次, 林妙妙喜歡的一隻流浪貓意外死掉了,林大為為了緩解女兒的悲痛,為小貓咪安排了一場送葬儀式。正面接觸到父親的工作,孩子才明白父親的職業具有怎樣的使命感和神聖感,心結終於打開,開始理解父親。

家長或許忘了,維繫親情穩固的紐帶,不單單是血緣,還有溝通與交流;你是否主動去問一問孩子,對於爸媽不夠體面風光的工作,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03

前段時間,綜藝節目《少年說》裡的李仁志在談及媽媽的職業時,沒有避諱和羞愧。

「我的媽媽是一名外賣配送員,她認真敬業,但常常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希望大家能給像我媽媽一樣的人,多一些善意,因為當你打開門的一瞬間,看見的也有可能是我爸爸捧在手心裡的小公主。

臺下媽媽對於孩子的話十分感動,發現自己一直以來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你的辛苦孩子都看在眼裡,哪怕你不是富商大官,孩子都會為他是你的孩子而感到驕傲,並願意為你分擔一切,哪怕只是一點點。

工作從不分高低貴賤,讓人看不起的無非是為了張一戳就破的臉皮而違心編造的謊言和毫無意義的虛榮心罷了;

孩子,當你抱怨父母的工作讓你丟臉時,你會發現:你嫌棄的是你自己,那些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會嫌棄你的。

也許你現在還無法給孩子提供多高級的教育環境,但這並不影響你給他一個富有意義的暑假!

針對很多孩子坐不住、看書困、沒興趣的這一情況,我們特意抽出時間從「清華附小推薦的小學生必讀書單「和「小學生必讀課外書目推薦」中精選出最受孩子們喜歡的102本必讀書籍;

按照兒童文學、國內名著、科幻小說、詩與散文、中國古代文學等多個標籤進行分類;精心為孩子們打造出一款只需利用碎片時間、便能輕鬆提升閱讀能力,增強閱讀興趣的暑假讀書營。

書單樣例

鑑於不同年級孩子,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同,我們還參考了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表和多項中國兒童思維訓練法,推出對應年級,不同的閱讀計劃,應用在本次讀書營中。

為了保證提升效果,我們前期特別找來100名不同年級的小學生,試用這套方法來進行階段測試,結果表明只要認真堅持,每個人的進步速度真的讓人大吃一驚!

如何報名?

掃描屏幕下方二維碼

即可進群參加

趁著這個暑假,快速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讓他在短短兩個月內,收穫意想不到的成長吧!

相關焦點

  • 父親騎三輪車來接,女兒捂臉覺得丟人:你看不上父母的樣子才丟人
    話糙理不糙,不管父母長相如何、家境如何,都不應該嫌棄生你養你的父親/母親。然而,現在以父母職業/長相為恥的子女卻比比皆是,叫人寒心。看過一個視頻:視頻中父親騎著三輪車去接女兒,但女兒卻捂著臉,一個勁地把頭埋在校服裡,仿佛深覺丟人。看見那個女孩子極力掩飾的模樣,卻讓人無比心疼起那位父親。
  • 「你會嫌棄父母職業丟人嗎?」男孩一句話,全網淚目了……
    是啊,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又孝順,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像這位小男孩一樣,能夠發自心底的尊重父母的職業,體諒父母的辛苦。 2. 父親為平息女兒怒火,讓女兒先吃飯,誰料,女兒卻拍開父親的手,喊道: 「不許吃!別碰!你今天碰死人了沒有?!」
  • 父親買新三輪車接女兒,女兒嫌棄丟人不願露面,像極小時候的自己
    湖南懷化的一所中學門口,人們看到有一位父親開著一輛大紅色的三輪車,準備接自己的女兒回家,而這一個女孩坐在三輪車上,可能覺得被同學看見會丟人,直接用整個校服把整個頭包了起來,父親站在邊上很難堪的笑著,這一幕也被人拍攝下來,不少人都說小小年紀就已經懂得人言可畏。
  • 《少年派》:17歲女兒罵父親工作丟人,孩子的教育哪出了問題?
    今天我看到了第26集:妙妙發現了她爸爸的新工作後非常生氣,林爸爸中年失業,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在殯儀行業的工作,沒曾想忙了一整天的他,飢腸轆轆地回到家,非但沒有得到女兒的理解和關心,反而被孩子指著鼻子、直呼其名地嫌棄丟人,女兒甚至不允許他上桌吃飯,看到這把我氣得不行:這是一個女兒對待愛她的父親的態度嗎?不可思議!
  • 佟麗婭遭4歲兒子「嫌棄」:感恩的孩子,是父母生命裡的光
    《時光錄》中寫到:「親情,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淨的感情了,除了愛與呵護,還應該有感恩。」很多時候來自子女的一句問候,一份關心,一點回報,就足以讓身處困境的父母感知到溫暖和幸福。父母最大的悲哀,便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那些不懂感恩的孩子,哪一個不是在父母親手操縱下,慢慢滋生出來的毒瘤。
  • 《安家》嚴家夫妻引熱議:父母最大的財富,是養一個懂感恩的孩子
    得到的太容易,便不會懂感恩。公婆都把房子給準備好了,房貸也沒有,小兩口無債一身輕,生活很安逸卻未必能體會到生活的艱辛,怎會懂得你們的不易?年輕時太輕鬆不是一件好事,忘記了努力,也錯過了最好的升值時機。大多數父母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能省則省,把所有好東西都留給孩子。父母想儘量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想給孩子更多的愛,這本沒錯。
  • 趙奕歡太嚴格,帶男友見父母飯桌上控制對象飲食,引父親發怒
    趙奕歡太嚴格,帶男友見父母飯桌上控制對象飲食,引父親發怒 9月26日,《哎呀好身材2》更新了最新一期。節目上,趙奕歡帶著男友去見自己的父母,四人在一起吃飯時,嚴格的趙奕歡,依舊監督著男友的飲食情況,全程盯著男友,讓男友不要多吃。趙奕歡的舉動,引起了父母的不悅,親媽直接為女兒男友說話,親爸更是因為女兒有些苛刻的標準而發怒,指責起了自己的寶貝女兒。
  • 《少年派》張嘉譯被女兒大罵「丟人」:做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嫌棄父母
    精心設好局之後,回到家中,把電線纏到母親的雙手上,告訴她這是自己新買的按摩器,然後接通了電源。 聽到母親發出微弱的聲音,他又抄起了板凳繼續作惡,母親垂死時,嘴裡還不停地在喊:「么兒、么兒.」 當法官問起弒母的理由時,他說道:「我媽幫大哥照顧孩子,卻不幫我帶孩子。買房還差首付,沒錢。」
  • 被孩子嫌棄是中年父母的宿命?做好這4點,安全度過
    俞敏洪曾在北大演講中提到,「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天生的宿敵,他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成績好,懂得體貼父母,總之,別人家的孩子什麼都好。」之前有一篇關於父母送女兒上大學時被嫌棄的文章,引起大家關注。在大學開學的第一天,孩子們基本都是被父母送到學校,父母依依不捨的離開。
  • 父親接孩子放學,因衣服髒怕丟人,孩子的話裡藏著家庭教育的真相
    這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件事:一位父親在工地上班,下班後去接孩子放學。看著全身髒亂,遍布灰塵的衣服,他很怕自己給孩子丟人。父親忐忑不安,在學校門口不停徘徊。當臺上的老師講完這些話後,臺下的學生無一不痛哭流涕,齊刷刷跪在父母面前,給父母叩頭,站起來之後彼此緊緊相擁而哭。這一幕其實很多人都不陌生,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採取這種「感恩演講」的方式,教育孩子要懂得理解家長的心酸,感恩父母。
  • 父母工地下班接娃,衣服太髒怕給兒子丟人,孩子一句話感動父母
    可還記得小時候的事情,夏天坐在自行車後座,手裡拿著冰棍,父母載著我們去兜風。身邊都是溫熱的風,又正好遇到黃昏,就在當地的小縣城裡,逛了一圈又一圈,雖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父母總是儘可能地滿足我們,後來長大了,偶爾會想起小時候的事情,雖然有些已經記不太清楚,但依然記得當時幸福的感覺。
  • 女星上節目譴責父親:母親生產父親卻和小三約會,還被嫌棄是女兒
    據臺媒8月5日報導,臺灣人氣女星邵俐妍日前在節目上怒懟自己的親生父親。不顧及父女情分,對著鏡頭公開攻擊自己的父親,大多數網友對邵俐妍怒罵親生父親的第一反應都是她「大逆不道」。不過聽完邵俐妍的講述後,網友也能明白她對父親怨氣大的原因,畢竟像邵俐妍爸爸這麼毀三觀的父親的確少見,他的所作所為也讓網友耳目一新。
  • 女星上節目譴責父親:母親生產父親卻和小三約會,還被嫌棄是女兒
    據臺媒8月5日報導,臺灣人氣女星邵俐妍日前在節目上怒懟自己的親生父親。不顧及父女情分,對著鏡頭公開攻擊自己的父親,大多數網友對邵俐妍怒罵親生父親的第一反應都是她「大逆不道」。不過聽完邵俐妍的講述後,網友也能明白她對父親怨氣大的原因,畢竟像邵俐妍爸爸這麼毀三觀的父親的確少見,他的所作所為也讓網友耳目一新。節目中,邵俐妍開頭就解釋自己父母會結婚純屬意外,因為她父親一點都不穩重,壓根沒把婚姻當回事情。邵俐妍表示自她有記憶以來,爸爸基本是遊手好閒的狀態,完全沒想著掙錢養家,而他唯二的活動就是打遊戲或去舞廳蹦迪。
  • 我媽是商場銷售,怕被同學遇到丟臉:孩子嫌棄過你的職業嗎?
    嫌棄父母的孩子電視劇《少年派》中,林妙妙從同學口中得知自己的父親整天泡在殯儀館工作,讓自己在學校很沒有面子,抬不起頭,甚至不敢上學。她回到家中,惱羞成怒,質問父親林大為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工作。不管林大為和王勝男怎麼解釋,林妙妙就是不聽,非要林大為辭職不可。孩子的這份嫌棄不加掩飾,狠狠地戳痛了父母的心。
  • 感恩節:做父母的要學會感恩孩子,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課
    而媽媽則心滿意足的享受著,並把餅乾遞給了孩子,還不忘誇讚孩子有禮貌。這位媽媽我經常見到,她每次都會要求孩子說「謝謝」,但自己卻沒有任何回應,哪怕只是簡單的「不客氣」。這一幕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我腦海中卻回想著一位做教育的朋友說過的話:「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的課!」
  • 父親在女兒心中的情商角色
    有煩惱,必須找管道說出來或是紓解開來,逃避、依賴、發脾氣都不是好的方法。這樣的道理父母多少知道,可是自己卻不會做,更遑論教導孩子了。許多母親都會找我抱怨自己先生總是把教育孩子的責任丟給媽媽,孩子只要發生了問題就指責母親,完全忘記孩子身上有一半DNA是來自父親自己。情商教育教的就是在自己心情不好或是遇到挫折時,學習去檢討自我、思考解決方案以及面對問題,人的成長一定會有失敗跟挫折,如果父親總是自卑的去逃避現實,你又如何能教出一個身心靈健全的孩子呢?
  • 父親搬瓦20年供倆女兒上大學: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是父母在奮力...
    1手上是生活,眼裡是希望昨天,大麥看到一個感人視頻↓↓↓山東淄博的一位父親,搬瓦片20年,供兩個女兒上大學。雖然工作非常辛苦,但為了自己正在讀大學的兩個女兒,大叔卻無怨無悔。他說:「自己是個高中生,沒上過大學,兩個女兒替他圓了大學夢;這個工作實際上很累,但兩個女兒很爭氣,都考上了大學,只要孩子們過得好就行了。」
  • 《7號房的禮物》:6歲的父親能為上小學的女兒帶來什麼?
    所以在藝勝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陪爸爸一起玩耍也懂得照顧爸爸的大孩子,也是知道家裡一切花費的小大人。反思我們的當下生活,大部分的家庭都是正常的,幾乎沒有重大苦難,只被一些細碎的雜事煩心著,但和家裡只有父親、還需要自己照顧的藝勝比起來,我們貌似還沒有藝勝活得快樂、活得自在。
  • 【父親節】父愛如山,感恩有你
    父親節到來之際,黃浦分局開展一場感恩教育,組織民警在忙碌的工作之外和父親合影、說說心裡話、匯報自己的生活工作情況,感恩育其教其的偉大父親們;對新晉升的父親,則是提醒不要以「工作忙」為理由而忽視了與孩子的陪伴,樹立不同的榜樣形象,將自己的萌娃當做努力工作維護治安的動力~!
  • 來自樂豆叔叔的女兒:站在父親的肩膀上看世界
    每個人從出生以來,便在不斷地學習如何改善自我,而回想起來,孩童時候父母的教育於我尤其重要。在那個無憂無慮的人生寶貴階段,自己有過很多新的認知,犯過許多幼稚的錯誤,也養成了一些延續至今的好習慣。記得高中的時候發表過一篇關於母親的文章,這次恰逢春節,我便自作主張借用這個平臺,從女兒角度談談家庭教育有關的一些體會,也順便聊聊舊事,算是對父親遲來的感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