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看過86版的《西遊記》,對裡面的劇情印象深刻,但除此之外,關於《西遊記》的其他解讀,你了解麼?
在如今這百花齊放的時代,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多一種思路並非壞事。作為一個只通過電視劇了解《西遊記》而從未看過原著的普通人,我第一次被動漫《一人之下》裡關於西遊的觀點解讀驚豔了,躺在被窩裡直呼「神了」的感嘆。更重要的是,訝於經典和動漫結合的展示,呈現出出其不意卻又令人讚嘆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普及了無知大眾,以至於我滿懷著敬佩之心去看待這段解讀。
那麼,站在國漫《一人之下》的視角看西遊,它講的是什麼呢?
《一人之下》漫畫裡,將西遊看作是人的修行,悟空為心猿,白龍為意馬,八戒為情慾,沙僧為脾土調和,三藏為修行者,娓娓道出以道家學說的思想。
心猿悟空:心肺對應的地支是申,所以把心肺陽氣比喻成一隻火煉的猴子,猴子上竄下跳,對應了心之相,這就是心猿。為了鍛鍊心猿,所以要去遊歷,去經歷,經歷越多心智越堅定,因此心猿又被叫做行者,而心猿必須要修煉到一個「空」字才能圓滿,所以心猿的目標就是悟空。
豬八戒悟能:肝腎陰氣,五行配幹支,肝腎對應水亥,所以陰氣被形容為一隻水浸的豬,這豬專司人的七情六慾,貪淫好色,若不加以約束,對心猿威脅極大,所以鍛鍊這隻豬的方法需要持戒,因此取名為八戒。但是人之情慾並非完全一無是處,要懂得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所以豬的目標是悟一個「能」字,名為悟能。
沙和尚悟靜:人的身體需要信仰協調,達到一個平衡,所以,脾之能量,五行屬土,為調和心陽和腎陰之物,所以叫做沙和尚,當陰陽有矛盾時負責打圓場,所以他自己首先不能太鬧騰,所以要悟一個「靜」字,名為悟靜。
這樣的《西遊記》是否顛覆你以往的認知,讓你眼前一亮?一直很想向朋友安利國產的動漫《一人之下》,無論是從畫面的精美程度,還是在劇情製作上,堪稱雙一流水平。《一人之下》動畫的世界觀很恢弘,將中國神話或歷史一一解構重組展示,對於經典看法的另闢蹊徑又可自圓其說,對觀眾有極強的吸引力。更進一步的,竟覺得描述人物亦可像漫威式的一系列超級英雄獨立成章、再糅合,塑造一個全系統的東方式神話-歷史英雄文化,以現代的動漫形式讓更多人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顛覆傳統認識的同時,亦是在輸出優秀國粹,值得人們關注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