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高檔菜,農民拿來餵豬,豬乸菜有何價值?種植該注意什麼?

2021-01-12 油茶農夫

豬乸(nǎ)菜:別名還叫漂菜、牛皮菜、光菜、豬麻菜等等,各地方叫法上有區別,真正的學名叫莙薘菜。這種菜在湖南都有種植,不過因為它的口感不好,很多人不願意吃,但是農家住戶都會種點,剁碎餵雞餵豬還是非常不錯的飼料。

莙薘菜的原產地在歐洲南部,在公元5世紀(東漢)從阿卡伯傳入我國。按照顏色分可以分為白梗、青梗和紅梗三種,在農村裡種植以青梗最多最廣,是可供食用、飼料、觀賞等剁種用途。

莙薘菜分布很廣,葉子不僅可以做蔬菜飼料,葉子、根和種子還能入藥,還具有清熱解毒、行氣止血的作用在很多的大超市裡,都把它作的高檔蔬菜出售。而農村人種著全是當飼料,因口感不好,略帶苦澀味,很少去食用。

莙薘菜的種植:種植莙薘菜,在我國的中部、南部,一年可以種兩茬,分別在春季的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種,在夏季採收。秋季播種在8月上旬到10月,在來年的採收。在我國的東北、西北等高寒氣溫地帶,一年只能種一茬。

種植莙薘菜有四點要注意:第1、喜肥:在移栽定株時,要上足底肥,一般都是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每次剝葉片後,要及時追施稀釋的人尿,灌溉掌握「見幹見溼」的原則。

第2、防病蟲害:蚜蟲、地老虎、潛葉蠅是對莙薘菜最大的蟲害,很多都是土壤裡自帶的蟲源。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等,要及時多選用高效低毒,容易被光解水解的藥劑。在病害上特別少,只有在蟲害上要注意,只要把農家肥充分腐熟,不帶蟲卵,基礎上就無防治。

第3、溫度:這對莙薘菜來說,只要不是高寒之地,在零下5°都還能緩慢生長,最適合生長的溫度在20~25°。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是在疏鬆、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沙壤土生長比較好一點。

第4、對環境的要求:莙薘菜喜歡冷涼溼潤的氣候,耐寒性和耐熱性都特別強。種子在4~5度的情況下,都可以緩一下的發芽。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怕澇。二氧化碳濃度的高低對莙薘菜有增產的效果。

我是小趙,莙薘菜對土壤、生長環境要求不高、是比較好種的菜種,也被稱了懶人菜。市面上很多人把它的價值吹捧上了天,種的人也都是小面積種植,其味道帶有苦澀味,很多人都不是很喜歡!

相關焦點

  • 從用來餵豬到餐桌上的高檔菜,這種蔬菜經歷了太多的波折
    小編是個鄉下人,過去,村裡有很多養豬戶,每個門都會放一個盛泔水的桶,晚上,會有人挨家挨戶收集泔水,撿起來餵豬。然而由於當時的生活條件惡劣,人們只能勉強吃到足夠的食物和衣服,怎麼會有這麼多潲水餵豬?因此這些養豬戶基本上在他們的田裡種植了幾種作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後河(牛皮蔬菜)和紅薯。
  • 這菜以前在農村拿來餵豬,如今城市人卻搶著吃,營養價值實際很高
    這菜以前在農村拿來餵豬,如今城市人卻搶著吃,營養價值實際很高!它就是空心菜了,營養師大喬說過,空心菜有著「綠色精靈」的美稱,還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它所富含的維生素、植物纖維等營養成分,可以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還具有緩解口舌生瘡、清除口臭的作用,深受大家的喜愛。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蒜蓉空心菜的具體做法,有興趣的趕緊一起學習一下吧!
  • 曾拿來餵豬,嫩葉是菜,根部是藥,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你們認識嗎
    曾拿來餵豬,嫩葉是菜,根部是藥,價值珍貴,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你們認識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身體養生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特別是飲食方面相當注重。霧水葛為蕁麻科霧水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長得不高,有時長達90釐米,葉的兩面粗糙而薄有疏毛,花小,為淡綠色或深紫色,瘦果卵形而尖,顏色是黑色的,非常有光澤。
  • 此種野菜俗稱「拒馬菜」,以前農民拿來餵豬,如今城裡賣20元一斤
    ,野菜食用逐漸縮小,但要說起這野菜的味道,現在很多人看法不一,對於很多城裡的朋友來說,他們很多人沒有吃過野菜,就會覺得野菜的味道非常好,從內心裡就覺得這是一種風味獨特,天然無汙染、安全無農殘、營養價值高的一種食品,很多人也會專門到農村去採摘野菜,但是在農村很多農民朋友卻對於野菜是另外一種認知,覺得口感並不是很好,筆者也是這麼覺得,或許我們從小就吃膩了,很多野菜味道也有點苦,纖維也比較粗,但是野菜近些年逐漸走入到城裡消費者的餐桌上
  • 曾拿來餵豬,既是野菜,也是藥,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了解下
    曾拿來餵豬,既是野菜,也是藥,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了解下!因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所以對農村生活有一種特別的情懷,最近常常在想,等自己年老一些就回老家養老,過上回歸自然的鄉野,這也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吧。鄉下有吃不完的野生蔬菜,一年四季均有採摘,而且種類繁多,常被採食的野生蔬菜就100多種,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 以前用來餵豬的菜,如今成為英德經典美食!你喜歡吃嗎?
    以前很多農村人都將它用作餵豬,故又名「豬婆菜」。這種菜,長勢快,不易生蟲,葉片大,有點像菸葉。小時也知道這種菜和番薯葉一樣,都是拿來餵豬的多,但人有時沒有其它菜時也吃。現在,正是生產豬婆菜的季節,連州的菜市場有賣,買回來和辣椒或豆豉一起炒,也是美味,呵呵,真的很可口,有道是:菜園有菜綠婆娑,廣東有名叫豬婆。
  • 過年,農民自己殺的豬,為啥都不餵飼料?有什麼區別嗎?
    農村養豬不限定什麼餵法,只要有包穀面少量拌入各種雜食如菜葉地邊山上各類野菜植物就行,肥膘是豬品種關係,我們地方老品種本地豬可達成人4指厚的肥膘,煮砣砣肉只放鹽就空氣中都是肉香味,我前些年經常到山區打工,只要有時間回家就買10多20多斤帶回家洗好砍小砣清水煮。
  • 種植一次能收穫十餘年的懶人菜,如今菜農卻不願種植,這是為啥?
    種植一次就能收穫很多次的懶人菜深受農民的喜愛,比如黃花菜、韭菜等,都是農民喜愛的懶人菜。黃花菜只要種植一次,在此後的幾年都能連續採摘,韭菜種植一次,每年都能收割好幾茬。其實除了這兩種懶人菜以外,還有一種懶人菜,只要種植一次就能收穫十餘年,對,它就是蘆筍。
  • 在養豬的過程中,給豬餵野菜有啥好處?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無非是碰上好的行情,並且豬要養得好。其中,行情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而養好豬是可以做得到的,只要養豬戶們加強豬群的管理工作,在減少豬生病的機會同時,儘量降低成殖成本即可!因此,在農村裡養豬的人們,都會利用身邊豐富的青綠資源,再搭配上適當的精飼料,既可以補給豬的營養需求,又能大大地降低養殖成本!那麼,現在咱們聊一聊,在養豬的過程中,給豬餵野菜有啥好處?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農村有一種「懶人菜」,放著不管都能收穫十年,農民卻不願種植
    在農村就有一種「懶人蔬菜」,種植下去後不需要怎麼去打理,放著不管都可以持續收穫十年左右,不少農民卻不願意去種植,它就是菊芋。 菊芋儘管是外來生物,它卻和紅薯、西紅柿一樣,短時間內就流傳大江南北,深受大家的認可,尤其是在艱苦年代裡,它還是一種救濟糧,不少人因它吃飽飯。
  • 柴良:府谷殺豬燴菜
    一九六〇年代前期,食難果腹,煮爛菜幫子也不寬餘,豬也跟著人遭罪。有一年,東院的黃四爺爺捉回一隻豬兒子,滿餵一年才殺了二十七斤肉。殺豬時舀了兩瓢開水,倒在臉盆裡就把毛煺了個精光。臨了罷用小盤秤就稱出了分量。因此,人無餘糧餵不出大肥豬。牛羊驢馬騾不怎麼待見葷腥食物,卻不嫌棄稍微柴質的飼料,許多秸稈可以讓其嚼得津津有味。
  • 從「玻璃溫室」到「家庭陽臺」 種植「高原夏菜」富了蘭州榆中6萬...
    目前,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集團連市場建基地帶農戶  在甘肅康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裡,十多位女工正在包裝各類蔬菜,辣椒、黃瓜、芹菜等經她們的手分揀、包裝、稱重後,將成為精品菜運送到各大超市,「走」上市民餐桌。
  • 如果你家還有種植此物,希望別將「它」摘去餵豬,相信我
    摘要:如果你家還有種植此物,希望別將「它」摘去餵豬,相信我。瓜類植物在農村裡非常多,而且它們也非常好種植,即便是路旁一不小心掉落一粒種子,它們也能生長出來,如果沒有被任何東西破壞到的話,有的也能枝繁葉茂。
  • 超哥的農莊:學習銀耳的種植,5個注意事項分享給農民
    超哥的農莊歡迎你,大家好,我是本期的小編超哥,又見面了,超哥繼續分享種菜方法,銀耳大家不陌生,吃銀耳美容,大家都知道,現在飯店炒什麼菜幾乎都有銀耳這樣的菜,銀耳對人身體有一定的好處,而且種銀耳的人一般都是農村的人在種植,今天超哥就分享一下銀耳的種植,5個種植注意事項分享給農民,讓農民輕鬆種植銀耳
  • 從「玻璃溫室」到「家庭陽臺」 種植「高原夏菜」富了榆中6萬多農戶
    目前,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康源公司5000平方米的玻璃連棟溫室裡,一排排的綠色蔬菜讓冬天呈現出春天般的盎然生機。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過去在田間種植綠菜,從播種到採摘需要大量的人工,現在通過科學技術栽培、實時監控調試,只要兩個人就可實現水培菜批量種植。」記者注意到,在這些生長茂盛的蔬菜根部,每一排架子上每隔15釐米有一個約5釐米的小孔,水培菜的根部就栽在其中,架子下端連接管道。
  • 這種西蘭花的縮小版,可是國外的高檔菜!
    這是國外的高檔菜,主要種植在雲南! 今天說的就是袖珍西蘭花。西藍花原產於澳大利亞。與傳統花椰菜相比,這種花椰菜看起來還沒有長大。在19年的一次展覽上,展出了這種袖珍花椰菜。據說是西蘭花蔬菜。它更像是手中的一朵花。它很小。這麼小的花椰菜有什麼好處,產量如何?
  • 這菜又叫「長壽草」城裡賣5塊,農村餵豬都不要,我卻像撿了寶
    這菜又叫「長壽草」城裡賣5塊,農村餵豬都不要,我卻像撿了寶前幾天去農家院採摘,其他人都認真的在那摘取喜歡的菜,就小寧一個,突然發現菜地邊上長了好多馬齒莧。老闆說不是,就是菜地裡隨便長的野草,拔都拔不過來,你想要就自己拔吧,不要錢。一聽這,小寧樂了,要知道城市裡鋼筋水泥,即便綠化的很好的小區,也不會有這種野菜的,想吃了,都是要早早地趕早市,有擺攤的農民會賣各種野菜,像這種馬齒莧,新鮮的也都要5塊錢一斤呢。於是擼起袖子,開拔,不一會功夫就裝了滿滿一大袋子。
  • 曾在田邊常見,嫩葉能當菜吃,如今價值頗高,老農愛挖根煲湯
    現在很多人都有吃野菜的習慣,尤其是城裡人,對野菜更加鍾愛,甚至願意花高價購買。放在八九十年代,野菜並不是什麼稀罕東西,它在農村隨處可見,農民經常打野菜回來餵豬,偶爾也會吃一些野菜。而這些野菜的食用習慣也被保留至今,刺莧曾經是田邊常見的野菜,它的嫩葉可以當菜吃,很多農民就鍾愛這口菜,經常將它的根用來煲湯。
  • 水田裡一種四葉草,曾遭農民痛恨拿它餵豬,如今卻成搖錢樹
    水鱉也被人們稱為芣菜,它屬於一種浮水草本植物,通常喜歡生長在靜水池沼中,像一般農村的水田裡,經常成為它們生長的優選之地,因為那裡面的水分以及有機物都比較豐富,對植物的生長非常有利,另外,這種水鱉的外形也比較有特點,是水田裡經常可以見到的一種四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