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納講解
吐納的修法,在於一個緩吸,急吐上,但這個急吐也只是說比吸的時候要略略急上那麼一些,這個中的尺度,也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而需要自己在吸吐有餘地的情況下,自己去找這個狀態。只要你覺得在這個狀態下,你有些暈,就說明,你不是吸的急了,就是吸到底了,或是吐的急了,吐到底了。
一般是吐氣比吸氣略急略長一點,但每個個體不同,所以舒服舒適的狀態也有所不同,需要自己調理拿握。從五分鐘修起,找好了,再修十分鐘,習慣成型了,就正常修行來講,一般是最少半小時。
體質略好一些的,吸時就比正常呼吸要略長和急一點,吐的時候也比吸時急一些。
體質一般的,吸時就比正常呼吸要略短和略緩一點點,吐的時候也比吸時急一些。但個中速度長短,還要視每個人的身體,腦容氧量的不同,自己去試出一個吸吐時,舒服舒適的速度和長短。
切忌,無論是吐納,還是打坐入靜,皆有一法在內,即是道法自然。自然即是舒適,舒服。
不要象有一個人那樣,講給他吐納,吸時要緩,他就緩慢的不行,結果一樣的頭暈腦漲的。這個緩對於咱們平時的呼吸來講差不多,跟據不同的人的身體不同,自己去體會一下。
呼氣時引導呼氣的氣息從鼻子慢慢的下沉到小腹氣海穴的範圍,呼氣時要做到呼氣的氣息儘量時間長一些,呼氣時緩慢均勻,每一呼氣氣息要儘量深一些,每一呼氣都要仔細體會觀察,在呼吸鍛鍊過程中把「注意呼氣」放在第一位,但做到呼氣細、長、緩、均、深的同時也要呼氣自然舒服,不能故意用力強求,舒服自然為宜,慢慢的進行調節呼氣。
吐納是一個單獨的修行方法,是基本上以一個固定的頻率和速度來吸氣吐氣的一個不停反覆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不需要你入靜,只需要你按著對自己來講,找到的那個舒服的吸氣和吐氣的辦度,長短,來反覆的不停的吸和吐,同時加以意念。這個吐納之法,並沒有一定要固定的時間斷來吐納。但一定要記住,修行重要的是心,修行就是修心。所以,子午訣及打坐相關知識裡所講的,忌諱之處,一定要切忌,生氣的時候不要行功。最好在心境平和的時候,去行功。
吐納最好的地方是空氣清新的地方,如高山,好水的邊上或是氣味清新的地方。但現在在城市裡的人多,就沒有這麼多條件了,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其實功效基本上差不多的,在家裡就可以,不用想那麼多,功效差不多的。
如果有條件的,還可以去弄些玉石或水晶,先放在南窗那曬上他幾天或九天,然後放在自己打坐或吐納的屋子裡,就更好了。
記住,沒事常曬曬它。這個曬,起到的作用是避免有的玉石,雖然是玉石,但有的玉石陰氣很重。這樣曬上幾天,其中可能會有陰氣的,就會被散掉,這樣再放到屋子裡,就不會損耗自己的陽氣了。
一定要口吐氣,這樣才能把舊氣吐的淨。
氣到哪裡去了,不用去管他,願意到哪裡到哪裡,只管你的意念就行了。以後意念也不管了,就只管那兩道氣了。
不需要去管其它方面的松還是緊,只需要去管你的吐和吸的意念就是了。修習時間長了,就能達到不去管其它的感覺了,當你在感覺其它的感覺時,其實就是你的意念出小差了,越想越出小差,不想它就是了,不管它就是了,習慣成自然。
吐納答疑
學修金:我也曾經有過噁心嘔吐的經歷
本法呈:修到噁心,嘔吐,在身體正常的狀態下,就是你吸到底,和吐到底了,再簡單些講,就是吸過頭了,吐過頭了。
學修:我有個問題,吐納的時候鼻吸口呼不需要舌抵上顎嗎?跟呼吸好像有衝突。
本法呈:不衝突,呼時自開,呼完自閉,習慣而已。
學修:不練吐納也能成仙嗎?
本法呈:不練吐納的,也有能成的。
學修:打坐時候的呼吸,是都用鼻子,還是鼻吸氣口呼氣啊
本法呈:打坐時,呼吸皆是鼻子,吐納時,則是吸用鼻,呼用口。
學修名:師傅,請問練吐納後,不是頭痛,反而是胸口痛,不知道是否哪裡操作不正確?
本法呈:如果是胸口痛,在正口是胃不好,在正中偏左,是呼吸系統不好,屬於病理調整,屬於正常調理。
學修名:差不多是兩乳正中,透到背後去
本法呈:那是胃不好,一般是有輕度胃炎或胃潰癢及胃寒。如果是從後背疼過來的,那就是你後背胸椎處受過涼,屬於正常的機體病理調整。
學修名:另外,好像是練了之後才有感冒現象,喉嚨不太舒服,我算是感冒還是因為吐納後才有的?
本法呈:吐納不會讓你感冒,多數是你正好趕上了。
學修花:我頭好痛~
本法呈:是吐納的行功過程中頭疼嗎
學修花:不是過程中,不過沒事的時候我就練,然後今天爬山去道觀參拜後就開始了。
本法呈:你的情況,一般是屬於機理調整,一般有這種情況的人,以前一般都伴有失眠,很難進入深度睡眠。
學修名:另外,請問好像是命門附近,有股熱熱的往前跑,或是肚臍有股什麼往外跑,這個也是正常嗎
本法呈:屬於正常。
學修三:初次吐納會感覺氣悶啊。
本法呈:感覺到氣悶的原因,是你沒有好好仔細的看好吐納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吐納要求的是:自己一定要先找到那個讓自己舒服的吸氣和吐氣長短及速度,你說的這種氣悶的情況,就是你吸的到底了,或者吐的到底了,要不就是你吸的太緩了。
學修名:呼吸轉換時,是否需要停頓?
本法呈:呼吸轉換時,一般都有一個小的停頓,因為勢到弱時等於停。
學修名:這個停頓需要加強嗎,比如停頓幾秒,還是順勢就轉換,不需要刻意停頓?
本法呈:這個停頓一般就是稍停,就是一個換氣的過程,不需要刻意的去停。
學修名:呼吸,比較快時,並不會頭痛,但是會其他不舒服,類似運動過度後,筋骨疼痛,這是否表呼吸過度了?
本法呈:肺經,是一帶帶百脈,正是因為這個功能,才能用吐納這個方法,通過肺經來清洗身體百脈。
【學習了解功法課程,詳情請加老師微信:771344928( 備註:學習)免費發送教學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