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口型,體會氣息
吐氣發聲是六字訣獨特的練功方法,因此,應特別注意口型的變化和氣息的流動。氣息通過喉、舌、齒、牙、唇時的流動線路與口型的變化密切相關。六種口型產生特定的六種氣息運動方式,進而對內氣與相應的臟腑功能產生影響。因此,習練者必須注意口型的要求,校準口型。口型正確與否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出聲時體會字音是否準確,二是體會每個字的正確口腔氣流流動方式。
此外,習練時還要掌握好「先出聲,後無聲」的原則。習練者在初學時可採用吐氣出聲的方法,以便於校正口型與讀音,防止憋氣;在練習熟練以後,可逐漸過渡為吐氣輕聲,漸至勻細柔長最後吐氣無聲的狀態。
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六字決》課題組認為:「氣息是六字吐氣時的關鍵,而不是聲音。發聲是吐氣力度增加,氣流由慢變急、由清變濁的表現,中醫認為其偏重於瀉法的作用,不利於我們健身氣功保健養生的基本目標。」「經實踐觀察與研究,辯證地運用六字訣吐氣發聲法,可以起到開通氣脈,振摩臟腑,調和氣血,強筋健骨的作用。 」
寓意於氣(呼吸),寓意於形
健身氣功六字決強調意念與舒緩圓活的動作、勻細柔長的吐氣發聲相結合,寓意於氣(呼吸),寓意於形,不過分強調意念活動。習練時要注意協調自然,勿忘勿助。倘若用意過重,則易導致動作僵硬、呼吸急促,反而達不到松靜自然的要求。同時,在形體上也要放鬆自然,不要過多注意肢體運動的規格,形松神靜才能使呼吸漸緩、脈搏頻率降低,使氣機的升降開合調整到最佳狀態。如果心意過重,導致肢體動作僵硬,必然破壞機體的內部平衡,也就達不到調整氣機的作用。在本功法中吐納為主,導引為輔的要求,就是講兩者間的有機結合,而不是簡單的吐納加導引。
注意呼吸,微微用意
呼吸的方法最常用的有自然呼吸或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又分為順腹式呼吸與逆腹式呼吸兩種。健身氣功六字訣中的呼吸方法主要是逆腹式呼吸。其方法與要領是:鼻吸氣時,胸腔慢慢擴張,而腹部隨之微微內收,口呼氣時則與此相反。這種呼吸方法使橫膈膜升降幅度增大,對人體臟腑產生類似按摩的作用,有利於促進全身氣血的運行,並且功效非常明顯。但初學者應切記,呼吸時一定要注意微微用意,做到吐惟細細,納惟綿綿,有意無意,綿綿若存,不能用力,絕不可故意用力使腹部鼓脹或收縮。
動作鬆柔舒緩,協調配合
健身氣功六字決是以呼吸吐納為主,同時又輔以動作導引的功法。動作導引有活動關節、強筋健骨的作用。習練時要注意與呼吸吐納、吐氣發聲的協調配合,動作要做到松、柔、舒、緩,以不破壞呼吸吐納和吐氣發聲的勻細柔長為基本規律。
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練功時宜選擇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的地方,最好穿運動服或比較寬鬆的服裝,以利於動作的完成與身體氣血的流通。同時,要始終保持全身放鬆、心情舒暢、思想安靜,以專心練功。
練功時應注意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尤其是年老體弱者對於動作幅度的大小、運動量的大小、呼吸的長短、練功次數的多少都要注意因人而異,量力而行。練功結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保健功法,如搓手、擦面、全身拍打及散步等,以便從練功狀態充分恢復到正常狀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