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網絡「折返跑」背後:中國應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網

原標題:菜鳥網絡「折返跑」的背後:中國應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笛 北京時間3月16日晚,馬雲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捐贈比利時和義大利的一批口罩和檢測試劑,通過菜鳥網絡包機運抵列日機場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臺)樞紐,按照菜鳥網絡提供的信息顯示,抵達時間比計劃提前了幾個小時。

在過去的兩個月,菜鳥網絡在比利時列日機場經歷了多次「折返跑」。

從1月25日,武漢「封城」開始,菜鳥網絡陸續將歐洲華人捐贈的上百萬個口罩和比利時政府捐贈的呼吸機等物資從列日機場運抵中國,在最近一段時間,菜鳥又正在將數百萬個口罩和檢測試劑運抵列日機場。

列日位於歐洲中心地帶,從這裡出發的包裹最快5小時內便可送達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等主要市場,目前菜鳥正在列日機場建設一個22 萬平方米eHub樞紐。eHub是菜鳥網絡提出的一個概念,它包括物流基礎設施和基於其上的數字中樞。

貫鑠企業CEO、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對經濟觀察網表示,通過投資國際物流基礎設施,增加不同物流服務商之間粘性,是菜鳥建設其國際物流體系的途徑。

擁有一個高效的國際物流體系是上世紀包括美國、德國、日本等製造業大國曾經走過的路徑,由此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服務能力或區域服務能力的物流巨頭:聯邦快遞、DHL和雅瑪多集團等。

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邵鍾林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擁有具備全球服務能力的物流企業是每一個真正的製造業大國應該做到的事情」。

基於種種原因,中國在製造出口的高峰期並未形成這一體系,而主要依賴於海外物流公司,但在最近的數年時間中,中國郵政、菜鳥、順豐等頭部企業正在沿著不同路徑嘗試搭建這一體系。

在邵鍾林看來,此前海外快遞出現的國際糾紛和此次疫情帶來的特殊考驗都不斷提示一件事,「中國應該加快自己的國際物流體系建設」。

菜鳥「折返跑」背後

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團決定,菜鳥網絡必須無條件為抗擊疫情服務,一天後一個 「疫情物資國際運輸體系」形成,其中包含菜鳥在全球合作的32家物流企業,這些企業覆蓋了海外提貨、倉儲存儲、航空運輸、報關清關、國內運輸、末端配送等諸多物流環節,結成了一個特殊時期的國際物流網絡。

通過這一體系,在國內疫情的高峰時期,菜鳥將來自於全球共有38個國家和地區的5670多萬件醫療物資進入疫區。在海外疫情逐漸嚴峻的時候,這一物流體系又開始將各地籌集到的醫療應急物資運往海外疫情嚴重的區域。

這一體系是阿里和菜鳥近年在國際物流領域持續投入的結果,從2017年起,阿里巴巴以及菜鳥網絡就開始在全球多個城市推動數字貿易平臺和相關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

以列日為例,2018年12月,比利時聯邦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在列日機場籤訂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基於世界電子貿易平(eWTP)達成促進雙邊貿易的協定,菜鳥網絡也與列日機場籤署了一份協議,將會租賃總面積22萬平方米,在列日機場建設一個樞紐。

在與比利時聯邦政府的協議達成後, 2019年通過菜鳥從歐洲進口到中國的天貓國際訂單,同比增長近50%。

工廠驅動還是消費者驅動?

菜鳥方面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其全球物流方面投入的初衷在於為海外品牌進入中國而搭建,為進口商品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目前這張全球供應鏈網絡在日常服務著天貓國際、速賣通上超過8成以上的訂單,海淘商品能夠當日達次日達都是依託這張智慧物流網絡。

在趙小敏看來,作為一家電商企業,阿里巴巴之所以對全球物流網絡進行投資,核心在於當其貿易業務走向全球時,國內並沒有哪一家物流企業能夠提供有效的服務。

全球物流背後的本質是全球貿易。在上世紀70-80年代,伴隨著製造業、國際商貿活躍區域的轉移以及國際貿易形式從大宗運輸向高頻次、小批量貿易釋放的空間,一批具有全球運輸能力的物流服務商興起。

以聯邦快遞為例,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製造業向亞太地區轉移,聯邦快遞就以收購飛虎航空為契機,開始在亞太地區布局,並在90年代通過一系列業務拓展以及併購成為了具有全球運輸能力的綜合物流服務商;日本雅瑪多集團此前曾以大宗商品運輸業務為主,在經歷石油危機後,察覺到國際貿易形式和日本製造業產業迭代的變化,開始投入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運輸業務興起,並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物流服務商。

為什麼同樣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在出口騰飛的時期並未出現一家具有國際運輸能力的綜合物流服務商?

在邵鍾林看來,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出口型製造業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料加工模式為主,在物流、結算方式等均依靠國際供應鏈;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民營快遞發展時間較短,其前期的重心依然在拓展國內市場,而中國郵政又因為國際相關協議無法直接進入其他國家進行物流服務。

邵鍾林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應該要看到,目前民營快遞所普遍採用的加盟制形式雖然在國內市場開拓方面具有極大的速度優勢,但是並不利於其國際業務開展,此前數年,也曾有民營快遞公司希望將加盟制的模式推廣到海外,但並未成功」。

一個廣為引用的數據是,在中國國際快遞業務中,國際三大快遞企業的市場份額超過7成。

「中國應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

在趙小敏看來,無論處於何種原因,在本土企業尚無力單獨支撐國際業務的狀況下,作為電商平臺,阿里巴巴正在通過合作構建其全球物流網絡,但是這種模式並不易複製,它有賴於對國際物流基礎設施的持續投入、技術能力、支付渠道以及最重要,一個電商平臺——平臺兩端分別聯繫著龐大的需求和供應者。

在阿里巴巴之外,諸如順豐、中國郵政、中通等快遞企業也正在加快國際的布局。2018年,中通快遞柬埔寨有限公司分撥中心竣工,佔地10畝,面積6600多平方米,日均快件中轉能力可達50000票。2019年順豐也相繼在緬甸、印尼和越南通過投資或合資的形式切入本地市場。

趙小敏對經濟觀察網表示:「與國內市場相較,國際市場可供試錯的空間更小,通過合作或者投資的形式切入海外市場是一個妥帖的方式」。

但這些舉措在邵鍾林看來,目前的進展仍舊顯的有點「慢」,應該有更多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導。

以上世紀日本物流建設為例,從1997年開始,日本每隔數年就會發布一份《綜合物流實施大綱》,在一些研究者看來,該份大綱明確了在國際物流領域裡進行經濟結構改革的一系列措施,為日本的國際物流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邵鍾林看來,目前中國應有的支持措施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推動「國家隊」入場;另一方面是給予正在建設國際物流體系的企業更多支持,包括稅收、資金等多個方面。

相關焦點

  • 菜鳥早謀先行添力國際物流體系建設
    3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強國際經貿合作,加快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保障國際貨運暢通。  物流行業領軍企業正加快布局國際物流體系建設。疫情期間,菜鳥網絡早謀先行,確保物流不斷航,通過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樞紐,火速啟動全球抗疫救援通道,與此同時,通過智能物流骨幹網和數字貿易模式創新,支持跨境貿易加快復甦,助力穩住全球供應鏈產業鏈。
  • 中國菜鳥,要做國際物流的鯤鵬
    像大多數中小跨境商家一樣,他們共同的解決方案來自菜鳥——依託菜鳥的中心倉、跨境倉,從海外提貨、清關、境內配送,商家得以「一鍵」完成進口,覆蓋的境內電商平臺已超過20個;同時,通過ehub、海外倉、固定包機航線、班列、卡車構成的跨境物流體系,中國商家可以享受低於市場價20%-30%、速度卻一點不慢的跨境物流服務。
  • 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
    四是擬與菜鳥國際籤訂關於加強面向東協的國際物流合作方面的協議,規劃建設東協區域中心倉,共同建設面向東南亞跨境電商物流通道,打造中國與東協數字經濟貿易走廊。廣西日報-廣西雲客戶端記者 周軍 攝2018年12月15日,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式開區運營,南寧成為全國第三批22個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中率先開區運營的城市之一。2020年前三季度南寧綜試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通關查驗效率大幅提高,跨境電商招商不斷取得新突破,面向東協的跨境電商物流體系逐步形成。
  • 菜鳥網絡的三個新關鍵詞:全球網絡、物流供應鏈以及數字社區服務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笛在6月23日舉行的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網絡透露了三個新的關鍵詞「全球物流」、「供應鏈」以及「數字社區服務」,菜鳥網絡方面表示未來三年內,跨境包裹網絡時效要提升1倍;菜鳥驛站將升級為數位化社區生活服務站,同時物流供應鏈服務要做到工廠
  • 再增加1000架國際包機!菜鳥提速全球物流網絡助力外貿出口
    近日,菜鳥總裁助理熊偉在全球速賣通商家大會上透露,菜鳥正在啟動旗下國內和國際物流網的再加速,同時向全球骨幹網和鄉村毛細血管加大投入。在已經提供260架次包機保障出口的基礎上,菜鳥計劃再增加1000架包機,為外貿出口企業擴大增長通道。
  • 《時代》周刊:中國的菜鳥正在革新全球物流
    去年有640億個國內包裹送出,但現有的割裂的物流網絡造成了效率低下及浪費等問題。在中國的各個市縣,都不難看到快遞小哥急火火地在街邊堆積如山的包裹中翻撿快遞。包裝極度浪費也是個問題:網購一張薄薄的手機貼膜,你得從塞滿空氣囊和塑料泡沫的鞋盒大小的包裝盒裡翻出貨品。 這都意味著在提升利潤、增強環保方面還大有可為。比如可以節省燃料、包裝和減少不必要的倉儲。
  • 【融資中國】京東、菜鳥沒上榜!物流50強榜單背後的秘密
    榜單中並未看到菜鳥網絡、京東物流等科技類物流企業身影。融中財經就此採訪了京東物流相關人士,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技術創新、模式革新成焦點,物流技術受資本追捧 社區團購、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層出不窮,中國物流裝備分揀設備市場份額已近4000億。京東物流,阿里系菜鳥等在不斷壯大中。
  • 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加快推進建設 讓江西走向世界
    江西省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建設,「十四五」期間擬打造「三大板塊、十六功能分區」(高端服務板塊、先進位造板塊、現代物流板塊;鐵路口岸、鐵路物流基地、商品車物流區、綜合保稅區、口岸物流區、冷鏈物流區、電商物流區、快遞城配區、公路貨運區、商貿倉配區、戰略預留區、科技創新總部基地、國際貿易展銷之廊、健康休閒樂活水岸、高品質人才居住生活圈、臨港製造業園區)。
  • 菜鳥國際
    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菜鳥網絡」)於2013年由阿里巴巴集團牽頭成立。菜鳥是一家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專注於搭建四通八達的物流網絡,打通物流骨幹網和毛細血管,提供智慧供應鏈服務。通過技術創新和高效協同,菜鳥與合作夥伴一起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升消費者的物流體驗,為製造業創造更大利潤空間。菜鳥的目標是與物流合作夥伴一道,加快實現「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
  • 菜鳥網絡的點線面
    菜鳥總裁萬霖也表示,把快遞物流行業建設成像水電煤一樣,7×24小時不間斷運營的基礎設施和生命線,隨時隨地提供高水平服務。 很明顯,菜鳥已經不再是大眾眼中單純的物流基礎設施公司,而是一家數字基礎設施公司。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菜鳥已經將觸手從單一的物流領域蔓延至多個數位化領域。
  • 《時代》周刊:中國的菜鳥正在革新全球物流,其他國家是否會效仿?
    編者按:中國電商發展領先全球,去年有640億個國內包裹送出,但現有的割裂的物流網絡造成了效率低下及浪費等問題,為此,物流行業急需一場革新。日前,美國《時代》周刊撰寫了「中國的菜鳥正在革新全球物流, 其他國家是否會效仿?」一文,文章稱,中國的菜鳥物流正在引領行業的革新,將改變未來物流行業的形態。
  • 雲南: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打造昆明國際航空樞紐。加快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通信樞紐建設,推動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數字經濟產業先行示範區。科學合理規劃跨境物流網絡體系,建設跨境物流中心,提升通關貿易便利化水平,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物流樞紐。
  • 對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格局的...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展望「十四五」,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格局應當成為我們謀劃中國經濟下一程的重點內容。    一是新基建有助於推動數位技術產業化,形成萬億級自成體系的數位化平臺。新基建涉及的信息基礎設施如5G網絡投資、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等本身將帶來天量投資。其中,5G基站將會有500萬~600萬座,每座50萬元,投資規模將達到幾萬億。再如,各地正在興建的數據處理中心,中國今後5年將會增加1000萬臺伺服器。
  • 南昌縣:加快向塘物流基地路網建設
    經過三年的建設,向塘物流基地路網配套工程已接近尾聲,十條縱橫交錯的道路已竣工或基本完工,為落戶南昌縣的企業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保障。
  • 武漢:加快形成至鄭州、重慶等城市的「一環八向」鐵路快速貨運網絡
    構建「35+15+30」(35條商務航線、15條貨運航線、30條文旅航線)國際航空大通道,發展50條國內全貨機航線,加快形成覆蓋全國、通達全球的軸輻式航空網絡體系。——中部陸海聯運大通道加快建設。著力推進武漢天河機場、鄂州機場運營合作對接,加速構建國際及地區航線網絡,協同構建國內全貨機航線網絡,鞏固武漢天河機場中部地區國際門戶樞紐地位,推動鄂州機場建成一流航空貨運樞紐。2.突破發展「兩廊」支撐多式聯運網。加快補齊聯運轉運銜接設施短板,推進高鐵、地鐵進機場,鐵路進港區、物流園區。
  • 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菜鳥入選國際物流「國家隊」
    5月6日,國務院復工復產推進工作機制國際物流工作專班宣布,菜鳥國際成為首批國際物流運輸重點聯繫企業。菜鳥國際表示,將及時響應國家相關國際運輸需求,及時安排物資的進出口運輸。據悉,按照國務院部署要求,交通運輸部會同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12個部門,在國務院復工復產推進工作機制下成立了國際物流工作專班,建立國際物流運輸重點聯繫企業制度,通過統籌重點企業的運輸能力,全力維護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
  • 菜鳥聯盟發桐廬宣言:提升快遞員待遇,加快新能源物流車研發
    在綠色物流方面,菜鳥聯盟高度重視包裝環保工作,將把綠色包裝材料、新能源車作為2018年重點突破的公益項目,加快新能源物流車的研發和投入,共同為中國環保事業作出貢獻。此外,菜鳥聯盟成員將共同努力,在全球化等領域抱團出海,把中國快遞行業打造成全世界的名片。
  • 700億件快遞背後的中國潛力
    可以說,消費者「點」下去,機器「開」起來,商家「忙」起來,快遞「跑」起來,新業態「長」起來,共同創造了一道獨特的中國風景。商流決定物流,物流驅動商流。兩者雙向流動,就能助推全球供應鏈「動起來」。為了滿足中國消費者,眾多海外品牌通過無處不達的物流感受到14億人的消費能量;為了加速好貨走出去,菜鳥的全球智能物流骨幹網在「雙11」期間實現重點市場海外倉發貨半日達、跨境直送次日達,許多中國物流企業的速度給世界帶來了驚喜。作為生產消費的橋梁,國內國際物流的頻繁流動,為全球經濟注入穩定性,不僅證明了中國製造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證明了中國市場是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
  • 菜鳥網絡與鄂州一高校籤約:雙方將聯合共建校園智慧物流實訓基地
    5月19日,鄂州職業大學與菜鳥網絡子公司浙江驛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籤約儀式在圖書館一樓會議室舉行。鄂州職業大學校長周峰、副校長楊殿生,鄂州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劉新華,浙江驛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華中西北地區大區經理皖南、浙江驛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城市經理念正出席籤約儀式。
  • 新馬跨境物流翻倍式增長 菜鳥聯合中國快遞加速出海東南亞
    在東南亞華人愉快淘淘淘的背後,是菜鳥和中國快遞集體出海東南亞,讓中國到東南亞跨境物流從十幾二十日送達往平均六日送達快速躍進。Sharon還記得四五年前,她從淘寶天貓網購還要四處尋找轉運公司,多次填寫包裹信息。「物流時效極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