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St06
撰寫:Dudu
VSO創意空間開設的專欄,推薦一部熱門/經典影片或影視熱點,並與你分享那些鏡頭後的細碎語言,同時還有電影票、網站會員、資源等追片、追劇福利上。
話說近日,連續17天霸佔中國App Store免費榜第一的抖音,竟然被一款遊戲擠下了寶座。取而代之的既不是捲土重來的《王者榮耀》,也不是風頭正勁的「吃雞」,而是網易新推出首款非對稱競技手遊——《第五人格》。
在旗下《荒野行動》《終結者 2》均被《絕地求生》開發商藍洞起訴,死對頭鵝廠後發制人的窘境下,《第五人格》的表現看上去足以讓網易打破僵局,再次打造出一款現象級遊戲。
(對比圖)
BUT!事實卻是,如今的《第五人格》充斥著質疑和不滿,從人設到玩法都被深扒...想靠類型取勝的網易,卻又又又又一次陷入了抄襲!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一一解析。
★非對稱競技+恐怖逃生,網易將打造出下一個現象級?
從去年對外公布消息起,《第五人格》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原因無他,在當下手遊市場同質化嚴重,「農藥」「吃雞」佔據半壁江山的背景下,一款主打恐怖懸疑的精品遊戲的出現,輕易就能勾起大家的好奇。
再加上無論是前期預約的界面,還是遊戲內實際的配樂、交互,《第五人格》都稱得上是精品製作,營造出的懸疑氛圍更是讓人十分有代入感。在恐怖題材嚴格受限的國內,輕易就能滿足玩家尚未被養刁的胃口。
當然,《第五人格》最大的賣點是——國內首款非對稱性對抗競技手遊!這一類型的遊戲過去很少出現在手遊領域,和《王者榮耀》《絕地求生》這類對稱性對抗競技遊戲不同,它涉及到的社交場景更多,在體驗時間上也更符合碎片化的需求。
用遊戲本身的玩法來說,就是把玩家們分屬兩個陣營——「監管者」和「求生者」(屠夫和人類)。一個屠夫可以追著四個人類砍,人類必須通力配合才能打開地圖上的開關逃出生天;而屠夫「殺」光所有人就能獲得勝利。
正是遊戲角色在能力、信息以及獲勝條件上的不對稱性,才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增加,「不到最後一刻,永遠不知道贏得會是誰.」想想就很刺激!
無論從上面哪一點來看,網易都有足夠的優勢把《第五人格》打造成一款新的現象級手遊,然而——
★從人設場景到核心玩法,《第五人格》頻頻遭受質疑
今年對於網易來說,絕對是個多事之秋,被起訴侵犯了原版「吃雞」的智慧財產權不說,剛上線沒幾天的《第五人格》也很快就被扒出了抄襲。
主角vs《惡靈附身》
不難看出,對比圖中的主角,無論是服裝搭配還是大衣的腰帶綁法都和日本遊戲《惡靈附身》中一模一樣。
如果有玩家要說,衣服都不能穿一樣的?撞衫還不行啊?那再看下面一組
人物畫像vs《鬼媽媽》
無論是畫風還是模型設置,這兩張圖都高度一致。紐扣眼睛、麻繩頭髮、甚至是美國特徵的雀斑……千萬不要以為這真的出自同一個作品,下面是網易《第五人格》,上面卻是2009年出品的電影《鬼媽媽》。
了解這部電影的應該都知道,在《鬼媽媽》中,女主在異世界的「假母親」想要用針線和紐扣縫住女主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眼睛,所以紐扣眼什麼的完全是劇情需要,可不是用一句「驚悚暗黑風」就能掩蓋的重合。
加載頁面vs《克魯蘇的召喚》
再來看這張和《克魯蘇的召喚》海報的對比,構圖、意境、光線、配色、元素基本一致,人物站姿也是一樣的,這難道也是讓人智熄的巧合?
核心玩法vs《黎明殺機》
如果說人設、畫面只是皮的話,那一個遊戲的玩法就是它的靈魂。而《第五人格》最讓人質疑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玩法和設定與一款早已在國內「涼涼」的恐怖題材逃生遊戲《黎明殺機》一般無二。
《黎明殺機》的玩法是這樣的:在遊戲中,4 個手無寸鐵的人類玩家將合力對抗一名窮兇極惡的變態殺手。殺手的目標就是殺光所有人類;而人類則需要通力合作,利用地圖上的道具來躲避追殺,最後修理好場上的發電機,打開大門,逃出升天。
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不要懷疑你的眼睛!現在,翻到上面小編對《第五人格》玩法的描述,再看一遍,你一定會回來的。
有意思的是,面對網友的諸多質疑,網易不僅堅持《第五人格》是自研產品,還公告《黎明殺機》的製作人是遊戲的玩法顧問(劃重點:不是授權!)...這其中的深意就值得揣測了
★畫風、玩法、類型再出眾?撞上抄襲只有「0容忍」
其實,國內的手遊抄襲,《第五人格》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畢竟就遊戲抄襲這個事,真的很難說清楚。對!比小說、影視抄襲還難勝訴。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兩款遊戲的代碼完全一樣,那就是表達的雷同,可以認定抄襲;但是兩款遊戲的代碼不同,只是玩法相同,那就很難認定這是抄襲了,因為這很難證明不是巧合。
尤其是身為行業巨頭的鵝廠、豬場,完備的法務團隊,讓他們哪裡能抄,哪裡不能抄,一點實質性的破綻都不會留下。
所以,僅僅是網絡申討對這些抄襲者來說構不成任何威脅,原創也只會在日益艱難的大環境下腹死胎中。我們能做的只有抵制!堅決抵制!這是不僅是為了給原創發聲,更是給原創繼續前進的動力。
相信總有一天,國內的手遊大廠在爭名逐利的同時,會想起還有原創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