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百戰百勝,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一個是屢敗屢戰、打不過就跑的漢中王。中國歷史上,「楚漢爭霸」可以說是最具戲劇與傳奇色彩的雙雄對決。但是你是否了解,鴻門宴中劉邦是如何死裡逃生?為何項羽寧願自刎也不過烏江?詠嘆烏江自刎寫得最好的詩是哪首?來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的抖音,你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王立群,1945年出生於安徽省霍山縣,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是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2006年其登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是十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堂》擔任主講人的學者。
由於對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有著深刻的研究,講到劉邦與項羽,王立群總是能侃侃而談。在抖音短視頻中,當講到鴻門宴中劉邦是如何死裡逃生時,王立群分析指出,在鴻門宴舉行時,項羽已經失去了殺劉邦的心思,主張殺劉邦的人實際是範增,而在場的劉邦、張良、範增、項莊、項伯都知道這一點。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鴻門宴可以說是五個明白人,陪著一個糊塗人項羽吃的一頓飯。王立群認為,鴻門宴在劉邦的一生中間是個生死存亡的時刻,如果鴻門宴中劉邦被殺,中國就沒有了大漢與漢文化。
很多人在了解到楚漢爭霸的那段歷史時,都會為項羽最後的失敗而感到可惜,不明白為什麼當時項羽完全可以東渡烏江,卻選擇在烏江邊自刎。王立群認為有兩點原因,第一點是天命觀,項羽在自刎前說過這樣一句話:」天要亡我,我何渡為?「他認為老天都要滅亡他,那何必還要渡江呢。第二點則是,項羽是一個血性男兒,他寧可站著死,也不願意跪著生,而這一點也是項羽受到後人尊崇的重要原因。
從現在看來,歷史上寫項羽的詩歌遠遠多於寫劉邦的詩歌,而在寫項羽的詩歌中,又以寫烏江自刎的多。那麼在眾多詠嘆項羽烏江自刎的詩中,哪首是寫得最好的呢?王立群認為是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這首詩把項羽血性男兒的本質體現的淋漓盡致。王立群說,現在我們的民族也需要有千千萬萬個有血性的男兒來保家衛國。
2007年,《百家講壇》播出《王立群讀史記》的系列,讓風趣儒雅、侃侃而談的王立群一舉成名,成為了全民偶像。但王立群認為,自己之所以可以被大眾認可,都和自己的老師王寬行有著很大的關係。王寬行對文學作品犀利的見解,深刻的思想,投入的教學態度,都對王立群的學術研究、教學生涯起著重要影響。
在抖音上,王立群講解文學知識時,雖然全程無笑點,卻讓人不願漏聽半個字。除了劉邦項羽外,王立群還在抖音上講解了羋月、秦始皇、趙匡胤等傳奇人物們不為人知的一面,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到王立群抖音主頁上一探究竟。
責編:hxq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網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網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