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以後,手下的五大虎將都是怎麼樣的下場?

2021-01-18 鮮花暢談歷史

霸王項羽帳下的五大虎將,分別是鍾離眛、龍且、季布、英布,以及虞子期。

項羽,他是楚國名將項燕孫子,其為人勇猛好武,跟隨叔父項梁發動吳中起義。在叔父項梁陣亡後,項羽成為大軍的統帥。在巨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大敗章邯和王離所率領的秦軍。而後,項羽又率軍攻破關中,火燒秦王宮,並殺死秦王嬴子嬰。

隨後,項羽分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且自稱為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在楚漢之爭中,項羽剛愎自用,自持武力,最終兵敗於垓下,自刎於烏江。

那麼,項羽在自刎之後,他帳下的五大虎將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五大虎將之鐘離眛,他是項羽帳下的一員大將。在滎陽之戰時,楚軍被漢軍所敗。項羽聞訊後,帶兵前去救援。在打敗漢軍後,項羽乘勝追擊,派軍截斷了漢軍的糧草,迫使劉邦求和。但是,對於劉邦的求和,項羽卻不接受。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麾下的謀士陳平趁機向劉邦建議,讓劉邦用重金來買通說客,去離間項羽和範增等人的關係。最後,項羽果然中了陳平的離間計,對麾下的大臣都有所猜忌,致使他們都離開了項羽。

在垓下之戰時,因為項羽不信任鍾離眛,使得鍾離眛最後逃離楚軍。等項羽自刎於烏江後,鍾離眛投靠了楚王韓信。但可惜的是,韓信的政治敏感性不強,面對劉邦的殺意,韓信一直都沒有反抗。

在公元201年,有人告發韓信想要謀反。韓信在聽到這消息後,想要殺鍾離眛來證明自己的忠心。最後,鍾離眛在勸說韓信無果時,選擇自刎。

五大虎將之龍且,他原為楚軍司馬,而後被項羽看重,成為項羽帳下一員大將。在章邯率秦軍東徵,滅陳勝、殺齊王田儋、追圍齊相田榮時,龍且隨項梁大破秦軍於東阿。在楚漢之爭是,九江王英布反叛項羽,龍且率軍前去平定叛亂。

在楚漢之戰時,項羽派遣項他、周蘭,以及龍且前去馳援齊地,但不幸戰死。

五大虎將之季布,其為人好逞意氣,愛打抱不平。在項羽反叛秦朝的時候,季布出仕於項羽,成為楚軍中的將領。

在項羽自刎於烏江後,季布曾逃脫漢軍的追殺,被漢高祖劉邦懸賞緝拿。而後,因為夏侯嬰的勸說,劉邦最終才饒赦了他,並拜他為郎中。到了漢惠帝時期,季布官至中郎將。漢文帝執政時,季布出任河東郡守。

但此後,季布便不見記載,不知所蹤了。

五大虎將之英布,早年坐罪,曾受黥刑。在項梁於吳中起義的時候,季布加入其中。而後,英布娶了吳芮的女兒,擁立楚懷王繼位,因功被封為當陽君。

在項梁陣亡後,英布成為項羽帳下的一員大將,跟隨項羽徵戰秦軍。在項羽分封滅秦的功臣時,英布被封為九江王。在劉邦聽從陳平的建議,派遣說客來離間君臣關係時,英布因受猜忌而叛楚投漢,但被龍且率軍擊敗。

被龍且擊敗後,英布直接輔佐劉邦覆滅項羽,被封為淮南王。但因為韓信和彭越的先後被殺,英布心中有所驚懼。在公元前196年,英布起兵反叛,但最後兵敗被殺。

五大虎將之虞子期,他是《西漢演義》虛構出來的人物,並不見於經傳。虞子期為虞姬的堂弟,在項梁於吳中起兵時,虞子期多有資助。在楚漢之爭時,虞子期一直跟隨項羽左右而不離不棄,就算是劉邦離間了君臣的關係,虞子期都沒有選擇離開項羽。

在垓下之戰時,虞子期一直跟隨著項羽和漢軍廝殺。最後,在韓信的十面埋伏下,項羽被逼得自刎於烏江,虞子期也戰死沙場。

所以說,項羽在秦末的起義大軍中,一直是佔據很大優勢的。但可惜的是,項羽自持武力,剛愎自用,最後使得麾下的大部分文臣武將選擇了離開,而剩下的龍且和虞子期等人則選擇跟隨項羽,不離不棄,最終不幸戰死。

相關焦點

  • 項羽自刎烏江後,手下五大虎將都是什麼下場?為何只有一個善終
    項羽的手下也是非常的優秀,其中五個在當時來說也是非常強悍的戰力猛將,分別是:龍且、英布、季布、鍾離昧和虞子期。在濰水之戰前,天下更多的人是相信項羽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因為在勢力上卻是楚軍要勝過漢軍,劉邦也是被項羽打的暈頭轉向,甚至自己的老婆和呂雉和老父親劉太公都在項羽手裡。
  • 楚霸王項羽為何輸給一介流氓劉邦,最後窮途末路烏江自刎死無全屍
    《霸王別姬》的故事,大家都熟悉。秦朝末年,群雄並起爭奪天下。出身高貴、武力值爆表的項羽,脫穎而出。差一點就做到皇帝,可是沒想到,急轉直下。短短幾年,堂堂的西楚霸王卻敗在出生低微、武力值遠不如他的劉邦手下,最後落了個走投無路,烏江自刎的悲慘下場。劉邦由此一統天下,建立西漢王朝。
  • 烏江自刎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項羽真正的死因你可能猜不到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李清照 西楚霸王項羽力可拔山氣吞長河,結果最終霸王別姬烏江自刎。 項羽烏江自刎的說法,應該從宋朝時期就有了(李清照詞可為佐證),但是在元朝時發揚光大。唐詩、宋詞與元曲皆是每個朝代的「特產」,元時出現了很多大作曲家(類似於今天的編劇),比如馬致遠、關漢卿與金仁傑。金仁傑有一部作品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蕭何夜追韓信》。
  •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垓下戰敗烏江自刎,為何仍被人敬佩?
    說到西楚霸王項羽,這一生的故事非常多,他活得轟轟烈烈十分灑脫。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人們對於他的評價卻有著較大的爭議。有些人認為項羽沒有大智慧,只有一身蠻力,還是一個殘暴的君主。可是有些人認為項羽性格直爽,是個爽朗重情的人。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所以對於項羽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 「楚霸王項羽」大開大闔 的悲劇人生!
    這三人是:三十一歲自刎於烏江的楚霸王項羽!五十九歲先水淹七軍,威震天下,轉瞬敗走麥城被呂蒙擒殺的關羽!三十九歲時死於「莫須有」罪名的嶽飛嶽鵬舉。此三人被中國歷代人民尊為戰神!而且有傳說,關羽是項羽轉世,嶽飛是關羽轉世!(名字都有飛翔的意思)一個靈魂經三生三世輪迴,曾翱翔於天際終墜落塵埃,令人悲嘆不已!
  • 項羽在烏江自刎,為何旁邊的士兵會哄搶其屍體?搶到骨頭都能暴富
    ,他被人們稱為戰神,死後下場卻極為悽慘。相信很多讀者都知道楚漢之爭,原本劉邦與項羽之間定下約定,誰先攻入鹹陽,則可稱王。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鹹陽,使得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被終結,當時劉邦的軍事實力完全不能與項羽相比。
  • 楚霸王項羽失去「五虎上將」,也就失去了天下
    他們雖然都是楚霸王項羽的左膀右臂,但「人生際遇各有不同」,而項羽失去了這五位虎將,也就失去了整個天下。英布:天下猛將,善用兵,名列「漢初三大名將」季布:西漢「及時雨」,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一諾千金」是我們所熟知的成語,而它出自「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其中的季布就是楚霸王項羽的心腹愛將。
  • 項羽烏江自刎前遇到兩位老人,為何一位想要害他另一位卻想要救他
    卻在垓下一戰,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最後上演了一出霸王別姬,而後突圍烏江自刎而死的悲情故事。在突圍途中項羽先後遇到了兩位老人,一位想要害他,而另一位卻想要救他,這是怎麼回事呢?在秦末楚漢相爭的後期,劉邦和項羽之間的戰爭在滎陽陷入僵局,雙方都暫時沒有能力去消滅對方,也都不甘心就此作罷。劉邦首先提出了議和的建議,項羽在考量再三之後,最終表示了同意。
  • 《大秦賦》項燕兵敗自盡,20年後項羽烏江自刎,僅僅是巧合嗎
    說到項燕,大家一定會想起西楚霸王項羽,項燕和項羽是祖孫的關係。項羽是項燕的孫子。兩人同出項氏家族,也同為反秦將領,但兩人的結局竟然如出一轍。今天筆者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兩位抗秦將領。
  • 為何項羽寧願自刎也不過烏江? 聽聽王立群的解讀
    一個是百戰百勝,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一個是屢敗屢戰、打不過就跑的漢中王。中國歷史上,「楚漢爭霸」可以說是最具戲劇與傳奇色彩的雙雄對決。但是你是否了解,鴻門宴中劉邦是如何死裡逃生?為何項羽寧願自刎也不過烏江?詠嘆烏江自刎寫得最好的詩是哪首?來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的抖音,你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 霸王項羽最後一戰失敗後,他手下大將命運如何?有一人千古流芳!
    垓下之戰是楚霸王項羽的最後一戰,大家都知道此戰的結果是項羽失敗了,最後烏江自刎而死。項羽雖然死了,但是他手下的幾員大將卻沒有在這場戰役中犧牲,那麼他們的命運會如何呢?劉邦建立漢朝後會輕易的放過他們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們各自的命運吧。
  • 霸王項羽自刎烏江,美人虞姬是成全了自己?
    虞姬死後,成功突圍到烏江邊,烏江亭長想渡他過江,項羽自認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自刎於烏江邊。四面楚歌,兵少糧絕。虞姬已經記不得在這個地方我們被漢軍困了幾日,可虞姬知道,再如此下去,他不願丟下虞姬一人突圍,虞姬便是困了他的命。或許沒有以後了,今夜月光如銀,便讓虞姬我再為他唱一曲罷。虞姬繪好妝容,穿上與他大婚那日的龍鳳喜袍,耀眼的金鳳灼的虞姬眼睛生疼。
  • 搞笑動漫:如果項羽沒有自刎烏江,那他會去哪裡呢?
    搞笑動漫:如果項羽沒有自刎烏江,那他會去哪裡呢?
  • 項羽生於江蘇宿遷,死於安徽烏江,為何安葬於山東泰安?
    項羽、沛公(劉邦)又與秦軍戰於雍丘,大破之,斬李由。項梁兩勝章邯(一次是項羽領導),被楚懷王封為長安候,號為「魯公」,封地即今魯西南一帶,其親近部卒家眷多駐紮項梁封地。項羽曾敗章邯於古阿,此後東阿一帶便成了項羽的根據地。項梁因為驕傲自滿,在定陶一戰中最後被章邯擊殺,他死後餘部都歸項羽所領。
  • 項羽當年真的無路可走,非要自刎才行嗎?項羽:我想死的體面一點
    詞人李清照對項羽自刎烏江大呼惋惜,為此寫下了千古名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自刎烏江,抒寫了一段氣壯山河的故事,至此項羽走上了神壇。除了自刎,項羽當年真的無路可走了嗎?
  • 韓信想出妙計,讓一群螞蟻拼出四個大字,項羽看後是絕望舉劍自刎
    項羽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坐臥不寧,苦思無計;一天入夜後聽到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了楚歌,項羽不由驚恐萬狀想:難到劉邦把楚地都佔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楚人這麼多呢?他起飲帳中,看見只有虞姬和駿馬在眼前,一種孤獨絕望感籠罩在心頭。他欲感大勢已去,遂演出了一場「霸王別姬」後,乘月黑夜深帶領了800餘騎倉皇突圍,落荒而逃。
  • 項羽為何要烏江自刎?因為他知道渡江也是死
    項羽,歷來被人們視為悲劇英雄的代表,尤其是最後兵敗烏江自刎時,更是將故事推向了高潮。李清照曾作過一首詩,「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他是認為,項羽應該渡江,以圖東山再起。總而言之一句話,大家都認為項羽其實是有條件渡江的,只是受不了心裡那個落差。可事實真的如此嗎?非也,我們只要簡單分析下當時的楚漢形勢,你就會發現,項羽即便是渡江過去了,也不會有啥大的改變。他並不是礙於面子,而是根本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過去不過去結果都是一樣的。
  • 項羽虞姬雙雙自刎,愛情故事流傳百世,兩人之間會是怎樣的愛戀
    >,虞姬願一生追隨著項羽的步伐,選擇與他一起自刎。她可以從項羽回來時的表現來判斷項羽此刻怎麼樣,她都會給項羽鼓勵,讓項羽能夠放下過去的煩心事,帶著鬥志繼續加油。虞姬甚至也會穿上裝備跟著項羽一起上戰場,給項羽最大的鼓勵。
  • 最狡詐、最坑爹、最憋屈、最幸運、最神秘,項羽的五虎將結局如何
    項羽天生神力,武功蓋世,論個人能力,可謂打遍天下無敵手。儘管項羽奉行個人主義,喜歡單打獨鬥,但手下仍不乏良謀虎將。在謀士方面,範增便是一位很厲害的人物。而在將領方面,更是有英布、龍且、季布、鍾離眜和虞將軍五大虎將。
  • 項羽自刎烏江後,他手下的五虎大將結局如何?
    當然結局也從沒變:陪項羽血戰到底,壯烈殉難。而比起這位虛構的虞子期來,其他四位猛人,卻是實打實的歷史人物。要論其中最生猛的,就是項羽麾下的大司馬龍且,這位鐵漢素來以驍勇善戰著稱,項羽以三萬騎兵擊敗劉邦五十萬大軍的彭城之戰後,龍且更被項羽委以重任,統領項羽麾下最精銳騎兵軍團。劉邦的智囊陳平更給劉邦分析:這個生猛的龍且,就是對項羽十分忠誠的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