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項羽」大開大闔 的悲劇人生!

2021-02-28 高博新視野

題記:一位蓋世英雄的末路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中國人喜歡吟唱失敗的英雄,因為他們在人生最華彩的時候戛然而止!

大開大闔 的悲劇人生更能震撼人心。

魯迅有說過 :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無數可歌可泣的悲劇英雄,有三位的悲劇人生最讓人喟嘆。

這三人是:

三十一歲自刎於烏江的楚霸王項羽!

五十九歲先水淹七軍,威震天下,轉瞬敗走麥城被呂蒙擒殺的關羽!

三十九歲時死於「莫須有」罪名的嶽飛嶽鵬舉。

此三人被中國歷代人民尊為戰神!

而且有傳說,關羽是項羽轉世,嶽飛是關羽轉世!(名字都有飛翔的意思)

一個靈魂經三生三世輪迴,曾翱翔於天際終墜落塵埃,令人悲嘆不已!

我們穿越到秦末亂世那個時代,旁觀項羽波瀾壯闊的一生。

項羽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關於項羽的詩詞有很多,最雄壯的為以下兩首!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

項羽絕對是江東子弟的翹楚,將門子弟,身高八尺有餘,力能扛鼎,氣壓萬夫!

項羽23歲隨叔父項梁率江東子弟起兵江東反秦,叔父戰死後項羽率以八千江東子弟為骨幹 的楚軍,縱橫天下,戰無不勝!

巨鹿之戰中,項羽殺宋義,在各路諸侯"做壁上觀」之時,率五萬力戰破秦名將章邯四十萬秦兵,劉邦入關中是因為秦軍主力被項羽殲滅,劉邦乘虛而入!

滅秦最大的功績因是項羽,劉邦是因人成事!

劉邦佔領鹹陽後,項羽率反秦聯軍四十萬兵陳函谷關,奸雄劉邦在鴻門宴使盡手段,項羽放走了今生唯一的對手劉邦,為今後的「霸王別姬」埋下伏筆。

項羽入鹹陽,殺盡秦始皇子孫,驗證了「楚雖三戶,滅秦必楚」的誓言,不願「錦衣夜行」,於是項羽分封天下十八路諸侯,將劉邦封為漢王,貶入四川,自號「西楚霸王」還都彭城!

後劉邦暗渡陳倉,從蜀地竄出,乘項羽在齊國平亂,糾集判亂勢力乘虛而入攻下彭城,項羽大怒立即回軍,率三萬江東精騎擊破劉邦五十萬聯軍,打的劉邦丟妻棄子,數騎逃脫。)

劉邦兩次將自己的一雙兒女丟於戰車之下,以求逃命。

但是劉邦武有韓信,文有蕭何,謀有張良陳平,人才濟濟。

劉邦乃反覆之人,有鴻溝之和議而不遵守,繼續攻打項羽。

英布,彭越擾亂項羽後方,韓信剪除項羽的羽翼,劉邦與項羽對峙。

項羽有一亞父範增而不能用,人才匱乏,一人到處救火,力不從心。

最後被不世出的軍事天才韓信圍於垓下。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中項羽朝天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愛人虞姬於項羽懷中自殺!

項羽率親衛八百人,突破韓信大軍包圍!

左衝右突,在萬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

最後寡不敵眾,只剩28騎突圍到烏江岸邊。

項羽料想無法帶所有人逃離漢軍的包圍,對自己的兄弟門說:我項羽起兵反秦八年有餘,親自參與七十餘戰,戰必勝,攻必取,沒有戰敗過,最後稱霸天下。

今天落到如此境地,是天要滅亡我項羽,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

今天我率大家決死一戰,痛快淋漓的打一仗!定要打勝三次,為各位突出重圍,斬殺漢將,砍倒軍旗,讓各位知道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

於是項羽將28騎分為四隊,朝著四個方向。

在漢軍層層的包圍當中,項羽對他的部眾說::「我再為你們斬他一將。命令四隊騎兵一起向下衝擊,約定在山的東面集合。

項羽勇不可當,漢軍聞風而退,項羽馬快追上一名漢將,一刀斬於馬下。

這時遇上負責追擊項羽的漢軍騎兵將領赤泉侯楊喜,項羽怒瞪雙目大喝一聲,楊喜兩人帶馬被嚇得驚慌失措,趕緊往後退了好幾裡。

項羽重又同他的騎兵匯合,發現不過少了2人。

漢軍重新又慢慢包圍上來,項羽大努,一騎突出,又斬了漢軍一個都尉,項羽的騎兵也跟著出擊,殺敵百餘人。

項羽在一次集合問他的部眾:「怎麼樣?」騎兵們都佩服地說:「真像您說的那樣!」

這時項羽已到了烏江岸邊,烏江的亭長撐一隻小船靠在岸邊,他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也還有方圓千裡的土地,幾十萬的民眾,也足夠稱王的了,請大王急速過江。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到這,也沒有船隻可渡。」

項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還渡江幹什麼?況且我項羽當初帶領江東的子弟八千人渡過烏江向西挺進,現在無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愛戴我而擁我為王,我又有什麼臉見他們呢?或者即使他們不說,我項羽難道不感到內心有愧嗎?」

而且船狹,只能渡一人或一馬。

接著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長者,我騎這匹馬五年了,所向無敵,常常日行千裡,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賞給你吧!」

於是項羽將烏騅馬交與烏江亭長。

回身率部下殺入漢軍,僅項羽一人就殺死數百名漢軍,項羽也負傷十多處。

忽然回頭看見了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說:「你原來不是我的部下嗎?」呂馬童背向項羽,指項羽給王翳看,說道:「這個人就是項羽。」

項羽便說道:「我聽說漢王懸賞千兩黃金要買我的腦袋,並封為萬戶侯,你是我故人,這點好處我就送你吧!」

隨後就自刎而亡!

一代英雄在烏江岸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終年三十一歲!

後人評價項羽: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毛澤東)

毛澤東指出項羽戰敗的三個錯誤:鴻門宴不聽範增的話,放走劉邦;機械遵守鴻溝協定;以及建都徐州。

韓信:「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喑惡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郭嘉:「昔項籍七十餘戰,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

項羽大好的人生被自己作成自刎於烏江,後人宜借鑑之!

相關焦點

  • 大開大闔,楚霸王項羽的悲劇人生!
    中國人喜歡吟唱失敗的英雄,因為他們在人生最華彩的時候戛然而止!大開大闔 的悲劇人生更能震撼人心。魯迅有說過 :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無數可歌可泣的悲劇英雄,有三位的悲劇人生最讓人喟嘆。這三人是:三十一歲自刎於烏江的楚霸王項羽!
  • 西楚霸王項羽輝煌而悲劇的人生
    西楚霸王項羽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十分特別的人物,說他特別是因為,在「成王敗寇」這樣的價值觀念下,項羽作為一名失敗者,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和推崇。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不僅歌頌了項羽作為一代人傑的一生,而且對他的烏江自刎也表現出無限惋惜。
  • 楚霸王項羽失去「五虎上將」,也就失去了天下
    項羽與虞姬但是楚霸王項羽帳中也有五員久經沙場、能徵善戰的驍將,堪稱「五虎上將」:英布、季布、鍾離眛、龍且、項聲。這五員上將既有大家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他們雖然都是楚霸王項羽的左膀右臂,但「人生際遇各有不同」,而項羽失去了這五位虎將,也就失去了整個天下。英布:天下猛將,善用兵,名列「漢初三大名將」
  • 項羽:一個被誤解的楚霸王!
    提到西楚霸王項羽,歷史褒貶不一。有人稱讚他的英雄,有人辱罵他的莽撞。唐代詩人杜牧提到在《題烏江亭》如此寫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項羽小時候就表現非凡。他認為讀書只要可以寫自己的名字即可,他的叔叔項梁叫他學劍術,他認為劍術只能對抗一人。於是,項羽學習可以敵萬人的兵法。一次,始皇帝嬴政出遊,大家都去圍觀,項羽說了一句後世難忘的話「彼可取而代也。」
  • 兩個女人成就霸王項羽:成名過早多悲劇讀史原創
    瞬間,國破家亡,項羽告別了貴族公子的身份,跟隨叔叔項梁,開始逃亡生活,隱匿在浙北蘇南一帶。人生最怕的,不是面對失敗和困苦,而是一個人長時間走在一個漆黑的長夜裡,看不到希望。項羽當時遇到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的。那個時候,叔叔項梁一直忙乎著反秦復楚,但秦始皇才掌控天下,造反的事還不知道何年何月呢。
  • 【特稿】劍鋒難斬情思斷 霸王虞姬千古談 ---欣賞《霸王別姬》大銅章
    ==西楚霸王和愛妻虞姬的真摯情感,千百年來在民眾中廣為流傳。霸王的勇武,虞姬的溫柔,成為悲劇的愛情傳說,有著惋惜的憐憫,男兒優柔寡斷的失望……「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的悲戚之聲,將內心的無奈和對虞姬的難以割捨,淋漓盡現。項王悲歌慷慨,留下千古愛情的纏綿,成為後人心中的思念。
  • 在《史記 項羽本紀》中,霸王並沒有別姬,他的淚為誰流?
    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 楚霸王不自知:人為而非天意,深入解讀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然而從政治鬥爭的角度來看,懷王是項羽登頂霸王之路上的最大障礙,懷王被尊為"義帝",在名義上是要比"西楚霸王"高的,"義帝"是否會成為日後"霸王"的絆腳石?在項羽看來這都是未知數,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上去看項羽除掉懷王之舉,似乎也能夠理解項羽的初衷。但不管怎麼說,項羽確有背主之名,日後的事實也證明他殺害義帝之舉,是百害而無一利。
  • 劉邦和項羽到底誰是真英雄?楚霸王戰敗,小人劉邦登位是有原因的
    在人們一貫的認知中,項羽是楚霸王,而劉邦是小人,項羽是剛正的憨憨,而劉邦卻是善用計謀的小人,那裡是真是如此嗎?還是那句話,我們又沒親眼見過,哪裡知道史實到底如何?劉邦之所以被認為是小人,全是儒家的功勞,中國歷史上的文人史官都比較推崇儒家,所以儒家說啥就是啥。
  • 項羽滅秦之後為什麼不稱帝,而做了西楚霸王?先弄清楚這些原因!
    前言:秦帝國終究還是被後世子孫玩完了,被秦強壓下統治的六國後裔,都在盤算著復國的一天,這其中就包括楚國後裔項羽,在他叔叔項梁,項伯的謀劃下,復楚的火苗迅速蔓延開來
  • 楚霸王項羽為何輸給一介流氓劉邦,最後窮途末路烏江自刎死無全屍
    出身高貴、武力值爆表的項羽,脫穎而出。差一點就做到皇帝,可是沒想到,急轉直下。短短幾年,堂堂的西楚霸王卻敗在出生低微、武力值遠不如他的劉邦手下,最後落了個走投無路,烏江自刎的悲慘下場。劉邦由此一統天下,建立西漢王朝。在各種戲曲和影視作品的演繹當中,項羽之所以會輸給劉邦。原因有二,第一是因為他輕敵驕傲,沒把劉邦放在眼裡,而心腸又太軟。
  • 讀《項羽本紀》,尋西楚霸王的性格!
    △力拔山兮氣蓋世西楚霸王項羽,向來和漢高祖劉邦齊名。說來,他倆真的有太多地方,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出身、性格、說話、辦事,包括人生路上遇到的貴人、知己、同道、仇敵等,都能映射出一個人物的性格,成長,還有其成敗原因。「以史為鑑知興亡,以人為鑑知榮辱,以銅為鑑正衣冠。」讀書,絕非,為讀書而讀書。咱們,先留一個自己的心眼,帶著問題去讀書,受益匪淺。因為《項羽本紀》信息量太大,所以,有些章節,甚至細節,需要仔細地品讀,甚至回味,咀嚼。
  • 朱曉軍作品 | 至今思項羽
    英雄項羽,其短暫的一生可圈可點,可贊可嘆!儘管他離我們是那麼得遙遠,可是歷史大轉盤上的悲歌,仍然在震撼著我們的心,讓我們去感悟,去思索,去奮發,去仰天長嘆……為了追尋這位悲劇英雄的故事,我先後去過和他相關的三個地方,宿遷項羽故裡,固鎮縣濠城垓下之戰遺址,和縣烏江邊霸王祠。
  • 虞姬不老,霸王長在
    縱橫天下的霸王終於走到了人生的末路,他仰天悲歌,他低頭垂淚,在他短短31年的人生歷程中,他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無力與無奈。他已無力保護一個柔弱的女子,他已無奈於自己的生命。他的悲歌,唱給自己,也唱給虞姬。這是項王平生唯一的悲歌,唯一的流淚。
  • 第十八戰:彭城大屠殺(全)楚霸王的閃電戰
    剛特麼能歇歇,革命大半輩子了,還讓我把腦袋系褲腰帶上?項羽突然發現,他分封下的所有勢力,無論是敵還是友,已經全都開始脫離他這個西楚霸王的掌控。他的這個霸王,根本沒當出感覺來,不僅小弟們根本不聽話,敵人們也越來越多。他發現,能靠的,還是自己!不指望了!打出個未來吧!
  • 史上僅有他們敢自稱霸王,可惜下場太慘,項羽第三,第一無人能及
    第四:最無能的南楚霸王——康楚元這位霸王和下面三位不一樣,他不是最神勇的,也不是武功第一的,相反,他是最無能最弱的霸王,大家說那怎麼算是霸王呢?我們來看看他為何也稱霸王!康楚元是唐朝襄州將領。後聯合張嘉延起兵作亂,佔據襄州城,而襄州刺史王政卻逃到荊州。
  • 楚漢相爭78:西楚霸王項羽神勇無敵,單槍匹馬,殺敗四路漢軍
    項羽一聲大吼,嚇得司馬卬坐騎倒退數步。項羽就勢一槍刺來,司馬卬急欲舉刀招架,那烏騅馬走得急,霸王槍尖早到,把司馬卬刺下馬來。項羽催動大軍,掩殺漢兵。第二路申陽和第三路張耳陸續趕到,二將協力來戰項羽。項羽的槍法神出鬼沒,二將不能抵敵,那申陽正要退走,後心早中了一槍。張耳見申陽落馬,無心戀戰,急退下陣來。楚兵正要追殺,被漢軍第四路擋住。
  • 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以後,手下的五大虎將都是怎麼樣的下場?
    霸王項羽帳下的五大虎將,分別是鍾離眛、龍且、季布、英布,以及虞子期。項羽,他是楚國名將項燕孫子,其為人勇猛好武,跟隨叔父項梁發動吳中起義。在叔父項梁陣亡後,項羽成為大軍的統帥。在巨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大敗章邯和王離所率領的秦軍。
  • 霸王項羽敗給劉邦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剛愎自用只是其中一點
    秦末亂世,一代霸王項羽懷揣著自己的英雄夢想,帶領著江東的才俊們南徵北戰,從此佔一方勢力,書寫一生傳奇威名。橫空出世的項羽,戰力超群,謀略過人。在巨鹿大戰中,項羽以三萬楚軍而大破四十萬秦軍;在彭城之戰,項羽又以三萬騎兵而反超的劉邦五十萬漢軍。如此魄力,如此謀略,可謂一代英雄名將。
  • 至今思項羽,未能過情關
    歌舞罷,殞紅顏,此生只醉霸王前。長嘆豪傑無情種,今古誰能破情關!(最後一句中的情字處,當用仄,雖是敗筆,卻也是無奈之選)他,一個蓋世英雄,一個殺人魔王……他,一個亂世梟雄,一個西楚霸王……他,就是李清照為諷刺其夫趙明誠棄城而逃的: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項羽,一個威震四海,卻以悲劇收場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