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戶單月銷量超去年全年!鄭州羽絨服熱銷斷貨:批發商靠關係和現金...

2020-12-25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

「180(尺碼)的,要三百件,還做不做(生產不生產)?」

「現在廠裡沒有了,有了第一時間給你說。」

這是發生在鄭州羽絨服批發市場的一幕。從10月份起,羽絨服熱賣,廠家爆單,原料價格飆漲,商戶一個月銷量可能超過去年全年,批發商要憑關係和現金才有可能拿貨。

但是,看似火熱的市場行情表層背後,羽絨服熱銷沒那麼簡單。

【一個月銷量趕超去年整年】

年初疫情席捲羽絨服行業時,尹鈞(化名)愁得徹夜難眠。大量的客戶退貨,未及拆封的成包羽絨服,在倉庫裡堆成山,溢得大廳、過道上無處下腳。每個單店存放有七八十萬元的貨,尹鈞粗略估計有200多萬元。

市場解封後,尹鈞飛速地往外甩貨。廠家上門催帳,他帶著廠方奔赴各直營店監工,「每消化多少,廠家就拿走多少本金,利潤留給我,以穩定住上遊廠家。」

到了10月份,他終於清倉,徹底還清了上遊廠家200多萬元欠款。犧牲很大——他連軸轉了6個月,「整個人忙到懵掉。」體重由190斤直降到142斤,倆月開車跑了兩萬多公裡。

然而,令尹鈞大吃一驚的是,上半年以清庫存為主基調的羽絨服行情進入10月份以後,陡然翻轉——羽絨服意外地熱銷起來,甚至不夠賣了。

「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一個月銷量超過了去年全年。」尹鈞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旗下長治直營店4天狂銷35萬元。他後悔不已,庫存是不是清得太早了?!

感到意外且驚喜的還有林漫(應受訪者要求為化名)。她家是鄭州火車站服裝商圈的羽絨服銷售大戶,旗下有兩個原創品牌,一年進貨10萬件起步。

目前是羽絨服銷售季中期,截至現在,她家已經賣掉了16萬件。這個數字是去年業績的2倍(去年入庫10多萬件,因為疫情壓倉庫2萬多件,實際銷售8萬多件)。「以往每年呈30%遞增,今年卻是2倍增長,很罕見。」12月14日,她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她說,羽絨服真正旺季(元旦至春節)還沒到,預估屆時極有可能再產生一倍的銷售量。

圈裡大戶「米思蔻蔻」,去年和前年銷售量都在10萬來件,今年卻調高一倍銷售量。米思蔻蔻羽絨服品牌創始人閆海瑞信心滿滿,「今年目標是20萬件,到底能不能實現,還得看年底的衝刺和最終的業績。但根據今年的戰略布局,我們信心十足。」

【「靠關係和現金才能拿貨」】

熱銷的背後,則是整個羽絨服市場的產能緊張、供不應求、供給結構性失衡。多名受訪商戶反映,上遊廠家訂單爆滿,要挑單子,甚至出現斷貨現象。

「往年要50手貨(一手指的是一件衣服全部尺碼和全部顏色),廠家『哐』一聲給你立馬發到。今年要30手,廠家磨磨蹭蹭得一周才能發。」尹鈞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今年一看關係,二看現金,又有關係、又有現金,先給你發。」

往年,尹鈞店裡羽絨服SKU徘徊在200個到300個之間,今年上遊款式供應緊張,店內SKU不足200個。

尹鈞很著急。羽絨服集中銷售期分前期(9-10月)、中期(11-12月)、後期(元旦至過年)。別人都在賭前期,他卻把賭注放在了中期、後期,前期沒刻意加推,再加上有一定量存貨,所以撐到了現在。但當看到朋友圈流傳「南方工廠提早放假」、「12月25日停止進坯布」的消息後,再結合眼下緊張局勢,他十分憂慮後期供貨掉鏈子。

採訪中,河南商報記者恰逢一羽絨服品牌商與上遊廠家的電話溝通:

「180的,要三百件,還做不做?」

「現在廠裡沒有了,有了我第一時間給你說。」

林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現在客戶膽子很大,賣得不是特別好的加盟商,原先三手、五手地要貨,現在敢10手、20手地要。以往是小單補不斷,今年是很急切地補大單,感覺自己看準了。推測應該是從別家公司拿不到貨,轉了一圈,心情急切,轉過頭來要貨量就特別大。」

再往前追溯,羽絨服熱賣、產能緊張的源頭,則是羽絨原材料的緊張。行業數據以及商戶的反饋顯示,5月初,含絨量90%白鴨絨的價格為每噸18萬元,如今則暴漲至每噸29萬元。

【訂單轉移來華,國內產能被分食】

源頭究竟在哪裡?為何會出現原料緊缺、產能緊張?

表面上看,今冬天氣寒冷加劇消費者購買慾望,同時春節前相比往年較長的銷售期,也在對羽絨服銷售推波助瀾。同時,上半年同行都在拼命甩貨,以回流資金活命,廠家不敢研發、不敢開訂貨會、不敢開工生產,導致下半年存糧不夠。

深層次裡,多名行業人士則透露,國外疫情有增無減導致全球訂單齊齊轉向國內,外貿走量明顯提升,分食了國內定量的市場份額。

一名資深行業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全球兩大羽絨原料主產區在印度和中國,印度受疫情之困,工廠停產、產能驟降,導致全球採購商不得不把目光轉向中國。但是鴨子最少33天的飼養出欄期無法跨越,產能無法及時跟上。

一些數據可以佐證。印度紡織工業聯合會7月致印度央行行長達斯的一封信中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財年總體需求量預計大跌25%~50%,有25%左右的紡織廠和製衣廠可能將永久性關閉,導致成千上萬的人失業。

作為呼應,中國海關總署10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9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5156.7億元,增長12.2%,其中紡織品的表現尤為突出,增長了37.5%。

10月14日,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從5月份開始,中國面料及紡織原材料訂單數增長超100%;服裝行業訂單數同比增長200%以上。

「印度無法交貨,海外商家才會被迫把供應鏈轉到中國來」,成為9月份以來羽絨行業從業者的一貫認知。

圈裡關於「印度紡織業裁員1000萬人」的新聞,鋪天蓋地。印度媒體數月前報導稱,由於印度政府給予印度服裝製造商協會的疫情補助仍未按時發放,將可能直接導致印度紡織業裁員近1000萬人。

【鋪貨模式走到末路?】

訂單緊張之下,也將原先服裝批發行業盛行的鋪貨模式,再一次推向備受質疑的輿論漩渦。廠商、總代和加盟商,相互間重新打量這一模式。

鋪貨,即下遊賒帳進貨,賣出去後再與上遊結帳。它有著天然的優勢——因為採購商不承擔現金壓力和庫存風險,品牌能夠快速在全國複製擴展,規模和影響力能夠瞬時迸發。

同時,它也暗藏著諸多風險。鋪貨追求代理商零庫存,所有的風險全系在上遊一人身上,需要在庫存、退貨率、資金之間尋求微妙平衡,極度考驗上遊掌控力。一旦把控失衡,或者退貨率奇高,大量庫存返回到上遊(有極端的退貨率高達95%),或者為了發展更多加盟代理,上遊大打價格戰,無異於自相殘殺,或者欠款難收、客戶失聯跑路。而對於代理商而言,自身不用背負庫存和銷售壓力,便不會專注賣貨。

數年前,家家戶戶都在踐行的鋪貨模式將行業帶入危險之境。當行業人人都在推行鋪貨,主張現金交易的商戶必定不被客戶接受,生存壓力下,最後只能被迫裹挾屈從。

如今,羽絨服產能收縮,以及疫情造成的庫存高企、資金鍊緊張,鋪貨模式面臨再次考驗。雪域迷城創始人石清華說,疫情是一個轉機,讓鋪貨模式橫行天下的服裝批發商業重回正軌。在他看來,藉助代理商資金來完成品牌急速擴張的鋪貨模式,初期的確創造了極大利潤,但在追求透明公開商業信條的當下,走到了盡頭。

不過,依然有堅持者。鄭州一家主做羽絨服的大型品牌商,今年計劃針對150家VIP客戶進行免費鋪貨;安徽一家女裝品牌商,花了10年時間精心打磨出6家形象店,每家店年純利潤在200萬元-300萬元,藉此,他一舉帶動引來了上百家代理商,至今依然活得很滋潤。

或許,正如尹鈞所說,「沒有誰對誰錯,勝王敗寇。」

(編輯:劉夢鴿 吉倩倩 首席編輯 華麗娟 )

相關焦點

  • 大品牌「賣斷貨」小商家「清庫存」 寒流下武漢羽絨服市場「兩極...
    每天能走五六十單。」連日來,記者走訪漢正街、漢口北等主要服裝市場,以及武漢廣場等知名商圈發現,低溫下,去年11月以來,秋冬裝市場反應好於預期,但受疫情影響,部分商家的目標仍是「清掉庫存,回籠資金」。小商家:盡力生存才是「王道」漢口北品牌服裝城內,近3000家從事服裝批發、零售的商戶集結於此,涵蓋男女裝、童裝、老年服裝等。16日上午,記者在漢口北品牌服裝城內發現,整個4層樓被大大小小的門面所覆蓋,各個店內不時能看到正在試衣服的顧客。去年以來,線上直播異常火熱。
  • 大品牌「賣斷貨」小商家「清庫存」,武漢羽絨服市場銷售好於預期
    記者吳曈 攝小商家:盡力生存才是「王道」漢口北品牌服裝城內,近3000家從事服裝批發、零售的商戶集結於此,涵蓋男女裝、童裝、老年服裝等。16日上午,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在漢口北品牌服裝城內發現,整個4層樓大大小小的門面內,不時能看到正在試衣服的顧客。去年以來,線上直播異常火熱。
  • 2018年汽車銷量數據 | 吉利汽車全年銷量逆勢大增20%;上汽全年超705萬輛
    近日多家車企公布了2018年12月的產銷數據,本文為大家帶來已公布銷量數據的3家車企的情況:吉利、上汽、廣汽。吉利汽車2018全年銷量逆勢大增20% 2019目標年銷151萬輛1月7日,吉利汽車公布其2018年12月及全年銷量數據。數據顯示,吉利12月銷量達93,333輛,較去年同期減少約39%。
  • 「蔥」忙漲價一個多月 有批發商日銷量下降六成多
    原標題:「蔥」忙漲價一個多月 有批發商日銷量下降六成多   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的批發商稱,今年10月份以來,蔥價一直居高不下,截至11月5日,品質一般的蔥批發價1.5元一斤,好的要2元,而去年同期,每斤批發價只有八九毛,低的甚至只有0.3元。   價格高企,讓批發商的銷量直線下滑。去年每天能批發30噸的,今年只賣10噸。「蔥」上熱搜,各地大蔥供給不足。
  • 半年銷量超去年全年的竟然不是「宇宙行」!
    半年銷量超去年全年的竟然不是「宇宙行」!半年銷量超去年全年的竟然不是「宇宙行」!9家銀行半年賣萬億元新基金      居民財富向權益市場轉移的浪潮中,公募基金成為重要的投資通道。  這不僅讓全市場公募基金上半年大賺逾7000億元,更讓作為基金代銷渠道的銀行賺得盆滿缽滿。
  • 前11月輕卡銷量超去年全年 東風/江淮/長城均破20萬輛 誰進前二?
    超20萬輛繼續10年最佳 累銷已超去年全年銷量2020年11月份,國內輕型卡車市場(含皮卡,下同。福田領跑 多家企業累計銷量已超去年全年11月份,輕卡市場繼續增長,前11月份200.78萬輛的累計銷量站上十年最高點並成功超過去年全年銷量。
  • 雙十二拼多多進口美妝銷量暴漲超3倍 羽絨服、貂皮大衣銷量逐年翻倍
    近日,拼多多今年雙12期間平臺消費數據顯示,進口美妝產品銷量同比去年增長310%。美妝大牌萬人團蘭蔻小黑瓶開團即售罄,SKII神仙水、海藍之謎面霜、露華濃口紅等爆款美妝也被熱搶,僅萬人團頁面就湧入超130萬用戶圍觀挑選。
  • 走進杭州勾莊水果市場 屯年貨時段這四種水果熱銷
    1月11日,記者去了杭州勾莊水果批發市場。原本以為近日陰雨連綿,市場多少會有些冷清。沒想到,一路繞城高速堵到南莊兜,水果市場裡外繞了兩圈都沒找到停車位。看來快過年了,大家買水果的意願極其強烈。手捧砂糖橘的俞國群靠賣水果他在杭州賺了兩套房俞國群的攤位面積216平方米,有20多個員工,全年經營四五十種水果。
  • 單日銷量超8萬,中元節沒有一隻鴨子能逃出廣西,網友熱議:小鴨小鴨...
    虎撲9月2日訊 9月1日凌晨,廣西最大的農貿交易市場柳州海吉星家禽部「鴨力」劇增。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單日銷量超8萬 #中元節沒有一隻鴨子能逃出廣西#】9月1日凌晨,廣西最大的農貿交易市場柳州海吉星家禽部「鴨力」劇增。
  • 平鄉童車:仨月銷量直逼去年全年 一根網線牽起就業與消費
    記者 煙成群 攝 長城網訊(記者煙成群 李麗鈞)疫情之下,三個月產品銷量接近去年全年,而且訂單持續不斷,帶給了河北平鄉縣一家兒童自行車企業意外之喜,不僅庫存銷售一空,累計追加訂單已經排到了10月份。7月14日,河北嘉寶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王素霞告訴記者,該公司主要生產童車、學生車,為了迎接春天的銷售旺季,他們在春節前備了不少貨,不料疫情突然而至,造成產品積壓。
  • 國內主要玩具批發市場最新行情
    戶外類玩具開始熱銷機器人產品前景看好北京5月的天氣雖已入夏,但並不炎熱,非常適宜出行遊玩,戶外運動類、童車類等產品為出行的人們帶來更多的便捷與歡樂,因此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在本月有著很好的銷售表現。但運動類及童車類產品的銷量與上一年度同期對比卻略有下降。
  • 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原標題: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經過一個多月的恢復,之前冷清的廣州沙河服裝
  • 鄭州頭盔價格瘋漲!店鋪功不可沒|市民:現在抓緊買反光背心吧!
    「6月1號開始,騎電動車的都要求戴頭盔,我昨天去買頭盔,發現我們家樓下賣襪子的都開始賣頭盔了!」鄭州的郭女士說。近日,公安部交管局下發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
  • 小布播報:鄭州多家市場下架三文魚,並對商戶核酸檢測
    ■南陽發通告: 2020年6月9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在南陽市中心城區範圍內組織開展文明養犬專項治理行動。其中規定:攜犬出戶時,不得進入超市、商場(店)、金融經營場所、賓館、公園、公共廣場、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不得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乘坐客運計程車須徵得駕駛員同意。■鄭州多家市場下架三文魚,並對商戶核酸檢測。
  • 唯品會「12.8特賣大會」又暖又火:訂單同比翻倍,羽絨褲、羽絨服...
    這是唯品會全年力度最大的一次促銷,特賣狂歡從12月1日早10點開始持續至11月14日早10點,女裝、男裝、美妝、體用、母嬰、鞋包、數碼、居家等十一大部類的上萬知名品牌全數參與,品牌供應商們更是為唯品會會員打出了年度最低折扣價
  • 早報| Prada今年中國銷量已超去年全年;Farfetch突然更換新logo
    Prada今年中國銷量已超去年全年 義大利奢侈品集團Prada執行長Patrizio Bertelli上周五對路透社表示,自旗下品牌在中國的門店恢復以來,銷售表現強勁,自今年初開始就保持著雙位數的增長,今年七夕銷量更是創下歷史新高,截至目前的產品銷量已遠超去年全年。
  • 11月德系車銷量反超日系 法系車出現回暖跡象
    11月,國內合資車市場,德系車和日系車單月零售銷量相互「battle」,美系車銷量增幅顯著仍是主要看點。一汽-大眾月銷超20萬輛具體來看,德系車方面,依靠大眾、奧迪、捷達三大品牌,一汽-大眾成為11月唯一一家月銷超20萬輛,市佔率超10%的乘用車企業,仍位居乘用車企銷量榜首;上汽大眾11月銷量約15萬輛,市佔率為7.2%,成為當月乘用車企銷售「榜眼」。
  • 博越超CS75,上個月SUV銷量,第三名是「越吐槽越火」
    每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各大熱銷車型基本上都會上演「最後的瘋狂」,一是車企為了衝擊銷量,二是消費者的需求也比較旺盛。大家是各取所需,總之,每年最後一個月很多車型的銷量都不低,去年12月份也不例外,無論是轎車、MPV還是SUV以及新能源領域,都有不少的驚喜讓大家樂樂津道。
  • 合資品牌2020銷量 日產中國達145.67萬
    ▼日產中國全年銷量達145.67萬輛 日前,愛卡汽車獲悉,日產汽車中國區12月銷量為16.89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0.4%。2020年1-12月,日產汽車中國區的累計銷量達到145.67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8%。
  • 造車新勢力四大金剛10月銷量強勢增長
    蔚來交付首破5000臺蔚來公布的10月數據顯示,當月共交付新車5055臺,創單月交付數新高,同比翻番,也是自今年3月以來連續第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這是蔚來月度交付數首次突破5000臺,也是中國高端汽車品牌月銷量首次突破5000臺。其中,蔚來第三款量產車型EC6交付883臺,呈現出熱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