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經過一個多月的恢復,之前冷清的廣州沙河服裝批發商圈現時又熱鬧起來,商戶們在檔口一邊為線下的顧客介紹貨品,一邊給線上的客戶推薦新款;採購商們穿梭於各個服裝批發市場,看款比價,尋找合適的貨品;搬運工則打包著大袋大袋的貨物,然後裝車發貨……

  廣州沙河服裝批發商圈是華南服裝行業風向標之一,從3月17日復市至今,已有月餘。該商圈由23個服裝批發市場組成,有近2萬個檔口,2019年日均出貨量逾3000噸,貨物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家。

  廣州市天河區沙河街道商會表示,近一個月來,沙河服裝批發商圈的發貨量和復工人數都在穩步增長,現在主要的困難是,外貿訂單減少後,以外貿為主要經營業務的商戶受到了影響。

  「因為海外疫情嚴重,很多在年前籤好的外貿訂單被取消,同時很多原計劃年後來採購的外國買手無法入境,所以外貿訂單存量和增量都減少了。」廣州市天河區沙河街道商會秘書長何創發表示,目前,沙河服裝批發商圈以外貿為主要業務的200多個商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該商會介紹,往年,外貿訂單的交易金額十分可觀,一單的銷售額可達幾百萬元人民幣,所以外貿訂單的銳減,給從事外貿交易的商戶造成較大的經濟壓力。

  何創發表示,對此沙河街道商會引導商戶開拓新客源,將外貿訂單轉到線上、中國境內等其他途徑銷售,來解決商戶的滯銷困境。同時,該商會還聯繫了中國民生銀行,通過商會做信譽擔保,為資金周轉困難的商戶提供低息貸款

  「我們做的是女裝,主要銷往日本和韓國,但由於疫情影響,日韓的買手一直沒有過來採購,所以就沒有新訂單。」廣州本色服裝有限公司員工陳佳秀表示,外貿訂單減少後,公司積極聯繫新客源,將很多原本銷往日韓的服裝賣到了中國東北。

  「東北人的審美和身材與日韓比較接近,再加上我們售價便宜,所以衣服發過去後還是有市場的。」陳佳秀告訴記者,她們通過讓利打折降價,使服裝能薄利多銷,儘快讓資金回籠。

  廣州氛斯特服飾有限公司也主要從事日韓女裝外貿業務。面對困境,該公司主要從線上發力,通過線上視頻引導日韓買手選款採購;同時利用海外直播平臺進行直播賣貨,開拓個人消費用戶。

  「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款式多、質量好、價格低,開通抖音國際版直播後,引流了日韓網友直接下單購買,效果還不錯。」該公司員工賈夢影對近期生意較為滿意。

  「現在,沙河服裝批發商圈的日出貨量已經恢復到2000噸左右,達到去年日均發貨量的65%,復工人數也有8萬人左右。」何創發對此感到欣慰。(完)


(責任編輯:DF529)

相關焦點

  • 火了主播 虧了檔口la:廣州專業服裝批發市場路向何方?
    正在嘗試直播帶貨的邱先生也告訴記者,傳統的服裝批發市場主要以大宗批發、薄利多銷盈利,直播電商的零售模式儘管帶來了訂單,但訂單從根本上還是依賴低價折扣,在批發市場難以長久維繫。對於直播帶貨的前景,不少人也擔憂只是「一陣風」似的潮流。金馬服裝交易市場的商戶劉英(化名)終於沒有堅持住,在一個星期前決定轉行。
  • 21深度丨「訂單全部被取消,員工做一休一」外貿工廠自救之路:全年...
    危急之下,大批外貿工廠踏上了轉戰國內市場的漫漫自救之路。然而這並非一條坦途,由於國內的線下銷售也受到疫情的嚴重衝擊,越來越多的外貿工廠開始將目光投向了線上。國內最大的內貿批發平臺阿里巴巴1688的數據顯示,3月入駐該平臺的外貿工廠新增數環比增長了60%,其銷售則出現了近300%的環比增長。
  • 廣州歷史最長服裝批發市場 11萬商戶喜提優質營商環境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 搭建六網合一「呼應」平臺8月的一天上午,廣州市人民南路地區,商戶推著小拖車來往於批發市場和倉庫之間。人民南周邊地區是廣州歷史最長、規模較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目前有包括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在內的批發市場62個、商戶11萬戶。高度密集的人流物流,在社會治安、交通秩序、消防安全等方面帶來諸多挑戰。
  • 實探廣州批發市場裡的直播江湖:草根主播遊走,傳統商戶觀望
    8月初的廣州,一場暴雨讓悶熱稍緩,沙河服裝批發商圈萬佳服裝批發廣場,人流穿梭在狹窄的過道裡,兩側密密匝匝的檔口,正努力找回疫情前的熱鬧。萬佳服裝批發廣場「走播」,指的是在市場裡邊逛邊買。他們不是李佳琦、薇婭,從零開始的主播必須主動出擊追逐貨源。像萬佳一樣的專業批發市場,廣州還擁有數百個,這讓廣州成為草根主播們的聚集地。
  • 實拍:廣州十三行服裝市場搶貨現場!上演搶衣大戰!
    來源:EMBA微金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正在上演著「搶衣大戰」。幾十號人黑壓壓圍在一個十幾平方米的檔口前,等待日常上新、拿貨。近日,在金九銀十的旺季當口,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上演搶貨情景,還因此差點打了起來。紡織服裝旺季真的到來了?隨著金九銀十以及國外聖誕季的來臨,這也許是服裝人在今年翻盤的一次重大機會,因為從往年數據來看,服裝市場從8月開始好轉直到12月份達到全年高峰。也就說我們現在正向服裝市場旺季走去。
  • 行業丨金三不三,四季青按斤賣衣服,紡織工廠老闆不敢生產,外貿停擺
    四季青衣服按斤賣,檔口小妹都在上直播「全場服裝9.9元一斤」「多買多送」……乍一聽以為是某家超市做的促銷活動,但殊不知,這是四季青檔口某家服裝店做出的春季服裝大甩賣。受疫情影響,四季青檔口的實體店門可羅雀,無奈之下,商家為減少損失,只能出此下策。視頻:【#杭州四季青衣服按斤賣# 網友:給我來10斤!】前幾天杭州四季青開市,但是受疫情影響,人流量依舊稀少。14萬工廠檔口商戶轉戰電商直播自救,9.9元一斤!杭州四季青服裝店老闆,更是在直播間稱斤甩賣春裝,網友大呼:給我來10斤!訂單遲遲不下,倉庫堆不下了!
  • 各類服裝批發網網址大全
    各類服裝批發網網址大全 2011-07-27 12:03:40 來源:網上輕紡城 親自去廣州、杭州、北京各地的服裝批發市場進貨的辛苦跟勞累各買家都有所體會,現在只要您通過
  • 「雲逛街」風靡廣州 「直播熱」是不是一陣風
    記者在中國10大服裝批發市場之一的廣州白馬服裝市場發現,疫情前,該市場日均客流量可達數萬人,年交易額均在20億元以上。現在,雖然3月1日就已開門迎客,但該市場依然沒有恢復人氣。不少商家反映,由於暖冬造成冬裝庫存積壓,疫情又讓春裝銷售錯過旺季、夏裝上新面臨不確定性,今年比往年要艱難許多。
  •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草根走播與網紅主播的帶貨江湖
    號稱國內重要服裝源頭的廣州擁有沙河、十三行、流花等大型老牌服裝批發商圈,憑藉著豐富的服裝貨源優勢,成為了大小主播們的聚集地。 在「ARAapM」對面的白馬服裝批發市場,線下客流逐步回暖,這裡的商戶也逐步恢復了往日的節奏。相比於3月份剛復工時的超30%商戶直播帶貨,如今的白馬市場鮮有商戶再採用這種銷售方式。「白馬這邊賣的衣服定價較高,直播帶貨銷量很難比得上門店。」這也是許多商戶所擔憂的:壓低價格或許能增加直播帶貨的銷量,但會擠壓商家的利潤空間,而且還可能擾亂初創品牌的市場定位。
  • 廣州鞋子批發市場大全
    廣大外貿鞋業商貿城廣大外貿鞋業商貿城位於廣州白雲區石井凰崗路口,設有營銷招商中心、營銷管理中心、外貿商品採購接洽中心、倉儲安全管理中心四大管理系統;三期市場總投資概算8000萬,市場共有3000多個商鋪,常年來此採購的國內外客商近10萬人次,堪稱「全國最大的外貿鞋城專業批發市場」。
  • 實拍:廣州十三行服裝市場搶貨現場,差點打起來了!旺季真的到來了?
    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正在上演著「搶衣大戰」。 幾十號人黑壓壓圍在一個十幾平方米的檔口前,等待日常上新、拿貨。他們大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線上線下的零售商,一家家掃貨,之後或寄或直接帶回店裡。
  • 直播帶貨賦能,傳統服裝批發市場轉型升級
    廣州天河區,擁有70個批發市場,號稱全國服裝的源頭之一。疫情襲來,實體經濟受創,天河區針對轄區服裝市場密集、從業人員多、人口流動大的特點,聚焦病毒傳染強、防控管理難等問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此外,疫情期間,傳統服裝批發市場幾乎按下「暫停鍵」,天河區危中尋機,藉助廣州打造「直播電商之都」的機遇,以直播帶貨賦能傳統服裝批發市場轉型升級,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 廣州服裝市場那麼多,新手拿貨該何去何從?
    前不久,小編寫了一篇《廣州服裝批發市場拿貨的那些套路》,在幾家自媒體平臺內容分發,卻被今日頭條從事服裝檔口的網友罵的個半死,幸好頭條號後臺可以刪除那些難聽扎眼的吐槽。廣州火車站附近還有很多服裝批發市場,但不推薦給你們,因為那些市場很多貨是從沙河、十三行炒過來的低檔貨,就好比十元的T恤炒到這邊,有可能賣到五十、八十甚至更多,如果把這些貨拿回去賣就沒意義了! 說了檔次高的再說說檔次低的,做地攤貨、淘寶衝鑽、拼多多特價促銷的就去沙河,那裡的服裝普遍廉價,面料做工只能說湊合,畢竟價格不算高。
  • 廣州中大布匹市場復工半月記:紡織老闆訴苦訂單難開,搵食艱難
    廣州是中國服裝貿易的中轉站,中大紡織商圈作為廣州最重要的布料市場之一,主要經營海內外布料、毛線、成衣服裝輔料,批零兼售。記者首先走進其中一個專業市場——廣州長江服裝輔料廣場,該廣場經營面積 18000 平方米, 1~3 層商鋪 800 多間,一路走下來記者幾乎沒有見到幾個顧客,每間店鋪內只有一到兩名店員,以及堆放得無處下腳但十分規整的商品。
  • 服裝批發市場直播賣貨,是門好生意嗎
    來源:中國商報目前,服裝批發市場已陸續復工,但與疫情前相比,線下客流仍未恢復。商戶紛紛瞄準線上,開啟直播賣貨。電商平臺也伸出援手助力商家解困。那麼,對於服裝批發市場來說,線上銷售是門好生意嗎?在此背景下,服裝商戶紛紛轉戰線上,開啟直播賣貨模式。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廣州白馬服裝市場通過直播、微信等線上形式積極「雲賣貨」,保持服裝產業的商貿活力;遼寧省瀋陽市五聯商業廣場的每個商戶幾乎都註冊了快手帳號,直播銷售額佔到實體店銷售比例約20%。
  • 當訂單消失以後:兩個時空裡的義烏生意
    而這座承載著全世界超過60%聖誕用品出口的東方小城義烏的商戶們,也正在度過最艱難的一年。原本4月就開始的聖誕訂單,至今都鮮有人問津,往年6月份聖誕訂單基本就已經結束,但今年,商家們還在觀望,期待接下去的7月能出現可能的復甦,挽回上半年的損失。
  • 全球開啟「封國」模式,外貿企業如何自救?
    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全球開啟「封國」模式,外貿訂單迎來取消潮,外貿企業如何自救?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鞋服箱包、戶外運動品類的外貿企業訂單遭受重創,歐美市場是目前的出口重災區。
  • 廣州十三行,疫情中批發市場的生存樣本
    記者| 吳容編輯| 牙韓翔等了一個月,伍鵬飛終於回到了自己在廣州十三行的服裝檔口。廣州作為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地,以往包括十三行、沙河、白馬、紅棉等批發商圈在元宵左右開工。而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復市時間一再延遲,直到3月5日才先後迎客。十三行雖是其中較早復市的一個,伍鵬飛覺得還是遲了。
  • 外貿訂單消失後:每天700家企業轉內貿,含ZARA代工廠
    其中,出口4.74萬億元,下降6.4%;進口4.33萬億元,下降3.2%;貿易順差4157億元,減少30.4%。服裝、玩具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10.2%。4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工貿易佔中國外貿的1/4。要統籌內外貿發展,支持加工貿易企業紓解困難,促進穩外資、穩就業。要對加工貿易保稅料件或製成品內銷,年底前暫免徵收緩稅利息。
  • 這些服裝批發進貨內幕分析你都知道嗎?
    中國的電商行業發展如火如荼,眾多服裝批發網站也應運而生,大家都想從中分蛋糕。相比拎著大包小包去傳統的服裝批發市場,網上批發省時省力,價格跟線下市場相差無幾,因此受到了大多數人的青睞。作為一個生意人,一個長期的優質貨源對他而言有多麼重要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