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槍,隴右崔器在此,一言一行,長安崔器永存

2021-01-10 給你講一個個故事

隴右崔器,開元二十三年募兵,九年隴右兵,斬首八十四級,後得拔為長安旅賁軍旅帥,時天寶三載上元,有賊眾著重甲攻靖安司,屠戮官署,器披堅執銳攻賊,負數十創,力戰而隕,司丞及屬吏乃得脫。得稱長安崔器。

崔器

今天再寫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可能已經有些落伍了,但是當我在電視中看到崔器力戰死在靖安司時,我還是忍不住寫出這篇文章。有人說一部好的電視劇一定會有一些你不能忘記的精彩角色。那麼《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裡面就太多我們忘不了的角色。有著內心孤獨卻心懷長安人稱五尊閻羅的張小敬、有掌握大案牘之術的痴人徐賓、有從奴隸變成一位地下長安霸主的葛老、有手段詭譎總是站在幕後的當朝右相林九郎。他們每個人在劇中都是那麼的精彩,無論是正是邪他們在長安這個大舞臺上盡情地揮灑著他們的光芒。

而我想說的崔器,他只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小人物」,一個從隴右靠著自己哥哥走私,以錢開璐而被提拔至長安的旅賁軍旅帥。他在在劇中有著一切小人物的特徵。他因為自己天生兔唇和籍貫隴右而感到自卑,對於長安的一切都是小心翼翼。他的肩膀上,擔負著家人(兄長崔六郎)的希望和光耀門楣的使命。他很想建功立業,想真正地成為一個長安人。但由於他的見識與膽量不足,很多時候都是成為那一個豬隊友。可以說因為他的一些做法,導致了許多無畏的犧牲。

但我們能就這麼說他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人嗎?我們在生活中誰不是一個「崔器」呢。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家人的期望,對於更好生活的追求。但現實往往是我們總是不能做的那麼好,很多時候都會因為各種原因成為別人口中的那個豬隊友。我們認為正確的選擇在別人看來可能是一個錯誤。就如片中的崔器,對於張小敬他總是和他對著幹,張小敬的很多命令都是陽奉陰違。很多看劇的人都會認為如果不是他的話,也許包括曹破延在內的狼衛早就被剿滅乾淨了。

但崔器真的錯了嗎?他作為一個旅賁軍旅帥,帶領著眾多的兄弟在長安這個戰場上奮鬥,他要保證的是自己與兄弟們的安全與富貴,他有著自己的責任,他不能就這麼隨便聽從一個死囚的安排。因為他的身上不止是他自己,他要為用生命替他開路的兄長,以命信他的旅賁軍士兵所當擔。即使他在背叛靖安司時也是認為這樣能夠讓自己的弟兄更有好的出路。

但就是這麼樣的一個崔器,一個被所有人都看不起的崔器,他卻拯救了靖安司,拯救了長安。崔器不是一個英雄,他到死都是這麼覺得。龍波帶領蚍蜉屠殺靖安司時,在李必絕望的嘶吼中,在姚汝能躲在們觀望的時候。一人一槍的旅賁軍旅帥崔器站了出來大喊「旅賁在」。

一人一槍,旅賁在。一聲孤勇的嘶吼。當龍波問起「來將何人」時,崔器答道「隴右崔器,開元二十三年募兵,九年隴右兵,斬首八十四級」。而龍波回答他的卻是「沒聽說過長安有崔器這麼一號人物啊」。是啊,崔器還是那個隴右崔器,還是那個從來不被人所注意的小人物。那個曾經只為建功立業而碌碌無為的小人物。但當他在靖安司危局中一人一槍站出來時,他已經不再是隴右崔器,他真正成為了一個長安崔器,一個真正的唐人。靖安司內三擂鼓,長安崔器天下聞。一人對戰四名精銳重甲,對手有長柄斧,狼牙棒,刀盾,崔器無論用什麼兵刃都是必敗之局。以必死之心應敵,堅守到三通鼓罷,無愧英雄二字。他用一人一槍得到了龍波的依據「長安崔器」的認可。

長安崔器

在龍波達到目的,遵守與崔器三通鼓的約定帶人撤出靖安司後,崔器趴在地上,滿是是血但他卻依舊掙扎著想站起來。因為這時候他已經是長安崔器,一個不能倒下的大唐兵。

在姚汝能出來 扶起崔器時,崔器揭開已經坑坑窪窪的盔甲,拿出自己兄長給他的半塊餅,混著嘴中的鮮血咀嚼著。拿出那個他曾經一直以為恥的隴右銘牌,在上面想用鮮血寫出長安兩字,但只寫完「長」字就沒有力氣寫下去了,還是姚汝能拿起他的手在後面寫上一個「安」字。崔器死了,死在他心心念的長安裡,死在那個他們兄弟二人為之奮鬥一生的長安裡,死在一個人們永遠記得長安崔器的長安裡。

長安

從「隴右崔器」到「長安崔器」,都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但長安崔器不再是那個一直游離於長安無法融入的懦夫,而是代表了所有為建設長安城而努力的普通人。

今年對於我們的祖國來說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年份,有著疫情、水災、中印邊境的動亂、還有外國勢力為打壓中國所實施的各種手段。可以說我們現在處於一個舉步維艱的危局之中。但我們沒有屈服,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盡著自己的努力去為國家的強盛而努力。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崔器」那樣的小人物。

或許你不能像鍾南山那樣去防控狙擊疫情,但你可以作為普通的醫生護士去治療照顧那些因疫情受苦的病人;或許你不能像在中印邊境的那些士兵一樣,去打擊那些侵略國土的危險分子,但你可以告訴更多的人他們的英雄事跡,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加入他們;或許你不能像解放軍那樣衝上抗洪一線去抵抗洪水的肆虐,但你可以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支援他們,哪怕是一瓶水,一個麵包,一把傘。

願我們每個人都是中國「崔器」!

我們在,中國在。

一部電影,一個是世界!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崔器死,隴右崔器活!長安在,崔器在!
    話不多說,今天為大家盤點的是《長安十二時辰》中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人物崔器。《長安十二時辰》真是讓人看的著迷啊,演活了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崔器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小人物」之一,在他身上,有著一切小人物的特質,貪功冒進,每次有事情都是帶一堆人想去抓了人再說,出了問題事情就是牆頭草。
  • 重溫《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崔器」很像一個剛剛又消失了的人
    「隴右崔器。舊曆二十三年募兵,軍帳中攢有賊頭84顆。」「長安城中,沒聽說過有崔器這麼一號人物啊!」龍波率眾要屠靖安司,李必驚慌大呼:禁軍何在?右驍衛何在?旅賁軍何在?沒有。禁軍不在!右驍衛不在!只有一個違命的崔器,硬要代表旅賁,挺身而出。無名之輩,不值一殺。龍波不屑地無視他。崔器一人,一槍,一場血戰。三通鼓罷,龍波認可了這個人:「長安!崔器!」崔器,以一腔熱血,為自己掙來了一份敬重。
  • 長安崔器
    電視連續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我並不喜歡崔器這個人物,總感覺他有一種小人得志,牛逼哄哄的勁,撇著嘴,說話口齒不清,走路踅馬歪道,肩上扛一對金瓜。看不慣他的屌,也看不慣他一心向上爬想成為長安人的心思。崔器兵籍隴右道,效命於隴右軍團,其兄用金錢和關係將他調到了長安,在旅賁軍謀了一個旅帥的差事,手下有兩百多人。
  • 長安十二時辰:龍波擂鼓,長安崔器
    來將何人?隴右崔器電視劇裡的崔器,沒有原著中的那麼陰險。旅賁——在長安是一個吞噬英雄的地方,聞無忌、張小敬,還有隴右崔器。大唐真正的守護者不是那些高談闊論、指點江山的廟堂諸公,而是那些為了大唐拋灑熱血的崔器、聞無忌、張小敬們。他們不會為誰得勢誰失勢勾心鬥角、互相傾軋,也不會為了不讓誰和皇帝一起吃飯而手段迭出,他們只是單純的喜歡長安,喜歡長安裡真實的、卑微的、為生活而掙扎著的人們,他們喜歡這座他們呵護著的長安。
  • 崔器,長安不值得!
    的靈魂三問時,崔器高喊著「旅賁,在」站了出來,一人,一槍,而已。沒錯,此時的崔器不再是那個為了遠大前途或做長安人而做事畏首畏尾的人,而是一個滿身軍魂的戰士,在龍波詢問:「來將何人?」之時,堅毅且驕傲的說出了:「隴右崔器,舊曆二十三年募兵,軍帳中攢有賊頭八十四顆。」雖然他得到的卻是龍波一句:「沒聽說過長安有崔器這麼一號人物啊。」
  • 長安,竟有崔器這號人物
    後知後覺,最近才開始看《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電視劇了。劇情緊張不拖沓,角色眾多不多餘。這部劇裡刻畫了很多可憐又可恨的角色,而其中有個人物叫做崔器,隴右崔器,長安崔器。是我看到現在最有血有肉的一個人。
  • 精簡版《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崔器,一個小人物的夢想
    他以前就是個農民,因賦稅太多,生活所迫,選擇脫田逃籍,在隴右從了軍,這一當就是十年。可白白當了十年兵,卻入不了軍籍。因為他的出逃,導致無法登記入冊。好在崔器有個大哥,名叫崔六郎。都說長兄如父,崔六郎便是如此。
  • 崔器,一個好兵
    《長安十二時辰》更新過半,網上好評無數,雖然並不完全贊同,可我也不多嘴了,今兒只想誇個人,歪嘴錘哥——崔器。全程不爽臉的男人崔器整體的感覺好似「長安」裡的張飛,外形強壯、兵器獨特、甲不離身,更重要的是他看著很無腦,卻又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和「壞」心眼兒。
  • 長安十二時辰丨崔器:向死而生的戰士!
    可是在來到了長安之後,這裡安逸的生活使得他迷失了自我,沒了當初的志氣。正如左狼王說的那句話,長安的繁華會讓你從狼變得特別溫馴。而崔器就是這樣的例子。後來崔器立誓自己要建功立業,立下功勞保護百姓。第二:一個「及」連續說了三遍,這是因為死者崔六郎是崔器的親哥哥。
  • 長安,崔器
    崔器使一對瓜楞銅錘,常將雙錘掛在腦後,造型煞是惹眼。錘,乃鈍器,笨拙力沉,不適宜野外作戰,但在城市巷戰中卻很趁手。若擊中敵人,可力透重甲,造成面積內傷,便於活捉。 崔器技如其人,有著十足的鈍感。他就像一記迎面而來的重錘,聲勢浩大,一回頭敵人毫髮無傷,顯露出一種不諧調的滑稽。我們來看看長安十二時辰裡其他的角色,李必可以不要前途,張小敬可以不要信任,檀棋可以不要自由,徐賓可以不要金錢,大反派龍波更不必說,人家不要命。 崔器呢,他好像什麼都要。
  •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為長安而死有意義嗎?寒門貴子還得看元載
    第三次是之前被人罵做「崔憨憨」、「崔驢」的隴右崔器的死,壯懷激烈,充滿了正能量,為了長安慷慨赴死,感動了無數觀眾(觀眾已經哭瞎眼)。估計崔器榮登「天寶三載感動長安十大優秀人物」是問題不大的。三個最受歡迎的配角都沒了,就剩下幾個毫無演技的「作女」霍亂長安,難道不成最後又成了「破冰行動」一樣的爛尾?
  • 以崔器為例,淺談文學劇本《長安十二時辰》的藝術獨特性
    以崔器為例,淺談文學劇本《長安十二時辰》的藝術獨特性一、「人物形象」藝術性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崔器粗獷的唱腔,如同朔漠、流沙一樣,充滿了氣壯、雄偉的蒼茫質感;李必:「旅賁何在?」崔器:「旅賁,在!」簡短、霸氣的回覆,自然折射出人物張狂的個性,以及結實、強幹的銀幕形象。
  •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墓志銘:孬兵崔器!隴右到長安距離丈量者
    崔器4、「是兵是賊?是兵,就得聽令」,這是崔器的口頭禪和做事信條。當他得知龍波也曾在隴右當過兵時,他試圖用這道理勸降龍波:「你是兵,就得聽令。你還是降了吧!」龍波覺得可愛,微笑看著這個傻大兵。崔器隴右到長安到底有多遠?
  • 崔器:誰沒有一個「長安夢」?
    他想幫崔器買軍籍,讓他從軍。為了支付昂貴的費用,崔六郎不惜做起了違法又傷身的私運珍珠生意。鋌而走險十數次,才終於如願以償,幫崔器拿到了軍籍,成了一名隴右兵。而崔六郎自己,卻因此傷了身體,多年來,每餐只能與羹湯相伴。
  • 「長安崔器」火了,他背後有你想不到的故事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汪佳佳「長安崔器!」這個名字看過《長安十二時辰》的觀眾一定不陌生。在最近更新的劇集中,總是扛著兩個錘子、咬著一口後槽牙講話的崔器領了盒飯,在自己的名牌上用血跡寫了「長安」二字後,正式下線。出演崔器的演員蔡鷺,也在微博上和「自己」道別,告別這個陪伴了自己大半年的角色。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崔器是被什麼打死的,他的致命傷又在何處
    崔器在《長安十二時辰》裡,一開始是很惜命的,畢竟他哥崔六郎為了能把崔器調到長安來,可以說是傾其所有了。把崔器調來長安後,為了能夠讓崔器爬得更高走的更遠,他哥哥崔六郎不惜屢犯唐朝法律,做最危險的生意,乃至最後玩得實在太過火了,最終還是把命丟了。
  •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血戰到死的背後,是每個小人物信仰的堅守
    《長安十二時辰》絕對是今年的口碑之作,無論是製作還是演員演技都可圈可點,劇情也是高低起伏時刻牽動觀眾朋友們的心,在前端時間的劇情中,這部劇裡的一個配角——崔器之死,被熱議上了熱搜,他的死到底戳中了觀眾了哪個痛點?崔器,性格單一,有勇有謀,供職於靜安司,是李必得手下。
  • 崔器死了,播放《長安十二時辰》的手機上都是眼淚
    之前小編曾經寫過文章,說《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裡有幾大黃金配角,而崔器(蔡鷺 飾)就是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角色之一。在這次更新的劇情中,他死了,死得那麼悽慘而悲壯。然後小編就哭了。在這個人物開始出現時,小編就曾被他那張似笑非笑的嘴所吸引,後來又被他的身世與性格所吸引。
  • 專訪|「崔器」蔡鷺:演《長安十二時辰》,每場戲都要憋著
    他一人獨守靖安司,力戰數十暴徒,血盡而死。死前,這個出身偏遠隴右、一生都想融入長安的小人物,將戶籍木牌上的「隴右」二字,用血改成了「長安」。這一刻,無數觀眾在屏幕前,為這個滿身缺點的英雄落了淚。飾演崔器的蔡鷺,和該劇導演曹盾已合作多年,從《小兒難養》、《時尚女編輯》、《畢業歌》,再到2017年的話題之作《海上牧雲記》,兩人已經頗有默契。
  • 長安:蚍蜉與螻蟻
    比如《長安十二時辰》裡那一群密謀炸毀長安的「蚍蜉」:有狼衛在前面張牙舞爪;有官員在後面鈎心鬥角,當然,最給力的是,他們有爛熟於心的長安輿圖,有威力強大的伏火雷,還有一幫恩必報債必償敢於抱團敢於拼命的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