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崔器墓志銘:孬兵崔器!隴右到長安距離丈量者

2021-01-10 兩年的海

崔器系脫田逃籍的農戶,舊曆二十三年至唐天寶二年,九年隴右兵,帳下記84顆賊頭。被兄長崔六郎花錢轉崗長安旅賁軍旅帥,盡力協助靖安司抓狼衛失職、痴迷升遷攀右驍衛高枝被奚落,本心覺醒保衛靖安司血戰蚍蜉殞命。

崔器(蔡鷺飾演)出鏡始於劇集《長安十二時辰》第1集序幕,止於第23集結尾。

崔器墓誌:孬兵崔器!

崔器墓銘:隴右到長安距離丈量者!

崔器

孬,不是壞,上「不」下「好」,從字形可以看出,它有不對的地方(而且這「不」在上面,是日後成長過程中環境對它影響所致的瑕疵),但「好」字在下面,它更有好的基礎和本真。「孬」在當今形容一個人,多表明這人稍微有點痞、但有個性、有人情味,甚至是討人喜歡的。

靖安司司丞李必稱呼崔器為「崔旅帥「(旅賁軍職責是護衛太子,次於歸右相轄制、能夠同時保衛長安的右驍衛。旅帥是官階很小的武職,類似今天部隊中的連長,帶領百十號士兵)。但就是這個小旅帥的履職,崔器不稱職。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長安之前,我是一個兵,是一個好兵。」崔器是優秀士兵嗎?從他來長安後的所作所為,看不出優秀士兵的影子,他只是一個孬兵。

崔器

1、他剛來長安,就能從宮中借出細犬。但他嫉妒上司眼中的幹才張小敬,增援時故意繞遠路、耗時間。在張小敬昌明坊大戰曹破延並將其重傷後,他才帶領旅賁軍趕到,看著殺害自己哥哥的兇手躺在地上,他啐了曹破延一口,只想著報仇解恨,完全沒考慮潛在的危險。狼窩之內,豈能說搜就搜?只聽他大吼一聲「搜」,兄弟們推門觸響伏火雷,多少旅賁命喪火海。事後,他又欺瞞說全殲狼衛,為了不漏出馬腳,讓下屬把兩具狼衛屍體的臉部毀掉,去增加屍檢困難。

崔器

2、當旅賁已經將狼衛所在的修政坊包圍以後,他命令放箭,不分青紅皂白亂箭差點射中自己人張小敬。他偏偏在狼衛頭領曹破延背後把弓箭扔了(多好的射殺機會,讓他浪費了),理由是要活捉曹破延,將其剁成肉泥,為哥哥報仇。這一點貪心,給了曹破延逃跑機會。曹破延趁機綁架聞染,謊稱是王宗汜(碩方節度使)之女王韞秀,讓崔器丟掉兵器,並將自己捆綁起來。如果那是普通百姓之女,崔器準備讓她有價值就死,繼續抓捕,但聞聽是達官貴人之女,害怕斷了自己日後的升遷之路,就乖乖順從了曹破延的喊話。

人往高處走,這是進取的動力,但崔器太痴迷升遷了。他懷揣著右驍衛手令,引領旅賁軍的兄弟們投靠更好的衙門,可當張小敬、檀棋、姚汝能劫持趙參軍(趙七郎),越獄出逃時,崔器卻準備立功去再抓張小敬。趙參軍為了保命,反誣崔器帶領旅賁軍持械入皇城、劫獄,讓其棄械。情急之時,旅賁的兄弟們眼睜睜看著這個帶領大家攀高枝的旅帥拿主意應對,崔器竟然認慫喊道:「棄械。」

崔器

3、他投靠右驍衛遭到奚落之後,知道自己做錯了。錯了就改,他又投奔靖安司。被姚汝能罵:「叛一次,那叫攀高枝,有種。再叛一次,就叫不要臉了。」崔器不管別人說自己是什麼,他只是憑藉多年軍旅生活中軍人的直覺(敵軍偷襲前,自己總是心慌),感覺靖安司要有危險,他作為旅賁軍旅帥,哪怕跪求姚汝能,也要重新披戴旅賁軍甲,歸隊靖安司。他面對強悍的龍波帶領結隊的蚍蜉洗劫靖安司時,能夠一夫當關站出來。以一敵五,血戰蚍蜉猛將,彰顯熱血青年的男兒本色!

崔器

4、「是兵是賊?是兵,就得聽令」,這是崔器的口頭禪和做事信條。當他得知龍波也曾在隴右當過兵時,他試圖用這道理勸降龍波:「你是兵,就得聽令。你還是降了吧!」龍波覺得可愛,微笑看著這個傻大兵。龍波還是給了崔器軍人的尊重和禮儀,他擂響三通戰鼓,為崔器保衛靖安司、慷慨赴死助陣、送行。崔器的一腔熱血和可愛之處在此定格。

崔器

隴右到長安到底有多遠?

雖然當今中國地圖上,甘肅到陝西西安的距離並不遠,但是隴右道(今天的甘肅大部分和與之接壤的周邊省份區域)代表著邊境軍人的戍邊生活,長安則象徵太平盛世帝都市民和官員的舒適生活。

第八團的戰士經歷了隴右道的慘烈戰爭生活,倖存者張小敬丈量過隴右到長安萬年縣的距離,代價是成為永無赦的死囚,隊長聞無忌也在測量進程中不明致死,蕭規試圖打破規則,用全新的方法去計量,代價是從一個「活寶」似的樂天人物蛻變成一個精神極端的恐怖頭領。

長安望樓

崔器兄長崔六郎不惜一切代價幫助弟弟去測量,為了多賺點錢,他用長安西市布商做掩護,兼做牙郎生意。為了給弟弟買軍籍、跑門路,他捨不得吃餅,只喝流食充飢。常在河邊走,終於在丙六貨棧與狼衛的這單交易,被人拔舌、失血而亡。崔器則將大餅至於頭盔之中,給哥哥供了一張大餅。崔六郎用盡一生的勤儉節約、通過挖空心思多賺錢的不懈努力,歷時41年也測量不出。

曹破延與崔六郎

是啊,崔器、崔六郎、聞無忌、蕭規、張小敬,包括手捉郎火師丁老三,也包括不良人胖羅……他們都是熱愛生活的普通人,他們都是無根基的平民百姓出身,他們都希望通過個人奮鬥去建功立業、去過上理想的生活。

不是崔器一心只想著升遷,是長安這個怪物吞噬了人們原來本真的精神世界,是長安這個怪物賴以運轉的官僚體系改變了大唐子民的追求信仰。

長安崔器

崔器不是國家棟梁,只是長安穩定的一塊基石,是熱愛生活的普通個體,猶如「鄰家大哥」,希望通過個人奮鬥去拼來功名,融入帝都長安。他面對眾多蚍蜉,高聲喝道:「旅賁在,長安在!」他在生命最後關頭,手心緊攥「隴右道」的軍牌,在軍牌上血書「長安」二字。

如崔六郎所言:「我弟弟,他配得上長安!」姚汝能親眼目睹崔器戰死後感慨「你本來就是長安人」,能讓這個名門之後認可,說明崔器丈量出了隴右到長安的距離,但是代價太大了。崔器也只能精神活在長安。

觀看《長安十二時辰》,崔器痴迷升遷、有武功欠頭腦、雖盡心盡力辦差、但不經意會把事情搞砸,不得重用,但他始終滿懷一腔熱血,關鍵時刻意識覺醒展現本色,這些像當今社會中的「我」。故作崔器墓志銘:孬兵崔器!隴右到長安距離的丈量者!

崔器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龍波擂鼓,長安崔器
    崔器與哥哥崔六郎自小相依為命,小時候早了饑荒,父母死的早。哥哥把他帶到長安,為了幫崔器當兵,哥哥崔六郎替人夾帶珍珠,用羊腸裹了珍珠吞下,來回十幾趟才攢夠給崔器買軍籍的錢。崔六郎差點因此葬送性命,因攜帶珍珠落下重病,只能食羹湯。其後崔六郎希望弟弟能夠在剿滅狼衛的案子中立下功勞,於是替靖安司辦事,結果因為靖安司司丞李必布置不當枉送了性命。崔器此後只記得哥哥的遺願,要在長安出人頭地,要留在長安。
  • 精簡版《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崔器,一個小人物的夢想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長兄,崔六郎聖人禁止私販珍珠,導致物以稀為貴。崔六郎以羊腸裹珍珠吞下,瞞天過海,十數次,錢便有了。《長安十二時辰》右相林九郎狼衛不除,太子便是辦事不力,恐遭右相誣陷、彈劾。右相權傾朝野,誰不想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分一杯羹?
  • 《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崔器死,隴右崔器活!長安在,崔器在!
    話不多說,今天為大家盤點的是《長安十二時辰》中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人物崔器。《長安十二時辰》真是讓人看的著迷啊,演活了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崔器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小人物」之一,在他身上,有著一切小人物的特質,貪功冒進,每次有事情都是帶一堆人想去抓了人再說,出了問題事情就是牆頭草。
  •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為長安而死有意義嗎?寒門貴子還得看元載
    《長安十二時辰》播出23集之後又迎來了一個小高潮,這部電視劇的規律基本上就是死一個人,來一個小高潮,觀眾淚目一次。第一個是暗樁小乙,為了大唐治安事業,從容就義(觀眾哭);第二個小高潮是曹破延的死,帶著對家人和故土的眷戀含冤而死(觀眾哭)。
  • 長安崔器
    電視連續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我並不喜歡崔器這個人物,總感覺他有一種小人得志,牛逼哄哄的勁,撇著嘴,說話口齒不清,走路踅馬歪道,肩上扛一對金瓜。看不慣他的屌,也看不慣他一心向上爬想成為長安人的心思。崔器兵籍隴右道,效命於隴右軍團,其兄用金錢和關係將他調到了長安,在旅賁軍謀了一個旅帥的差事,手下有兩百多人。
  •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壯烈下線!這個劇情背後透著敗筆
    文|令狐伯光7月15日,《長安十二時辰》最新播出第21集到23集。被喻為「鐵憨憨」的崔器壯烈戰死,死時吃下小塊胡餅,手寫下長安崔器而死。崔器死得非常壯烈,角色印象在觀眾心中也是波折起伏。電視劇版《長安十二時辰》第21集到23集,龍波則是不聽何孚的話襲擊右相(龍波本來也沒打算襲擊右相),但原著必須打掉靖安司的設計。電視劇給改成為了去救自已口口聲聲對自已無用的情人魚腸,這樣就改成自私自利的戀愛腦,還多少有點反覆無常,主要是角色行為邏輯明顯有矛盾。伯光甚至想過,看到魚腸被張小敬俘虜,猜想龍波因為了解張小敬,電視劇又安排魚腸被張小敬打敗過。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是什麼?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結局他死的最慘 長安十二時辰最新劇情介紹
    距離上元節花燈大會只剩下短短的幾個時辰了,張小敬必須在上元節花燈大會前抓住搞破壞的刺客。在調查與追捕中張小敬還發現靖安司中竟然有敵人的內應,在一次次的鬥智鬥勇中,張小敬終於在最後關頭揭穿了背後主謀,阻止了破壞的發生,解救了唐城裡的黎民百姓。長安十二時辰結局在小說《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和李泌聯手揪出了幕後真兇賀東,保護了長安城。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崔器是被什麼打死的,他的致命傷又在何處
    崔器在《長安十二時辰》裡,一開始是很惜命的,畢竟他哥崔六郎為了能把崔器調到長安來,可以說是傾其所有了。把崔器調來長安後,為了能夠讓崔器爬得更高走的更遠,他哥哥崔六郎不惜屢犯唐朝法律,做最危險的生意,乃至最後玩得實在太過火了,最終還是把命丟了。
  • 長安,崔器
    崔器,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人物,崔六郎之弟,統率太子座下旅賁軍。在上元節追緝狼衛的任務中,他奉靖安司之命協助死囚張小敬辦案。
  • 一人一槍,隴右崔器在此,一言一行,長安崔器永存
    隴右崔器,開元二十三年募兵,九年隴右兵,斬首八十四級,後得拔為長安旅賁軍旅帥,時天寶三載上元,有賊眾著重甲攻靖安司,屠戮官署,器披堅執銳攻賊,負數十創,力戰而隕,司丞及屬吏乃得脫。得稱長安崔器。崔器今天再寫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可能已經有些落伍了,但是當我在電視中看到崔器力戰死在靖安司時,我還是忍不住寫出這篇文章。有人說一部好的電視劇一定會有一些你不能忘記的精彩角色。
  • 長安十二時辰丨崔器:向死而生的戰士!
    長安十二時辰的第9集中,許鶴子的一曲高歌: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把人從眼前的繁榮盛世吸引到一個未知的未來
  • 重溫《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崔器」很像一個剛剛又消失了的人
    「長安城中,沒聽說過有崔器這麼一號人物啊!」龍波率眾要屠靖安司,李必驚慌大呼:禁軍何在?右驍衛何在?旅賁軍何在?沒有。禁軍不在!右驍衛不在!旅賁軍不在!只有一個違命的崔器,硬要代表旅賁,挺身而出。崔器一人,一槍,一場血戰。三通鼓罷,龍波認可了這個人:「長安!崔器!」崔器,以一腔熱血,為自己掙來了一份敬重。隴右崔器。一個守邊防的兵,靠著哥哥拼了命地打點,好不容易混進了長安城。
  • 《長安十二時辰》3疑問,張小敬的刀、許鶴子的舞、崔器的死
    《長安十二時辰》,一、張小敬不拔刀《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之前一直是拿著雙錘殺敵,我沒有見過他用別的武器。這說明崔器擅長雙錘,而這一段卻讓他拿著一把長槍,在靖安司這地形狹小的地方與敵廝殺!而一直以冷酷著稱的龍波,卻要為崔器敲三通鼓,只要崔器還活著,就放了靖安司的吏員。大哥,你是來殺人的,是在大唐的靖安司內,不是來玩惺惺相惜的!
  •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血戰到死的背後,是每個小人物信仰的堅守
    《長安十二時辰》絕對是今年的口碑之作,無論是製作還是演員演技都可圈可點,劇情也是高低起伏時刻牽動觀眾朋友們的心,在前端時間的劇情中,這部劇裡的一個配角——崔器之死,被熱議上了熱搜,他的死到底戳中了觀眾了哪個痛點?崔器,性格單一,有勇有謀,供職於靜安司,是李必得手下。
  •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活出男人氣節,觀眾邊看邊哭,演員蔡鷺實力圈粉
    長安十二時辰人物譜之崔器,追功名明大義,誓死護衛靖安司
  •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歷史上確有其人,最終只得一「酷吏」稱號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崔器這個人物塑造得很好,前期導演花了不少的劇情去解釋他的出身和經歷,讓他的人物形象變得更加飽滿。
  • 專訪|「崔器」蔡鷺:演《長安十二時辰》,每場戲都要憋著
    《長安十二時辰》開播至今,除了雷佳音、易烊千璽等主演,一眾配角在網絡上的熱議度也頗高。在這部劇集中,人物群像塑造出色是它突出的優點之一。靖安司崔器一角便是頗為出彩的配角之一,他兔唇歪嘴,暴躁憨直,笨嘴拙舌,腦子不靈光,被人瞧不起。在長安遭遇巨大危機的這一天裡,每個人都不斷地在各個時間節點做出選擇,這些選擇有對有錯,唯獨他,神奇地在幾乎每個節點,都做了錯誤的選擇。
  • 長安十二時辰:小人物漂在長安,沒有背景該怎麼辦?
    看了長安十二時辰,一直覺得壓抑。本來以為是懸疑,看了發現是屬於小人物們的史詩,將鏡頭聚焦到長安城裡的那些蚍蜉,螻蟻們。鯤鵬們看不見蚍蜉們,他們是張小敬,聞無忌,崔器,丁老三,崔破延,徐賓等等。他們都生活在社會底層,心中嚮往長安,以為這個繁華之地是他們的舞臺,到了長安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他們曾經為國效力,在軍隊等部門貢獻自己的青春,在九死一生中倖存下來,僥倖來到長安,卻發現這裡不屬於他們,他們以為憑藉自己的勤勞與努力就能在長安立足,過上理想中的生活,到了長安才發現自己很傻很天真。
  • 長安,竟有崔器這號人物
    後知後覺,最近才開始看《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電視劇了。劇情緊張不拖沓,角色眾多不多餘。這部劇裡刻畫了很多可憐又可恨的角色,而其中有個人物叫做崔器,隴右崔器,長安崔器。是我看到現在最有血有肉的一個人。
  • 邊江品評《長安十二時辰》13:崔器戰死,不退!
    上一期張小敬和檀棋在景寺查到重要線索,前往劉記書肆找尋守捉郎在長安安排任務的的火師,不料靖安司裡已是大難臨頭,張小敬更是身負全城通緝令,倉皇逃竄。本期我們將揭秘靖安司慘案發生的詳細始末和緣由。我們先把時間往回撥一個時辰,酉初,晚上七點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