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金雞百花電影節的「美麗新世代——臺灣新人新片展」在合肥舉行,6部臺灣地區的影片參加影展。作為參展影片之一《翻滾吧!阿信》的監製李烈接受了網易娛樂的專訪。
網易娛樂10月20日報導(文/葉小凱、663 視頻及圖/李道忠)2011年10月20日,金雞百花電影節的「美麗新世代——臺灣新人新片展」在合肥舉行,6部臺灣地區的影片參加影展。作為參展影片之一《翻滾吧!阿信》的監製李烈接受了網易娛樂的專訪。
《翻滾吧!阿信》是李烈監製的第三部作品,之前由她監製的《囧男孩》和《艋舺》均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雙豐收,而《翻滾吧!阿信》在臺灣上映之後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而今李烈更是被媒體冠上了「臺灣電影新教母」這樣的稱號。日前李烈帶著《翻滾吧!阿信》來到金雞百花獎參加臺灣電影展的展映活動,在接受專訪時,李烈表示自己監製的三部影片都能取得成績得益於自己挑選劇本非常用心,而內地的電影市場雖然越做越大,但卻喪失了應該要去感動觀眾的元素。
解讀新片精神:人生就是一個翻滾的過程 期待可以內地上映
網易娛樂:「翻滾」這個詞是不是除了代表體操的動作還代表了你想傳遞的一種態度?
李烈:對,因為其實人生就是一個翻滾的過程,人生你頭頂著天腳踏著地的時候,可是也可能是頭頂著地腳對著天的時候。所以我們說「翻滾吧!阿信」其實就是說阿信這個人,他的一段人生裡面,他其實是一個翻滾的狀態。我們傳遞的一個精神就是說,即便你是在「翻滾」,即便你的人生在一個非常挫折非常糟的時候,只要你願意用一點力,你就可以再翻過來,再重新頭頂著天腳踏著地。我們要傳達的就是這麼一個東西。
網易娛樂:為什麼你監製的戲中都喜歡選用阮經天、趙又廷、彭于晏這樣的帥哥作為主角?是因為你把影片影片的受眾群都定位成青年人嗎?
李烈:基本上電影觀眾還是以年輕人為主,電影要講商業,希望電影票房可以回收,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俊男跟美女絕對是成功電影很重要的因素。這個是一直非常相信的原則,因為我自己從18歲開始進到娛樂圈,我就看到都是俊男跟美女,所以我是堅決認為說一個電影一定要有俊男跟美女。
網易娛樂:有觀眾說影片的風格有些不太統一,從青春片跳到黑幫片然後又變成勵志片,你是否認同這種說法?
李烈:對,我知道,這個在看劇本時就有這樣的考量了,但是這個電影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是因為它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是林育信教練年輕的時候他的人生的階段轉換的過程。他就是單純的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生命裡面只有體操的這麼一個男孩轉到後來學壞,跑去整天跟人家打架、鬧事,到後來他決定要遠離這一切,回到了他從小就最喜歡的體操。那是他人生三個不同的階段。你要說它風格不統一的話,那是因為他的生命過程,他是這樣在走的。不是說我們刻意為了要加入什麼樣的元素而把戲去做扭曲或改造,完全沒有。因為我們拍戲的時候,林育信教練每天都坐在現場,然後盯著我們拍戲,他最常警告導演也就是林育賢——他弟弟,他就說我的故事,你不要給我亂改。所以我們其實基本上對於他這一段人生的故事我們是不敢隨便做更動的,那是他自己,親身的,生命力的一段過程,不是我們刻意要去把它搞成那個樣子。
網易娛樂:《翻滾吧!阿信》在臺灣上映票房和口碑都非常好,那麼影片會在內地上映嗎?
李烈:我們期待可以在內地上映。
網易娛樂:但是影片中有很多比較暴力的鏡頭還有關於黑幫的情節,對於內地的電影審查制度來說這些情節也許會被刪減。
李烈:單純有想到過這個問題,這樣說吧,這個片子裡面,第一:它也沒有是真正的黑幫,它只是年輕人年輕的時候體力太多,如何去耗費?所以他們就成天打架,打來打去的。第二:它和《艋舺》的不同點是,這個片子其實是很清楚的在告訴觀眾說,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學好,你混幫派,你後來的結果就會很慘。它其實是在教育觀眾,不要走那樣一條路。所以,我相信在這點上它應該不會遭受和《艋舺》一樣的命運吧。
暢談監製工作:劇本感人最重要 不擔心觀眾會厭倦
網易娛樂:從《囧男孩》到《艋舺》再到《翻滾吧!阿信》每一部影片都顯得意義非凡,所有人都說你眼光非常獨到,想請問一下您是從什麼角度去挑選要做的電影?
李烈:第一:我一定會挑沒有人做過或是在臺灣電影裡面很少有人做過的,那麼它對於觀眾在某種程度上會有好奇和新鮮感。第二:劇本對我來講很重要。因為我覺得如果片子是沒有人做過,劇本一定要能讓我看的感動,一個不能感動我的劇本,哪怕場面再大或者預算再高,它都不能吸引我,因為我認為,觀眾去看電影,你能夠感動感動觀眾是很重要的。我這個年紀,我的人生經歷這麼多,如果有東西可以感動我的,我相信它應該比較容易感動一般的觀眾,所以這兩個元素是我在選擇劇本時很重要的。
網易娛樂:你監製的電影好像都用熱血在包裝。
李烈:熱血也是商業電影很重要的元素啊,因為熱血就可以讓觀眾在戲院裡面他可以看,他可以感受到那個熱血的氣氛,然後他就容易跟你的電影產生共鳴。
網易娛樂:一直這樣不會讓觀眾產生厭倦嗎?
李烈:我相信不會,因為觀眾這麼多,即便10個人裡面有三個人厭倦,那你還是有7個人,有5個人厭倦,那你還是有5個觀眾。我做一個電影不可能是全部的觀眾都喜歡,但是我對來說,這個電影裡的力量和精神只要多傳一個人,我們就可以多成功一份。
網易娛樂:你現在一直做監製,很多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會忘記或者根本不知道你曾經的演員身份,那你以後還會演戲嗎?
李烈:我的原則是這樣,第一:我不是不表演了,可以就一定得要有一個吸引我的劇本,這個很重要,第二:我如果要表演的話,那個戲我自己絕對不做監製,因為做監製跟做演員腦袋的思考模式是兩條路。你知道,我不可能又要演,又要做製片的工作,所以我要演的話我絕對是和那個戲的製片工作沒有關係的,我才有可能做這件事情。
網易娛樂:做監製更辛苦。
李烈:更難,更瑣碎,管的事情更多,你要承擔的壓力也更多,因為你要承擔整個票房的成功跟失敗,那演員的話你只要做好你單純的表演工作就好。
把脈內地電影:場面越大感人的元素卻越少
網易娛樂:這幾年內地電影也發展的非常快,你是否也有關注?你能從一個專業監製的角度談談這幾年的內地電影嗎?
李烈:內地的電影目前是整個產值越來越大,市場越來越大,然後全世界都看著內地的電影市場。可是,我反而覺得說,當市場越來越大的時候,大家就只是想把那個場面越做越大,可是有點忘記了電影的本質。大陸電影我覺得這兩年有一個狀況,可能是我自己看的不夠多,因為我知道內地每年其實有很多很多的電影,那我相信有些好的電影,我自己沒有看到,可是我現在講的是一些受到外界注意的,就是大製作那些電影,那些電影反而是因為只在於大,而喪失了應該要去感動觀眾的元素,它失去了那個東西,我覺得是很可惜的,因為電影可以做的大,同時你還是可以有那個內容在。我覺得電影的內容才是重要的。因為,我們以前看大陸電影,可能它不是像今天的內地電影一樣大場面大製作,可是它感動人的力量是要比現在的電影高出很多很多倍的。所以,我一直很期待說我希望可以多看到一些像以前那樣能感動我的內地電影。
網易娛樂:那你有沒有想過和內地合拍電影?
李烈:當然想過,但是合拍那個東西是不可以勉強的,我做任何戲我不排斥跟任何人合作,可是重點就是說,我一定要有一個可以說服我的劇本,合拍也是一樣。不管是合拍還是我可以到內地來幫某個公司製作一個電影,可是那個重點是我一定要有一個我覺得夠好的劇本,因為劇本是一部電影真正的靈魂。沒有那個靈魂就那個工作就沒有意思了。
網易娛樂:有沒有想過監製內地那個導演的戲?
李烈:應該還是看劇本,不是每個導演都合適,不同的劇本。一個合適的劇本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導演,那樣就是水到渠成。因為我從來不會去設限說,我一定要只跟誰只跟誰,我覺得做一個東西做一個戲,能夠大家有心一起把那件事做好,這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網易娛樂:有沒有想過跟一些內地演員進行合作?
李烈:葛優跟姜文,我專挑男的。
網易娛樂:那你沒想過做導演?
李烈:沒有想過做導演,我覺得導演其實是更困難的工作,導演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幹的,導演的腦子必須長的跟別人不一樣,我覺得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導演的腦子,所以我不會妄想說要去做一個導演。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