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以精研犯罪心理學的刑警方木(鄧超飾)為主角,講述他在助手米楠(劉詩詩飾)的協助下破獲高智商連環兇殺案的故事。
電影將在12月22日,也就是明天,在全國公映。
原著作家雷米是公安部直屬學院教師,精通犯罪心理學和刑偵學,洞悉形形色色的罪惡,甚至超過自己的掌紋。以其代表作《心理罪》系列崛起,成就「中國心理犯罪小說第一人」。其作品先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在歐美、越南等國出版,繁體版在香港和臺灣地區上市。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是心理罪系列的第4部,但是是第二部被改編成電影的心理罪作品。
這部電影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大膽。
原著故事大膽,
導演的改編大膽,
鄧超和阮經天的表演也十分大膽。
如果你看過原著,就很難不被原著的這個故事吸引。
應該說,這個故事,在當下國內的環境下,具備相當的勇氣。
藉助一個《七宗罪》式的連環命案,去探討我們的國產犯罪片過去沒有觸碰的一個話題——
以暴制暴,甚至是「w政府主義」。
讀過原著或者看過片的觀眾不難發現,片中開始的一連串命案,
用的都是《七宗罪》裡的變態殺手所採用的那種儀式感十足的殺人手法。
被害者之前犯下了什麼樣的罪過,殺手就用與之對應的方式將其折磨致死。
採用這樣獨特的手法,兇犯顯然不是想要簡單的取人性命,而是想通過這些被設計好了的儀式感,去警醒世人,這些被害者,理應受到懲罰。
被害者是些什麼人呢?都是一些引發了廣泛社會關注的熱點新聞裡的施害者。
一位數學老師,經常體罰學生,學生考試交了白卷,拉低全班平均分。
老師給了學生一本習題,讓他在一個晚上做完。
學生跳樓自殺。
一個中年男子,把自己的母親趕出家門。
面對新聞採訪時對著鏡頭大喊:
有本事把我塞回娘胎啊!
小區發生火災,消防員迅速趕到,卻被違章停在道路中央的車堵住。
喝醉酒的車主遲遲未到。
消防車無法在搶救時間入內,居民被活活燒死。
大學生扶老奶奶,被告上法庭。
雖然輿論支持大學生,但是最後還是被判賠償幾萬元。
這些事件你是否覺得很熟悉?
查了一下,都能找到新聞原型。
體罰學生導致學生自殺
遺棄母親
私家車違停導致消防車進不去
扶老人反被訛
這些事件,都不是個例。
原著小說《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是2012年出版的,但是小說中提到的社會事件後來相繼都發生了,只能說這個社會一直沒變。
這樣的故事拍成電影,極具現實意義。
不難想像,以上四則新聞一旦傳到微博,輿論肯定是一邊倒。
體罰學生的老師無師德,遺棄母親的兒子不孝順,亂停車的車主不道德,訛錢老奶奶沒良心。
這些事件有一個共同點,在現實生活中,這些人雖然被人們唾棄、厭惡,但是法律拿他們根本沒辦法。
美好、和諧的城市因為這些有汙點的人籠上一層陰影。
情緒激動點的網友也許會在網上罵髒話,恨不得這些「人渣」被千刀萬剮,以維護法律之外的「正義」。
但也就是嘴上說說,心裡想一想,畢竟這是違法的事。
於是《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把大眾對這些「壞人」的怒拍了出來,極端的犯罪案件下,是一場關乎於「正義」的討論。
之所以說這部電影尺度大,不僅僅是因為電影裡某些血腥、暴力的畫面,還因為案件的參與者不僅僅是極端的個人,它涉及到成千上萬的網民,這也許正是這部電影遲遲不能過審的原因。
這個極端的人是阮經天飾演的江亞。
看完電影,也許你再也無法直視阮經天。
光是看劇照就能讓人起雞皮疙瘩。
在電影裡,上面提到的幾個主人公都有極高的民怨。
江亞用自己的方式維護著自己所認為的「正義」。
也就是以暴制暴。
體罰學生的老師被綁在教室裡,必須在限定時間內做完一本習題,以解救自己。
這樣儀式感極強的犯罪方式不免讓人想起《電鋸驚魂》。
遺棄母親大喊「有本事把我塞回娘胎」的不孝子,真的被江亞塞回去。
無良車主的死法也與火災中的居民如出一轍。
最具戲劇張力、也最具儀式感的一次犯罪是律師(郭京飛飾)的死。
因為無視真相,幫助訛人老奶奶辯護,網民都很討厭他。
江亞在他身上綁上炸彈,在網上直播,只要有10萬網民投票同意他死,炸彈就會爆炸。
炸彈最後炸了,參與這場犯罪的其實不只是江亞,還有10萬網民。
爆炸前律師說了一句:我沒他們想像中那麼壞。
至此,電影時長僅僅過去幾十分鐘,但是所包含的內容卻比大部分電影要多,《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擁有犯罪電影驚險刺激的爆米花特質,也擁有當下很多國產電影不敢碰觸的社會敏感話題。
被殺死的人可謂萬人唾棄,「替民除害」本該大快人心,但是看到這裡心裡卻覺得有點怪。
體罰學生的老師、違停的司機這些人的錯誤行為雖然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但是他們罪已至死嗎?
什麼是正義?
正義與邪惡之間的界限又如何斷定?
電影將矛盾衝突點製造出來,留給觀眾無限思考。
首先,用江亞的極端犯罪來放大社會上法律無法懲治的惡,既是一種批判,也是一種提醒。
它告訴觀眾,勿以惡小而為之。
其次,網絡暴力的呈現。
電影裡以上四個案件中,直接殺人的是江亞,但是參與者卻是每一個網民。
現實生活中因為網絡暴力死亡的人越來越多。
現實生活中沒有江亞,在電影中,可以認為他是網絡暴力的一種具象體現,網絡暴力的執行者。
聯繫到當下的很多熱門事件,電影的厲害之處得以彰顯。
無情日本女留學生
賴皮不賠償肇事女司機
…
這些人,在電影裡也許都會被網友投票殺死吧。
最重要的,是關於正義與邪惡的探討。
沒有絕對的正義,也沒有絕對的邪惡,邪惡不存在,也就沒有了所謂的正義。
而法律是在長期人類生活下不斷修訂出來的結果,用來維持這個社會正義與邪惡的相對恆定。
長期看來,法律維護下的社會是和諧的。
江亞的行為是用大惡去懲治小惡。
他的出現,只會讓社會變得更黑暗,他不是城市之光。
這也是最符合當下發展、最正能量的一種解釋。
以往的警匪犯罪電影,內容往往是販毒、綁架這類,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則把視線聚焦在社會案件上,觀眾自然有種參與感。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也許你會不自覺地想:這個人該死,但是罪不至死。
但是你再看看現實生活中的網絡輿論?
喜歡導演說的一句話:電影只能提出問題,展現問題,解決不了問題。
電影把當下的很多社會現象拍了出來,給觀眾帶來一場關乎正義與邪惡的思考。
很多人都會把《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與一部類似題材的經典電影《七宗罪》進行比較。
反派江亞也與《七宗罪》裡凱文·史派西飾演的約翰·杜一樣,認為自己在用一系列儀式,去提醒世人——
他是在除暴安良、替天行道。
江亞與約翰·杜一樣,每一次作案都經過了縝密的設計,天衣無縫,就連神探方木都找不到絲毫證據。
甚至在他一系列作案的最後,想要達到的效果也與約翰·杜如此一致——
都希望通過「獻祭」自己,來激怒追捕自己的警察,讓後者越過法律這條線,去完成自己的「事業」。
當《城市之光》來到這一幕高潮處時,這部電影也觸及了一個我們的國產片沒有觸碰過的領域——
無政府主義。
這是在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
英劇《黑鏡》等片中被嚴肅討論過的主題。
在江亞以近乎瘋狂的姿態等待方木槍殺自己的那一刻,他就是約翰·杜,是小丑。
是那顆在試探人性的光明與黑暗的砝碼。
這樣一個題材,要在國內被拍成電影,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本片從立項到上映,經歷了漫長的六年時間,直到上映前幾天才拿到龍標。
這些嚴肅問題的探討,也正是我們過去的犯罪片卻缺失的一環。
在影片的後半部分,氣氛節奏轉眼一變,從先前的偵破謎案,到方木與江亞兩個人赤裸裸的雙雄對壘。
這也是《城市之光》有別於《七宗罪》的地方。
方木與江亞,兩人本是同學,因為一次偶然的巧合,讓他們與這樁案件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江亞之所以會成為「城市之光」,恰恰是因為多年前曾目睹過方木動用私刑懲罰一名罪犯的過程。
只不過陰差陽錯的是,他看到的,其實並不是方木,而是餘皚磊飾演的隊長。
這次巧合讓他下定決心以方木為榜樣,擔負起「替天行道」的職責。
而被「冤枉」了的方木後來再沒有這樣做,則促使他想要讓這個神探成為自己的接班人。
這段劇情再次突出了影片的主題:勿以惡小而為之,惡行會傳播。
《城市之光》和雷米的其他作品一樣,既有緊張刺激的犯罪推理情節,更有對於人性的深刻拷問。下面再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心理罪的其他系列簡介:
《心理罪之第七個讀者》「他沉淪,他跌倒。」你們一再嘲笑,須知,他跌倒在高於你們的上方。他樂極生悲,可他的強光緊接你們的黑暗。————尼採
開啟一段塵封的往事,心中有痛,但也看見希望。
美麗的大學校園,一個個學生相繼離奇死去,看似沒有聯繫的兇殺案裡,卻透露出讓人難以置信的死亡信息。曾經歡快的校園生活,驟然一片死寂,方木美好的初戀也被扼殺在搖籃中,從此他是一具行屍走肉,還是重新振作開始新的生活,第七個讀者將會怎樣影響方木的人生……
本書是雷米其他作品的開端和序幕,讓我們看到年輕偵探艱辛的成長經歷,讀此書如同置身於情境中,情不自禁地與書中人一道去抽絲剝繭,尋找真相,心理畫像分析在這本小說中,可以說是「小荷已露尖尖角」。
《心理罪之畫像》一個喜歡把牛奶和人血攪拌在一起喝下去的殺手,他是有特殊的疾病還是傳說中千年不死的吸血鬼?
C市連續發生四起強姦殺人案,被害人都是25至30歲之間的白領,這到底是報復殺人還是簡單的劫色?
一個品學兼優的研究生,卻忽然之間發瘋似的攻擊自己的同窗好友,他是被人催眠還是蓄謀已久殺人滅口……
在一系列讓警方感到撲朔迷離的案件中,沉默寡言的大學生方木突然被警方扯入其中,而他又憑什麼隨口就說出了逍遙法外的兇手的真正面目?
當兇手被執行槍決之後,為什麼又發生了更加殘忍變態的連環血案?
是兇手邪惡的幽靈繼續作祟還是另有更加可怕的人魔?
當這個看不見的魔鬼肆無忌憚地奪去方木身邊一個又一個朋友的生命,方木又將如何面對這公然的挑釁?他能否在最後關頭「畫」出魔鬼的樣子……
《心理罪之教化場》歷經磨難的方木最終會遵從喬老師的遺願做一名警察,還是從此歸於平凡?
無論他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都註定不會平靜……
他,在教師節裡親手殺死女友的班主任,為何又在方木出庭作證,力求免死的情況下突然越獄?
他,收養了多名棄兒,為何又時常面對一個孩子的遺像黯然神傷?
她,身世成謎,為何讓方木時時牽掛?
深邃的地下迷宮裡,被電擊致死的男子;商場裡高懸的玩具熊忽然滴下血水;被閹割的男屍懷抱衣著完整的「女童」……
他們是一群受傷的試驗品,還是兇殘的變態殺手?
古老的戲劇,是救贖的良藥,還是魔鬼的儀式?
方木再次被捲入殺戮的漩渦中,是職責所在,還是身不由己?
天使堂,教化場,一念之差,一線之隔……
如果你有機會改變別人的命運,你會怎麼做?
《心理罪之暗河》你能否找到心中的那條暗河?
公安局長親手擊斃殺害人質的劫匪,死者的屍體卻不翼而飛。是騙局,還是更大的陰謀?
當紅女星神秘失蹤,綁架者寄來的不雅影像暗藏玄機。千鈞一髮之時,如何破解那阻止滅頂之災的密碼?
他,是攜手並肩的戰友,還是心懷不軌的豺狼?
測謊儀前,老友敘舊瞬間變成鬥智的戰場;日夜轟鳴的冰櫃中,是地獄般的景象;從未營業的浴宮裡,除了站著死去的他,還有另一個微弱的心跳。荒涼寂靜的山林裡,絕望的呼救聲只換來天地間心照不宣的沉默。
遙遠神秘的村莊,有富足的生活和空虛的靈魂。拯救、追逐、殺戮、覺醒,統統在那幽深陰森的所在上演。誰在說謊?誰已背叛?誰在那一千五百度的鋼水裡怒吼?誰在萬劫不復的絕境中反擊?
從《畫像》和《教化場》中一路走來的方木,是否註定會在命運的漩渦中,依舊選擇善良、選擇堅強?
你的腳下有一條暗自湧動的河流,當所有的人都沉默時,那驟然洶湧的咆哮,你聽到了麼?
是不是看完簡介就已經忍不住想要看完整個故事了呢?下面小當就給你帶來雷米的電子書,趕緊下單仔細品味吧。
作者:雷米
60萬讀者口碑推薦長按識別二維碼直接購買
作者:雷米
內含《畫像》《教化場》《暗河》《城市之光》《第7個讀者》雷米經典作品全收錄犯罪推理作品頂尖之作長按識別二維碼直接購買
作者:雷米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雷米十年!「心理罪」紀念珍藏版全套共5冊全新上市!中國心理犯罪小說超人氣作品,國內原創推理宗師級系列。
長按識別二維碼直接購買
本文整理編輯自第十電影(ID:dishidianying)電影通緝令(ID:bbmovie)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 👇 👇 戳...戳...戳...好書馬上為您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