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市民認為 銅罐驛天主堂應恢復花窗

2020-12-27 澎湃新聞

15826166697

九龍坡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諮詢熱線

023-89123801 023-68058242

九龍坡區政府衛生服務熱線電話

8月18日,本公眾號推出《》,並就此專訪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重慶地方史專家周勇教授。經過他反覆考證後認為,銅罐驛天主堂正立面現有的「盲窗」式,不僅不符合天主堂的建築規制,而且與現存史料記載不符。因此,他建議恢復天主堂正立面所特有的花窗設計。

就此,本報隨新聞報導同步發起網絡調查。截至8月20日晚8時,有905名市民通過「九龍坡新聞」微信公眾號參與問卷調查和投票。其中,92%的網友認為,銅罐驛天主堂應恢復天主堂所特有的「花窗」設計。

留言區截圖

網友討論

92%市民支持恢復花窗

儘可能地保護好真實歷史信息

「參觀過很多國內外的教堂,立面大多是花紋裝飾和採光的窗戶,很少有堂名。」網友「山有木兮」留言認為,把銅罐驛天主堂認定為「中國特色」天主教堂建築風格說不通——因為,1924年的法國傳教士應該不會違背教堂規制,創新建造這樣的教堂。他希望在修繕的時候,再認真論證,最好能夠恢復其本來模樣。

▲《學舍百年——重慶中小學校近代建築》一書中記錄的明誠中學舊貌。

網友「羊咩咩」表示,銅罐驛天主堂承載了厚重的歷史傳承,歷經百餘年歲月洗禮,急需修復和還原。「把堂名與對聯移至教堂內,作為一段歷史記憶展存,是對天主堂建築規制的尊重。」

網友「世界的光」表示,自己是一名天主教友,很高興看到政府不僅出資進行修繕工作,還如此細緻嚴謹地探究教堂本來樣貌,真的很上心。「文物修繕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要基於對文物整體價值的認識,儘可能地保護好真實的歷史信息。如果原貌如專家所判斷,必須支持還原歷史。」

網友「陡石塔老鐵」稱:「天主堂從童年陪伴我到青年,曾經以為這些建築已經『垂垂老矣』,現在它將重新修復迎來重生,下次回家一定打卡,見證它的重生。附議恢復花窗設計,那『鬼臉』我很早就發現了。」

8%市民支持保持現狀

擔心修繕幹預對文物造成損害

網友「一葦渡河」認為,修繕是一個幹預的過程,本質上是對對象的改變。擔心幹預多了會造成對文物價值的損害。因此,建議保持現狀。

網友「月下枯葉蝶」指出,文物修繕應秉持「原真性」和文物「完整性」。同時,還有這麼一個「忒修斯之船」的理論,即如果一艘木船上的木頭被一根一根換掉,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先的那艘船嗎?「我認為,銅罐驛天主堂還是不動現狀為好。」

短評

修舊既要如舊還要存真

建築是石頭寫成的史書。歲月更替,物是人非,老建築留守原地,代表時光講述過往,有故事的建築是可以閱讀的。

100多年前,在陡石塔村(現大英雄灣村)的山坡上,一位法國傳教士來到這裡,修小經堂、修道院,傳經布道,招收信徒。1924年,由於教徒速增,於是教會撥款、教徒捐資,進行了大規模擴建。但後來,這裡先做過學校、倉庫。直至1992年,才恢復宗教活動。

而今,由於年久失修,銅罐驛擬對天主堂進行修繕,打造成一個高層次、高水平、親和共享的公共建築,賦予其濃厚莊重的宗教氛圍和環境。然而,修繕進行大半,網友卻發出「舊」質疑——既然為宗教場所,就應該有宗教建築的莊嚴,符合宗教的特性和審美。

記者認為,在遵循文物建築保護「真實性」「最小幹預」「整體性」「可識別性」等原則基礎上,對堂名、對聯等部位進行復原,以儘可能恢復到1924年以前歷史原貌,不僅是「原汁原味」重現歷史,也可為世人提供一份珍貴的愛國主義和宗教文化教材。

因為,恢復建築原貌,這不僅僅關聯一幢建築的氣質,還關聯著建築本身的歷史價值,以及其特色肌理所付諸的城市內涵——是否能承擔起歷久彌新的文化積澱和精神底蘊。

重慶開放歷史悠久,是中國首批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改革開放後又成為內陸最早開放的城市之一。不論何種原因,不論被動還是主動,開放歷史文化資源富集,是重慶的一筆財富。不忘本來,才能走向未來。重慶正在不斷豐富提升開放的人文內涵,推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走深走實。

天主教作為外來文化,銅罐驛天主堂可以看成是被動開放的結果;如今,九龍坡嚴謹探究銅罐驛天主堂原貌,從而進行修繕復原,無疑是重慶走向世界主動開放的表現。因此,它所彰顯的,重慶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使之為新時代重慶開放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由此,天主堂的修繕,「修舊如舊」是關鍵。要讓人們在城市生活裡,獲得時時接近歷史的既視感,以及撫今追昔的精神感悟,這就需要「修舊如舊,以存其真」。「舊」就是要研究原本的狀態,不光是做成舊的樣子,而且更要強調一個「真」字,才符合科學性和原真性。

此外,銅罐驛天主堂不僅僅是「天主堂」,它還是「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最重要的,是要發揮其作為文物的價值,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宗教場所。否則,天主堂的修繕,也失去了修繕的意義。

實地走訪

項目經理:

修繕完工80%,現有方案未涉及爭議部分

19日上午,記者再次前往銅罐驛大英雄灣村,對天主堂進行了走訪。由於天主堂正在進行修繕,外立面搭設了腳手架,無法直觀看出「園初530」帖子所描述的「鬼臉」形狀。不過,在教堂入口前仔細查看,近3層樓高的建築,正門上方(視覺上的二樓立面)豎題「天主堂」三字夾在兩扇花窗之間,很明顯,題寫「天主堂」三字的外形,與兩側的花窗一致。正門兩側的上方,分別題寫了中文對聯。而「對聯」的外形,也明顯與花窗的外形一致,只是比正門上方的花窗窄了大約50%。

據項目經理劉大正介紹,天主堂修繕保養於7月10日開始,主要是對室外屋頂的瓦片進行檢漏和防水處理,修復立面潮朽部分,以及室內外牆面的修復保養等工作。目前已完工80%,現修繕方案並未涉及「天主堂」三字和對聯文字區域。

劉大正說,該修繕工作目前暫時處於停滯狀態。

建築設計師:

有違歐洲傳統宗教建築風格立面不應出現文字和對聯

「第一眼見到銅罐驛天主堂,感覺不是歐洲傳統宗教建築風格,而且建築設計細節上,也不像哥德式教堂建築,更不像古典主義教堂的原始形狀和色度。」大英雄灣村綜合提升項目方案設計負責人陳勖節,是一名曾經在歐洲留學工作5年的建築設計師,參觀過很多歐洲教堂,對於銅罐驛天主堂建築風格的評價是「有點不協調」。

▲天主堂修繕已完成80%進度,目前工程處於停滯狀態。

他表示,參觀過的歐洲教堂建築立面,都沒有發現有在外牆標註教堂名稱的,因為是外國教堂,更沒有對聯這樣的設計。而文字類的東西,多出現在教堂內部,比如大家知曉的巴黎聖母院,外立面就沒有文字裝飾。

「因為根據法國人的理念,教堂建築主要展現的就是其本身的形式美學和結構美學。」陳勖節認為,既然銅罐驛天主堂是法國人主持設計修建,可以推測,現有建築形式有違歐洲傳統宗教建築風格,立面不應出現「天主堂」三字以及兩側的對聯內容。

由此,陳勖節認為,在史料充分可信的基礎上,剔除那些意義不大的增補和附加物,這也算是對教堂設計師的尊重。

更多新聞

致敬!2020年「感動九龍·最美醫務工作者」 評選結果出爐

九龍坡區「九龍九景」評選 網絡投票開始啦!!!

記者:周松/肖雨

攝影:肖雨

小編:小酒

校對:丁妮

原標題:《92%市民認為 銅罐驛天主堂應恢復花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畫說九龍——重慶市九龍坡區美協藝術家走進西彭、銅罐驛
    畫說九龍——重慶市九龍坡區美協藝術家走進西彭、銅罐驛 2020-07-03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銅罐飯,銅罐中的人生百味
    燒法是用本地人打制的銅罐,把大米和水按比例放在銅罐裡用炭火慢慢燒煮一氣呵成。永康打銅、打錫、打鐵的手藝工匠出門時一般都燒這種飯吃。因為燒這種飯不誤工時,又可利用作場炭火燒煮,十分便捷。 老手藝人隨身攜帶銅罐18日中午時分,芝英鎮練結村杜香球阿婆家,飄來濃鬱的飯香,這種香味是香球阿婆家特有的,因為用來煮飯的是一隻舊銅罐。
  • 福州的「花窗博物館」採峰別墅有望明年開放
    因為別墅內花窗造型繁多,也被粉絲稱為福州的「花窗博物館」。再過幾天,這棟古厝的門頭房將完成修繕。海都記者從福州市古厝集團了解到,在明年世遺大會舉辦期間,這棟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中體量較大的宅院,將進行布展,並對市民開放。別墅選址有講究據資料顯示,採峰別墅是馬來西亞華僑楊鴻斌先生於1920年建造。
  • 銅罐驛系列新標識出爐
    飯後餘閒時,到金竹溝濱河公園散步,已成為銅罐驛鎮居民的休閒生活方式。11月20日,居民羅仁在散步時發現公園入口處標誌——寫有公園名稱的大石頭上多了一幅「畫」,這幅「畫」像一個房簷,下面還寫有銅罐驛三個字。 這幅「畫」到底是什麼呢?原來是銅罐驛鎮的新標識。 ▲銅罐驛鎮的新標識。
  • 重慶銅罐驛火車站,帶你從喧囂走向寧靜
    銅罐驛火車站是成渝鐵路上車站,離重慶火車站44公裡,離成都火車站460公裡現有旅客列車兩列經停銅罐驛站分別是:5611次 內江—重慶 經停銅罐驛站 5612次 重慶—內江 經停銅罐驛 此車復古氣息濃鬱、沿線的風景優美
  • 保加利亞的陵墓中,發現「武士頭」形的銅罐,裡面裝的東西想不到
    相信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這次保加利亞的考古學家,就發現了一個人頭形銅罐,不僅有人用它裝東西,它還是一種當時流行款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總投資48億元的銅罐驛大橋來了 雙福至珞璜將有新通道
    12月14日,記者從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獲悉,銅罐驛大橋同時進行工程設計和勘察測量招標。銅罐驛大橋是又一座長江大橋,將拉近九龍坡西彭與江津珞璜之間的距離。根據公告,銅罐驛大橋工程項目總投資約48億元,其中建安費約34億元。
  • 卡西莫多沒了心愛的女郎,也失去了美麗的花窗
    卡西莫多沒了心愛的女郎也失去了美麗的花窗中國教育服務網(匕頁)在雨果筆下,卡西莫多是一個外表醜陋無比,內心卻善良純潔的反差人物。他一出生便被遺棄,從小到大忍受了無數的白眼的欺辱,但卻從未因此憎恨社會,甚至心懷美好願望。
  • 花窗:漏而見實,曲徑通幽,一窗一景
    花窗是中國古代園林建築中窗的一種裝飾和美化的形式,既具備實用功能,又帶有裝飾效應,花窗多見於中國古典建築中,在現代建築中依然有廣泛的應用,但多採用復古的風格,用以體現一定的文化底蘊。
  • 《教堂玻璃彩色花窗》八臂那吒-協助拍攝
    教堂玻璃彩色花窗【第1幅圖】此作品由馬鞍山攝影愛好者毛先生在著名的棗莊地區拍攝教堂玻璃彩色花窗【第2幅圖】此作品由臨沂攝影愛好者利先生在著名的青島地區拍攝教堂玻璃彩色花窗【第3幅圖】此作品由石家莊攝影愛好者杭先生在著名的濟寧地區拍攝
  • 「原創」這些花窗 見證膠州數百年的歷史變遷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花窗也曾是老百姓家中的「奢侈品」,隨著匠人們愈發嫻熟的工藝,它才普遍出現在平民百姓家中,在有著四千五百年歷史的膠州,當然也少不了它的存在……4月23日,小編走進膠州花窗收藏家郭文閣的「明清古典家具館」,「明清古典家居館」的前身是一個二層民房,一進院子,就能看到郭文閣收藏的各式花窗,有的剛好嵌在窗框上,給這個展館增添了許多古典的氣息。
  • 古典園林花窗運用的意境美
    傳統花窗藝術尤其是光與景的傑作,日光下的小盤谷「聽竹」門景便是佳例。粉牆白似雪,門窗青如苔,圓圓洞穴將日輪月盤投影攬在懷中,玲瓏窗花把陽光月霧篩作一地碎金亂鋃。明和暗的和諧交織、虛與實的奇異變幻,如詩如夢,妙不可言這是捕光捉影創造永恆的美境。奇境。
  • 新聞追蹤:信號燈恢復 過往市民很踏實
    新聞追蹤:信號燈恢復 過往市民很踏實 發布時間:2020-11-22 23:26 來源:視界網/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日式花窗技術搭配加拿大檜木,打造不一樣的紙巾盒
    花窗,是中國古代園林建築中窗的一種裝飾和美化的形式,既具備實用功能,又帶有裝飾效應。來自臺灣 Hands 的團隊變以花窗與榫卯結構為基礎,打造了 Hands 經典花窗系列 。與臺灣工藝大師合作,結合日式花窗技術和臺灣當地玻璃製品,將花窗工藝帶入日常生活中的用品。花窗紙巾盒融入家庭生活。
  • 寺廟祠堂石雕鏤空花窗古典園林石雕透窗及石雕花窗作用
    當我們走進一些具有前史神韻的古建築或者寺廟祠堂時,時常會為其造型各異,工藝精美的石雕花窗所吸引,那形色各異的圖紋不時的令人墮入遙想之中難以自拔。早在遠古時代,就被能工巧匠用來裝修,不只具有功能上的實用性,並且還具有裝修建築物的藝術欣賞性,是建築與美術奇妙結合的傳統民間藝術,花窗的圖案玲瓏精雅、新鮮大方,在日光映照下,窗花構成富有改變的暗影,明暗掩映,襯著窗外的景象,格外安靜悅口,它不只豐厚了本身,到達通風、採光的目的,並且當人們透過花窗中縷空的圖案往外觀賞時,整個花窗便顯得意境深遠,絢麗多姿。
  • 6品種53萬尾珍稀魚投放長江 助力長江魚類資源恢復
    這個季節水溫比較合適投放活動統一投放現場設在銅罐驛鎮偏巖子碼頭。「選擇秋季投放是因為這個季節水溫比較合適,溫度不高,魚苗活力相對比較好,比較容易存活。」據區規劃自然資源局(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經專家組現場查驗、清點魚苗種類、數量,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向長江投放了包括胭脂魚、巖原鯉、厚頜魴、中華倒刺䰾、鰱、鱅等共計6個品種的53萬尾魚苗。
  • 昆明公交恢復首日未現擁擠 市民排隊乘車秩序井然
    掌上春城訊2月22日,昆明主城區53條公交線恢復運營。公交恢復首日,市民排隊乘車秩序井然,公交營運未出現客流擁擠現象。排隊、掃「雲南疫情通」碼、刷卡、上車……在北市區公交車場,市民乘坐61路公交車時秩序井然。
  • 合肥市民認為宣傳過度
    祁先生認為,取名為「鴉片」葡萄無非是一個噱頭,似乎是表明「吃了還想吃」。但這種吸引人眼球的方式讓他覺得很反感。「鴉片是一種毒品,是應該為社會所排斥的,絕不應這樣隨意被搬上檯面售賣。」祁先生認為,超市這種做法誘導了消費者,對社會影響也不好。
  • 菏澤一加油站92號汽油2.98元/升 市民:比礦泉水還便宜
    大眾網·海報新聞菏澤3月30日訊(見習記者 王文博 王涵)一輛私家車加滿一箱92號汽油,花費還不到200元。3月29日,網友給大眾網?海報新聞反映,稱菏澤市定陶區有一家加油站92號汽油2.98元每升,比有的礦泉水還便宜。3月29日,大眾網?
  • ...市民乘公交取消掃健康碼,恢復老年人乘車優惠,恢復辦理敬老卡
    明起,市民乘公交取消掃健康碼,恢復老年人乘車優惠,恢復辦理敬老卡 2020-09-10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