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匠,裁縫, 士兵,間諜》史邁利老師,安恩還好嗎?

2020-10-13 元首特價大酬賓
1. 帝國的裱糊匠
說到電影中的間諜形象,大多數人會想到007:一身高級定製西裝,「搖勻,不要攪拌」的馬天尼,阿斯頓馬丁跑車和每一部都不重樣的「邦女郎」。間諜看上去是一項時尚而迷人的事業,即使伴隨著危險,也有Q博士負責解決。
就在《007之太空城》上映的同一年(即1979年),英國作家約翰·勒卡雷的小說《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首次被改編並拍成電視劇。
同樣是間諜,伊恩·弗萊明的007下海登天,拯救世界;而《鍋匠》裡的史邁利被迫提前退休,正在為妻子安恩和養老金的事情煩惱。007的口頭禪「邦德,詹姆斯·邦德」是花花公子調情的前奏;倒黴的史邁利卻要一遍遍地應付來自同僚、朋友的追問:「安恩還好嗎?我們都很喜歡她。」
一個其貌不揚的矮胖老頭有什麼可寫?為什麼勒卡雷對自己筆下的史邁利自信到敢給出「007是高級男妓」的不友好評論?
我們得從內憂外患的圓場(即故事中的英國情報機構中心)說起。圓場的老總懷疑蘇聯情報機構頭目卡拉把地鼠(即內奸)滲透了進來,並且就在核心的五人中間;為了挖地鼠,他派出剝頭皮組組長吉姆前往捷克跟知情人接頭。結果行動失敗,造成吉姆被捕,老總也在不久後去世。而負責諜報的內閣大臣拉康,把這個爛攤子放到了史邁利面前……
老總對史邁利有多信任,一張圖帶你看懂。其他四位都用證件照,就史邁利老師是寫真。
<圖片1>

2. 「多餘」的細節
為帝國裱糊的史邁利,在電視劇開頭只是個滿腹牢騷的老頭,被迫和同僚羅迪一起吃飯,忍受著對方各種愚蠢的盤問和自作聰明的推理。眼看著羅迪酒越喝越多,嗓門越來越大,史邁利氣憤自己的禮貌被對方視為軟弱。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只能通過嘟嘟囔囔地自言自語來洩憤。
放在任何一部諜戰劇或諜戰電影裡,這樣「閒筆」的人物刻畫都顯得很多餘,它破壞了吉姆在前一段快節奏的接頭行動裡所帶來的緊張感;也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很難通過以往類型片的觀看經驗來期待後續情節的發展。
這些情節真的「無用」嗎?
我們聽著羅迪的嘮叨和八卦,難免不聯想到社交場合裡,那些甩不掉又煩人的點頭之交;我們面對羅迪嘲笑的「褪了色的純潔希望」,難免不投射在曾充滿理想,如今卻困於現實的自己身上。
這時,我們才發現,我們就是史邁利。他的困境正是我們的困境。
但我們畢竟不是史邁利,不是那個拿著一點退休金,處處受掣,卻奉命於危難之間的老間諜。我們看著他脫下鞋子,伸出腳烤火,聽到他跟彼得自嘲,「我以後要糊裡糊塗地過日子,去科茨沃德買間小房子」;牢騷過後,又看著他拿出「我們那一代人中流砥柱」的決心,毅然走進大雨和黑夜裡。
(可是,小組長的進場卻像一個業務熟練的騷雞。不是很懂你們間諜。)
<圖片2>
面對無可救藥的現實,選擇沉睡是容易的;選擇在沒落的世界和斷壁殘垣中保持清醒,堅持自己的道路,卻需要勇氣。
從這個意義上講,再也沒有比史邁利更勇敢的間諜了。
電視劇版的《鍋匠》中,有一個小細節的捕捉尤為出色。當拉康、彼得、史邁利三人聽裡基·塔爾匯報時,裡基一開始滿不在乎地與史邁利閒聊,史邁利的樣子也像個和藹的老師。
隨著史邁利入座,三把椅子形成一堵半圓形的牆,包圍了裡基。史邁利邊擦眼鏡,邊跟裡基確認基本情況,在得到裡基的肯定回答後,他戴上眼鏡,指出重點:「你現在擅離職守,在通緝名單上」。
僅擦眼鏡——戴眼鏡這一轉折,史邁利精明警覺又嚴厲的形象,以及談話中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和有效傳遞給對方壓迫感的能力,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而史邁利一方和裡基的座位設計,也暗示了裡基無路可走的困獸之境。
(這一組微妙的表情非常考驗Alec老師的演技,簡直神了!)
<圖片3>
在接下來的劇情中,史邁利高超的談話能力得到了充分體現。他的挖地鼠行動,在一次次的交談和一段段的回憶裡逐漸清晰起來。
總的來說,TTSS是三個破碎之心的故事:裡基×伊琳娜,吉姆×比爾,史邁利×安恩

3. 第一個破碎之心的故事
很難想像,一個生活在充滿謊言、欺騙和背叛的間諜世界裡的老人,怎麼會對人性存有希望?世界令人失望,人性中的醜惡又常常露出獠牙,但史邁利依然相信在這片灰燼裡有值得拯救的東西,依然有一種「過時的文雅風度」維繫著危樓,不至倒塌。
彼得會憤怒地指責裡基是個「騙子」,只有史邁利看出裡基對伊琳娜滿懷愧疚,所以他原諒裡基「沒有說出全部事實」的能力。
裡基讀信的這一段,拍的非常美。一方面是信中伊琳娜即將面臨的殘酷命運和死別;令一方面是仿佛什麼事也不曾發生過的寧靜墓地,一個老婦人在擺弄祭掃用的花。
<圖片4>
你的世界徹底毀壞了,外面的世界卻照樣。
結尾處,裡基身處望不到盡頭的墓碑中間,被死亡包圍,不著一句臺詞,卻非常震撼。
<圖片5>
同樣的對比,《鍋匠》中不止一處:拉康、史邁利和小組長在聽完裡基的通宵談話之後,屋外響起了拉康女兒的琴聲。拉康拉開窗簾,太陽一下子照穿了屋內。於是,某一瞬間,史邁利不再關心地鼠,轉而起關心孩子們。
一個寧靜的世界和一個殘酷的世界,就這樣同時出現在我們面前。

4. 第二個破碎之心的故事
「我真希望我能瘋掉,可是他們(指蘇聯)懂得怎麼防止」吉姆的話讓人心酸不已。那個「透過孩子們的眼光才能看到」的溫和的大個子,那個比爾信中「體格結實,純真溫柔」的運動健將,如今隨時隨地都會掉進深不見底的深淵裡。
整部電視劇最令人心碎的部分,在吉姆這裡。
他為自己熬不住刑,說出了蘇聯人想要的故事而感到內疚,他知道是誰出賣了他,卻依然為那個人辯解。
<圖片6>
當然,史邁利老師並沒有濫用自己的同情。
面對「地鼠」比爾·海頓那番為了理想的狡辯時,史邁利基本刀刀見血,通過縝密的連環追問,逼比爾承認,他從頭到尾都知道這麼做會傷害吉姆。他的「理想」只不過是個人野心的藉口。
(這一段,兩位演員的對手戲也很出色。比爾從剛開始的慷慨激昂到越說越沒底氣,史邁利的眼神則隨著問題的深入越來越嚴厲。
這也是我覺得79版比電影版出色的地方,電影因為時長所限,著重展現了倭瓜演的裁縫,沒能給狗爹的史邁利以同樣的壓迫力,感覺狗爹在這段更像一個聽眾。
Alec的史邁利是旗鼓相當的對手,目的就是逼比爾承認「我出賣了吉姆」,「傷透了他的心,千不該,萬不該,這最不應該」)
<圖片7>

5. 第三個破碎之心的故事
即便精明如史邁利,也會中卡拉的圈套,明知妻子安恩背叛自己和比爾偷情,仍一如既往笨拙地愛著她,耐著性子回答那些來自四方八方的「安恩還好嗎」的問題。史邁利很清楚,太在意了可不是什麼好事,「他(卡拉)在看著我的時候,一定好好地嘲笑了一番,但我寧可做我那種傻瓜,也不做他那種傻瓜。」
寧願做一個缺點的人,也不做一架完美的機器。
所以,孟德爾會說史邁利:「你很乾淨,背後很乾淨,良心也清白。」
電視劇《鍋匠》的結尾,掌管了圓場的史邁利回到安恩的家中。一輩子洞若觀火的老間諜在安恩面前還是無法掩飾自己對比爾的嫉妒,他像個傻瓜一樣追問著安恩:「他(比爾)對你說過什麼?你曾愛過他嗎?」
安恩卻嘲笑他:「可憐的喬治,生活對你來說就像是個謎。」
真的是個謎嗎?
我們再補上原著中,史邁利的內心獨白:「他想睡了,他的心裡充滿了懷疑和猶豫,他想起了安恩,睏倦之中想念得厲害,想以自己的脆弱來保護她的脆弱……明天,如果他的運氣好,他可能會找到陸地:一個安安靜靜的小小荒島。是卡拉從來沒有聽過的地方。屬於他和安恩。他終於睡著了。」
到底是誰不懂?
或者愛如同生活本身,無所謂對錯,只有惋惜吧。

原載於自己的公眾號:許拉斯(原文基礎上略有修改)

相關焦點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永遠別被煽動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這種故事情節複雜、敘事精巧簡潔、重視氣氛營造的作品,看電影不專心的人就別想看明白,只有一心一意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地去品鑑欣賞
  • 《鍋匠,裁縫, 士兵,間諜》不看原著很難看懂
    這是勒卡雷的間諜世界,與弗萊明的"007"完全不同,間諜們不再是三頭六臂的英雄人物,他們平凡一如其他眾生,忠貞、愛國、勇敢、獻身等和貪婪、權利、腐化、敗德、出賣等相互疊映,造成了精神和體制的荒蕪。這一個個破碎殘缺的人物,濃縮著間諜世界的破碎荒涼——這就是此片的精髓所在。
  • 老片推薦:【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導演: 託馬斯·阿爾弗萊德森編劇: 約翰·勒·卡雷 / 布裡奇·奧康納 / 彼特·斯特勞恩主演: 加裡·奧德曼 / 柯林·菲爾斯 / 湯姆·哈迪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平淡才是真實
    間諜,對於普通大眾的我們來說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作家去世 加裡·奧德曼發文悼念
    加裡·奧德曼與約翰·勒卡雷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文學巨匠、著名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於當地時間12月12日晚因肺炎去世,享年89歲。其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與電視劇,代表作有《柏林諜影》 《頭號要犯》《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等。隨後《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的男主演加裡·奧德曼寫信悼念這位老友:
  • 【周末看電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英倫風諜戰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導演:託馬斯·阿爾弗萊德森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加裡·奧德曼/科林·費斯/湯姆·哈迪出品:英國/法國/德國在[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無數讚揚中,常被提及的一點便是它展現了平民化的特工生活。這差不多是通過與動作、冒險類間諜片比較而得出的結論。如果只看故事,新版[鍋匠]當然配得上這種評價——勒卡雷的原著就是如此。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原著作者、著名間諜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
    其中,中國也引進發行了大量其作品,包括了他的自傳體作品《鴿子隧道》,最新的一本是今年發布的,由世紀文景出版的《間諜的遺產》,這也是其生前最後幾本小說。其作品也大量被翻牌為影視作品,最近一部最有名的作品是由加裡·奧德曼、科林·費爾斯、「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 《鍋匠,裁縫, 士兵,間諜》史邁利真可憐
    三部曲中,鍋匠這一部應該是最好的一本。否則也不會優先選擇拍成電視劇和電影。  好在哪裡呢?  就我個人理解,好在完整的塑造了史邁利這個人物的悲劇性。  史邁利吧,不知道家庭背景如何,反正劍橋或者牛津語言系的優秀學生。被導師看中,引見入了間諜這一行。啊想起來了,貌似有人提起過,史邁利的父親是個研究歷史還是語言的學者。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電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又譯《諜影行動》)2011這是一部關於英國的歷史焦慮和政治隱喻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有人這樣形容勒卡雷: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卻是個平庸的間諜。在擔任間諜期間,他從未經歷過什麼危險的事情,甚至有時間進行小說創作。由於工作性質敏感,他早期的小說都被要求經過外交部和情報機構審核才能出版,並禁止署自己的真實姓名。1964 年,因為間諜的身份暴露,他被迫辭職,成為了一名職業作家。這部小說不太容易讀懂,很多讀者讀到最後都還是一頭霧水。
  • 第三部推薦《史邁利三部曲》
    第三部,推薦這套書《史邁利三部曲》!關於英國間諜組織的老牌間諜史邁利的三部書《鍋匠,裁縫,士兵,間諜》、《榮譽學生》、《史邁利的人馬》。其中第一部,你可能看過,前幾年出過電影,歐德曼演的。電影就非常好,書比電影更好!約翰勒卡爾筆下的史邁利沒有誇張的動作,驚險的槍戰,上天入地的高科技。有的是細節的堆砌,心理的揣摩,尺度的把握。
  • 老男人的諜戰電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對於看慣了007、《碟中諜》、《諜影重重》這類諜戰電影的人來說,《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實在是太悶了。
  • 英國文學巨匠勒卡雷因肺炎逝世,經典作品改編《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夜班經理》《柏林諜影》
    ☾路過全世界原來你也在這裡英國間諜作品著名作家約翰
  • 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去世 代表作《柏林諜影》
    約翰·勒卡雷在超過半個世紀的寫作生涯中共出版了25部小說,他的小說主要講述冷戰時期的間諜故事,代表作有《柏林諜影》《頭號要犯》《冷戰諜魂》《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等。約翰·勒卡雷的小說經常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劇,包括理察·伯頓主演的電影《柏林諜影》(1965),西德尼·呂美特導演的《倫敦間諜戰》(1966),肖恩·康納利主演的《俄羅斯大廈》(1990),費爾南多·梅裡爾斯導演、拉爾夫·費因斯主演的電影《不朽的園丁》(2005),加裡·奧德曼主演的電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主演的《最高通緝犯》
  • 從軍情五處間諜到小說大師,約翰·勒卡雷有著怎樣的一生?
    綜觀英國報章的勒卡雷訃聞,標題除了稱他為「間諜小說大師」或「出身自間諜的小說家」之類,或是那部著名的《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的作者難免讓人覺得有點欠缺。同年「劍橋五人組」(五個出身劍橋的英國間諜因同情共產主義而被蘇聯的情報組織KGB吸收,反過來向敵人提供情報)醜聞後,他索性辭職成為全職作家,這件事後來啟發他創作《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他引用同樣寫過間諜小說的格雷厄姆·格林名言「童年是作家的存款簿」來說,自己生下來就是百萬富翁。
  • 《鍋匠,裁縫, 士兵,間諜》如果命運不安分地咬了你一口,請安靜地扼住它的咽喉
    另外就是鍋匠,裁縫, 士兵,窮人,乞丐,名稱取自童謠,小孩都會念的順口溜。Control斷定自己得力助手的五人之中必有mole,要求剛回國的特工Jim幫他和一個知情人接頭,問明內奸究竟是誰。為防止洩密,給每一個助手取了代號,就是鍋匠,裁縫, 士兵,窮人,乞丐。嘿!我劇透下,裁縫背叛了你們,但是,你能記住誰是裁縫不?
  • 約翰•勒卡雷的間諜世界:特工•柏林•冷戰
    伊莉莎白·泰勒的前夫理察·伯頓飾演男主人公阿列克,為了混入東德,為了贏得敵方的信任,身為間諜的他開始故意暴露自己的弱點,而為了這個身份所付出的代價最終讓他再也無法脫身,只能慢慢被這架冷酷無情的機制體系所吞噬。《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雖然沒有聚焦在柏林,但是故事蔓延到冷戰期間整個英國的情報機構「圓場」和蘇聯的情報機構「中心」之間的纏鬥。
  • 約翰·勒卡雷的間諜世界:特工·柏林·冷戰
    ,裁縫,士兵,間諜》《柏林諜影》伊莉莎白·泰勒的前夫理察·伯頓飾演男主人公阿列克,為了混入東德,為了贏得敵方的信任,身為間諜的他開始故意暴露自己的弱點,而為了這個身份所付出的代價最終讓他再也無法脫身,只能慢慢被這架冷酷無情的機制體系所吞噬。《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雖然沒有聚焦在柏林,但是故事蔓延到冷戰期間整個英國的情報機構「圓場」和蘇聯的情報機構「中心」之間的纏鬥。
  • 約翰·勒卡雷的間諜世界:特工·柏林·冷戰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柏林諜影》《女鼓手》 ◎李思雪12月14日,英國著名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去世,享年89歲。伊莉莎白·泰勒的前夫理察·伯頓飾演男主人公阿列克,為了混入東德,為了贏得敵方的信任,身為間諜的他開始故意暴露自己的弱點,而為了這個身份所付出的代價最終讓他再也無法脫身,只能慢慢被這架冷酷無情的機制體系所吞噬。《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雖然沒有聚焦在柏林,但是故事蔓延到冷戰期間整個英國的情報機構「圓場」和蘇聯的情報機構「中心」之間的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