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電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英倫風諜戰

2021-02-08 看電影雜誌

演員服裝到道具,[鍋匠]表面具有英倫的時尚感,骨子裡透出無法掩蓋的精緻。作為一部諜戰片,其價值將不會隨時間貶值。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導演:託馬斯·阿爾弗萊德森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加裡·奧德曼/科林·費斯/湯姆·哈迪

出品:英國/法國/德國

年代:2011

推薦指數:★★★★

適宜日期:卷福生日

適宜觀眾:卷福粉及諜戰片愛好者



在[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無數讚揚中,常被提及的一點便是它展現了平民化的特工生活。這差不多是通過與動作、冒險類間諜片比較而得出的結論。如果只看故事,新版[鍋匠]當然配得上這種評價——勒卡雷的原著就是如此。


除此之外,它的服裝、造型、布景同樣是營造氣氛的重要組成,來自瑞典的導演託馬斯·阿爾弗萊德森表現得好像給時尚雜誌拍照的攝影師,他做出來的每一幀畫面都帶有強烈的設計痕跡,演員則像模特那樣展現一副內涵豐富的樣子。


在用寫實手法拍攝間諜工作這點上,電視版《鍋匠》是當之無愧的巔峰之作(雖然不是第一部)。確立這部影片獨特個性的是狹小的辦公室,以及充足的日光。新版的總部則很像夢中出現的迷宮,尤其是那間裝修品味極差的領導辦公室,牆壁是復古的黃色,一群有著非凡魅力的英倫男子在裡頭大吼大叫,頗有馬景濤風範。


暴力和床戲算是一種調劑。張牙舞爪的表演和樓道,過多的鮮血與呻吟,讓間諜們的普通生活變得精緻而富有彈性。拍攝手法的特點體現在對遮擋物的運用(富有層次的畫面),那些無處不在的昏暗燈光——頂燈、檯燈、車燈、走廊燈,以及由此營造的陰冷與曖昧,看起來像是致敬麥可·凱恩的[伊普克雷斯檔案]——一部半個世紀前被忽略的間諜片佳作。


已經有了一部舊版,為什麼還要再弄個微縮版呢。重拍的意義就在於帶來新的創造,新[鍋匠]對小說做了較大的修改,尤其是結構方面,比如湯姆·哈迪所飾演的特工與主人公史邁利會面的時間大幅度推遲,會面方式則移植自原版中彼得的出場。


彼得由「福爾摩斯」康伯巴奇扮演,他的人氣為該片在其他地區上映帶來好評。這一改動大概是為了給進行到中段的影片提供動力,好用最迅速的方式「抓住」觀眾。在這方面影片成功了,新版的電影化稱得上是了不起的成就。


電影相比小說和電視的劣勢在於長度,沒長度意味著難以把所有細節說清。不奇怪很多人覺得一頭霧水,還沒搞清楚鍋匠、裁縫、士兵對應的是誰,鼴鼠就被抓到了。另外,沒長度不利於人物塑造,沒有人物就沒有感情,結果是觀眾只為明星歡呼,角色被棄之一邊。


在有限的時間內鋪墊疑點並進行解答,讓人物更加豐滿的辦法可能只有一個,即大幅度地刪減與合併。被利用、陷害、然後拋棄的吉姆是舊版重要的情感支點,創作者保留了他與小學生的戲——這兩人的友誼足夠說上40分鐘,對電影卻有些奢侈。


間諜片不是推理片,光有懸疑是不夠的,因為與歷史的關係,它很容易成為導演推銷觀點,引起爭論的載體。小說和舊版一脈相承,講述的是英帝國的沒落,這種懷舊情緒會讓英國人覺得傷感,在外國人眼中則很迷人。新版也有表現,令人眼前一亮。


沒錯,冷戰過去這麼久,到了該換一種思維的時候。時間給它提供了天然的優勢——今天的人如何看待冷戰,今天的人如何看待過去的人看待冷戰的方式,這是前人沒能做到的,新版「鍋匠」們處在一個絕佳的位置。


運動片

[麥克法蘭]McFarland, USA


導演:妮琪·卡羅

演員:凱文·科斯特納

Run,Forrest run!

喜劇片

[獄前教育]Get Hard


導演:伊坦·柯亨

演員:威爾·法瑞爾/凱文·哈特

此學分不修,入獄只有撿肥皂的命。

恐怖片

[潛伏3]Insidious Chapter 3


導演:雷·沃納爾

演員:林·沙燁

溫子仁不玩了,這個系列也該收手了。

犯罪片

[紙之月]


導演:吉田大八

演員:宮澤理惠

吉田大八不玩社團關注社會詐騙,宮澤理惠捧得東京電影節最佳女主演。

純愛片

[青春之旅]


導演:三木孝浩

演員:本田翼/東出昌大

動漫真人版連軸轉,本田翼女子力滿滿。

經典鑑賞人 | wes

相關焦點

  • 老男人的諜戰電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對於看慣了007、《碟中諜》、《諜影重重》這類諜戰電影的人來說,《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實在是太悶了。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平淡才是真實
    這個名詞被影視作品廣泛使用,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間諜。觀眾們最常見到的恐怕是以007為代表的超級間諜了,他們能力強,會打架,常耍帥,會泡妞,無論上級交給他再危險,再困難的任務,他總能完美地完成任務。但是間諜真的像電影中描繪的那樣嗎?其實不然。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情報,輕易不會暴露身份,更不會以之泡妞。因為身份的暴露往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生活中那個最不起眼的人就可能是收集情報的間諜。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永遠別被煽動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這種故事情節複雜、敘事精巧簡潔、重視氣氛營造的作品,看電影不專心的人就別想看明白,只有一心一意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地去品鑑欣賞
  • 老片推薦:【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導演: 託馬斯·阿爾弗萊德森編劇: 約翰·勒·卡雷 / 布裡奇·奧康納 / 彼特·斯特勞恩主演: 加裡·奧德曼 / 柯林·菲爾斯 / 湯姆·哈迪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作家去世 加裡·奧德曼發文悼念
    加裡·奧德曼與約翰·勒卡雷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文學巨匠、著名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於當地時間12月12日晚因肺炎去世,享年89歲。其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與電視劇,代表作有《柏林諜影》 《頭號要犯》《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等。隨後《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的男主演加裡·奧德曼寫信悼念這位老友: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原著作者、著名間諜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
    其中,中國也引進發行了大量其作品,包括了他的自傳體作品《鴿子隧道》,最新的一本是今年發布的,由世紀文景出版的《間諜的遺產》,這也是其生前最後幾本小說。其作品也大量被翻牌為影視作品,最近一部最有名的作品是由加裡·奧德曼、科林·費爾斯、「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 《鍋匠,裁縫, 士兵,間諜》不看原著很難看懂
    這是勒卡雷的間諜世界,與弗萊明的"007"完全不同,間諜們不再是三頭六臂的英雄人物,他們平凡一如其他眾生,忠貞、愛國、勇敢、獻身等和貪婪、權利、腐化、敗德、出賣等相互疊映,造成了精神和體制的荒蕪。這一個個破碎殘缺的人物,濃縮著間諜世界的破碎荒涼——這就是此片的精髓所在。
  • 《鍋匠,裁縫, 士兵,間諜》史邁利老師,安恩還好嗎?
    帝國的裱糊匠說到電影中的間諜形象,大多數人會想到007:一身高級定製西裝,「搖勻,不要攪拌」的馬天尼,阿斯頓馬丁跑車和每一部都不重樣的「邦女郎」。間諜看上去是一項時尚而迷人的事業,即使伴隨著危險,也有Q博士負責解決。就在《007之太空城》上映的同一年(即1979年),英國作家約翰·勒卡雷的小說《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首次被改編並拍成電視劇。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電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又譯《諜影行動》)2011這是一部關於英國的歷史焦慮和政治隱喻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有人這樣形容勒卡雷: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卻是個平庸的間諜。在擔任間諜期間,他從未經歷過什麼危險的事情,甚至有時間進行小說創作。由於工作性質敏感,他早期的小說都被要求經過外交部和情報機構審核才能出版,並禁止署自己的真實姓名。1964 年,因為間諜的身份暴露,他被迫辭職,成為了一名職業作家。這部小說不太容易讀懂,很多讀者讀到最後都還是一頭霧水。
  • 英國文學巨匠勒卡雷因肺炎逝世,經典作品改編《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夜班經理》《柏林諜影》
    勒卡雷的25部作品中,多部被拍成了經典電影,包括《不朽的園丁》、《巴拿馬的裁縫》、《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夜班經理》也是BBC出品風靡全球的神劇。《鍋匠,裁縫,士兵,間諜》18歲時,便被英國軍方情報單位招募,擔任對東柏林的間諜工作;退役後在牛津大學攻讀現代語言,之後於伊頓公學教授法文與德文。在伊頓公學任教兩年之後,他加入了外交部,最初是英國駐波恩大使館的二等秘書。
  • 《間諜之橋》:驚慌又有什麼意義呢?
    荒野獵人》太虐小李了,有點再不給奧斯卡,虐死自己給你看的意思。《布魯克林》這種娓娓道來的片子,我挺喜歡的,但估計也就止於提名。《焦點》不錯,相比《間諜之橋》還好看一點,不僅僅捍衛憲法,還有諜戰嘛。《間諜之橋》簡直就是一部主旋律片楷模,瞧瞧這臺詞笵兒正的:you are germany and i'm irish ,but what make us Americans?
  • 電影《鍋匠 裁縫 士兵 間諜》:另類
    對於看慣了《007》、《碟中諜》、《諜影重重》系列的人來說這是個極其無聊的諜戰電影。
  • 《鍋匠,裁縫, 士兵,間諜》史邁利真可憐
    三部曲中,鍋匠這一部應該是最好的一本。否則也不會優先選擇拍成電視劇和電影。  好在哪裡呢?  就我個人理解,好在完整的塑造了史邁利這個人物的悲劇性。  史邁利吧,不知道家庭背景如何,反正劍橋或者牛津語言系的優秀學生。被導師看中,引見入了間諜這一行。啊想起來了,貌似有人提起過,史邁利的父親是個研究歷史還是語言的學者。
  • 《鍋匠,裁縫, 士兵,間諜》如果命運不安分地咬了你一口,請安靜地扼住它的咽喉
    另外就是鍋匠,裁縫, 士兵,窮人,乞丐,名稱取自童謠,小孩都會念的順口溜。Control斷定自己得力助手的五人之中必有mole,要求剛回國的特工Jim幫他和一個知情人接頭,問明內奸究竟是誰。為防止洩密,給每一個助手取了代號,就是鍋匠,裁縫, 士兵,窮人,乞丐。嘿!我劇透下,裁縫背叛了你們,但是,你能記住誰是裁縫不?
  • 加裡奧德曼發文告別致敬已故間諜小說大師約翰勒卡雷
    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時間12月12日晚間,英國文學巨匠、著名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去世,享年89歲。其代表作有《柏林諜影》 《頭號要犯》《冷戰諜魂》《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等。BBC發布訃告:「勒卡雷剝去了『007系列』中的魅力和浪漫,轉頭探討了職業間諜真實的黑暗和骯髒的生活。」約翰·勒卡雷,原名大衛·約翰·穆爾·康韋爾(David Cornwell),1931年生於英國。18歲便被英國軍方情報單位招募,擔任對東柏林的間諜工作;退役後在牛津大學攻讀現代語言,之後於伊頓公學教授法文與德文。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前天看了電影,然後下載了劇集。看過原著的人都說79年的電視版非常忠於原著,近5個多小時的篇幅確實解答了在影片中一切疑問。這也就是電視劇和電影的優劣所在,對於這樣一部不適合電影化的關於冷戰時期間諜小說,足夠篇幅將人物關係交代明晰,人物立體化是很重要的,現在想想當時兩個小時的電影基本就是被牽著鼻子走。
  • 間諜大師逝世,他說出了這份職業的骯髒和黑暗
    你可能並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過《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夜班經理》、《柏林諜影》這些經典的間諜電影。勒卡雷就是這些電影背後真正的操刀人,《泰晤士報》把他評為 「1945年以來50位最偉大的英國作家」之一。《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電影海報真實的間諜人生是怎樣的?勒卡雷最清楚。
  • 重塑特工形象的冷門諜戰佳作
    但在馬蹄蹄我心目中,真要講寫實畫風,還要數這部《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的草蛇灰線,處處伏筆,懸念重重,才真的是令人慾罷不能。還是電影本身真的很難看?究其原因,其實主要有兩個方面: 1、風格寫實,線索繁雜,對普通觀眾不夠友好 電影的背景設定在冷戰時期,英國本土的特工組織「圓場」和蘇聯的特工組織「中心」之間,數十年如一日進行著各種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諜戰行動,互相竊取情報。
  • 英國傳奇間諜評選個人五佳間諜片 《鍋匠》入圍
    《柏林諜影》,1965年這是第一部說出間諜沒有魅力的影片,實際上間諜是一個骯髒的、可恥的人做的一件不光彩的事情,間諜的嘴裡都是弄虛作假、欺騙和謊言。理察·伯頓在片中的演出簡直棒極了。《伊普克雷斯檔案》,1965年在那時候的間諜電影中,英國間諜都會有一種美麗而高貴的口音,但是在這部影片中,麥可·凱恩扮演的英國間諜卻突然有一種傲慢的倫敦腔,這是一種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