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塞斯選出了心目中的5部最佳間諜片
《好萊塢報導》中文站10月9日報導(作者:Andy Lewis,口述:Frederick Forsyth)
77歲的弗雷德裡克·福塞斯是多部暢銷間諜小說的作者,比如《豺狼之日》、《奧德賽檔案》和《魔鬼的抉擇》,最近他也出版了關於自己生平回憶的自傳《局外人》。通過這本自傳,我們知道了福塞斯的真實生活就像他的小說一樣充滿驚險:他曾經是英國皇家空軍最年輕的飛行員,他曾經在很多戰爭熱點地區比如東柏林、奈及利亞內戰以及愛爾蘭擔任記者,而且他還曾是英國情報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這些年的歷險中,他曾經遭到德國軍火商的威脅,他曾經向以色列人收買機密情報,他還曾經為英國人秘密運送包裹到歐洲的社會主義國家。
在宣傳新書《局外人》以及為史蒂文·史匹柏和湯姆·漢克斯的冷戰驚悚片《間諜之橋》站臺時,弗雷德裡克·福塞斯也向《好萊塢報導》分享了自己心目中最好的5部間諜片:
《柏林諜影》,1965年
這是第一部說出間諜沒有魅力的影片,實際上間諜是一個骯髒的、可恥的人做的一件不光彩的事情,間諜的嘴裡都是弄虛作假、欺騙和謊言。理察·伯頓在片中的演出簡直棒極了。
《伊普克雷斯檔案》,1965年
在那時候的間諜電影中,英國間諜都會有一種美麗而高貴的口音,但是在這部影片中,麥可·凱恩扮演的英國間諜卻突然有一種傲慢的倫敦腔,這是一種突破。
《柏林的葬禮》,1966年
當年還是一個記者的時候,我是柏林圍牆建立時(1961年)唯一一個身處東柏林的西方記者,《柏林的葬禮》講述了一位被隔離在東德政府的特工的故事,我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了滿滿的回憶——熟悉的街道、查理檢查站以及柏林圍牆。
《禿鷹72小時》,1975年
我經常看羅伯特·雷德福的影片,堪稱完美的約翰·豪斯曼在這部電影裡扮演中情局局長。實際上豪斯曼是一位羅馬尼亞難民,他是在祖國學到的英語,或許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在電影中的口音總是顯得非同尋常。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2011年
這個故事非常具有開拓性,因為間諜隊伍中的一個成員是叛徒,但究竟是哪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曾經在1954到75年擔任中情局反間諜主任的詹姆斯·耶穌斯·安格爾頓,就曾確信中情局內部有叛徒。(翻譯:嘟嘟)
【The Hollywood Reporter作品(簡稱「作品」)的中文翻譯權及中文版版權均歸騰訊公司獨家所有。未經騰訊公司授權許可,任何組織、機構或個人不得對作品進行中文翻譯或對作品中文版本實施轉載、摘編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行為,違者騰訊公司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