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公眾號的推送時間被打亂了,橙子君不想錯過你,想把最好的推送第一時間分享給你!你只需要點擊右上角「...」,然後點擊「橙新聞」,再點擊右上角「...」,設為星標就可以啦~
香港野豬為患,早前有30隻野豬在深灣道馬路狂奔,追著一輛的士的壯觀場面令人吃驚。但其實郊野地方近年都可見到野豬蹤跡,行山人士「與豬同行」場面不時發生,卻疏忽了其中的危機,有人因此被野豬施襲受傷。有地區人士直指,漁農自然護理署針對野豬的絕育及避孕計劃成效不彰,在種種制肘下,捕捉野豬後未進行絕育「放豬歸山」不時發生,白白浪費時間及努力。現時香港野豬數目大概1800至3300隻,漁護署由2017年開始,進行野豬絕育及避孕計劃,截至今年9月30日,約為430隻野豬避孕或絕育。 在柏架山一帶,野豬在行人通道旁「睡大覺」,非常自在。但這4年間,香港野豬繁殖速度驚人,令人擔心絕育計劃根本追不上野豬的繁殖速度,質疑計劃成效。楊先生表示,近年野豬數目有增無減
而另一名行人士洪小姐估計,造成野豬大量繁殖,不排除與市民餵飼野豬有關。「早上8、9點,好多婆婆上山做體操,她們帶了食物,有殼的花生、新鮮的蘋果,亦有叔叔帶土豆紅蘿蔔的湯料」。 另一問題就是野豬挖泥食樹根,洪小姐擔心可能導致樹木枯死,「周圍都有野豬活動痕跡,有野豬就吃樹木的幼根」,她指此舉造成樹根根部露出,而樹底泥土亦被挖松甚至凹陷。政府近年雖然推出野豬絕育及避孕計劃,但李清霞認為效果緩慢,野豬數目明顯有增無減,估計與現行制度諸多制肘有關。李清霞憶述,早前漁護署曾在區內成功捕捉一個「野豬家庭」,但其中一隻野豬BB卻漏網逃脫,最後漁護署鑑於野豬媽媽未能餵哺,需按規定,未絕育及避孕下,亦要將全部野豬放回山上。她直言類似事件不時發生,漁護署職員往往大陣仗捉野豬,但最終仍徒勞無功。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第170章)(《條例》),現時只有金山、獅子山及城門郊野公園、大帽山郊野公園的部分地區、大埔滘自然護理區、鄰近大埔道之郝德傑道地區及大埔道琵琶山段被列明為禁餵區。于禁餵區餵飼任何野生動物,包括野豬,違例者最高可被判罰款一萬元,但其他郊野地方則沒有相關限制。李清霞指,食環署並非在郊野公園範圍執法,雖偶然與漁護署有聯合行動,但若發現有人餵飼野豬,亦只視為弄汙公眾地方,向違例者發出1,500元定額罰款通知書,而並非針對其餵飼野豬的行徑。她認為阻嚇力低,政府應擴闊禁餵區至所有郊野公園,而漁護署亦要加強執法。 有「樹博士」之稱的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指出,如一般較細的樹木生長在斜坡中,有可能因為野豬嚴重挖掘樹根導致水土流失,影響樹木健康,但一般生長在平地或者大樹,本身可憑自身的修復力復原,而野豬及樹木都屬自然界物種,兩者在生態環境下會互相平衡。 不過詹志勇強調,野豬雖然愈來愈接近人,甚至懂得向人討食物,但切勿低估其獸性,誤以為野豬已被馴化。市民除了避免刻意挑釁,亦不要持行山杖等作勢驅趕,此舉有可能觸怒野豬而施襲。漁護署發言人指出,處理野豬滋擾的投訴時,該署會先找出吸引野豬的食物來源及清除。另外該署已委託承辦商,設計出有效減少野豬滋擾的廢屑箱和垃圾桶,又設置紅外線自動相機,監察餵飼和野豬出沒的情況,並將收集到的情報轉交相關部門,跟進餵飼引起的環境衛生問題。對於市民餵飼野生動物,該署亦會進行教育工作及勸止,如果野豬已習慣在民居覓食,則會捕捉及搬遷有關野豬,以緩解野豬對市民造成的滋擾,並為合適野豬避孕或絕育。(本文視頻及圖片來自橙新聞及網絡)
在Bilibili搜索「橙新聞」或者UID:690958955,快速關注!《香港海關首位女關長出爐!》
《渣打香港馬拉松周日開跑,「港獨」準備搞破壞了!》
更多香港新鮮資訊,盡在橙新聞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吧~
橙子君拍了拍你
邀你點擊閱讀原文來b站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