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露天書集回歸,外文書店成交了第一單外賣

2020-12-27 閃電新聞

思南公館小廣場區域,闊別三年的露天書集重新回歸,上午10點一開業就迎來不少讀者。有的推著童車,有的手中抱著孩子。30歲出頭的張女士帶著2歲的孩子來到書集。她說,春天來了,天氣好,帶著孩子來室外透透氣,想給孩子挑一些適合他讀的繪本。3月21日起,為期兩周時間裡,上海58家實體書店聯合推出「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春季圖書大聯展特別活動,精選百種圖書以八折購書優惠回饋讀者。

2014年思南讀書會創辦時,同期推出露天思南書集,正是在書集的基礎上,誕生了日後的思南書局。思南書局在設計時就預留了室外可以舉辦露天書集的位置。未來的周末,天氣適宜時,書集就會走出書店,把書香帶去更廣的地方。這次大聯展,思南書局復興中路店推出的主題是「一起啃掉大部頭」,主推《遺落的南境》《4321》《海明威書信集》等大部頭書籍,邀請讀者深讀經典好書。

露天書集展示的各類書籍都有一本樣書供翻閱,桌子上還擺有免洗洗手液和酒精棉片,供市民讀者自取。下午5點收攤時,書集營業額超過3000元,其中圖書佔比65%,適合家庭成員互贈的文創產品也頗受歡迎。

上海書城福州路店一樓中心位置,「讓春天多一份書香」海報特別醒目,集中展陳《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戰上海》《三體》等書籍。總經理趙鋒說,隨著全市各家書店陸續復工復產,目前門店客流恢復到了45%左右。

福州路上「老字號」上海古籍書店、外文書店、藝術書坊打出全場八折優惠。李先生為女兒購入《爆笑科學漫畫系列》,「全場八折,本來買一本,現在買一套!」

「上午有網友在外賣平臺諮詢是否有《布達佩斯大飯店》英文原版,『店小二』馬上拍了小說和畫冊的封面,讀者表示要到店裡來買。」外文書店前兩天剛上美團外賣頻道,總經理顧斌介紹,書店很少有優惠活動,今年4月12日是上海外文書店開業70周年紀念日,本來也想回饋讀者,全場八折將持續至清明小長假。

21日下午3點半,外文書店接到第一單外賣訂單,蒙自西路的一位讀者下單購買了《三個火槍手》英文版。全天店內銷售額5.66萬元。

「2月底3月初以來,書店客流量回升十分明顯,銷售額也呈上升態勢。福州路上這些『老字號』一直有穩定的讀者群。古籍書店開業66年來全年無休,關店那幾天,老讀者一直打電話問詢何時開門。」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彭衛國說,「這次大聯展是一個信號,也是一份邀約。全市實體書店同行已經全面復工。春日裡,歡迎大家來上海大大小小的特色書店,感受閱讀的氛圍!」

相關焦點

  • 上海外文書店告讀者書
    親愛的讀者: 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遏制疫情蔓延勢頭,保障您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經慎重研究決定,上海外文書店自1月25日(初一)起至1月27日(初三)暫停營業。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 上海城市書香的時空蔓延:24小時書店重現,夜遊書集受寵
    上海之夜,書店也可以成為融合的社交、體驗空間。深夜書香蔓延,24小時書店回歸走進金海路的造物空間園區,一個巨大的玻璃房書店格外顯眼。透過玻璃,20餘米高的空間隔成上下兩層,目光所及,都是整整齊齊碼著的書。這裡是城市不眠書店。
  • 重裝兩年武漢外文書店12月31日正式開業-具有地標潛質的文化綜合體
    位於中南路的武漢外文書店曾經是武漢市百姓集體記憶,2018年2月份書店閉店重裝兩年後,將會在2019年12月28日正式對外營業。1984年12月26日,35年前的同一天,武漢外文書店開業,作為武漢唯一了解世界的窗口,開業盛況不亞於現在女生排隊買喜茶,男生排隊買球鞋;傳統書店沒落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新書店的突圍,通過三個層面進行升級改造,第一個基於設計主導的店面升級;第二方面基於內容的功能性延申;第三個方面基於文化場景打造的書籍售賣;此次傑克牛偶然間進入新裝的武漢外文書店,確實被驚喜到,武漢圖書市場終於有一家回歸到以書籍作為本質的書店
  • 藝術閱讀在上海①|書香仍在福州路,未來也許「+書店」……
    而在更早之前,這條與南京東路(大馬路)平行的「四馬路」(福州路舊稱)曾集行政機構、報館書局、文具儀器、茶樓戲院、中西菜館、旅館百貨及妓院煙館於一路,福州路中段從20世紀初起就有「文化街」之稱。如今,福州路依然聚集了書店、以及各類筆莊、紙行、文化商店、筆墨博物館等文化機構和設置;以及杏花樓、老正興、天蟾舞臺等上海老字號,同時也不乏新晉網紅。
  • 深夜書店,拓展上海夜間經濟新業態
    為響應首屆「上海夜生活節」,申城近30家實體書店參展深夜書店節,其中上海書城福州路店、上海古籍書店、藝術書坊、上海外文書店,讀者·外灘旗艦店、大隱書局創智天地店的營業時間延長至23時,思南書局復興中路店、光的空間紹興路店則延至24時。如何挖掘書店新的增長點,需要情懷之上但又不失理性的探索。「實體書店具有文化空間和消費空間的雙重屬性,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名片。
  • 「深夜書店節」,講述夜上海「書的故事」
    6月6日,上海夜生活節正式啟動,倡導「夜讀」生活的主題板塊「深夜書店節」同期拉開大幕。當晚,上海書城福州路店、上海古籍書店、藝術書坊、上海外文書店、讀者·外灘旗艦店和大隱書局創智天地店的營業時間延長至23時,思南書局復興中路店和光的空間紹興路店營業時間延至24時,陪伴市民讀者度過這個浪漫又溫馨的夜晚。
  • 天津市外文書店:在街角與世界相遇
    天津市外文書店 供圖  在天津市河西區的一個十字路口,一家店鋪的翡翠色門頭十分亮眼,讓每一個路過的人都禁不住多看幾眼,這裡就是2019年重裝亮相的外文書店。  在一個工作日的上午,《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走進店裡,看到進出的讀者絡繹不絕,有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小聲地讀著繪本,一位男士坐在沙發上聚精會神地讀書,一位女士抱著一摞書走向收銀臺,兩杯冒著熱氣的咖啡恰巧做好。
  • 重生的武漢外文書店是這個城市的燈塔
    閃閃發光的武漢的靈魂就在閃閃發光的湖北省外文書店裡面Wutopia Lab 為湖北省長江傳媒集團設計的象徵主義建築湖北省外文書店歷經2年半設計和建設後於2019年年底開幕「山外有山」的說法如閃電擊中我我決定用穿孔鋁板浮雕般創造出層層疊疊的青山作為行道樹的背景以象徵意義來突出湖北省外文書店的新生外文書店的新立面也是一種宣言真實的不真實的山外青山在日益擁擠的中南路的街道上打開了一個麻木於日常而突然看到嶄新世界的窗口
  • 探訪|「深夜書店節」,講述夜上海「書的故事」
    6月6日,上海夜生活節正式啟動,倡導「夜讀」生活的主題板塊「深夜書店節」同期拉開大幕。當晚,上海書城福州路店、上海古籍書店、藝術書坊、上海外文書店、讀者·外灘旗艦店和大隱書局創智天地店的營業時間延長至23時,思南書局復興中路店和光的空間紹興路店營業時間延至24時,陪伴市民讀者度過這個浪漫又溫馨的夜晚。
  • 登陸外賣平臺,對實體書店來說意味著什麼?
    不久前,英國倫敦的一家獨立書店在網上宣布提供圖書外賣,為疫情中隔離在家的人們提供自行車和滑板上門送書的服務,一度成為網紅。而在國內,藉助外賣平臺的成熟發展,目前已經有超過100個城市的書店開始送外賣,言幾又、新華書店、單向街、中版書房等書店品牌均已在外賣平臺上線。外賣平臺介入,並提供入場費和佣金的補貼優惠,為疫情之下無法開張的實體書店提供了一個觸達消費者的渠道。
  • 圖書外賣,會是救活實體書店的妙藥麼?
    「書店外賣」究竟是一時救急還是大勢所趨?「您好,您的外賣到了,是圖書。」不到半小時,家住上海的王先生就收到了自己的外賣通知,與以前不同的是,這次外賣點的不是吃的,外賣小哥送來的是自己剛剛下單買的書。萬物皆可外賣這句話正得到驗證。
  • 深夜書店節,上海8家書店周末營業時間將延長至23時
    當日,位於滬上知名福州路文化街區的上海書城福州路店、上海古籍書店、藝術書坊、上海外文書店、讀者·外灘旗艦店,彰顯思南文化的思南書局復興中路店、光的空間紹興路店和素有「深夜書房」之稱的大隱書局(創智天地店)等8家書店,營業時間均將延長至23時,其中思南書局和光的空間將延至24時,陪伴讀者度過夜讀時光。
  • 有可能是上海最美的26家書店 書店地圖
    糕點微信公眾號:季風書園(jifengshuyuan520 ) 在我沒來上海之前,季風好像有好幾家分店,如今都關閉退守到上海圖書館地鐵站,那幾年實體書店確實步履維艱,但誰又能想到2016到來之際,上海雨後春筍般的冒出6、7家書店?
  • ...一個帆布袋,六位數的原版書,都很好賣?上海蔦屋書店「牛」在哪裡
    負責開發黑石M+園區的上海集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凌說。復興中路上,同樣擁有96年歷史的黑石公寓,幸福集薈書店打通了一層的9個獨立空間,融入文學、藝術、設計、音樂、文創周邊等不同主題。蔦屋上海所在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上世紀20年代時,一樓曾是歌舞廳,二樓有棋牌室、酒吧、咖啡廳,而今置身其中的蔦屋書店則延續了建築當年作為公共場所的屬性。
  • 文藝腔網紅 什麼樣的書店,能讓你重新愛上紙質書
    在電子書泛濫的時代,紙質書比電子書多了一份浪漫與真實感。人們正逐漸認識到紙質書籍比電子書更真實和有價值,不僅能滿足視覺審美需求,還具有真正的吸引力。先來看看重度讀書愛好者中毒最深的上海的網紅書店,他們不僅空間設計獨特,藏書也非常令人著迷。建投書局:上海的「霍格沃茨學院」地址: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
  • 上海蔦屋書店「牛」在哪裡
    然而,無論是天目裡還是上生·新所,蔦屋書店開業後的第一時間,都逃脫不了一句追問:店裡拍照的人,是不是比看書的人多了點?打開小紅書、大眾點評,搜索「蔦屋書店」,撲面而來的仍是大量精緻擺拍和精心挑選濾鏡後拍攝的書店內景,對於書的評價不多。「消費者去書店是為了拍照還是看書、消費,不是書店所能左右的。」
  • 600元一個帆布袋,六位數的原版書,都很好賣?上海蔦屋書店「牛」在...
    負責開發黑石M+園區的上海集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凌說。復興中路上,同樣擁有96年歷史的黑石公寓,幸福集薈書店打通了一層的9個獨立空間,融入文學、藝術、設計、音樂、文創周邊等不同主題。蔦屋上海所在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上世紀20年代時,一樓曾是歌舞廳,二樓有棋牌室、酒吧、咖啡廳,而今置身其中的蔦屋書店則延續了建築當年作為公共場所的屬性。
  • 喜歡詩歌,一定要去上海這家如詩如歌的書店一覽,感受詩境之美
    喜歡去一處環境優美,如詩如歌的書店看書嗎?如果你生活在「魔都」上海,就有幸快速去一覽了。這個書店叫思南書局·詩歌店,坐落於上海市黃浦區皋蘭路16號,這裡由優秀的歷史建築改建而成,建築前身是東正教上海聖尼古拉斯教堂,始建於1932年,1934年落成,該教堂是老上海俄羅斯文化的代表之一
  • 雲逛書店、外賣點書、火鍋配書...
    而據實體書店品牌書萌對全國1021家書店的調查,受此次疫情影響,目前90.7%的書店選擇停業,超過99%的書店沒有正常收入,如果疫情持續,77.62%的書店表示堅持不到三個月,對中小型書店影響尤其巨大。
  • 一次性塑膠袋不能用 上海實體書店巧花心思定製紙袋帆布袋
    今天上午,2020上海圖書銷售行業60款包裝禮袋展示及評選在上海外文書店舉行,將選出20款性價比高、實用又耐用的包裝禮袋,向全市書店推廣使用。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全市範圍的書店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