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釋義:合同欺詐可撤銷

2021-01-19 遊戲賞玩家

相關法條:《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法條釋義:

合同欺詐是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合同欺詐的構成有四個要件:1、一方故意,告知虛假事實或者隱瞞真實事實;2、對方因此陷入錯誤認識,也就是說欺詐與錯誤具有因果關係;3、對方因錯誤認識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就是認識錯誤與不真實的意思表示間有因果關係;4、欺詐具有不正當性。

例如,甲公司惡意虛構合同內容與乙公司籤訂貨物買賣合同,乙在收取貨款之後發現甲不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則乙公司可以以合同欺詐為由向法院或者仲裁委申請撤銷合同,此時甲公司需要承擔返還已經支付的貨款以及相應的締約過失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因欺詐而撤銷合同的除斥期間是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欺詐事由之日起算。

相關焦點

  • 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的區別
    生活中經常容易混淆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那這兩種合同有什麼區別呢?在建築施工中,如果合同解除後,已經施工的工程怎麼處理?一、無效合同無效合同,是指合同內容或者形式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社會公共利益,因而不能產生法律約束力,不受法律保護的合同。
  • 民法典來了|保證人被騙後還用擔責嗎?
    >丙能否以被甲欺詐為由要求撤銷保證合同,進而拒絕承擔保證責任?借款人甲的行為系單方詐騙,其與出借人乙之間並無通謀或串通,甲乙之間的借貸合同不屬於《民法典》規定的上述兩種無效行為。此外,刑法上的詐騙行為在民法上屬於民事欺詐行為,借貸合同並非無效,而是可撤銷,出借人乙享有撤銷權。在乙不行使撤銷權的情況下,借貸合同依然有效。
  • 購房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入「兇宅」,買賣合同可撤銷
    11月26日,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在涉「兇宅」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新聞發布會上稱,購房者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到「兇宅」,買賣合同可撤銷。  豐臺法院介紹,2019年,袁某以全款購買了柴某位於北京市豐臺區的某房屋,雙方籤訂《房屋買賣合同》,於同年2月21日完成房屋過戶登記。袁某在裝修過程中得知,曾有人從該房屋墜亡。後袁某訴至法院,要求撤銷購房合同。  豐臺法院經審理認為,2015年8月14日確實有人從涉案房屋墜落死亡。按照社會普通民眾的理解,涉案房屋屬於一般意義上「兇宅」。
  • 【民法典專欄】保證人被騙後還用擔責嗎?
    【民法典專欄】保證人被騙後還用擔責嗎?借款人甲的行為系單方詐騙,其與出借人乙之間並無通謀或串通,甲乙之間的借貸合同不屬於《民法典》規定的上述兩種無效行為。此外,刑法上的詐騙行為在民法上屬於民事欺詐行為,借貸合同並非無效,而是可撤銷,出借人乙享有撤銷權。在乙不行使撤銷權的情況下,借貸合同依然有效。
  • 什麼情況下可撤銷?
    因為民法典沒有明確規定合同有效的條件,根據上述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規定,可知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合同有效必須符合以下3個前提條件:1、合同主體合格和擁有相應資質; 2、意思表示真實。如《民法典》第737條規定,「當事人以虛構租賃物方式訂立的融資租賃合同無效。」3、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序良俗。
  • 依據民法典「可撤銷婚姻」條款首案宣判!法院支持原告撤銷婚姻關係...
    央廣網北京1月9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適用民法典「可撤銷婚姻」條款審理的首個案例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因男方未在婚前告知女方其患有重大疾病,女方起訴申請撤銷二人婚姻關係獲得法院支持。
  • 【學習專欄•民法典】民法典與生活同行 合同編——第6期至第10期
    【學習專欄•民法典】民法典與生活同行 合同編——第6期至第10期 2020-11-16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主張「受脅迫」合同無效、撤銷?
    他們都提出一個觀點:我是被脅迫籤的這個合同,籤訂這個合同這不是我的真實意思。為什麼法院要判我輸,要履行合同?我們首先來看法律相關規定。我國合同法第52條: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這種情況下訂立的合同無效。
  • 民法典釋義 | 私刻公司印章與他人籤訂合同,該公司是否需要履行?
    民法典釋義 | 私刻公司印章與他人籤訂合同,該公司是否需要履行?2017年6月18日,被告A公司招收原告李某為學員,並與原告李某籤訂了《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合同》,合同籤訂後,原告按照約定支付了合同款項6900元,A公司向原告出具了收據,落款籤章為「B公司坑梓分校」(系A公司法定代表人蔡某私自刻印)。
  • 民典法釋義:受脅迫婚姻可撤銷可獲賠
    2016年2月訴至法院,孫某請求撤銷婚姻。  法條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條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條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婚姻自始沒有法律約力,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
  • 稱演藝經紀合同顯失公平,藝人起訴撤銷合同被駁
    此外,李先生認為合同中關於其如單方違約需承擔5000萬元違約金的約定顯失公平,故將荔枝公司訴至法院,要求撤銷雙方籤訂的演藝經紀合同。海澱法院經審理,判決駁回了李先生的全部訴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 陳興良:刑法應主動去適應民法典
    對於民法典來說,亦是如此。  如何協調刑法與民法典的關係  記者:不同部門法對一個行為的價值評判和法律評判應具有一致性。那麼,民法典頒布實施以後,如何協調民法典與刑法之間的關係?  陳興良:民法典對刑法確實會帶來較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存在刑法與民法典如何協調的問題,我認為,主要是刑法應當主動去適應民法典。
  • 【壺行推薦】影響銀行業務的民法典條款梳理與解讀
    民法典重視對個人私隱信息保護。商業銀行在日常開展業務過程收集到個人的大量信息,可以根據業務的需求合理使用,但是也必須遵守相關規定,保護客戶個人信息。根據民法典關于格式合同相關條款的規定,銀行可在格式合同中用提示說明相關條款,取得自然人客戶的該等明示同意。此外,銀行還應在宣傳或推廣活動中結合該條款規範宣傳行為。
  • 【案說民法典】預約合同的認定
    【案說民法典】預約合同的認定 2020-12-16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法大與五大權威媒體「民法典」聯合普法活動 | 劉家安:民法典合同...
    法大與五大權威媒體「民法典」聯合普法活動 | 劉家安:民法典合同編分則解讀及法律適用 2020-06-20 0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丨帶著民法典看《三十而已》
    丨帶著民法典看《三十而已》顧佳買下李太太滿是壞帳的茶廠真的沒辦法嗎?顧佳鑽進李太太的圈套裡,腦子一熱買下了滿是債務問題的茶廠,李太太說顧佳沒問,她也沒說。顧佳真的只能認栽嗎?我國新頒布的《民法典》第148條規定了,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 鄭阿姨偷偷賣掉丈夫王叔叔的房子,王叔叔起訴,民法典:合同有效
    買賣合同卻是合法的,原因竟然是:王叔叔和鄭阿姨結婚多年,王叔叔婚前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鄭阿姨私自聯繫中介準備賣掉王叔叔的房屋,經過幾次看房後,下家小李和鄭阿姨籤署了房屋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出賣方是王叔叔,購房方是小李,鄭阿姨是王叔叔委託代理人,並且鄭阿姨願意承擔一切法律責任,並且承諾按時帶王叔叔到交易中心過戶。
  • 民法典:婚前患愛滋未告知可撤銷婚姻關係...
    民法典:婚前患愛滋未告知可撤銷婚姻關係! 2021-01-08 16:13:47 來源:紅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婚前體檢是否有必要】為什麼要做婚前體檢呢?
  • 欺詐與誤告的界限:生效滿兩年保險合同的拒賠、解約、撤銷權的認定與探索
    其受益人就保險事故索賠,而宏利人壽於2008年5月9日去信撤銷合同,理由為投保時未如實告知,違反了「最高誠信」中的保證。 其受益人遂發起訴訟,引述保險合同第十四條的「不可爭議」條款,指出合同滿兩年就應該賠付而不能撤銷合同。
  • 民法典法條分析第0148條「可撤銷的行為之欺詐」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民法典147-151共五條都在講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本文分析欺詐。欺詐就是生活中常說的被騙了,然後自願的處分了自己有支配權的財產。一般情況都是以告知假象的作為方式實施,當然還有不告知真相這種消極的方式。欺詐由以下幾個條件構成,1、一方有欺詐;2、另一方基於欺詐而陷入錯誤認識之後自願的處分了財產;3、被欺詐者有財產損失;4、兩者有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