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 故事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他因為在衝繩島戰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國國會榮譽勳章,同時也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在戰場上拒絕殺戮的醫療兵。
《拯救大兵瑞恩》幾乎真實再現了戰場的血腥景象,讓人深刻認識到戰爭的殘酷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將其定為「極度渲染戰爭的暴力片」,影片入選2014年美國「國寶影片」名單。同時《拯救大兵瑞恩》 獲得第71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第56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還被國際上普遍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爭片。
《敦刻爾克》該片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
《光榮歲月》該片講述了從1944年到1945年,當法國開始擺脫納粹統治的時候,法國軍隊中四個非洲「土著」阿爾及利亞外籍軍團士兵的經歷。
《白色嚴冬》影片講述了因飛機墜落而被困於白色荒漠之中的兩位英軍士兵、三位德軍士兵之間從敵人到朋友的故事。該片與一般戰爭片不同,它沒有用血腥的戰爭場面來反映戰爭殘酷,而是通過英德交戰雙方士兵在與世隔絕的地方由敵人變為親密戰友反映戰爭帶給人們的災難。
《我們的1944》影片講述了1944年蘇聯反攻時期,裹挾於蘇聯陣營和德國陣營的愛沙尼亞人自相殘殺的歷史。激烈的戰爭場景背後是身為小國的愛沙尼亞深重的苦難和慘痛的民族悲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值得一提的是該片是由愛沙尼亞導演埃爾莫紐格南執導,電影耗資190多萬歐元,在愛沙尼亞電影史上堪稱「史詩巨作」,經費主要來自愛沙尼亞國防部、電影協會、個人捐贈。
戰爭電影在帶給我們更多對戰爭的反思,讓我們反對戰爭,珍惜和平。你認為還有什麼好的戰爭片,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