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部戰爭紀錄片,告訴你真實戰場的殘酷

2021-03-01 我的詩篇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甄選了六部戰爭題材紀錄片,真實紀錄戰場的殘酷,及對無辜平民的冷酷殺戮,視角貫穿歐亞大陸,從敘利亞內戰,到歷歷在目的車臣戰亂、阿富汗戰爭、兩伊戰爭,再回顧二戰。戰神和死神從未停止過腳步,歷史一次次可怕的自我重複。

導演:皮爾喬·汗卡薩羅PirjoHonkasalo

製片國家/地區:芬蘭/丹麥/德國/瑞典

《三個憂鬱的房間》是今年紀錄片單元評委會主席皮爾喬·汗卡薩羅拍攝於2004年的片子,本次電影節將特別放映4K版本。影片記錄了第二次車臣戰爭對車臣和俄羅斯兒童造成的傷害。數百名年僅9—14歲的俄羅斯兒童被迫送進軍事學院接受戰鬥訓練,學成後他們又被送上戰場加入戰鬥;另一邊,車臣首府格羅茲尼滿目瘡痍,孤兒和被遺棄的兒童被人道主義工作者送進孤兒院,在那裡等待他們的卻是比在街頭流浪更悲慘的生活。

本片在2004年上映後獲得了極大反響,在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塞薩洛尼基紀錄片節等斬獲了大獎。影片傳達出的感情悲傷陰鬱,時而凌厲的黑白影像,時而輓歌般的長鏡頭,仿佛在一片濃霧的籠罩下探索看不見的未來。

導演:萊奧納德·雷泰爾·赫姆裡奇 Leonard RetelHelmrich

製片國家/地區: 荷蘭

敘利亞戰爭爆發後,約九百萬難民被迫背井離鄉,其中很多人來到了黎巴嫩。ISIS奪權後,他們再也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紀錄片《漫長的離鄉》把鏡頭對準了黎巴嫩境內的一處敘利亞難民營。

荷蘭著名紀錄片導演赫姆裡奇用直接電影的手法長期跟拍營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從細膩的鏡頭語言中,觀眾可以感受到每個人物的真實性格,他們經受了苦難仍能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看似無望的生活環境中找到希望和快樂,這樣的故事具有強大的內在張力,能輕易打動身處和平環境的觀眾。

導演: 赫爾南·琴 Hernán Zin

製片國家/地區: 西班牙

《死於揭露》是一部反映戰地記者精神創傷的紀錄片。影片導演曾是一位戰地記者,因2012年在阿富汗的一場意外,讓他20多年來在戰爭期間積累的精神創傷突然爆發,他開始遭受抑鬱的折磨,苦不堪言。

為了尋找其中的原因,他開始試著採訪其他戰地記者,讓他們在鏡頭前述說自己在戰場上的經歷、恐懼、悲傷。接受採訪的對象包括了過去幾十年來最有聲望的戰地記者,其中有幾位普立茲獎得主,他們坦誠地分享那些最糟糕的噩夢,如被ISIS綁架、在敘利亞受傷、在世界各地失去自己的朋友……影片從獨特的視角檢視戰爭的無情和給人們帶來的傷害,以戰地記者的精神創傷為主題,具有濃烈的人文關懷色彩。導演從自身經歷出發,採訪記者同仁,講述了他們在戰場的經歷、恐懼、悲傷。

導演:阿爾巴·索託拉Alba Sotorra

製片國家/地區:德國/西班牙/敘利亞

ISIS的野蠻入侵讓曾經平靜的敘利亞鄉村成了人間地獄,30歲的阿里安在這裡率領她的娘子軍與恐怖分子對抗。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她們解放了小城Kobane,阿里安付出了代價——她身中5發子彈,好在沒有性命之虞,回家休養傷愈後又立刻重返戰場。

這部紀錄片記錄了阿里安和戰友們的戰鬥實景和前線生活狀態,藉此反映戰爭中女性的處境,以及她們強烈的自由意志。影片具有強烈的人道主義色彩和女性立場,鏡頭語言樸實有力,畫面中的女戰士們無比真實、鮮活,她們與殘酷、激烈的戰場氛圍形成了強烈對比。

導演:安·辛Ann Shin

製片國家/地區:加拿大

《我的敵人,我的兄弟》影片兩位主角分別是來自伊朗的扎赫徳和來自伊拉克的納賈。80年代兩伊戰爭時期,兩個少年各為其主在戰場上相遇,納賈身處絕境時卻被扎赫德所救,兩人成了好友。25年後,兩人在加拿大離奇地重逢。

鏡頭跟隨兩位老兵回到各自闊別20餘年的故鄉,那裡被ISIS蹂躪,早已面目全非。影片沉浸在一種緩慢的抒情格調中,橫跨30多年,家鄉卻仍處於戰火中,讓人悲從中來,但兩位主角之間所展現出的人性光輝使得這一切不至於讓人絕望。

導演:凱薩琳·路裡-奧爾特Catherine Lurie-Alt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重返柏林》的故事主線非常簡單:11個猶太人從特拉維夫騎著摩託車去往柏林,他們的任務是護送一個馬卡比亞火炬。這一行為背後的意義卻非常沉重,馬卡比亞火炬代表著以色列4年舉辦一次的馬卡比亞奧運會(也被稱為猶太奧運會),1936年舉行的柏林奧運會則因為被納粹控制作為宣傳工具而在人類歷史上臭名昭著。就在3年後,德國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猶太民族遭到滅頂之災。

相比復仇,這趟旅程的意義更像一次對戰爭的反思以及對和平的紀念,一路上他們看到了那場戰爭的無數遺蹟,回顧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追憶祖輩和家人是如何從那場災難中倖存的。這趟旅程連接了歷史和現在,讓人領悟到戰爭的創傷竟是如此之深,即便大半個世紀過去了,傷痕和烙印依然留在人民的心中。

當我們坐在影院裡觀看這些影片的時候,我們應當為生活在和平環境下而感到無比慶幸。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已公布片單:

SIFF經典單元《茜茜公主》三部曲

4K修復單元希區柯克、克魯佐作品片單

4K修復單元讓·維果作品片單

讓娜·莫羅  |  永遠的「法國新浪潮繆斯」

「向大師致敬」單元布努埃爾作品片單

動畫片單元蘇珊·皮特作品片單

紀錄片單元第一波五部影片公布

紀錄片單元阿涅斯•瓦爾達作品片單

「英倫•女性•文學電影」專題片單

「向大師致敬」單元《護士日記》2k修復版

日本片單單元首批六部作品

謝晉作品讓您重溫經典記憶

「鐵血戰士」五部曲首次上海聯映

《一條安達魯狗》布努埃爾帶你重遇經典

沒看過《肖申克的救贖》,你還算是影迷嗎?

四十載光影「生活秀」,我們是這樣成長的!

「新浪潮之子」菲利普•加瑞爾的自由影像

  詹姆斯•卡梅隆作品特別展映

相關焦點

  • 真實戰場有多殘酷?來看上影節精選的6部紀錄片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甄選了六部戰爭題材紀錄片,真實紀錄戰場的殘酷,及對無辜平民的冷酷殺戮,視角貫穿歐亞大陸,從敘利亞內戰,到歷歷在目的車臣戰亂
  • 10部反映越南戰爭的影片,帶你感受戰爭的殘酷
    全片對戰爭的描寫和思考遠勝大部分戰爭片,但真正母題是:文明的黑暗面。用了大量隱喻和象徵,以表現主義的筆法揭示了人性的瘋狂。多彩煙霧、華格納、戰場衝浪、沒落莊園、祭壇等意象滿是荒誕與非理性,影片技術與內涵均登峰造極2、全金屬外殼這是一部先讓你熱血沸騰,捧腹不已最後再讓你啞然失聲的電影。
  • 《戰犬瑞克斯》:一人一犬的「戰爭情緣」,真實又殘酷!
    前有《犬之島》表現不俗,今天小V君想推薦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犬瑞克斯》,將於5月11日全國上映!戰爭片其實我們看得也不少,但本片卻是以女性的視角來展開,真實還原了在伊拉克殘酷的戰爭中,一人一狗並肩作戰,生死相依。
  • 他們已不在變老,普通人的真實戰爭影像,沒有演員的戰爭紀錄片
    以「一戰」時期的紀錄片、照片為素材,創作了這部沒有一個演員的戰爭歷史紀錄片《他們已不在變老》。,走進了這場沒有正義可言的侵略性戰爭。1918年,法軍研製的雷諾FT-17坦克,也被投入了對德戰場,陸軍機械化時代,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 影視推薦 | 20部經典二戰影視,還原戰爭的真實與殘酷
    到現在留給我的印象可能主要就是戰場的冰冷和空曠感。時間過去太久,也可能這只是個錯覺。紀錄片的總體基調和戰爭一樣,蒼白,黑暗,但泛著光!戰爭的可怕超乎想像,人的殘忍也突破底限,還有醜惡的政治利益鬥爭。然而,再多的暴行和不公,歷史前進的腳步都不會停下,即使是個圈,我相信它也是螺旋狀的!但是二戰中的東方戰場講得很少,還是有西方視角的傲慢。
  • 十部阿富汗戰爭題材電影,揭露戰爭的殘酷!
    《鬣狗之路》《鬣狗之路》以阿富汗戰爭為背景,可以說的戰爭片中以反面隱射戰爭殘酷,帶著濃濃的反戰色彩,呼籲人們反對戰爭,因為戰爭帶給人是毀滅性的災難!逃出坎大哈--海報《兄弟》戰爭過後帶給人的更多是深思和憂慮,生與死的考驗,往往更能探知人心所向,因為一場戰爭讓人感受到生離死別的痛苦,也讓原本即將破碎的家庭產生和睦的契機。
  • 真實體驗戰爭殘酷,專家認可,10部嚴謹專業的戰爭電影
    從製作之初,它就旨在還原一個真實的越南戰場。導演奧斯佛·斯通曾在越南做過一年半的鄉村教師,之後又奔赴前線當了偵察兵,他根據自己在越南的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創作出這部傑作。電影開拍前,所有男演員都在菲律賓經受了14天越戰士兵的軍事訓練。
  • 六部殘酷慘烈的要塞攻防電影,喜歡戰爭題材的一定不能錯過
    《危機13小時》《危機13小時》是由麥可·貝執導,查克·霍根編劇,約翰·卡拉辛斯基、帕布羅·施雷柏、託比·史蒂芬斯、詹姆斯·貝吉·戴爾、馬克斯·馬蒂尼、多米尼克·福穆薩等主演的政治戰爭類電影。改編自一段真實但卻從未被提及的故事。
  • 戰火與課堂,六部關於老師的戰爭電影
    時值教師節,筆者也藉機整理了六部關於教師的戰爭電影,來看看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電影中,戰爭中的教師們的抉擇與彷徨。1、二十四隻眼睛(二十四の瞳,1954,日本)該片改編自日本左翼女作家榮井壺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二戰前的日本,嬌小玲瓏的鄉村老師大石有十二位可愛的學,面對他們的二十四隻眼睛,大石老師發誓要讓他們「永遠閃亮」。
  • 史匹柏戰爭力作《血戰太平洋》影評:殘酷戰爭中展示真實人性
    ,美日之間的一次次慘烈而又摧殘人性的戰場大對決的故事,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二戰期間整個太平洋地區美日廝殺的戰爭全貌。在2010年舉辦的第62屆艾美獎頒獎典禮上,《血戰太平洋》榮獲最佳迷你劇、最佳電視電影、最佳電視專題片、最佳演員陣容四項大獎,獲得了業內的高度評價和嘉獎,這也是對全體演職人員辛勤付出的一種由衷的肯定。讓筆者帶著大家一起回顧這部優秀電視劇作品的精彩時刻,重新回到戰火紛飛的太平洋戰場去感受別樣的人性和殘酷的戰爭過程。
  • 最殘忍真實的戰爭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
    提到戰爭你會想到什麼?相信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提到戰爭,腦海中浮現出來的也就是影視作品中一張張演員的面孔,或者就是電視裡那一場場排練過好多次的爆破戲,但是真實的戰爭究竟是什麼樣?我們除了從一些模糊不清的資料中能得知一二以外,其餘的再無從知曉。
  • 年度戰爭大片《灰獵犬號》,你確定這不是一部「假的紀錄片」?
    對於這部電影,如果只用一句話來評價 ,我會說:「這是一部精彩的假紀錄片!」不過,戰爭片怎麼就變成紀錄片了?又為什麼非要加一個「假」字呢?自然而然,影片也與生俱有了一股濃重的紀錄片風格。對軍事迷而言,正是這種真實感所烘託出的臨戰氣氛,讓這部電影的吸引力倍增。那麼,為什麼又要用「假」來形容呢?這是一部以二戰為背景的戰爭電影,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劇情在二戰歷史上,並沒有真實發生過。
  • 《前哨》非常真實的戰場還原
    因為過於貼近真實,很多軍迷會覺得不爽,但這也正是本片的閃光之處。好萊塢戰爭片,大致兩類,一類是開掛的英雄主義主旋律,例如《海豹突擊隊》之類,怎麼爽怎麼精彩怎麼來;一類是反戰類型,怎麼壓抑陰暗悲催怎麼來,比如《鍋蓋頭》之類。當然更多的片子為了票房,會平衡二者,各種元素兼而有之。本片顯然是走的寫實的風格,你覺得不爽了,導演的意圖就達到了。
  • 「韓戰」紀錄片收藏目錄
    所以,最近整理了一下近些年國內外和部分地區已經發行的有關「韓戰」的紀錄片。本文所介紹的這二十多部有關這場戰爭的紀錄片,是筆者近十幾年來陸續所收集的DVD高清光碟,有的是公開發行的,有的則為內部發行,當然,還有一些還沒有收集到的,這裡也就暫不作介紹了。總體來說,通過這些紀錄片的影像,可以更全面具體的了解到這場戰爭的始末,同時也可以看到國內外不同國家與地區對這次戰爭的認知與立場。
  • 六部經典的戰爭電影,看完你有什麼感受?
    《血戰鋼鋸嶺》》 故事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他因為在衝繩島戰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國國會榮譽勳章,同時也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在戰場上拒絕殺戮的醫療兵。《拯救大兵瑞恩》幾乎真實再現了戰場的血腥景象,讓人深刻認識到戰爭的殘酷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將其定為「極度渲染戰爭的暴力片」,影片入選2014年美國「國寶影片」名單。同時《拯救大兵瑞恩》 獲得第71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第56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還被國際上普遍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爭片。
  • 電影《紅海行動》告訴你:戰場不僅有快意恩仇,還有斷肢和焦肉
    看過《紅海行動》之後,最大的感觸是該片沒有以往戰爭片不切實際的戰場浪漫,真實反映了戰場的殘酷!是的,戰場終究是死人的地方,哪有那麼多快意恩仇、殺敵飲血的快感!也許是太長時間沒有經歷過真實的戰爭,國人對戰爭的理解都過於完美:飛彈橫飛、戰機呼嘯下,縱橫著永遠不會戰死的超人戰士。然而,這種完美終究是能出現在影視作品裡。
  • 10部二戰電影告訴你什麼是戰爭
    這裡是 小宇品電影,提到二戰你會想起什麼?今天小宇給大家推薦十部二戰電影,告訴你什麼是戰爭。看完本片,也許對戰爭你會有新的認識。本片採用了蒙太奇手法,用不同的色調反映不同的戰爭時期,深刻還原的戰爭的殘酷,是一部不可多得佳作。
  • 16部最佳越戰電影, 真實還原戰場的殘酷無情!
    IMDb 8.3這是一部先讓你熱血沸騰,捧腹不已最後再讓你啞然失聲的電影——通過一個新兵在越南從步兵營地到真實的戰鬥中成長的故事,他在那裡學會了什麼是無法生存,而又怎樣懂得無法生存時的生存方式 ,又一描寫越戰的傑作,它通過新兵訓練的過程刻畫了非理性的殺人狂熱如何殘酷摧殘人的心靈,是一部內容和技巧俱佳的戰爭片。
  • 紀錄片《冰血長津湖》追憶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壯烈搏鬥
    「千萬不要忘記長津湖戰場上長眠的烈士們,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國之棟梁。」聆聽志願軍老戰士的殷切囑託,感悟愛國英雄崇高的精神品質。獲得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的《冰血長津湖》,將鏡頭對準了志願軍老戰士,通過他們情真意切的講述,探尋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紅色印記,真實記錄一段不可磨滅的戰爭往事。
  • 讓歷史告訴未來 東方主戰場的烽火歲月
    秘訪東瀛,直抵臺灣核心地帶,深挖中國大陸戰場舊地的蛛絲馬跡,還原蒙在歷史表象上的戰爭內幕,再現中國抗戰勇士的俠骨劍膽;揭秘國讎家恨背後的諸多歷史細節,再現華夏兒女痛擊日軍的酣暢淋漓。大型歷史紀錄片《臺兒莊一九三八》,以深邃的歷史情懷、厚重的民族感情,充分展現了偉大的炎黃精神,全面呈現抗日戰爭期間,華夏兒女在臺兒莊一戰中,可歌可泣的浴血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