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回聲增粗,肝內鈣化灶是怎麼回事?你真的知道嗎?今天相關專家帶各位一起了解一下,肝內回聲增粗和肝內鈣化灶,這些都是B超的專業術語,主要的表現為髒髒內不同階段的炎症。
一般,肝內回聲增粗表現為肝內炎症過程之中或者是炎症之後;肝內鈣化灶一般都表現為炎症之後。兩者分別是什麼原因哪?下面就為大家重點的解析一下!
醫學專業術語有的時候會讓人比較的難以理解,不過這些報告都是為了讓臨床醫生通曉、掌握,而用的簡約的標準化來表述。
這其實也就是說,超聲報告是超聲科醫生與臨床醫生溝通的工具。而醫生需要做的就是,不厭其煩地用簡單而通俗易懂的話語解釋這份報告給患者。
肝回聲增粗和肝內鈣化灶,這是兩種不同的影像學表現,可以同時存在,也可以單獨的存在,但是都和肝臟曾經有過炎症有密切的關係,只不過可能是不同性質的炎症。
肝臟炎症過程中或者是炎症過後,都會出現肝臟的回聲增粗,而鈣化灶一般來說僅限於炎症過後,這也是炎症修復後的一種表現。回聲增粗或許可以有所減輕,而鈣化一般是長期存在的。
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之下,導致肝細胞以及功能受到一定的損害,肝細胞可能就會水腫、炎症,刺激肝細胞周圍的基質細胞增生。這就好比是正常的牆壁,主要是用磚砌的,而基質細胞就好像是填磚縫的水泥。
如果磚塊少了,填磚縫的多了,就顯得結構紊亂,質地就變粗糙了。這是肝細胞炎症同時激發的病理改變,就是肝纖維化。
那麼什麼情況會造成肝回聲增粗哪?
1、臨床上面見得最多「肝回聲增粗」的情況,這也是患者患有病毒性肝炎,比如B肝、C肝,炎症反覆侵襲之下,肝臟修復的過程會有比較多的纖維組織增生,密度比肝細胞大,所以B超看到的是回聲增粗。
2、早期的肝硬化,也可以表現為肝回聲增粗、肝瀰漫性病變以及回聲增高等。
3、脂肪肝除了有肝回聲增粗、回聲增強之外,還可見肝臟明顯的增大。
肝內鈣化灶到底是什麼原因哪?
鈣化灶,說明本來是軟組織的肝臟,而其內出現猶如鈣質般的高密度影。以下這些情況會出現這些高密度影,比如:
1、肝膿腫癒合後局部瘢痕形成;2、肝內膽管結石;3、感染肝吸蟲病後由死去的寄生蟲演化而來的;4、肝臟結核感染之後遺留的病灶。
但是再這裡各位千萬不要一聽到纖維化就害怕,纖維化也是有輕有重,輕的完全可以進行逆轉。這種纖維化的病理改變,會使肝臟的質地要比正常情況下硬一些,比較容易在彩超的聲像圖上主要的表現為回聲增粗。
這種回聲增粗,在炎症癒合之後,還會持續很長的時間,甚至一直表現為增粗的狀態。
如果當出現回聲增粗的時候,需要判斷是否有炎症、肝硬化等相關的情況,需要結合肝功能、甲胎蛋白、CT或者是磁共振來綜合的判斷,如果這些檢查都沒有任何的問題,考慮就是一種炎症修復之後的反應。
肝纖維化的表現,除了針對病因治療外,並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定期複查就可以了。
而肝內的鈣化灶,則是另外一種炎症修復之後的表現。這種鈣化灶的病灶,相對的來說會表現的局限一些,往往見於局部的。
肝臟的感染性疾病,比如:結核分枝桿菌,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細菌感染,癒合之後局部就會有鈣離子的沉積,會表現為鈣化灶。鈣化灶相當於炎症癒合之後留下的疤痕,這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
人體出現肝內回聲增粗或者是鈣化灶,只是說明是一種炎症的痕跡,但是曾經有過或者是現在有炎症,不代表就能引發人體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
很多人可能是完全沒有症狀的。而這兩種的表現,一般的來說都是屬於良性的檢查所見,沒有必要過於的擔心。
當然這兩種情況都不需要進行治療。但是在日常生活之中,還是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不喝酒、不抽菸、不熬夜,避免劇烈運動和持續的高強度鍛鍊,這些都能加重身體肝臟的負擔。
飲食的方面,可以吃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肝回聲增粗和肝內鈣化灶並不是同一回事,但是這兩種情況可以合二為一,比如肝吸蟲病引起的肝硬化,B超可見肝回聲增粗,但是那些死去的寄生蟲又會化作鈣化灶存在。
肝回聲增粗,也只是對肝臟形態、結構、密度的描述,本身不作為診斷,如果需要明確肝臟密度改變的原因,還需要做肝功能、B肝兩對半等相關的檢查,總之就是不能諱疾忌醫。
寫給各位讀者的話:非常的感謝各位讀者耐心地讀到了這裡,目前為止我已經更新了3109篇的養生類文章,本著認真、負責以及嚴謹的態度,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非常用心的在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