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肝穿刺,
很多人感到恐懼、不敢做,
害怕疼,
害怕肝臟被損壞……
那麼,肝穿刺到底危不危險?
真的會損傷我們的肝臟嗎?
我們請南京市第二醫院
疑難和重症肝病科主任醫師熊清芳
為我們解答。
什麼是肝穿刺?
熊主任介紹,臨床中,能夠準確診斷肝臟的大部分疾病很大的依據就是肝臟穿刺。
肝穿刺是肝臟穿刺活體組織檢查術的簡稱,在彩超和CT引導下,醫生用肝活檢針,從患者體內獲取少許肝臟組織進行病理分析,
除了「肝穿」,臨床上常用的穿刺手段還有「胸穿」「腎穿」「骨穿」等。
什麼情況下要做肝穿刺呢?
我們知道肝臟炎症程度、肝纖維化程度,通過血液化驗、B超檢查等一般較難判斷,但通過肝穿刺檢查可以提供一個直觀炎症和纖維化的分級、分期甚至療效的觀察。
有時肝功完全正常的患者,其肝臟病變可能已經相當嚴重,如果不行肝穿刺檢查,有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增加罹患肝硬化、肝癌的風險。
比如經過影像學不能確診的肝惡性腫瘤患者,可通過肝穿刺明確診斷,能手術切除的儘量手術切除,或者聯合介入栓塞化療或者其他的輔助治療。
對於惡性腫瘤的化療以及放療,假如能取到病理組織明確藥物的敏感性,針對性治療,會大大提高療效。
較常見的還有我們檢查發現肝上有佔位的時候,比如肝上發現一個結節,通過影像學的方法無法確定這個結節到底是什麼,這種情況可以通過肝穿刺來取病理,確診肝佔位的性質。
以及臨床中常見的一些肝病,比如轉氨酶的升高,通過常規的血清學檢查,仍無法明確轉氨酶升高的原因。為了明確肝功能損傷的原因,可通過肝穿刺,做一些相關的檢查。
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代謝性肝病等,這種情況可以做肝穿刺,根據較為典型的病理改變,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作用。另外還有一些肝膿腫等感染性疾病,可能需要通過穿刺的方法來引流,把裡面的膿液抽取出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肝穿刺會對肝臟造成傷害嗎?
臨床中,醫生會建議部分患者行肝穿刺,但是大家會覺得很可怕,有危險,拒絕這項檢查。
其實,肝穿刺抽取的肝組織僅有1-1.5cm長,大約2mm寬,對整個肝臟來說是「九牛一毛」,所以對肝臟沒有什麼傷害。
肝穿刺常見的併發症主要有穿刺局部輕微疼痛、上腹不適等,一般不需處理,少見有出血等併發症,經適當處理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總之,肝穿刺術操作簡單,發生併發症的機會很少,是較安全可靠的。
肝穿刺術前
需要注意什麼呢?
肝穿刺在常規消毒局部麻醉下,會用稍粗一些的針頭穿刺,時間較短,穿刺時要屏住呼吸,患者在穿刺前可多練習幾次,以掌握方法,減輕心理負擔,增強自信心,提高耐受力,使醫生的穿刺術得以順利實施。
肝穿刺術後要注意哪些?
防止穿刺部位出血。穿刺術後,會在腹部使用腹帶,如有不適應立即告訴醫務人員。
穿刺6小時後,可適當活動,腹帶在次日即可取下,保持愉快心情注意體息,合理飲食,等待穿刺結果。
專家簡介
熊清芳
疑難和重症肝病科
主任
主任醫師
江蘇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感染組委員,南京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分會常務委員兼秘書。
長期從事各種肝病的診斷和治療。1、重型肝炎和肝衰竭治療、人工肝支持治療;2、肝硬化、頑固性腹水治療;3、疑難肝病的診斷和治療:如不明原因肝功能異常、遺傳代謝性肝病、血管性肝病、藥物性肝炎等。4、各種終末期期肝病的治療。5、慢性B肝及慢性C肝個體規範化抗病毒治療,以及複雜核苷類耐藥和特殊人群,如B肝、C肝相關腎病、化療、免疫抑制治療患者的抗病毒治療。主持省、市課題多項,發表SCI、中華論文等20餘篇,獲南京市科技進步獎2項。
門診時間:
周一全天,疑難和重症肝病專病門診;
周四全天,肝病專家門診。
來源︱疑難和重症肝病科
編輯︱新聞宣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