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陸陸續續有好些個病人,因為輕微的上腹脹痛來醫院就診,門診的老醫生給他們做了上腹部CT檢查,結果提示「肝小結節影、肝左葉佔位(性質待查)」等,到底是不是患了肝癌?
門診醫生說不排除肝癌可能,要做進一步檢查,病人和家屬聽後都慌了。
考慮到在門診詳細檢查費用大,且沒有報銷,很多病人選擇住院下來對身體做全面檢查,並且找到原來腹痛的原因。
病人拿著住院單來到住院部,我詳細了解患者病情後,很多病人都是以上腹部陣發性隱脹痛為主,一般來說是胃腸道絞痛可能性大。常規來說,肝臟引起腹痛是持續性的隱脹痛,所以肝臟結節或佔位引起腹痛的可能性不大。
但凡事有萬一,還是詳細檢查後再做定論。
我們醫院門診的老醫生,很大一部分都是退休返聘的老醫生,理論知識體系跟不上現代醫學發展,還經常把老一輩的檢查和治療想法帶到現在。
這其中就包括了肝臟穿刺活檢。
病人聽說要做肝臟穿刺,都比較害怕會出問題,所以針對這個肝臟穿刺進行反覆、多次的諮詢。
目前肝臟穿刺已經不是診斷肝癌的主流手段,而是當做備用手段使用
肝癌的診斷主要包括幾個方面:臨床表現+是否有肝炎病史+甲胎蛋白升高+肝功能異常+B超或CT發現肝臟腫瘤+增強CT或磁共振發現異常。
大家發現沒有,這其中並沒有肝臟穿刺檢查。
臨床上對疾病診斷的原則是:高敏感、低創傷、經濟,同時兼顧定性、定位準確。
基於以上原則,所以說肝臟穿刺活檢,目前不作為主流診斷肝癌的手術。
肝癌主要與肝硬化、肝膿腫、肝良性腫瘤相鑑別,其中做肝臟增強CT可以較容易排除肝膿腫和肝血管瘤;而對於肝硬化小結節,本身肝硬化有進化成肝癌的可能性,有些小結節小於1cm不好診斷,腫瘤標記物AFP又不升高,所以診斷困難,需要密切觀察。
什麼情況下我們才會用到肝穿刺輔助診斷?
1)當常規手段不能確診是否是肝癌時,考慮選擇肝穿刺。特別是一些不典型的良性肝腫瘤,如肝腺瘤、結節增生、肝脂肪瘤、肝錯構瘤等,有些時候CT和磁共振不好使,還會用上穿刺活檢。
2)一些不明原因的肝功能轉氨酶異常、膽紅素升高等,也要通過肝穿刺活檢明確診斷。
3)肝癌晚期不能手術的患者,可以做穿刺獲取癌組織,做基因檢測,看是否符合靶向治療的指徵。
4)進展期的肝硬化,做肝穿刺檢查明確肝硬化程度。
雖然肝穿刺有特定使用範圍,創傷也小,但畢竟是有創操作,穿刺過程或者穿刺後有可能有大出血、感染、導致癌細胞擴散等風險,所以要不要使用,醫生在選擇使用時也會比較慎重,也會徵求患者和家屬的醫院。
對於風險較大或者治療預期不高的病人,我本人是不贊成做肝穿刺檢查的;但對於一些病症較輕、治療預期大的病人,只要能配合醫生操作,一般風險都不大,該檢查時候就不要猶猶豫豫了。
★若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支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