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們先來看看西醫是怎麼認識肝的。
1,如果是一個西醫來講肝病,就會說這個肝臟是不是腫大,或肝臟是不是萎縮,或肝臟功能的改變,病人就要去驗血,去做B超,是不是轉氨酶升高了,是不是B肝表面抗原是陽性。
2,西醫是看這個的,西醫是圍繞這個肝臟來看的,所以要是西醫講肝病,就是肝臟這個地方,一般就不會是其它地方的問題。
二,那中醫是怎麼認識肝的,
而中醫講肝病就不是這樣的,中醫講的肝病的範圍很廣。剛才西醫所講的肝這個部位的病,在中醫這裡仍然屬於肝病,包括了西醫講的肝病,但是遠遠不止這個範圍。
拿中醫的理論來講,中醫講肝病除了剛才西醫講的這個範圍,還有其它的範圍。
1,還有肝主氣機的疏洩功能。
人體的氣機,就是人體氣的運轉,包括精神的,包括體內的。
氣機是一種動力,就好比蒸汽機的蒸發功能,這是一種氣化功能,這是一種功能性的東西,抽象性的東西。
人體的氣機要運轉正常,這個肝臟起了主要作用,主調節疏理人體的氣機。
如果肝臟的調節功能失職,就容易出現氣滯的症狀,典型的症狀是,容易生氣,容易發怒,容易心煩。
常見的有女子更年期症候群,心煩易怒,睡不著覺,無緣無故,莫名其妙的發火,這種情況在中醫看來就是肝病,不是肝臟本身的組織器官出現了問題,而是肝臟的氣機疏洩的功能失職,不能正常調節。
還有一種胃痛,一生氣就胃痛,不生氣一般不痛,這在中醫看來是肝氣鬱滯,肝氣犯胃,出現了胃痛,這也是肝臟的氣機疏洩的功能失職。
2,第二個是肝藏血的功能。
肝臟具有輔助心臟調節血量的功能,人體血液循環的多少,速度的快慢,主要是心臟的作用,肝臟在旁邊起輔助調節的作用,就像火車站的調度員一樣,是起調節作用的。
肝臟的調節功能正常,人體的血液循環就正常,如果肝臟的調節功能不正常,人體就會出問題。
最常見的就是會出現高血壓,高血壓西醫就是用藥來降血壓,把它壓下來。但是中醫不是這樣看的,中醫首先考慮到的是肝臟調節功能的失職。有屬於肝陽上亢的,有屬於肝火上犯的,有屬於肝經瘀血的等等,當然與其它的臟腑也是有關係的,但是重點是肝。
女子的月經不調,原因很多,與衝脈任脈都有關,但是主要與肝臟有關,有的人就是因為生氣或受了大的刺激,導致了月經不調,因為情志刺激傷了肝,導致肝的調血功能的失常,然後從肝方面論治,就會有一定的效果。
3,第三個是肝主筋。
筋就是我們常說的肌腱,韌帶。人體的筋歸肝臟管,肝血可以養筋,如果肝血充足,則筋活動自如,人體四肢的屈伸就比較靈敏,如果肝血不足不能養筋,可能就會抽筋,就會四肢屈伸不利,運動受限。所以老年人的抽筋,四肢的屈伸不利,從肝方面論治,補肝血,會有一定的效果。
4,第四個是肝主風。
在中醫看來,人與自然界是想通的,人體的五臟與自然界的五氣也是相聯繫的。肝就與自然界中的風相關,自然界的風可以傷肝,人體的肝有病也可以產生內風。
這個內風,不是指大自然中的風,而是人體的一些疾病症狀的表現形式像大自然中的風一樣,具有搖擺不定的特徵。
風主動,出現與動有關的症狀的病人一般都屬於風,如頭暈目眩的,抽動的,四肢發抖的,天旋地轉等等,中醫就會考慮是肝風的問題。
5,第五個是肝開竅於目。
眼睛與五臟六腑都有相關,但是重點是肝,因為中醫認為,目者肝之竅也。
肝火上犯的病人一般會眼睛發紅,肝氣虛肝血虛的病人一般會視物不清,或迎風流淚。
6,第六個是肝其華在爪。
人體的指甲歸肝管,肝的症狀可以反映在指甲上。有的人指甲脆弱或枯槁,這可能是肝血不足。指甲有瘀,呈紫色的,可能是肝血瘀滯。
7,第七個是肝主經脈。
中醫認為肝的經脈,也就是足厥陰肝經的主要循行路線。如果這個路線上出了毛病,那就可能是肝的毛病。
三,所以中醫的整體思維與西醫的思維不一樣。
西醫注重解剖,中醫注重功能。西醫講的肝就是肝臟,而中醫講的肝是有非常大的範圍的。中醫重視的是整體功能,所以中醫治病必須是全身性的考慮,絕不是只看一個局部。
四,以此類推,所以中醫說的心肝脾肺腎,與西醫說的心肝脾肺腎,都不一樣。
西醫說的是這個臟腑的解剖位置,是具體的,微細的。而中醫說的是這個臟腑的功能,是宏觀的,抽象的,而且是這個臟腑與整體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功能。
五,所以各有各的側重點,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優勢,不可一概而論。
想了解更多關於中醫中藥知識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購買。開始走進中醫的世界。
(分享中醫中藥知識,發表中醫中藥看法。想看到其它的精彩內容嗎?記得關注我。謝謝大家的鼓勵與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更多優秀的健康知識。謝謝。)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參考。具體情況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