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到底如何做大眾點評?快來看這一定要知道的4個基本點吧!

2021-01-18 外賣大師商學院

如今大眾點評已經成為不少餐飲商家的重要戰場,很多線上品牌店甚至把門店星級當做對店長的考核指標之一,在大眾點評佔據地位越來越高之際,很多商家一股腦的奔著流量、爆單出發,卻總是踩坑不斷。

有三個大坑是幾乎每個餐飲商家都會遇到的:

1、霸王餐坑。

很多新手商家入駐大眾點評,聽說霸王餐可以宣傳品牌,還能吸引顧客到店消費,心動得當下就交錢開通了,結果卻因為沒有設好消費規則,導致周末顧客爆滿,店裡服務跟不上,收到不少客戶的差評。

2、刷好評坑。

之前有遇到過一個餐廳在疫情期間找人刷「餐廳防範疫情行為」的好評,結果好評沒有等到,卻等來了官方封店一個月的通知,後悔不已。要知道目前大眾點評已有600多種篩選虛假點評的方式。

3、推廣通坑。

幾乎每個品牌都曾花錢做過推廣通,花錢買流量一直都是引流的基本操作,但是大多數門店引流效果並不理想,花錢多,引入的流量卻少。

其實推廣通投放效果因素有很多,從流量上講,它是競價排名的玩法,影響它的有商圈、投放等因素,從轉化上來看又與線上店鋪裝修、評分以及活動等有關,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其中的玩法才行。

做大眾點評影響重要的4個基本點

1、先做轉化,再做流量。

做大眾點評的最終核心是增加門店的來客數,獲客才是最終目的,所有線上的營銷活動都是為了將顧客由線上轉化到線下門店,因此轉化率才是重中之重。

2、線上線下,聯動發力。

線下的運營要跟上線上的營銷,免得顧客興奮的來,失望的離開,反手就是一條差評。

3、全域流量,認真打通。

全域流量體系由門店商圈的廣告展示、大眾點評等公域流量平臺、店長朋友圈、門店微信社群、門店微信生態等一起構成。

我們不僅要引流,還要講其轉化成私域流量,增加自身的品牌力。

4、找準目標,積極上榜。

據數據顯示,大眾點評2018年必吃榜流量曝光量同比增長681%,上榜餐廳有明顯的的提升,所以有條件一定要上必吃榜,如果上不了必吃榜,我們衝刺必吃菜也是一個不錯的傳播點。

大眾點評的商圈榜單有五個區域,評價榜、口味榜、環境榜、熱門榜、服務榜。商家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擇目標榜單。

相關焦點

  • 大眾點評搞了個事關商家的新動作,這是要幹啥?
    話說,今天下午,有個事情引發了八姐的關注。那就是,突然好多開店的商戶在後臺問我,為啥大眾點評做了這樣的調整呢?
  • 你們要的大眾點評&美團app賺錢攻略來了|適用於90%城市
    大概就是你隨意發幾個點評,就可以升級為2。價格一般是等級*8,或者*10。比如你是4級,那麼你的佣金就是32或者40。有人說佣金這麼低有人做嗎?不要忘了你去點評的可是吃喝玩樂的商家。做的好的博主,都是多平臺運營的,比如大眾點評、小紅書等同步更新,收費當然是1次付出多份收入了。 那,怎麼做呢? 首先,你要註冊一個大眾點評帳號。其次,你要養成出門多拍照,多點評的習慣。
  • 大眾點評店鋪如何運營成五星門店?
    且大眾點評網一直致力於城市消費體驗的溝通和聚合,為群體城市生活提供餐館美食、購物、休閒娛樂、生活服務等領域商戶信息、消費優惠及消費評價。在近幾年的運營催化和線上經濟的趨勢下,大眾點評已然成為當代人城市生活消費指南。對於成都人來說,大眾點評與我們生活的融合就體現在:出去吃個火鍋,看一下大眾點評;出去做個美甲,看一下大眾點評;出去染個頭髮,看一下大眾點評。
  • 上大眾點評,不花錢有這些事可以做!
    做任何事情不要想到馬上就花錢,而是先花點時間去把美團點評這類APP搞懂。作者:嶽戰,找我婚禮聯合創始人、結婚產業觀察特約撰稿人假如你要做網絡推廣,一定要根據自己公司處於不同階段去選擇合適的流量平臺。我大概按照新公司到後期發展的過程擬定了做相關平臺的順序:大眾點評——視頻號——公眾號——社群——小紅書——微博——小程序——官網——婚禮紀——抖音——社區——淘寶,以上順序僅供參考。之前文章有提過,每個婚慶公司都需要重視大眾點評和美團,原因是這兩個APP幫助消費者充分了解了每個商家的情況,打破了信息不對稱這條鴻溝,也就改變了買賣之間的博弈關係。
  • 在大眾點評,我學到了炫富的精髓
    2020年,沒有一個在網際網路衝浪的人能夠避開有錢人炫富的浪花,如今,這股浪潮已經席捲了主打「平民化分享」的「大眾點評」app。 打開你手機裡的「大眾點評」,在首頁推薦裡隨便點開一篇,就是值得深度鑑賞的凡學佳作。
  • 大眾點評變味了?
    對此大眾點評方面回復深燃稱:「對於虛假點評和黑色產業鏈,大眾點評一直嚴厲打擊、採取零容忍的態度,2019年4月至今已處理違規評價超過4000萬條,違規商戶6萬餘家,違規帳號7.5萬個。」商家稱遭遇大V要挾、惡意差評眾所周知,大V在大眾點評生態裡非常有話語權。
  • 大眾點評「亡」於2020
    美團與大眾點評驚天大合併的五年之後,美團終於撕下了點評這張臉皮。 很多人說點評沒有熬過「七年之癢」。事實上,對比近些年網際網路領域的大合併,滴滴快的、58趕集、百度外賣餓了麼等等,幾乎都意味著其中一方的快速消亡,大眾點評與美團合併之後能夠並行達五年之久,也算是獨樹一幟了,畢竟張濤們早已與點評脫離了瓜葛。 「亡」於2020,其實已經太久。
  • 大眾點評2017城市必吃榜單來襲!快看看蘇州有哪些餐廳入選吧!
    聽說大眾點評新鮮出爐了一份2017城市必吃榜蘇州榜單,可真真是吸引了眾位吃貨的目光。
  • 騰訊投大眾點評網:互利合作還是同床異夢?
    尤其騰訊,一下子就為大眾點評開放微信、手機QQ、騰訊地圖三個重點產品,一副全面開放面孔示人,圍觀群眾紛紛讚許。  但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和諧嗎?顯然不能,因為不管怎樣看,騰訊和點評的合作其實都是一個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的事情:  從騰訊角度看,找來大眾點評,是因為自家業務實在不給力,只能花錢尋求外援,算是為自家移動產品延續O2O可能性的無奈之舉。
  • 在團購市場沉浮變化中,大眾點評為何能巋然不動
    但人們使用手機軟體無非出於:豐富生活、方便生活、分享生活這3個目的。大眾點評這個產品就是從方便生活和分享生活來進行產品設計的,解決用戶確實存在的需求。故:如何能夠低成本提高店鋪的運營效率,降低商家人工成本這是B端商家的需求痛點?如何能夠方便快捷的預訂座位、取消訂單、節省排隊成本及快速支付等是C端消費者的需求痛點。
  • 大眾點評與美團今年迎來O2O大決戰
    從自身定位上來看,大眾點評想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生態,保持平臺的開放性,通過設立垂直行業事業部、合作等方式來發展細分行業;美團則選擇自營,重要業務線全權包攬;從布局的邏輯上來看,大眾點評無論是去年發力酒店、電影、結婚等垂直行業,還是今年成立麗人事業部,始終沒有離開選擇「重決策」行業這個核心標準;而美團則更看重交易,以及如何讓這種交易變得更加順暢。
  • 大眾點評變味了?|| 深度
    不僅有單次服務,深燃在淘寶上搜索發現,還有不少商家做大眾點評運營業務。深燃按其中一家淘寶店的提示加了微信,對方表示,不接單獨刷單業務,因為「平臺有風控,單刷會被過濾」,只接受包月或更長的套餐包。「單月服務收費2800元,包括刪除差評、收藏200-300個、問大家4條、評價8-12條、訪問量每天100-200,銷量8-12個。」
  • 大眾點評發布2019「必逛榜」,快來看杭州哪11家商場上榜了
    4月11日,大眾點評正式發布2019「必逛榜」榜單,來自全國12個主要城市的171家商場上有名。在杭州,共有11家商場躋身上榜。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黃海表示,大眾點評「必逛榜」是業界首次通過海量用戶大數據對各城市特色商場進行評選。在日益同質化的市場環境下,大眾點評「必逛榜」首次提出打造具有「新」、「潮」、「紅」三大特色的商場榜單。
  • 大眾點評變味了:沒了「大眾」,容不下「點評」
    網際網路生活裡,評價機制的存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不僅僅是電商平臺,外賣平臺、網約車平臺、本地信息平臺…而我們消費前也習慣看一看軟體中的評價,就像小編吃飯必看大眾點評……網友吐槽 / 圖源深燃而如今," 大眾點評必吃榜再次踩坑,再也不相信必吃榜了 "、" 以前只要出去吃飯幹啥都會看大眾點評
  • 大眾需要點評模式,但恐怕不再需要「大眾點評」了
    儘管召開了盛典,公布了光鮮的數據,還有「回歸初心」的意味,可從實際情況來看,大眾點評的存在感依然呈下降趨勢。最近可作為證明的事件就是今年10月,美團正式發布公告,將「美團點評」更名為「美團」(美團與大眾點評在2015年合併成為「美團點評」)。
  • 人像拍攝必須知道的8個基本點
    > 人像拍攝其實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 大眾點評上線短視頻,這也許是美食「報復社會」最狠的一次
    自從以淘寶為首的電商平臺相繼入局短視頻,吸引優質PGC內容入駐不說,鐵了心要打內容戰役的電商平臺如今借力短視頻功能倒也玩得風生水起。這不,大眾點評也抵擋不了這波短視頻的熱潮,不僅在商戶頁面下增加「拍視頻」的功能,更是在首頁增加了「點評視頻」頁卡。如今的大眾點評不再只是你猶豫去哪兒吃、吃什麼的「指南針」、也不再只是你尋找折扣和優惠的「聚寶盆」。
  • 這是要火的節奏?咱彌渡這美食上「大眾點評」啦!(附視頻)
    咱彌渡美食上「大眾點評」啦!「大眾點評」可是中國領先的本地生活消費平臺,也是全球最早建立的獨立第三方消費點評網站。這樣有影響的平臺到底推薦了咱們彌渡的什麼美食呢?別急!戳戳下面的視頻你就知道了!大眾點評網是中國領先的本地生活消費平臺,也是全球最早建立的獨立第三方消費點評網站,於2003年4月成立。大眾點評網主要為用戶提供各種生活信息服務,分支機構遍布中國各大主要城市。2013年10月,大眾點評客戶端中正式上線微信支付。2014年2月19日,騰訊收購大眾點評20%股權,雙方聯手共同打造中國最大的O2O生態圈;5月6日,大眾點評以8000萬美元入股餐飲外賣網站餓了麼。
  • 控評的大眾點評,正在失去年輕人
    而更多網友的反饋來看,大眾點評下場刪評並非個例,但給出的理由卻形態各異。去年7月,日本博主inoryusei發布微博稱自己第一次使用大眾點評,就遭遇了刪評。這位博主與朋友慕名去體驗了北京朝陽區一家「口碑被吹爆」的烤肉店,卻發現口味不過如此。於是,他發布點評表達了失望之情。
  • 大眾點評牽手美團:消費者擔心優惠減少 商戶擔心"店大欺客"
    按照今年初大眾點評公布的數據來看,以當時的員工總數7500人來算,這意味著,兩者合併之後,新公司的管理層首先要面對的,是如何接手近3萬名員工,而3萬人,是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這種大型網際網路平臺才能支撐起的員工數量。 有分析說,從此前多家公司合併經歷來看,合併後最可能的舉措就是裁員,預計大眾點評的餐飲條線員工將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