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謝謝原圖作者)
網上曾有一個段子特別火:「我想要的是香蕉,可你給我拉來了一車蘋果。」貌似是個姑娘拒絕了一個追她很久的男生的回答。
姑娘解釋:「你覺得你做的一切應該感動了我,可是你並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又或者說,我想要的香蕉你卻不能給我。你說你愛我,可是你不懂我。」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就笑了,不是沒心沒肺,而是這樣的經歷,也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和L先生的日常溝通中。
記得七、八年前,施家的水晶項鍊在國內大肆流行。有一天L先生問我:「知不知道這個S家的品牌?」我毫不猶豫地回答:「怎麼會不知道?每個女孩擁有一條S家的項鍊,那是夢想啊!」
「這麼誇張,還夢想呢!不就是人造水晶嗎?」當時正在洗澡的L先生邊問邊用花灑衝散淋浴房的霧氣,正好透過玻璃好奇觀察著我的表情。
我在鏡子前誇張的比劃了一個天鵝的造型,很是確定地點點頭。
一周後,L先生真的送了我一條。我看了半天,感覺傳說中的S家飾品,怎麼拿在手裡說不上好看也說不上難看。不過聽他說,店員說他選的這個經典款還有一個什麼典故,好像是說愛情不朽。
其實我真的沒多喜歡這種風格的項鍊,純粹當時應個景,就那麼隨便說了一下。
L先生就當真了。
儘管我後來婉轉的表達過我不喜歡S家的首飾,但他幾乎每年生日都給我買一條。
這時L先生也走進了一個誤區,他多半以為這個年紀女孩喜歡的東西,我正好在這個年紀,就會理所應當的喜歡一樣。
這就是典型的用自己習慣性的預設思維為別人贈送禮物,卻並不知道別人想要的是什麼。
我其實很喜歡那種純銀的長毛衣鏈。我總覺得和我的氣質、著裝風格更為搭配,直到看到同款的手鍊時,我覺得我必須要和L先生談一談我真正喜歡的類型了。
這一次,我發了一條信息給L先生:「太喜歡T家的這個項鍊和手鍊了,就是有點貴,捨不得買。我想要是有人送我就好了。」L先生一秒後果斷地回復了兩個字:「我送!」
這次就是我改進了自己的溝通方式,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需求,要來了自己心念念的禮物。
一周後T家美物到手,對於自己喜歡的類型自然是標配裝飾,既使現在已經買了四年多了,我幾乎還是天天戴著。
這次的溝通是有效的且讓人欣喜的。
可那個想要香蕉的姑娘,不幸遇見一個拼命來送蘋果的小夥,這樣的愛,真的只是感動小夥自己吧!
這種就是典型從自己的角度為別人的需求做預判,還自我感動的送來了一筐又一筐,當姑娘終於說出拒絕時,小夥自己還一頭霧水甚至滿腹委屈。
可是姑娘心裡更鬱悶、更難受,你知道嗎?
因為姑娘只是想要香蕉而已。
可見,不要輕易用自己的既往經驗為別人做預判,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這個只能送蘋果的小夥,知道姑娘的真正需求是香蕉,可是他卻給不了怎麼辦?也許他就只有蘋果,但多送蘋果真的也彌補不了沒有香蕉的缺憾。
理解並積極回應該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親愛的小夥,即使你現在給不了姑娘香蕉,那什麼時候可以給呢?姑娘還需要等待多久?
這些都是需要基於理解的有效溝通前的思考。想好了又該怎麼溝通?
克萊頓.克裡斯坦森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書中,給了我們重新去認識「理解」與「溝通」的方法。
我覺得非常有必要,隆重介紹一下本書的作者克裡斯坦森。他是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2011年獲得「當代50名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第一名」。他被中國讀者所熟知,是通過他的一本商業管理的巔峰之作《創新者的窘境》,那本書被馬雲等商界精英作為自己的案頭工具書,也是這個系列的作品,讓克裡斯坦森在全球擁有無數像馬雲這樣的企業家粉絲。
而今天這本《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竟是克裡斯坦森在2010年被查出罹患淋巴癌後,患病期間應哈佛大學之邀,為商學院畢業生做的一場同名演講而來。
這本書從頂級的商業管理技術到探尋人生的意義,深深震撼了我。
這本書不是直接告訴我們遇到問題時的具體解決方法,而是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原則。
學會思考,有效提升分析和理解能力,接下去就是為自己設定的長期目標努力不懈的行動。
一個家庭的和諧與幸福,其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基石,這是人生中最有價值和意義的事,但是我們常常會忽略。
克裡斯坦森解釋說,這是因為人們常常重視並樂意做短期能夠產生巨大效益的事,而忽視了長期才能看到效益的事情。
因此才會對家人的愛和情感的時間投資,總是遠遠低於為取得事業成就和財富積累的時間投資。
我突然覺得,也許生活中那些獲得高收入的人,其實蠻不幸的。
因為他們正在用這種表面的體面,做著對自己的婚姻幸福最具有傷殺力的事。
那些擁有高收入的人到現在也沒明白,為了持續獲得這份高收入,他們不斷地出售自己的時間、假期,將生活的全部重心圍繞著這份高收入來旋轉。
一個人的時間總量有限,只有不斷去舍掉那些該花給家人做感情投資的時間。
直到有一天,不得不花出高昂的代價,維繫家人的親情紐帶,可效果卻差強人意。
也許正處在事業上升期的你,正在獲得越來越多收入的你,正因為短期效應,阻礙了你的眼界和思維。最後發現,整天忙忙碌碌後暫時到手的財富,卻需要挽救丟失的情感而不斷失去。
就像那個推著一車車蘋果去追逐姑娘的小夥,他無法理解香蕉在姑娘心中的位置。他即使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也沒能為姑娘填滿心裡缺的香蕉。
雖然香蕉和蘋果,看起來都是水果,但真的不一樣。
你可能錯過了這些文章,馬上點擊
▼
學會這四點溝通方式,話癆也能人見人愛!
婚齡11年後,愛情變成什麼樣子?
想要活得更精彩,你必須更自我才行!